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及其氣流導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5:47:11 1
專利名稱:投影機及其氣流導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投影機,尤指一種具有氣流導引裝置的投影機,該氣流導 引裝置可自動清除濾網灰塵。
背景技術:
近來,投影機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投影機除了用在一般辦公室的會議報告 外,由於具備視聽播放功能,也經常於各種專題討論或學術課程中使用。 一般 而言,投影機具有冷卻系統,其為利用風扇將外部氣流吹入投影機的殼體,以 冷卻熱源(如光源燈、光學引擎等)所產生的熱。
為避免空氣中夾帶的灰塵進入投影機,通常會在投影機的氣流出入口附近 設置濾網。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濾網上沉積的灰塵的量也會增加,使 得風扇引進的氣流變小,進而降低風扇的散熱效率。此時,使用者必須將濾網 拆卸下來清洗或更換新的濾網,對使用者而言不甚方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投影機及其氣流導引 裝置,氣流導引裝置的導引流道中具有活動式隔離件,在投影機閒置時,可操 作隔離件以使導引流道的二端導通,再利用風扇所引進的氣流清除濾網上的灰 塵,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一實施例,本發明的氣流導引裝置包含導引流道、隔離件、第一風扇 以及第二風扇。導引流道包含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具有第一 開口,第二流道具有第二開口,且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分別位於導引流道的二端。隔離件設置在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之間,隔離件可被操作以選擇性地使第 一流道與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第一風扇設置於第一開口,且第二風扇設置於 第二開口。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的投影機包含殼體、濾網以及氣流導引裝置。殼 體具有氣流出入口,濾網則設置在氣流出入口上。氣流導引裝置設置在殼體中。 氣流導引裝置包含導引流道、隔離件、第一風扇以及第二風扇。導引流道包含 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具有第一開口 ,第二流道具有第二開口 , 且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分別位於導引流道的二端。隔離件設置在第一流道與第
二流道之間,隔離件可被操作以選擇性地使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 第一風扇設置於第一開口,且第二風扇設置於第二開口。
在投影機運作時,可操作隔離件以使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隔離。此時,第 一風扇與第二風扇同時運轉,以分別將氣流經由第 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引進投影 機的殼體中,進行散熱。另一方面,在投影機閒置時,可操作隔離件以使第一 流道與第二流道導通。此時,可先讓第一風扇運轉且第二風扇停止,第一風扇 所弓1進的氣流便會通過第 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再由殼體的氣流出入口排出,同時 吹掉濾網一端的灰塵。之後,再讓第一風扇停止且第二風扇運轉,第二風扇所 51進的氣流便會通過第二流道與第 一流道再由殼體的氣流出入口排出,同時吹 掉濾網另一端的灰塵。
通過本發明,使用者可在不用拆卸濾網的情況下,清除濾網上的灰塵。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機的外觀圖。 圖2為圖1中投影機的下視圖。
圖3為圖1中投影機的內部視圖。圖4為圖3中氣流導引裝置的上^L圖。 圖5為圖4中氣流導引裝置的前視圖。
圖6為圖5中隔離件被操作以使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導通,且第一風扇運 轉而第二風扇靜止的示意圖。
圖7為圖5中隔離件被操作以使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導通,且第二風扇運 轉而第一風扇靜止的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氣流導引裝置的側視圖。
圖9為圖8中氣流導引裝置的上4見圖。
圖IO為圖9中隔離蓋打開的示意圖。
圖11為才艮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導引流道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隔離件與隔離蓋轉動後的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另 一 實施例的導引流道的示意圖。
圖14為圖13中隔離件滑動的示意圖。
圖15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導引流道的示意圖。
