1988年火山爆發(專家誤判是火山口)
2023-06-09 22:15:17 1
在我們的人生中,需要面臨無窮無盡的選擇,可能是高中分科時不知道選文還是選理,也可能是大學畢業之後不知道是回老家發展還是繼續留在外地,再或許是面對無疾的愛情,不知道是繼續堅守還是選擇放棄等等。
路遙在他的小說《人生》中這樣說道:「人生有很多選擇,但真正重要的只佔一小部分。」而往往就是這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選擇,可能會就此改變我們今後所有的人生軌跡。
今天我們要談到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毅然堅定自己的選擇——斥巨資買下一個在當時被專家斷定為普通的火山口的人。然而,就在買後不久,他和家族的人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故事發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一個名叫弗拉格斯塔夫的小城裡。這座城市地理位置尤為獨特,它坐落於科羅拉多高原的南部,毗鄰科羅拉多大峽谷,在其上方則是著名的亞利桑那州最高峰--聖弗朗西斯科山。
如此優越的地理環境引得當時眾多人前來遊玩探險。
就在1981年,一位名叫富蘭克林的探險家來到此處的沙漠地區探險。然而,就在探險期間,竟被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環形天坑。
這個環形巨坑究竟有多大呢?
據之後檢測員的測量得出,該坑長度為1264米,深度為174米,坑內壁筆直陡峭,溝壑跌宕,是世間絕無僅有的存在!
這可把富蘭克林給驚訝壞了,因為在他此前的探險生涯中,從沒見過規模如此龐大的天坑。
他立即拿起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對著天坑就是一頓咔咔亂拍。
「這樣還不夠,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神秘巨坑的存在。」富蘭克林心裡這樣念叨道。
於是乎,他提前結束了這段探險之旅,連夜趕回家將今天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不僅如此,在他老婆的建議和推薦之下,他還聯繫了當地的多家報刊,希望讓更多人能知道這個環形巨坑的存在。
02 「專家」們的誤判現如今,越來越多不靠譜「磚家」的言論,使得專家這個詞已經漸漸地「汙名化」了。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專家們的話也不是完全能信得過的,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所以他們在作出判斷時才會有所失誤。
1891年,「環形巨坑」的報導沒多久後,引起當時的學術圈一片譁然,一時間大批的疑問擺在大家面前。
「這個巨坑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怎麼到現在才被發現?」
「是什麼外力導致在弗蘭格斯塔夫這座城市產生了如此龐大的坑?」
「這個坑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到底有沒有研究的價值?」
一時間眾說紛紜,問題答案五花八門,誰也不肯禮讓誰,誰也不能給出個正確的答案。畢竟就單憑這幾張照片和幾篇報導,能知道的信息實在太有限了。
因此,為了早點揭開這個巨坑的神秘面紗,大批的學者、專家以及天文愛好者們蜂擁而至,都想前來一探究竟。
那段時間,弗蘭格斯塔夫這座小城到處能見到來來往往的小汽車,它們進進出出、好不熱鬧。這在當時可是十分罕見的存在,這座小城也更加活躍了起來。
然而,當這些人抵達到了巨坑的面前,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卻讓他們犯了怵。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眾所周知,地質學是一門古老悠久的學科,到今天為止可以說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現實情況卻是,儘管地質學的發展已有很長的時間,但是由於測繪技術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也沒有精準的測量儀器,這才導致了專家們在第一次面對如此龐大的天坑面前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從哪下手,或者說不知道該利用哪些工具和哪些技術去檢測,畢竟之前哪裡見過規模如此龐大的巨坑啊!
於是,專家們只能先對洞口外及其附近的表層進行一番勘測並拍照存相。
在翻閱了一些現存的相關資料以及幾番激烈的爭執之後,儘管還是存在著少量質疑的聲音,但是在最終,他們還是達成了一致——認為這是座火山遺蹟,而且應該是座死火山口。
死火山指的是在史前曾有過噴發行為,卻由於長期不噴發而活力喪失的火山。在這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中國山西的大同火山群等等。
我們都知道,死火山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座死火山都有其豐富的礦產價值。
更何況,在此之前我們也提到過,弗拉格斯塔夫這座小城不同於別處,這是一座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被高原、山林、峽谷圍繞的城市。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地位環境之下,有一個死火山堆並不屬於什麼稀奇罕見的事情,特別的不過是面積比其他的大一些罷了。
於是,除了實在不知該如何下手之外,這座被認定為再平常不過的火山口也最終被專家們斷定為並無什麼獨特的研究價值。
由此,他們慢慢地也放棄了對這座「富蘭克林坑」(以發現者命名)的探索,弗拉格斯塔夫小城又逐漸地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03 「慧眼識珠」的巴林傑俗話說得好,「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們總是需要一個貴人和契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價值。
「富蘭克林坑」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後面巴林傑堅持不懈地對它進行挖掘,恐怕它將會一直作為一個死火山口永遠消失在大家的視線之中。
19世紀初,一個名叫巴林傑的年輕工程師慕名來到了這座「富蘭克林坑」。
眾所周知,在美國十八世紀中旬,掀起了一場淘金熱潮,儘管這股熱潮直到十八世紀末逐漸銷聲匿跡,但是仍有一大批懷有夢想的年輕人希望通過挖掘金礦實現自己的百萬富翁夢想。
巴林傑就是其中的一員。
據悉,巴林傑小時候的家庭並不十分富裕,但是好在他自己非常努力。從小對礦物質特別感興趣的他在順利地從當地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採礦工程師。
在一次和同事偶然的閒聊之後,巴林傑聽說了這座神秘的巨坑,也知道了當時專家給出的判斷是火山口。
但不知為什麼,巴林傑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後,巴林傑借著自己優秀的專業知識得出結論——這裡面說不定藏著巨大的財富!
