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清潔紡織機器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29 00:35:06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清潔由多個相同工位構成的紡織機器的方法,其中對工位提出清潔要求,並且可移動的清潔裝置移向待清潔的工位並且對該工位進行清潔。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紡織機器,其具有多個相同的工位、可移動的清潔裝置和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通過可移動的清潔裝置對紡織機器的工位進行清潔,是眾所周知的。在此具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清潔裝置根據這些方式移向單個的工位。因此在ep0259622b1中描述了一種方法,清潔裝置在第一工位處從一個工位移向另一個工位,直到最後一個工位。如果這種工作循環結束了,則清潔裝置立即或者在一定的等待時間之後從頭開始下一個工作循環。但在此方法中沒有考慮到,單個工位的受汙速度是不同的。這一點的原因例如在於存放材料是不同的,還在於突然出現的紗線斷裂的數量不同,抑或只在於這些工位在紡織機器上的空間位置是不同的。但相應地,單個的工位來必須在不同的時間進行清潔。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建議了一種用來清潔由多個相同的工位構成的紡織機器的方法,該方法考慮了單個工位的不同受汙情況。
此目的通過用來清潔紡織機器的方法和具有獨立的專利權利要求的特徵的紡織機器得以實現。
建議了一種用來清潔由多個相同的工位構成的紡織機器的方法。該紡織機器在此例如能夠指轉子式紡織機、噴氣式紡織機、環錠紡織機抑或繞線機或另一紡織機器,其具有相同的相互連接的工位並且由可移動的清潔裝置進行清潔。對於紡織機來說,工位在此指這樣的單元,即該單元將來自罐子的纖維帶紡成紗線並且將該紗線纏繞在梭心上。
在此方法中,對工位提出了清潔要求。既能夠通過工位自身,也能夠通過紡織機器的控制裝置來實現這一點。如果已提出了清潔要求,則可移動的清潔裝置移向該工位,並對該工位進行清潔。
按本發明,依賴於在各工位上自最後一個清潔過程以來出現的事件,提出清潔要求。在此,該事件就是自最後一個清潔過程以來出現的工位受汙的標誌。該方法考慮了單個工位的不同受汙情況。
有利的是,所述事件包括預先設定的幹擾、預先設定的測量數值的組合(優選以質量測量數值的形式)、接線過程、梭心的更換和/或罐子的更換。例如紗線斷裂或清紗器剪切也屬於幹擾。在此,能夠將所有預先設定的幹擾抑或只將幾個預先設定的幹擾看作是所述事件。測量數值(優選質量測量數值)例如是紗線的厚度或顏色。這種測量數值的特定組合在此顯示了工位上的清潔需求,並因此同樣能夠看作是事件。接線過程在此既指兩個鬆開的紗線端部在紗線斷裂或清紗器剪切之後的連接,也指紗線接在空的或部分纏線的梭心上。梭心和罐子更換在此直接表明,已經加工了多個紗線或織物。因為對於每個加工過的紗線或織物數量來說都還會出現一定的汙物,所以梭心和罐子更換對於出現的汙物來說是良好的契機。在每個接合過程中也會出現汙物,或者汙物會捲起來。因此這對於工位的汙物來說也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但所述事件清單並不是獨有的:根據紡織機器的不同,也能夠考慮其它事件,例如通過檢修裝置進行的特定的保養過程或者磨損部件的更換。
有利的是,在被工位要求進行清潔移動時,也依賴於在各個工位上自最後一次清潔過程以來出現的事件,對處於清潔裝置的路徑上的工位進行清潔。在此所述依賴這樣進行選擇,即如果這些工位自身還沒有提出清潔要求,但由於已經出現的事件能夠預見到它很快就要提出清潔要求,則也已經對處於清潔裝置的路徑上的工位進行清潔。因此避免了不必要地頻繁地或進一步地移動清潔裝置,這提高了清潔裝置的效率。
