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
2023-05-29 05:14:16 2
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重量):硅藻土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水鋁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2份,本發明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材料易購,生產工藝不複雜,簡單易於生產產品,使用過程中方便並能均勻使用,滿足生產的穩定性,並且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其是建築用混凝土的外加劑,屬於建築材料製造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不同礦物外加劑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機理不盡相同,礦物外加劑在提高混凝土某方面性能的同時,也會影響其他方面的性能,如矽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及耐久性,但矽灰的需水量較大其摻量有限制,而且摻加矽灰的混凝土自乾燥收縮也會增加;礦粉的需水量不大,摻加礦粉的混凝土早期強度略低、自乾燥收縮有所增加;摻粉煤灰的混凝土自乾燥收縮變化較小,使用優質的粉煤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需水量,但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會有一定下降,等等。國內外相關的研究表明:礦物外加劑之間相互複合可產生疊加效應或超疊效應(Synergistic),不同種類礦物外加劑複合可以發揮各自的優點以達到優勢互補效果。如武漢大學何真等人在研究中發現,粉煤灰與礦粉在摻量比例為I: 1,並摻有少量激發劑的條件下,表現出很好的超疊加效應,相比各自單摻的實驗結果,砂楽 或混凝土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聞。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水鋁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_4份、硼砂1_3份,石膏2_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2份,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娃操土 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水招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_4份、硼砂1_3份,石膏2_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2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C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_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2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0005]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25份,地開石25份、蒙脫石15份、水鋁英石10份,蛭石15份、芒硝15份、聚乙烯醇3份、氯化鐵3份、硼砂1份,石膏2份,矽酸鈉2份,硫酸亞鐵1份、甲基纖維素2份,碳酸鈉1份。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30份,地開石30份、蒙脫石20份、水鋁英石15份,蛭石25份、芒硝20份、聚乙烯醇4份、氯化鐵4份、硼砂3份,石膏4份,矽酸鈉3份,硫酸亞鐵2份、甲基纖維素3份,碳酸鈉2份。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28份,地開石28份、蒙脫石18份、水鋁英石13份,蛭石18份、芒硝18份、聚乙烯醇3.5份、氯化鐵3.5份、硼砂2份,石膏3份,矽酸鈉2.5份,硫酸亞鐵1.5份、甲基纖維素2.5份,碳酸鈉1.5份。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27份,地開石27份、蒙脫石17份、水鋁英石12份,蛭石17份、芒硝17份、聚乙烯醇3.6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8份,矽酸鈉2.7份,硫酸亞鐵1.1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6份。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步驟(2)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9mm。
[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步驟(3)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0.4mm。
[0011]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硅藻土80.2%Si02、5.7%Α1203、0.68%Fe203、l.l%CaO、l.62%Mg0、10.7% 燒失量。
[0012]作為優選,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地開石成分為:61.l%Si02、31.3%Α1203、1.2%Fe203、l.l%Ca0、0.5%Mg0、4.8% 燒失量。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基準試樣的製備:採用水泥450g,砂650g,石1100 g,用水量225ml,按照,並成型40 X 40 X 160_試件,在溫度20±2°C,溼度為90%以上的條件下養護。
[0014]2、試驗樣品的製備:採用水泥414g,所配製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36g,砂650g,石1100 g,用水量225ml,按照,並成型40 X 40 X 160mm試件,在溫度20 ± 2°C,溼度為90%以上的條件下養護。
[0015]將製得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替代8 %的水泥時,混凝土試驗樣品抗壓強度經檢測:3天抗壓強度為17.8MPa,28天抗壓強度為41.7MPa,與同樣條件下未加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基準試樣抗壓強度相比,3天抗壓強度提高了 4.3MPa,28天抗壓強度提高了 3.5MPa。本發明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材料易購,生產工藝不複雜,簡單易於生產產品,使用過程中方便並能均勻使用,滿足生產的穩定性,並且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
一種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硅藻土 25份,地開石25份、蒙脫石15份、水鋁英石10份,蛭石15份、芒硝15份、聚乙烯醇3份、氯化鐵3份、硼砂1份,石膏2份,矽酸鈉2份,硫酸亞鐵1份、甲基纖維素2份,碳酸鈉1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25份,地開石25份、蒙脫石15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C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0份,蛭石15份、芒硝15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
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3份、氯化鐵3份、硼砂1份,石膏2份,矽酸鈉2份,硫酸亞鐵1份、甲基纖維素2份,碳酸鈉1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0017]實施例2
一種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硅藻土 30份,地開石30份、蒙脫石20份、水鋁英石15份,蛭石25份、芒硝20份、聚乙烯醇4份、氯化鐵4份、硼砂3份,石膏4份,矽酸鈉3份,硫酸亞鐵2份、甲基纖維素3份,碳酸鈉2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30份,地開石30份、蒙脫石20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C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5份,蛭石25份、芒硝20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
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4份、氯化鐵4份、硼砂3份,石膏4份,矽酸鈉3份,硫酸亞鐵2份、甲基纖維素3份,碳酸鈉2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0018]實施例3
