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0:49:16 1
專利名稱:提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升裝置,例如,一種提升貨運貨櫃的提升裝置。
提升貨運貨櫃用的提升裝置一般包括一個與起重機連接的金屬框架(普通稱為「張開裝置」)。起重機使張開裝置(spreader)下降,落在貨櫃頂部表面上,並且與貨櫃四個拐角中的每一個拐角接合。一般,通常的張開裝置只能提升一個貨櫃。張開裝置利用稱為「扭轉鎖」的檢拾部件(pickup element),與貨櫃四個拐角中的每一個拐角接合。每個扭轉鎖都放在貨櫃每一個拐角上的一個孔中。在放入孔中以後,使扭轉鎖轉動,將要提升的貨櫃鎖緊於張開裝置。然後,起重機提升固定著貨物貨櫃的張開裝置。這樣,可以將貨櫃從一個位置轉移至另一個位置,例如,在碼頭和船舶之間或在二個地面位置之間轉移,例如,從儲存位置轉移至地面運輸車輛上。
近年來,開發了雙提升的張開裝置,它能夠以末端對末端的關係,同時提升二個20英尺長的貨櫃。這種雙提升的張開裝置在每一個拐角有一個扭轉鎖和四個安裝在中心的扭轉鎖,使一個扭轉鎖與每一個貨櫃的每一個拐角上的一個相應的孔接合。然而,通常雙提升張開裝置的問題之一是,它們只能用於拾起彼此隔開的預定的距離的貨櫃,該預定距離與中心扭轉鎖隔開的距離相適應。如果隔開的距離大於或小於預定的隔開距離,則雙提升張開裝置不能拾起二個貨櫃,因為所有8個扭轉鎖不可能同時與二個貨櫃的扭轉鎖孔接合。
國際專利申請(PCT)WO97/39973號公布了一種可調整的雙提升張開裝置。在這種張開裝置中,中心扭轉鎖可以彼此相對運動,使該張開裝置不需在預先確定貨櫃的間隔條件下,就可以提升二個末端對末端的貨櫃。一般,貨櫃的間隔可以在5英尺以下。然而,WO97/39973中公布的張開裝置的一個缺點是,為了使中心的扭轉鎖與相應的外部扭轉鎖連接和脫開,需要在使用過程中,起動和鬆開機械鎖緊機構。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升裝置,它包括一個框架體(bodymember),四個可移動地安裝在該框架體上的內側檢拾部件;兩個可移動地安裝在該框架體上的第一可伸長件,該兩個第一可伸長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一可伸長件不從框架體上伸出,而在第二位置時,第一可伸長件從框架體的兩相對末端伸出;兩個第二可伸長件,每一個第一可伸長件上安裝一個第二可伸長件上,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可移動地安裝在相應的第一可伸長件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二可伸長件不從第一可伸長件上伸出,而在第二位置時,第二可伸長件從第一可伸長件上伸出,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具有二個外側檢拾部件,該外側檢拾部件安裝在當第二可伸長件在第二位置時,靠近離框架體最遠的末端處;其中內側檢拾部件中的二個與一個第一可伸長件固定連接,並與後者一起運動;而另二個內側檢拾部件與另一個第一可伸長件固定連接。
一般,內側檢拾部件通過一個連接件與相應的第一可伸長件固定連接。最好,該連接件包括一個細長件,例如杆、棒或其它適當的裝置,以保持內側檢拾部件相對於相應的第一可伸長件的基本上固定不變的位置。
最好是,內側檢拾部件可滑動地安裝在框架體上。通常,固定地連接於同一個第一可伸長件的兩個內側檢拾部件,可動地安裝在框架體的相對兩側上。一般,當與內側檢拾部件固定連接的第一可伸長件在第一位置時,在框架體每一側的內側檢拾部件彼此靠近;而當第一可伸長件在第二位置時,在框架體每一側的內側檢拾部件互相分開。
一般,提升裝置還包括一個控制系統,用於控制第一可伸長件和第二可伸長件的運動,使得兩個第一可伸長件和兩個第二可伸長件的運動,相對於框架體中心軸線對稱。
然而,另一種方案是,第一和第二可伸長件的運動可以與框架體的中心軸線不對稱,這樣做的優點是,操作者可以與框架體的中心軸線不對稱地將一臺貨櫃放置在外側檢拾部件之間,或者將二個貨櫃放置在外側檢拾部件和內側檢拾部件之間。
最好,內側檢拾部件可以在它們與要被提升的貨櫃接合的降低的位置和它們不與貨櫃接合的升高的位置之間運動。這樣做的優點是,提升裝置可以在二組外側檢拾部件之間提升一個貨櫃,而內側檢拾部件不妨礙要被提升的貨櫃。
一般,每一個第一可伸長件,通過一個活塞裝置可運動地與框架體連接,該活塞裝置使第一可伸長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另一種方案是,每一個第一可伸長件可以通過一個鏈條驅動機構或任何其他適當的驅動裝置與框架體連接。