有利的是,所述依賴是指超過了優選經加權的事件的數量。在此例如罐子更換表明了,已經加工了相當多數量的紗線,相應地也導致了嚴重的汙染。即罐子更換的加權係數相當高。相反,單個的接合過程只會引起相對較小的汙染,因此接合過程的加權係數選擇得相對較小。如果特定的閾值被加權的事件超過,則表明,已達到了特定程度的汙染。因此提出清潔要求。
對於位於清潔裝置的路徑上的工位來說(如同上面描述的一樣),選擇略小的閾值,以便確定,是否在進行清潔移動時同時對這些工件進行清潔。如果這些工位還沒有達到可能會提出清潔要求的所述閾值,則也能夠已經對這些工位進行清潔。
還有利的是,所述事件是根據其至各個工位的距離而被加權的。因此,大多數汙染都是由各個工位自身上的紡紗運轉引起的。但相鄰工位上的紡紗運轉也會使工位出現一定的汙雜,但該汙染會隨著間距的增大而減少。出現所述事件的工位朝觀察的工位之間的距離越大,加權係數選擇得越小。通常對一對相鄰不遠的工位的事件進行考慮,就足夠了。
還尤其有利的是,所述依賴是指所述事件的預先設定的順序。如果例如在兩個梭心更換之間超過了特定數量的接線過程,則從中可以推斷出,此處存在著錯誤。該錯誤的原因可能是工位的汙染太過嚴重,但也可能具有其它原因。在出現特定數量的接線過程之後依次提出清潔要求,其目的是,消除作為錯誤原因的汙染。如果在完成清潔之後還是出現了許多接線過程,則該錯誤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檢修裝置必須對工位進行檢修,或者操作人員必須研究頻頻出現接線過程的原因。
如果對工位進行的最後一次清潔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則該工位尤其還可能被環境空氣中的灰塵或纖維汙染。如果自該工位的最後一次清潔以來已經過了特定的時間,則有利的是,給這些工位提出清潔要求,以確保不會過度地汙染相應的工位。
有利的是,只對運行中的工位提出清潔要求。如果一個工位較長時間沒有運轉,則能夠通過相鄰工位上的事件提出清潔要求。但只有該工位很快就要重新運轉的情況下,才值得提出清潔要求。因為這一點對於長時間未運轉的工位來說是不可預料的,所以不對未運轉的工位提出清潔要求。
另一方面,如果未運轉的工位位於清潔裝置的路徑上,則有利的是,根據自最後一次清潔過程以來出現的事件,也對該工位進行清潔,從而避免該工位的過度汙雜。
有利的是,作為單獨的清潔機組對可移動的清潔裝置進行驅動。隨後,清潔裝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它檢修裝置無關地沿著紡織機器移動,並因此朝單個的工位移動,並且清潔要求的完成不必與其它檢修要求協調。
但還有利的是,作為較大的可移動的檢修裝置的一部分,對該清潔裝置進行驅動。因此清潔裝置不需要單獨的驅動器,並且不必考慮清潔裝置和更大的檢修裝置之間的可能的碰撞(其中檢修裝置例如構成為伺務機器人,其執行上述接線過程)。
對於具有大量工位的紡織機器來說,需要一個以上的清潔裝置,以便滿足清潔要求。那麼有利的是,設置相交區域,其能夠由至少兩個清潔裝置進行清潔。通過適當地分配出現在相交區域中的清潔要求,能夠提高清潔裝置的效率。在此優選最多一個清潔裝置在規定的時間停留在相交區域中。這是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方法,以避免清潔裝置之間的碰撞。
有利的是,在相交區域中對工位提出了清潔要求,則該清潔過程由工作負荷較小的清潔裝置執行。因此對工作負荷進行調節,並且提高清潔裝置的效率。
有利的是,在相交區域中對工位提出了清潔要求,則該清潔過程由靠近該工位(已對此工位提出清潔要求)的清潔裝置執行。藉助該策略,避免了清潔裝置的不必要的行駛路程,並且能夠時間接近地執行清潔工作。
此外還建議了一種具有多個相同的工位的紡織機器。該紡織機器還具有可移動的清潔裝置和控制裝置。在此該控制裝置這樣構成,即對工位提出清潔要求,並且該清潔裝置移向已提出清潔要求的工位並且對該工位進行清潔。
按本發明,該控制裝置這樣構成,即按迄今描述的角度對該紡織機器進行清潔。依賴於在各個工位上自最後一個清潔過程以來出現的事件,控制裝置提出清潔要求。在此,該事件就是自最後一個清潔過程以來出現的工位受汙的標誌。所述控制裝置為此這樣構成,即在提出清潔要求時考慮這些工位的不同受汙情況。
