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
2023-06-28 07:03:01 3
專利名稱: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的組織培養方法,特別是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草莓生產中出現產量降低、果實畸形,上市較遲,經濟效益下降等趨勢。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草莓優質種苗生產技術,生產中採用傳統育苗的辦法,導致病毒積累嚴重,使草莓原有種性退化,品質和產量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黃草莓栽培方式較落後,缺乏促成栽培提早上市的高效栽培技術,從而使草莓種植者的種植效益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法更為合理、可操用性強、可實現高效載培的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其特點是,其步驟如下
(1)消毒選取春季的母草莓苗發生的匍匐莖作外植體,用水衝洗後,然後用70%酒精浸泡消毒11-13秒後,無菌水清洗,接著用0. l%Hgcl2消毒13-18分鐘後,再用無菌水清洗;
(2)初代培養在提視顯微鏡下切取0.3mm的消毒處理後的母草莓苗莖尖接入培養基中進行初代培養55-60天;初代培養的溫度為23-25°C,培養時先在黑暗中放置培養5_8天後,再按12-14小時/天的光照進行培養,培養時每2天用75%酒精對環境進行消毒一次, 每周紫外線對環境進行消毒1次;
(3)增殖、生根培養將初代培養的草莓苗進行增殖培養,增殖培養的周期為30天,增殖培養2個周期後,分割成單株,再移入培養基中進行髮根培養20天;
(4)馴化培養將生根培養的草莓苗移入草炭與珍珠巖混合而成(其混合比例可以按需要進行調配,一般草炭佔混合物重量的10-70%左右最佳)的馴化基質中進行馴化培養7天即得草莓種苗,培養時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為90%,溫度為15-20°C,遮光率為75% ;
所述的培養基的組成為
NH4NO3 H3BO3 ZnSO4 . CuSO4 . CaCl9 .
82. 5g ; 3IOmg ; 53mg ; 5H20 1. 25mg 22g ;
KNO3 MnSOi
95g 4H90
KH2PO4
7H20
18.95mg KI 41. 5mg ; Na2MoO4 ;CoCl2 · 6H20 1. 25mg;
8. 5g
2H20
12. 5mg;
2H20
MgSO4
7H20
18. 5g
FeSO4 · 7H20
1. 865g
Na2-EDTA 1. 39g
肌醇 IOg ;煙酸50mg;吡哆醇50mg; 硫胺酸 IOmg ;甘氨酸200mg ;
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後,加入純淨水至1L,用Imol/LNaOH調pH值至5. 8-5. 9後,再加入蔗糖30g、瓊酯8g後加熱至沸騰;分裝於培養瓶後加熱至121°C並維持20分鐘進行消毒, 自然冷卻,即得培養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方法是一種可操作性強、方法更為合理的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它可以實現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的工廠化、專業化和規模化,而且本發明方法可以提高草莓種苗的載培成活率,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增加草莓種植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實施例1。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其步驟如下
(1)消毒選取春季的母草莓苗發生的匍匐莖作外植體,用水衝洗後,然後用70%酒精浸泡消毒11秒後,無菌水清洗,接著用0. l%Hgcl2消毒13-18分鐘後,再用無菌水清洗;
(2)初代培養在提視顯微鏡下切取0.3mm的消毒處理後的母草莓苗莖尖接入培養基中進行初代培養陽天;初代培養的溫度為23°C,培養時先在黑暗中放置培養5天後,再按 12小時/天的光照進行培養,培養時每2天用75%酒精對環境進行消毒一次,每周紫外線對環境進行消毒1次;
(3)增殖、生根培養將初代培養的草莓苗進行增殖培養,增殖培養的周期為30天,增殖培養2個周期後,分割成單株,再移入培養基中進行髮根培養20天;
(4)馴化培養將生根培養的草莓苗移入草炭與珍珠巖混合而成(其混合比例為46) 的馴化基質中進行馴化培養7天即得草莓種苗,培養時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為90%,溫度為 15°C,遮光率為75% ;
所述的培養基的組成為
NH4NO3 H3BO3 ZnSO4 . CuSO4 . CaCl9 .