一般,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通過一個鏈條驅動機構與相應的第一可伸長件可運動地連接,該鏈條驅動機構可被啟動以驅動第二可伸長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另一種方案是,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可通過一個活塞裝置或任何其他適當的驅動裝置與各自的第一可伸長件連接。
最好,內側檢拾部件和外側檢拾部件包括一個可與要被提升的貨櫃上的一個孔接合的突出部分。一般,將該突出部分插入孔中,並相對於孔轉動,以將貨櫃鎖緊在檢拾部件上。一般,該突出部分包括一個非圓柱形部分,並且孔是非圓形的,這樣該突出部分可插入該孔中,但突出部分相對於孔的轉動可防止突出部分從該孔中拔出。例如,該突出部分可以是通常稱為「扭轉鎖」的形式。
另一種方案是,每一個檢拾部件可以包括一個吊鉤或任何其他適當的裝置,以便與要被提升的物體上的一個合適的結構接合。
現在參照附圖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提升裝置的一個例子。其中
圖1是可伸長件沒有伸出的張開裝置的平面圖;圖2是圖1所示的張開裝置的側視圖;圖3是張開裝置的側視圖,示出右端的可伸長件伸出,而左端的可伸長件未伸出;圖4是圖3的部分橫截面圖;圖5是張開裝置的右面一半的橫截面圖,示出第一可伸長件未伸出,而第二可伸長件伸出;圖6示出與一個20英尺長的貨櫃接合的張開裝置;圖7示出與一個40英尺長的貨櫃接合的張開裝置;圖8示出與一個45英尺長的貨櫃接合的張開裝置;圖9示出與二個相鄰的20英尺長的貨櫃接合的張開裝置;圖10示出與二個分開的20英尺長的貨櫃接合的張開裝置;圖1和圖2表示一個張開裝置1,它包括一個框架體2;二個從該框架體2的相對末端伸出的第一可伸長件3、4;和二個從相應的第一可伸長件3、4中的每一個伸出的第二可伸長件5、6。在圖1和圖2所示的位置,第一可伸長件3、4沒有從框架體2伸出,並且第二可伸長件5、6也沒有從第一可伸長件3、4伸出。
框架體2有四個內側檢拾部件7、8、9、10。內側檢拾部件7、8可滑動地安裝在框架體2的一側上的軌道11上,而內側檢拾部件9、10可滑動地安裝在框架體2的另一側上的軌道12上。另外,檢拾部件7、9分別利用連杆13、15與第一可伸長件3連接;而內側檢拾部件8、10分別利用連杆14、16與第一可伸長件4連接。這樣,檢拾部件7、9與第一可伸長件3固定,並與第一可伸長件3一起運動;而檢拾部件8、10與第一可伸長件4固定,並與第一可伸長件4一起運動。
二個外側檢拾部件17、19位於第二可伸長件5的外端,而二個外側檢拾部件18、20位於第二可伸長件6的外端。每一個外側檢拾部件17、18、19、20還包括一個定位裝置21。為了清楚起見,在圖2的檢拾部件20中,沒有示出定位裝置21。每一個檢拾部件7、8、9、10、17、18、19、20包括一個扭轉鎖部件22,該部件可以與被提升的貨櫃的拐角上的孔接合併轉動,以將貨櫃與相應的檢拾部件鎖緊和鬆開。
另外,內側檢拾部件7、8、9、10可以在降低的位置(在圖2中用檢拾部件9的位置表示)和升高的位置(在圖2是用檢拾部件10的位置表示)之間運動。
張開裝置1還包括三個指示燈綠燈31,白燈32和紅燈33。這些燈用來告知操作者張開裝置1的狀態。
如圖4所示,第一可伸長件4利用活塞23可移動地與框架體2連接,該活塞可伸長至圖4所示的位置,以將第一可伸長件4滑動到框架體2的外面。圖3為式出第一可伸長件4在伸出位置的張開裝置1的側視圖。如圖3所示,通過用連杆16與內側檢拾部件10固定的第一可伸長件4的伸出,內側檢拾部件10可沿著軌道12朝著框架體2的右端滑動。雖然圖3中沒有示出,由於第一可伸長件4的伸出,內側檢拾部件8在軌道11上也朝著框架體的右端滑動。圖5示出活塞23縮回,因此,第一可伸長件4不從框架體2伸出。
同樣,第一可伸長件3通過另一個活塞(沒有示出)與框架體2連接,因此,第一可伸長件3從框架體2伸出,可使內側檢拾部件7、9分別沿著軌道11、12朝著框架體2的左端運動。
第二可伸長件6通過一個鏈驅動機構與第一可伸長件4連接。該鏈條驅動機構包括一條沿著第二可伸長件6的長度延伸、並繞過一個齒輪25和二個飛輪26傳輸的鏈條24。齒輪25和飛輪26安裝在第一可伸長件4上,並且齒輪25由一個也是安裝在第一可伸長件4上的液壓馬達(沒有示出)驅動。因此,根據齒輪25轉動方向的不同,齒輪25的轉動使第二可伸長件6在第一可伸長件4上滑進或滑出。同樣,第二可伸長件5,通過另一個鏈驅動機構,與第一可伸長件3連接。