圖16為圖i5中隔離件轉動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對本發明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 施例詳細i兌明Jto下。
請參閱圖1以及圖2,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機1的外觀圖, 圖2為圖1中投影機1的下視圖。如圖1所示,投影機1包含殼體10以及鏡 頭12。鏡頭12設置在殼體10中,且外露於殼體10。除了鏡頭12外,殼體 10中還設有成像所需的光學組件(未繪示於圖中),例如光源裝置、光學模塊 等。光源裝置用以發射光束,光束經光學模塊處理後,再經由鏡頭U投影成像。在實際應用時,光學模塊可為一般所謂的光學引擎,包含R、 G、 B三個液 晶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以及其它必要的光學組件。由於投影機1 的成像原理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達成,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2所示,殼體10具有氣流出入口 100,濾網16設置在氣流出入口 100上。
請參閱圖3至圖5,圖3為圖1中投影機l的內部視圖,圖4為圖3中氣 流導引裝置14的上^L圖,圖5為圖4中氣流導引裝置14的前一見圖。在圖3 中已將若干組件移除,例如光源裝置、光學模塊等。如圖3至圖5所示,投影 機l另包含氣流導引裝置14。氣流導引裝置14設置在殼體10中。氣流導引 裝置14包含導引流道140、隔離件142、第一風扇144以及第二風扇146。導 引流道140包含第一流道1400以及第二流道1402,其中第一流道1400具有 第一開口 1404,第二流道1402具有第二開口 1406,且第一開口 1404與第二 開口 1406分別位於導引流道140的二端。
如圖5所示,隔離件142設置在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之間。隔 離件142可被操作以選擇性地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隔離或導通。 圖5所示為隔離件142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隔離的狀態。第一風 扇144設置於第一開口 1404,且第二風扇146設置於第二開口 1406。此外, 氣流導引裝置14設置在鄰近濾網16的位置,而濾網16則是設置在圖2中的 氣流出入口 100上。
第一流道1400另具有第三開口 "08,第三開口 1408相對遠離第一開口 1404而相對鄰近隔離件142。第二流道1402另具有二個第四開口 1410,第四 開口 1410相對遠離第二開口 1406而相對鄰近隔離件142。由於一般投影機的光學模塊包含R、 G、 B三個液晶面板,第三開口 1408與二個第四開口 1410 即分別與R、 G、 B三個液晶面板相對配置。在投影機1運作時,隔離件142 被操作以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隔離,如圖5所示。此時,第一風 扇144與第二風扇146同時運轉,第一風扇144引導第一氣流A1分別藉由第 一開口 1404與第三開口 1408流入與流出第一流道1400,且第二風扇146引 導第二氣流A2分別藉由第二開口 1406與第四開口 1410流入與流出第二流道 1402。藉此,第一氣流A1與第二氣流A2即可分別冷卻R、 G、 B三個液晶面板。
此外,隨著投影機l使用時間的增加,第一氣流Al與第二氣流A2中夾帶 的灰塵會漸漸沉積在濾網16上,使得第一風扇144與第二風扇146引進的第 一氣流A1與第二氣流A2變小,進而降低第一風扇144與第二風扇146的散熱 效率。因此,在使用投影機1 一段時間後,就必須將濾網上所沉積的灰塵清除, 以避免散熱不足而影響液晶面板、偏光片等光學組件的壽命。
請參閱圖6以及圖7,圖6為圖5中隔離件M2被操作以使第一流道1400 與第二流道1402導通,且第一風扇144運轉而第二風扇146靜止的示意圖; 圖7為圖5中隔離件142被操作以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導通,且 第二風扇146運轉而第一風扇144靜止的示意圖。在衝殳影機1閒置且欲清除濾 網16上的灰塵時,使用者需先操作隔離件142以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 1402導通。
如圖6所示,在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導通後,可先讓第一風扇 144運轉而第二風扇146靜止,此時,第一風扇144引導一氣流A3藉由第一 開口 1404流入導引流道140,並藉由第三開口 1408、第四開口 1410與第二開 口 1406流出導引流道140。在此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開口 14(M與第二開口 1406大於第三開口 1408、第四開口 1410,因此大部分的氣流A3實質上是由第二開 口 1406流出導引流道140。之後,氣流A3經由靜止的第二風扇146排出,同 時吹掉濾網16的一端部160的灰塵。
同理,如圖7所示,在濾網16的端部160清除乾淨後,再讓第一風扇144 靜止而第二風扇146運轉,此時,第二風扇146引導一氣流A4藉由第二開口 1406流入導引流道140,並藉由第四開口 i410、第三開口 1408與第一開口 1404 流出導引流道140。在此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開口 1404與第二開口 1406大於 第三開口 1408、第四開口 1410,因此大部分的氣流A4實質上是由第一開口 1404流出導引流道140。之後,氣流A4經由靜止的第一風扇144排出,同時 吹掉濾網16另一端部162的灰塵。