說幹就幹!1903年,巴林傑帶領著他的團隊來到弗拉格斯塔夫,決定前去一探究竟。
在對周圍的地礦進行一番仔細地考察之後,巴林傑提出了一個困擾在他心口的問題。
首先,一個死火山口的形成並不是瞬時的,形成時間一般在千年左右。
其次,該坑的發現地並不是什麼人煙罕至的地方,每年也有不少的探險者和遊客前來探險遊玩。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之內,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的死火山口竟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這簡直太匪夷所思了!
但巴林傑轉念又一想,是不是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這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麼死火山口,也根本就不是什麼長時間形成的巨坑,更像是不久之前,有一個外來飛物猛然撞擊上這片區域,隨後憑空出現了這樣一座巨坑!
事實證明,巴林傑的猜想是正確的。
20世紀50年代,這座巨坑被著名的天文學家蘇梅克斷定為隕石坑!因為他通過實地考察發現,這個大坑的地貌與美國地下核試驗場的地貌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比如,在高溫之下,巖石都會熔為玻璃體,而在巨大的衝擊下,巖層都會發生翻轉等等。
正是藉由這個隕石坑,蘇梅克提出了著名的「天地衝撞」理論模型,對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但在當時,由於科學技術的缺乏,別說什麼「天地衝撞理論」了,隕石坑的存在就從未被科學家們證實過。
這也是為什麼,「巴林傑隕石坑」在後面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被科學家確認的隕石坑」。巴林傑對隕石屆的功勞可不小!
但是,任何超越時代的人總會受到那個時代的質疑聲,他們需要在堅守自己觀點的同時不斷地同外界作鬥爭。因此,也只有突破時代局限的人才能獲得超凡的成就。
在巴林傑和自己的團隊討論了這個想法,並表示這所巨坑底下可能有著意想不到的財富之後,團隊的夥伴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認為,專家們都已經說了這是火山口,就巴林傑你這小子認為是外來天物撞擊,難道你一個小小的礦物工程師還能比專家厲害?
其實,巴林傑對這樣的結果也不是沒想過,但他太渴望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於是索性,巴林傑拿出了自己所存的薪水,用來聘請團隊裡的人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不僅如此,他還花了300美元用來買下這座巨坑。
要知道,300美元在19世紀的美國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再加上聘請團隊的費用,巴林傑可以說是把所存的大部分積蓄都搭進去了。
結果就是,誰也經受不起金錢的誘惑,紛紛表示支持巴林傑的想法,一大堆人浩浩蕩蕩地幹了起來。
04 豐厚的「意外之財」採礦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巴林傑白天和他的團隊一起採礦,晚上就打著手電筒在帳篷之中研究白天所搜集到的礦物成分。
「這些到底是什麼呢?」
巴林傑一時間犯了難。因為根據他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多年的採礦經驗來看,這些礦物質有別於他以往所採集到的成分,極有可能是某個新的礦物成分。
於是他大膽地推測,會不會這些採集到的碎屑中是某種富含鐵的隕石撞擊的產物?
為了證實他的猜想,巴林傑動用巨大的財力,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幾乎耗光了他的畢生積蓄。
在此後長達27年的人生生涯中,巴林傑不停歇地對這個巨坑周圍進行勘探。
據悉,在他臨終之前,勘測的鑽頭已經深入到地下長達400米。可是直到他臨死前之,還是沒能找到他夢想的寶貴財富,也沒有科學的技術證明他所開採的就是隕石坑。
或許是被父親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了,巴林傑的兒子在其父去世之後,並沒有像之前一樣對父親的採礦行業表示萬分的不理解與厭惡。
相反,他默默地承擔起責任,接過了父親採礦行業的接力棒,開始成為了世間第二個不被理解的「巴林傑」。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地質學的知識不斷地得到了提升。
在翻閱大量資料以及長時間的思索之後,巴林傑的兒子並沒有選擇像他父親那樣垂直向下開採礦物,而是決定擴大一直以來的搜尋範圍,將視線延伸到了將近20公裡之外。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就在擴大範圍後的不久,在一個無人區內終於讓巴林傑的兒子及他的團隊找到了第一個巨大的銀礦!
據悉,這批銀礦在當時就被評估價值近1500萬美元!1500美元放在今天都是一筆天文數字,更不用說在遙遠的六十年前。
這筆意外之財讓巴林傑的家族興奮不已,在隨後的幾年時間內,他們又陸續開採出鐵、鎳等十多個礦脈,沒過多久後,巴林傑的家族就登上了世界的億萬富翁行列!
不僅如此,隨著科技的進步,巴林傑隕石坑也被後續的科學家及相關學者們證實為地球上第一個被確認的隕石坑。
到今天為止,有關「巴林傑隕石坑」的研究還在繼續,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對這片區域進行研究。與此同時,巴林傑家族的採礦行業仍然沒有停歇,也許在未來,這座神秘的隕石坑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