一種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硅藻土 28份,地開石28份、蒙脫石18份、水鋁英石13份,蛭石18份、芒硝18份、聚乙烯醇3.5份、氯化鐵3.5份、硼砂2份,石膏3份,矽酸鈉2.5份,硫酸亞鐵
1.5份、甲基纖維素2.5份,碳酸鈉1.5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28份,地開石28份、蒙脫石18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C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3份,蛭石18份、芒硝18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 時,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
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3.5份、氯化鐵 3.5份、硼砂2份,石膏3份,矽酸鈉
2.5份,硫酸亞鐵1.5份、甲基纖維素2.5份,碳酸鈉1.5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0019]實施例4
一種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硅藻土 27份,地開石27份、蒙脫石17份、水鋁英石12份,蛭石17份、芒硝17份、聚乙烯醇3.6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8份,矽酸鈉2.7份,硫酸亞鐵1.1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6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27份,地開石27份、蒙脫石17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V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2份,蛭石17份、芒硝17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
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3.6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8份,矽酸鈉2.7份,硫酸亞鐵1.1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6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0020]實施例5
一種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硅藻土 26份,地開石26份、蒙脫石16份、水鋁英石13份,蛭石16份、芒硝16份、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2份、硼砂1.3份,石膏2.4份,矽酸鈉2.6份,硫酸亞鐵1.7份、甲基纖維素2.8份,碳酸鈉1.9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26份,地開石26份、蒙脫石16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V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3份,蛭石16份、芒硝16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時, 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
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2份、硼砂1.3份,石膏2.4份,矽酸鈉2.6份,硫酸亞鐵1.7份、甲基纖維素2.8份,碳酸鈉1.9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權利要求】
1.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重量):硅藻土 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水鋁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聚乙烯醇3_4份、氯化鐵3_4份、硼砂1_3份,石膏2-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_2份, 所述製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按照娃操土 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水招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_4份、硼砂1_3份,石膏2_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2份,配比準備原料, 步驟(2):將硅藻土 25-30份,地開石25-30份、蒙脫石15-20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20r/min,粉磨9小時,粉磨物顆粒度大小為1.2-1.4_,之後將粉磨物放入高溫爐中,按照慢速升溫、中速升溫、快速升溫和恆溫四個過程進行控溫燒制:以2°C /min的速率慢速升溫至300°C,之後以5°C /min的速率中速升溫至500°C,之後以8°C /min的速率快速升溫至800°C,而後恆溫保溫3小時;出爐自然冷卻,冷卻之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8-lmm, 步驟(3):將水鋁英石10-15份,蛭石15-25份、芒硝15-20份在粉磨機中進行粉磨,轉速為100r/min,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顆粒度大小為0.6-0.8mm,之後對粉磨物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00°C,保溫2小時,冷卻後在粉磨機中再粉磨3小時,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0.3-0.5mm, 步驟(4):將步驟(2)得到混合物A和將步驟(3)得到混合物B裝入機械混合機中,機械混合0.5小時,之後倒入聚乙烯醇3-4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_4份,矽酸鈉2-3份,硫酸亞鐵1-2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2份,再機械混合I小時,得到以娃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為:硅藻土 25份,地開石25份、蒙脫石15份、水鋁英石10份,蛭石15份、芒硝15份、聚乙烯醇3份、氯化鐵3份、硼砂1份,石膏2份,矽酸鈉2份,硫酸亞鐵1份、甲基纖維素2份,碳酸鈉1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30份,地開石30份、蒙脫石20份、水鋁英石15份,蛭石25份、芒硝20份、聚乙烯醇4份、氯化鐵4份、硼砂3份,石膏4份,矽酸鈉3份,硫酸亞鐵2份、甲基纖維素3份,碳酸鈉2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28份,地開石28份、蒙脫石18份、水鋁英石13份,蛭石18份、芒硝18份、聚乙烯醇3.5份、氯化鐵3.5份、硼砂2份,石膏3份,矽酸鈉2.5份,硫酸亞鐵1.5份、甲基纖維素2.5份,碳酸鈉1.5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所述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原料為:硅藻土 27份,地開石27份、蒙脫石17份、水鋁英石12份,蛭石17份、芒硝17份、聚乙烯醇3.6份、氯化鐵3.4份、硼砂1.3份,石膏2.8份,矽酸鈉2.7份,硫酸亞鐵1.1份、甲基纖維素2.3份,碳酸鈉1.6份。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步驟(2)得到混合物A顆粒度大小為0.9m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步驟(3)得到混合物B顆粒度大小為0.4m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硅藻土成分為(重量):80.2%Si02、5.7%Α1203、0.68%Fe203、l.l%CaO、l.62%Mg0、10.7% 燒失量。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的摻合料的製備方法,地開石成分為(重量):61.l%Si02、31.3% Α1 203、1.2%Fe203、l.l%Ca0、0.5%MgO、4.8% 燒失量。
【文檔編號】C04B24/38GK103864335SQ201410034708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5日
【發明者】李茜 申請人: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