請參閱圖8至圖10,圖8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氣流導引裝置24的 側視圖,圖9為圖8中氣流導引裝置24的上視圖,圖IO為圖9中隔離蓋240 打開的示意圖。氣流導引裝置24與前述的氣流導引裝置14的主要差別在於氣 流導引裝置24更包含隔離蓋240,隔離蓋240與第三開口 1408以及第四開口 1410相對配置。隔離蓋240可被操作以選擇性地覆蓋第三開口 1408與第四開 口 1410。在此實施例中,隔離蓋240與導引流道140樞接,使得隔離蓋240 可相對於導引流道140轉動。隔離蓋240可包含摞:作部2400,外露於導引流 道140。操作部2400可被操作以致動隔離蓋240相對於導引流道140轉動。
在投影機l運作時,隔離蓋240被打開,如圖10與圖4所示。此時,第 一風扇144與第二風扇146引進的氣流可分別通過第三開口 1408與第四開口 1410。另一方面,在投影機1閒置且欲清除濾網16上的灰塵時,除了操作隔 離件142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導通外,可進一步操作隔離蓋240
ii覆蓋第三開口 1408與第四開口 "10,如圖9所示,使得第一風扇1"或第二 風扇146引進的氣流不會從第三開口 1408與第四開口 1410洩漏,進而增強清 除濾網16上的灰塵的氣流。
請參閱圖11以及圖12,圖11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導引流道340 的示意圖,圖12為圖11中隔離件142與隔離蓋240轉動後的示意圖。如圖 ll所示,隔離件142與導引流道340樞接,使得隔離件142可相對於導引流 道340轉動。此外,隔離件142可包含操作部1420,外露於導引流道340。操 作部1420可被操作以致動隔離件142相對於導引流道340轉動。在此實施例 中,隔離蓋240可與隔離件142連接,且與導引流道340樞接。藉此,當使用 者轉動操作部1420,以轉動隔離件142使第一流道"00與第二流道"02導 通時,隔離蓋240也會同時轉動,進而覆蓋第三開口 1408與第四開口 1410, 如圖12所示。
請參閱圖13以及圖14,圖1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導引流道440 的示意圖,圖14為圖13中隔離件142滑動的示意圖。如圖13所示,導引流 道440更包含溝槽4400,位於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之間。在此實 施例中,隔離件142可滑動地設置在溝槽"00上。此外,隔離件142包含操 作部1420,外露於導引流道440。操作部1420可被操作以致動隔離件142相 對於導引流道440滑動,以選擇性地隔離或導通第一流道HOO與第二流道 1402。
請參閱圖15以及圖16,圖15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導引流道540 的示意圖,圖16為圖15中隔離件142轉動後的示意圖。如圖15所示,隔離 件142與導引流道540樞接於樞接點5400,使得隔離件142可相對於導引流道540轉動。此外,隔離件142可包含操作部1420,外露於導引流道340。操 作部1420可被操作以致動隔離件142相對於導引流道540轉動,如圖16所示。
此外,本發明也可在圖15所示的樞接點5400連接馬達(未繪示於圖中)。 馬達設置於導引流道540外,且馬達的軸心藉由樞接點5400與隔離件142連 接。當馬達運轉時,馬達的軸心即會帶動隔離件142相對於導引流道540轉動, 以選擇性地使第一流道1400與第二流道1402隔離或導通。
需說明的是,上述各個圖式中所示相同標號的組件,其結構、作用原理大 致相同,因此在各相關段落中即不再贅述。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在氣流導引裝置的導引流道中設置活動式隔離 件,在投影機閒置時,可操作隔離件以使導引流道的二端導通,再利用風扇所 引進的氣流清除濾網上的灰塵。藉此,使用者即可在不用拆卸濾網的情況下, 清除濾網上的灰塵。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的 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的範圍。相反地,在 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的專利保 護範圍。
1權利要求
1.一種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導引流道,包含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該第一流道具有第一開口,該第二流道具有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分別位於該導引流道的二端;隔離件,設置在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之間,該隔離件可被操作以選擇性地使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第一風扇,設置於該第一開口;以及第二風扇,設置於該第二開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隔離件與該導引 流道樞接,該隔離件可相對於該導引流道轉動,以選擇性地使該第一 流道與該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引流道更包含 溝槽,位於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之間,該隔離件可滑動地設置在 該溝槽上,以選擇性地使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隔離件包含操作 部,外露於該導引流道,該:燥作部可^皮操作以致動該隔離件相對於該 導引流道運動,以選擇性地隔離或導通該第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更包含馬達,具有 軸心,該馬達i殳置於該導引流道外,該軸心與該隔離件連接,當該馬 達運轉時,該軸心帶動該隔離件相對於該導引流道轉動,以選擇性地 使該第 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當該隔離件被操作以使該第 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導通,且該第 一風扇運轉而該第二風扇 靜止時,該第一風扇引導一氣流藉由該第一開口流入該導引流道,並 藉由該第二開口流出該導引流道。