雖然在圖3和圖4中示出的是第一可伸長件3和第二可伸長件5縮回,而第一可伸長件4與第二可伸長件6伸出;但在張開裝置1上的控制系統(未示出)可以控制可伸長件3、4、5、6的伸出和縮回,並可正常工作,使第一可伸長件3、4同時伸出或縮回,和第二可伸長件5、6同時伸出或縮回。
然而,可將控制系統改造成使可伸長件3、4、5、6不對稱地伸出和縮回,以便使相對於框架體2的中心軸線30不對稱地放置的貨櫃(或多個貨櫃)能由張開裝置1提升。
在使用時,可以利用提升孔34使張開裝置與起重機連接。起重機用於使張開裝置1下降與貨櫃接合,並提升張開裝置1和與張開裝置1鎖緊的貨櫃。如圖6所示,當第一可伸長件3、4和第二可伸長件5、6縮回至圖1和圖2所示的位置時,可使張開裝置1與一個20英尺長的貨櫃接合。在張開裝置1下降至貨櫃35上之前,將內側檢拾部件7、8、9、10移動到升高的位置。當起重機使張開裝置1下降時,定位裝置21位於貨櫃35的拐角上面,幫助張開裝置1在貨櫃35上面定位,使扭轉鎖22與貨櫃35的四個拐角中的每一個拐角上的扭轉鎖孔接合。
當綠燈31亮時,它告知操作者扭轉鎖在非鎖定位置。當張開裝置落在貨櫃上時白燈32亮,這表示張開裝置已落在貨櫃35上。因此,當操作者看見白燈32亮時,操作者可開動扭轉鎖22使其轉動到鎖緊位置。當扭轉鎖22在鎖緊位置時紅燈33亮。這告知操作者,貨櫃35固定在張開裝置1上。
如圖7所示,通過使第二可伸長件5、6伸出,保持第一可伸長件3、4在不伸出位置並且內側檢拾部件7、8、9、10在升高的位置,則可利用張開裝置1拾起一個單個的40英尺長的貨櫃36。
又如圖8所示,使第一可伸長件3、4伸出,可以用該張開裝置1拾起一個45英尺長的貨櫃37。圖8還示出,當活塞23將第一可伸長件3、4運動至伸出位置時,內側檢拾部件9、10是如何運動至分開位置的。在框架體2的另一側上的內側檢拾部件7、8也可以與內側檢拾部件9、10同時運動至分開位置。
如果操作者希望將兩個相鄰的20英尺長的貨櫃35拾起,則如圖9所示,可使第二可伸長件5、6伸出,而第一可伸長件3、4運動到不伸出位置,以使內部7、8、9、10互相鄰近。另外,將內側檢拾部件7、8、9、10運動至降低的位置,因此,當操作者使張開裝置1下降至貨櫃35上時,外側檢拾部件17、19和內側檢拾部件7、9與左邊的貨櫃35接合;而外側檢拾部件18、20和內側檢拾部件8、10與右邊的貨櫃35接合。當將扭轉鎖22全部插入貨櫃35頂部上的相應的扭轉鎖孔中時,轉動扭轉鎖,使二個貨櫃35與相應的檢拾部件鎖緊。這樣,當操作者提升張開裝置1時,張開裝置1可提升二個20英尺長的貨櫃35。
如果操作者希望在提升過程中,將二個20英尺長的貨櫃35分開,使貨櫃在提升操作結束時,二個相鄰的末端彼此分開,則操作者可起動控制系統,使第一可伸長件3、4伸出。第一可伸長件3、4的伸出同時使內側檢拾部件9、10運動離開框架體2的中心軸線30;也使外側檢拾部件17、18、19、20運動同一個距離。這是自動進行的,不需要起動任何鎖緊機構,將內側檢拾部件和外側檢拾部件固定。這可使二個20英尺長的偽裝箱35運動至圖10所示的位置,這時,二個貨櫃的相鄰的末端彼此隔開。
同樣,操作者可以利用張開裝置1拾起兩個分開的貨櫃35,如圖10所示,並使貨櫃35運動,直至相對的末端彼此鄰近為止,如圖9所示那樣。
另外,第一和第二可伸長件3、4、5、6可運動至中間位置,以拾起不同尺寸的貨櫃。張開裝置1也可以設計成具有較長的框架體2,較長的第一可伸長件3、4和/或較長的第二可伸長件5、6,以拾起比45英尺長的貨櫃。
本發明的優點是在框架體2的每個側使用二個可伸長件,但也可以有一種裝置,其中相應的內側檢拾部件固定在可伸長件中的一個上,而不需要機械鎖緊和鬆開裝置,以將內側檢拾部件連接於外側檢拾部件連接,和使內側檢拾部件從外側檢拾部件鬆開。
權利要求
1.一種提升裝置,這包括一個框架體,四個可移動地安裝在該框架體上的內側檢拾部件,兩個可移動地安裝在該框架體上的第一可伸長件,該兩個第一可伸長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一可伸長件不從框架體上伸出,而在第二位置時,第一可伸長件從框架體的相對二個末端伸出;兩個第二可伸長件,每一個第一可伸長件上安裝有一個第二可伸長件,並且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可移動地安裝在各自的第一可伸長件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二可伸長件不從第一可伸長件上伸出,而在第二位置時,第二可伸長件從第一可伸長件上伸出;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具有二個外側檢拾部件,該外側檢拾部件安裝在靠近當第二可伸長件在第二位置時離框架體最遠的末端處;其中,內側檢拾部件中的二個與第一可伸長件中的一個固定連接,並與後者一起運動;而另二個內側檢拾部件與第一可伸長件中的另一個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個內側檢拾部件通過一個連接件與各自的第一可伸長件固定地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個連接件包括一個細長件,每一個細長件的一端連接於相應的第一可伸長件,而另一端連接於相應的內側檢拾部件。