82. 5g ; 3IOmg ; 53mg ; 5H20 1. 25mg 22g ;
KNO3 MnSOi
95g 4H90
KH2PO4
7H20
18.95mg KI 41. 5mg ; Na2MoO4 ;CoCl2 · 6H20 1. 25mg;
8. 5g
2H20
12. 5mg2H20
MgSO4
7H20
18. 5g
FeSO4 · 7H20
1. 865g
Na2-EDTA 1. 39g
肌醇 IOg ;煙酸50mg;吡哆醇50mg; 硫胺酸 IOmg ;甘氨酸200mg ;
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後,加入純淨水至1L,用Imol/LNaOH調pH值至5. 8後,再加入蔗糖 30g、瓊酯8g後加熱至沸騰;分裝於培養瓶後加熱至121°C並維持20分鐘進行消毒,自然冷卻,即得培養基。 實施例2。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其步驟如下
(1)消毒選取春季的母草莓苗發生的匍匐莖作外植體,用水衝洗後,然後用70%酒精浸泡消毒13秒後,無菌水清洗,接著用0. l%Hgcl2消毒18分鐘後,再用無菌水清洗;
(2)初代培養在提視顯微鏡下切取0.3mm的消毒處理後的母草莓苗莖尖接入培養基中進行初代培養60天;初代培養的溫度為25°C,培養時先在黑暗中放置培養8天後,再按 12-14小時/天的光照進行培養,培養時每2天用75%酒精對環境進行消毒一次,每周紫外
4線對環境進行消毒1次;
(3)增殖、生根培養將初代培養的草莓苗進行增殖培養,增殖培養的周期為30天,增殖培養2個周期後,分割成單株,再移入培養基中進行髮根培養20天;
(4)馴化培養將生根培養的草莓苗移入草炭與珍珠巖混合而成(其混合比例為55) 的馴化基質中進行馴化培養7天即得草莓種苗,培養時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為90%,溫度為 20°C,遮光率為75% ;
所述的培養基的組成為
NH4NO3
H3BO3
ZnSO4
CuSO4
CaCl2
FeSO4
7H20 5H20 2H20 7H20
82. 5g ; 3IOmg ; 53mg ; 1. 25mg 22g ; 1. 865g
95g
4H20
KNO3 MnSO4 KI 41. 5mg ;CoCl
6H20
KH2PO4 18.95mg ;Na2MoO4 1. 25mg;
8. 5g
2H20 12. 5mg;
MgSO4
7H20
18. 5g
Na2-EDTA 1. 39g
肌醇 IOg ;煙酸50mg;吡哆醇50mg; 硫胺酸 IOmg ;甘氨酸200mg ;
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後,加入純淨水至1L,用Imol/LNaOH調pH值至5. 9後,再加入蔗糖 30g、瓊酯8g後加熱至沸騰;分裝於培養瓶後加熱至121°C並維持20分鐘進行消毒,自然冷卻,即得培養基。
權利要求
1. 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如下(1)消毒選取春季的母草莓苗發生的匍匐莖作外植體,用水衝洗後,然後用70%酒精浸泡消毒11-13秒後,無菌水清洗,接著用0. l%Hgcl2消毒13-18分鐘後,再用無菌水清洗;(2)初代培養在提視顯微鏡下切取0.3mm的消毒處理後的母草莓苗莖尖接入培養基中進行初代培養55-60天;初代培養的溫度為23-25°C,培養時先在黑暗中放置培養5_8天後,再按12-14小時/天的光照進行培養,培養時每2天用75%酒精對環境進行消毒一次, 每周紫外線對環境進行消毒1次;(3)增殖、生根培養將初代培養的草莓苗進行增殖培養,增殖培養的周期為30天,增殖培養2個周期後,分割成單株,再移入培養基中進行髮根培養20天;(4)馴化培養將生根培養的草莓苗移入草炭與珍珠巖混合而成的馴化基質中進行馴化培養7天即得草莓種苗,培養時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為90%,溫度為15-20°C,遮光率為 75% ;所述的培養基的組成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選取春季的母草莓苗發生的匍匐莖作外植體,衝洗、消毒與清洗後進行初代培養,初代培養的溫度為23-25℃,培養時先在黑暗中放置培養5-8天後,再按12-14小時/天的光照進行培養;然後進行增殖、生根培養和馴化培養,馴化培養時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為90%,溫度為15-20℃,遮光率為75%。本發明方法是一種可操作性強、方法更為合理的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方法,它可以實現草莓種苗的組織培養的工廠化、專業化和規模化,而且本發明方法可以提高草莓種苗的載培成活率,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增加草莓種植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H4/00GK102257961SQ20111013953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7日
發明者仇從宇, 孫克仕, 李廷月, 許長江, 謝春光, 趙士力 申請人:東海縣黃川春風草莓生產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