在此有利的是,可移動的清潔裝置構成為單獨的清潔機組。隨後,清潔裝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它檢修裝置無關地沿著紡織機器移動,並且清潔要求的完成不必與其它檢修要求協調。
但還有利的是,該清潔裝置構成為較大的可移動的檢修裝置的一部分。因此省下了用於清潔裝置的單獨的驅動器,並且不必考慮清潔裝置和較大的檢修裝置之間的可能出現的碰撞。
附圖說明
在下面的實施例中說明了本發明的其它優點。其中:
圖1在側視圖中示出了工位前方的清潔裝置;以及
圖2在俯視圖中示出了紡織機器,其具有多個工位和兩個清潔裝置。
參考標記清單
1清潔裝置
2工位
3紡織機組
4罐子
5纖維帶
6紗線
7抽出軋輥對
8往復元件
9梭心
10軌道
11定位元件
12吸嘴
13臂狀物
14臂狀物
15臂狀物
16車架
17水平軸線
18水平軸線
19水平軸線
20豎直軸線
21紡織機器
22機器末端
23控制裝置
eb1專門區域
eb2專門區域
ü相交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紡織機器的工位2前方的可移動的清潔裝置1。該紡織機器在這種情況下是指氣流紡織機。但按本發明的方法原則上也能夠應用在其它紡織機上,或能夠普遍地應用在具有多個相同的工位2和可移動的清潔裝置1的各種紡織機器上。
工位2具有紡織機組3,其將來自罐子4的纖維帶5紡成紗線6。紗線6則由抽出軋輥對7接收,並且藉助往復元件(changierelements)8纏繞在梭心9上。
各種事件(例如罐子4的更換、梭心9的更換或者紗線6的接線工作)均被從工位2傳遞到紡織機器的控制裝置上。如果對於工位2的經加權的事件(gewichtetenereignissen)來說達到或超出了預先確定的閾值,則控制裝置要求清潔裝置1對工位2進行清潔。
清潔裝置1則沿著軌道10一直移動至工位2,清潔裝置藉助從屬於該工位的定位元件11精確地定位在該處。在此實施例中,由吸嘴12自動地進行清潔。吸嘴12在此通過多個臂狀物13、14、15與清潔裝置1的車架16相連。吸嘴12和臂狀物13、14能夠圍繞著水平軸線17、18、19擺動,並且吸嘴還能額外地圍繞著豎直軸線20擺動。因此,吸嘴12能夠移向工位2的待吸出的物體。
此處描述的方法當然並不局限於通過吸出汙物來清潔,也可考慮其它清潔方法,例如藉助壓縮空氣或機械的清潔元件。
圖2在俯視圖中示出了紡織機器21,其具有多個工位2和兩個清潔裝置1。清潔裝置在此能夠沿著軌道10移動。
這些工位2從屬於三個區域中的一個:位於紡織機器21的機器側上的專門區域eb1、位於另一機器側上的專門區域eb2、以及相交區域ü。
這些工位2將有關事件(例如罐子更換、梭心更換和/或接線過程)的信息發送至置於機器末端22上的控制裝置23上。這些事件由控制裝置23設置加權係數。在此,該加權係數越大,與此情況有關聯的汙物也越大。對於每個工位2來說,形成經加權的事件的總和。在此,也將出現在相鄰工位2上的事件計算在內,當然這些事件也設置另一加權係數,該加權係數越小,該事件至工位2的距離就越大。
如果超出了工位2的經加權的事件的閾值,則要求對此工位2進行清潔。如果該工位2位於專門區域(exklusivenbereich)eb1中,該專門區域在圖2中從屬於上方的清潔裝置1,則該清潔裝置1移向已提出清潔要求的工位2。同樣圖2所示的下方清潔裝置1對專門區域eb2中的工位2負責。當然如果對相交區域ü中的工位提出了清潔要求,則該清潔過程由工作負荷較小的清潔裝置1執行。
此外還在清潔裝置1朝工位2(對此已提出清潔要求)的路徑上對所有工位2進行清潔,其經加權的事件總和超過了特定的閾值。
在完成清潔之後,經加權的事件總和對於已清潔的工位2來說是歸零,並且從頭開始計數。
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些所示和所述的實施例。即使它們是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示出和描述的,但在專利權利要求框架內的變體與特徵的組合同樣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