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內側檢拾部件可滑動地安裝在框架體上。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固定連接於同一個第一可伸長件的二個內側檢拾部件,可移地安裝在框架體的相對兩側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當第一可伸長件在第一位置時,在框架體同一側上的內側檢拾部件彼此靠近;而當第一可伸長件在第二位置時,在框架體同一側上的內側檢拾部件互相分開。
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一個控制系統,用於控制第一可伸長件和第二可伸長件的運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控制系統控制第一可伸長件和第二可伸長件的運動,使其運動相對於框架體的中心軸線對稱。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為,控制系統可控制第一可伸長件和第二可伸長件的運動,使其運動相對於框架體的中心軸線不對稱。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內側檢拾部件可以在它們與要被提升的貨櫃接合的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運動。
11.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個第一可伸長件,通過一個活塞裝置可移動地與框架體連接,該活塞裝置使第一可伸長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利用一個鏈條驅動機構與各自的第一可伸長件可移動地連接,該鏈條驅動機構可被啟動以驅動第二可伸長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
13.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內側檢拾部件和外側檢拾部件包括一個可與要被提升的貨櫃上的一個孔接合的突出部分。
全文摘要
一種貨物貨櫃(35)用的提升裝置(1)包括一個框架體(2)。四個內側檢拾部件(7、8、9、10)可運動地安裝在框架體(2)上。兩個第一可伸長件(3、4)可運動地安裝在框架體(2)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一可伸長件(3、4)不從框架體(2)上伸出,而在第二位置時,第一可伸長件(3、4)從框架體(2)的相對末端伸出。兩個第二可伸長件(5、6),每一個安裝在一個第一可伸長件(3、4)上。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5、6)可移動地安裝在各自的第一可伸長件(3、4)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第二可伸長件(5、6)不從第一可伸長件(3、4)伸出,而在第二位置時,第二可伸長件(5、6)從第一可伸長件(3、4)伸出。每一個第二可伸長件(5、6)有二個外側檢拾部件(17、18、19、20),它們安裝在當第二可伸長件(5、6)在第二位置時,離框架體(2)最遠的末端附近。另外,二個內側檢拾部件(7、9)與第一可伸長件中的一個(3)固定連接,並可與後者一起運動,而另外二個內側檢拾部件(8、10)與另外一個第一可伸長件(4)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66C1/10GK1457316SQ00819369
公開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0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25日
發明者R·A·米爾斯 申請人:大眾鋼鐵工程私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