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流道具有第 三開口,該第三開口相對遠離該第一開口而相對鄰近該隔離件,該第 二流道具有第四開口 ,該第四開口相對遠離該第二開口而相對鄰近該 隔離件。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當該隔離件被操作 以使該第 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隔離,且該第 一風扇與該第二風扇運轉 時,該第 一 風扇引導第 一 氣流分別藉由該第 一 開口與該第三開口流入 與流出該第 一流道,且該第二風扇引導第二氣流分別藉由該第二開口 與該第四開口流入與流出該第二流道。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當該隔離件被操作 以使該第 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導通,且該第 一風扇運轉而該第二風扇 靜止時,該第一風扇引導氣流藉由該第一開口流入該導引流道,並藉 由該第三開口 、該第四開口與該第二開口流出該導引流道。
10.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開口與 該第二開口大於該第三開口、該第四開口。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當該隔離件被 操作以使該第 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導通,且該第 一風扇運轉而該第二 風扇靜止時,該第 一風扇$I導氣流藉由該第 一開口流入該導卩I流道, 並藉由該第二開口流出該導引流道。
12.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隔離件更包含隔離蓋,該隔離蓋與該第三開口以及該第四開口相對配置,當該隔 離件被操作以使該第 一流道與該第二流道導通時,該隔離蓋覆蓋該第 三開口與該第四開口。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當該第一流道 與該第二流道導通,該隔離蓋覆蓋該第三開口與該第四開口,且該第 一風扇運轉而該第二風扇靜止時,該第 一風扇?I導氣流藉由該第 一開 口流入該導《I流道,並藉由該第二開口流出該導引流道。
14.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更包含隔離蓋, 該隔離蓋與該第三開口以及該第四開口相對配置,該隔離蓋可被操作 以選擇性地覆蓋該第三開口與該第四開口。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隔離蓋與該 導引流道樞接,該隔離蓋可相對於該導引流道轉動,以選擇性地覆蓋 該第三開口與該第四開口。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隔離蓋包含 操作部,外露於該導引流道,該操作部可被操作以致動該隔離蓋相對 於該導引流道轉動,以選擇性地覆蓋該第三開口與該第四開口。
17.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其特徵在於當該隔離件被 操作以使該第 一 流道與該第二流道導通,該隔離蓋被操作以覆蓋該第 三開口與該第四開口,且該第一風扇運轉而該第二風扇靜止時,該第一風扇《I導氣流藉由該第 一開口流入該導? 1流道,並藉由該第二開口 流出該導引流道。
18. —種投影機,包含殼體,具有氣流出入口;濾網,設置在該氣流出入口上;以及如權利要求1-17中任一項所述的氣流導引裝置,設置在該殼體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關於投影機及其氣流導引裝置。氣流導引裝置包含導引流道、隔離件、第一風扇以及第二風扇。導引流道包含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具有第一開口,第二流道具有第二開口,且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分別位於導引流道的二端。隔離件設置在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之間,隔離件可被操作以選擇性地使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隔離或導通。第一風扇設置於第一開口,且第二風扇設置於第二開口。通過本發明,使用者可在不用拆卸濾網的情況下,清除濾網上的灰塵。
文檔編號H05K7/20GK101668408SQ20091017091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0日
發明者施富雄 申請人:蘇州佳世達光電有限公司;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