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為什麼敢在人類家築巢(老人說燕子嫌貧愛富)
2023-06-28 00:21:52 2
燕子和麻雀是我國鄉下最常看到的兩種鳥類,但奇怪的是,只有麻雀適應了城市裡的生活,燕子在城市中卻很難見到。那麼問題來了,城市和鄉村的氣候相同,地理位置相似,為何燕子不喜歡到城市生活呢?
燕子燕子是一種候鳥,每年秋季時它們會飛往東南亞一些國家,甚至是澳大利亞過冬,等到來年再返回我國地區,並在我國地區築巢產卵。
驅使它們每年來回遷徙的主要原因,是它們的食物。燕子屬於食肉動物,它們的鳥喙短而寬闊,從正面看它們的鳥喙就像是一個捕蟲的兜子;而主要以植物果實為食的麻雀鳥喙較長,能夠用鳥喙翻找土壤之下的掉落果實,但燕子卻無法做到。
為了適應捕食,燕子的身體結構非常輕巧,而它們的腿部力量較弱,無法支撐它們在地面行動,所以一旦遇到危險,它們會直接飛走。而以植物果實為食的麻雀,為了在地面上尋找種子,會在地面上蹦蹦跳跳地行走,它們的腿部力量較強。
由於燕子的鳥喙結構和它的腿部結構,決定了它無法停留在地面上尋找食物,所以它們主要是在空中狩獵,也因此有一句說法叫做:鴿子不吃喘氣的,燕子不吃落地的。
在秋季時,隨著氣溫的降低,北半球的昆蟲們為了禦寒要麼鑽入泥土之中過冬,要麼會被凍死,以至於燕子在北半球的冬季難以尋覓到足夠的食物,為了生存,它們只好飛往南半球。
這裡多說一句,燕子很少會在熱帶地區停留,一方面是因為熱帶地區生物眾多,競爭過於激烈,另一方面是因為熱帶地區的沙漠較多,不適宜它們生存。
由於燕子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會飛的昆蟲,而城市之中植物較少,車流量和建築物較多,以至於城市之中會飛的昆蟲,比鄉下要少得多,因此燕子才不喜歡到城市中生活。
麻雀之所以能夠在城市中生活,是因為它們原本就是雜食動物,不僅能以植物種子為食,還能夠以人類吃剩的殘羹剩飯為食,所以城市能夠滿足它們的生活。
城市的築巢地點城市之中不適宜燕子定居的第二點是,城市環境不適合築巢。
在鄉下數量最多的燕子是家燕,家燕喜歡使用泥巴築巢,然而城市之中的地面硬化措施已經做得非常好,即使沒有硬化的地方,也會被植物所覆蓋,很少能見到泥巴。沒有了築巢原材料,燕子將無法在城市之中築巢。
另外,燕子使用泥巴築巢,而泥巴又容易被雨衝毀,為了提高巢穴的使用壽命,燕子通常會在洞穴或者是人類屋簷底下築巢,利用天然擋雨設施保障巢穴的安全。在過去,只有家庭較為富裕的人家才有較大的屋簷,所以古人們才會說燕子「嫌貧愛富」。
同時,燕子的巢穴高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低容易導致巢穴內的幼崽容易遭受貓、蛇等動物的攻擊,而太高也不利於它們育雛。城市之中滿足這兩項要求的地點並不多,正是因為如此,燕子才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
麻雀之所以能夠在城市之中築巢,是因為麻雀的築巢原材料是各種乾草以及動物毛髮等,雖然城市之中的乾草數量沒有鄉下那麼多,但尋找到它們並不困難。
另外,麻雀在城市之中能夠選擇到合適的築巢地點,只要能遮風擋雨,以及能夠幫助它們躲避食肉動物的攻擊,它們就能夠在城市之中生存。
(電線桿裡的鳥窩)
燕子的危機在過去,燕子在鄉下數量較多,甚至家家戶戶都能看到燕子的身影。但現如今燕子的數量卻在不斷下滑之中,原因之一就是燕子喜歡以會飛的昆蟲為食,而隨著農藥的使用,昆蟲的數量在不斷下降。
其次是因為農藥隨著食物富集到鳥類體內,危害鳥類的身體。比如:白頭海雕曾經因為體內富含較多的DDT,導致蛋殼變薄,以至於許多鳥蛋都無法被孵出就碎了。
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改善的話,或許有一天燕子也會成為瀕危生物,但幸運的是現如今保護它們還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