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補強層的鞋底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2:41:56
專利名稱:具有補強層的鞋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延長使用壽命效果的具有補強層的鞋底。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一般鞋子10主要是根據人體腳形而設計,其具有一與地面接觸的鞋底11及一可供人體腳部穿戴的鞋面12,當人體腳部在行走時,由於後腳跟會抬起而令前腳掌呈彎曲狀,因此該鞋底11通常是以橡塑料軟質材料製成,使其具有較佳的可撓性,當人體穿戴鞋子10行走時,鞋底11可因應腳部的動作而呈折彎狀。
上述鞋底11結構雖然具有可撓曲的功能,但是在使用上卻有其缺點需要改進,一般鞋底11通常是以橡膠或塑料材質製成,雖然該材質具有優良的可撓性,但是在長時間的使用下,橡塑料材料容易因為變質而硬化,當人體穿戴鞋子10行走時,鞋底11長期受到連續性擠壓彎曲,在彎曲處往往會開始產生裂縫,甚至造成鞋底11由該處斷裂,使得整個鞋子10隻能維持相當短暫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延長使用壽命的具有補強層的鞋底。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包含一鞋底單元及一補強單元,該鞋底單元具有一頂面及一相對於頂面與地面接觸的底面,該頂面在對應於人體前腳掌經常彎曲的部位處乃形成有一容置部,該補強單元由多條線材編織製成具有可彎撓性的網層,剛好設置在鞋底單元的容置部內,其周邊線材植入聯結在鞋底單元上以形成補強作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其中該補強單元的材料選自於熱可塑性聚氨脂(TPU)塑料、尼龍網、聚氨基甲酸酯(PU)織布層及無紡布所組成的族群。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其中該補強單元具有1.5~2mm的網格。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其中更包含有一密封蓋,該密封蓋覆蓋於補強單元上方而與鞋底單元作粘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功效是利用補強單元的網層結構植入鞋底單元的彎曲部位,由此提升耐彎能力以增加使用壽命。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有補強層的鞋底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一般鞋子的彎曲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有補強層的鞋底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說明本實用新型包含一鞋底單元、一補強單元及一密封蓋;圖3是上述實施例的組合圖,說明該補強單元設置在鞋底單元前方位置的情形;圖4是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說明補強單元埋設固定在鞋底單元內部的情形;圖5是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動作圖,說明該鞋底單元前端部位彎曲時,補強單元承受彎力的情形;圖6是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說明另一鞋底內部埋設有一增加長度的補強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二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見圖2、圖3及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補強層的鞋底泛指各項鞋具,不論休閒鞋、運動鞋、皮鞋、拖鞋等不同用途的鞋具,都可運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尤其是適用在該等鞋具的大底上。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主要包含有一鞋底單元20、一補強單元30及一密封蓋40,接著,再將上述組件的形狀結構及組合情形詳述於後。
該鞋底單元20是由橡塑料材質所製成,具有一頂面21及一相對該頂面21可與地面接觸的底面22,該頂面21形狀乃依照人體腳形而設計,其上方因應鞋具類型可連接適當的鞋面(圖未示),該頂面21對應於人體前腳掌經常彎曲的部位處,凹陷形成有一略呈矩形狀的容置部211。
該補強單元30是由多條線材編織製成具有可彎撓性的網層,其材料可選自於熱可塑性聚氨脂(TPU)塑料、尼龍網、聚氨基甲酸酯(PU)織布層及無紡布其中一種,補強單元30編織製成矩形狀的網層,其具有約1.5~2mm的網格,剛好可設置在鞋底單元20的容置部211內,其周邊的線材以黏結方式植入固定在鞋底單元20上。
該密封蓋40是與鞋底單元20同材質的矩形蓋體,其蓋設在容置部211上與鞋底單元20黏結成一體,剛好可對補強單元30作密封覆蓋。本實施例是採用分離式的密封蓋40對補強單元30作成封閉狀,當然業者也可另外採用一體成型方式,使補強單元30直接埋設在鞋底單元20內部。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各構件形狀的概述,接著,再將本實用新型的彎曲動作及預期所能達成的功效陳述如後參見圖5所示,當使用者穿戴本實用新型在行走時,該鞋底單元20前方部位會受到折彎,此時該補強單元30的位置剛好是承受大部分折彎的力量,由於補強單元30是線材編織的網層結構,網格具有良好的抗張特性,可有效地將彎曲力量平均地分散至四周線材,由此可大幅減輕鞋底單元20的負擔,以提升整個鞋底單元20的耐彎性能。
本實用新型補強單元還可做成不同型式的變化,參見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鞋底50包含有一鞋底單元51、一補強單元52及一密封蓋53,與上一實施例不同的是,該補強單元52的長度大幅度地增加,以鞋底單元51對應人體前腳掌彎曲的部位為中心,補強單元52向前延伸至對應人體的腳趾部位,向後更延伸至對應人體的足弓部位,如此該鞋底50容易受到彎曲的部位全部可受到補強單元52做成補強,可大幅提升該鞋底50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補強層的鞋底主要是針對一般鞋子10耐彎性不佳的缺點做的改進,本實用新型使用的技術手段是在鞋底單元20前方彎曲部位處埋設一補強單元30,該補強單元30是由線材編織而成,其與鞋底單元20內部結構植入結合,用以承受大部分的折彎力量,可提升整個鞋底單元20的耐彎強度,並且延後斷裂的時間點,具有延長壽命的使用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包含有一鞋底單元,該鞋底單元具有一頂面及一相對於頂面與地面接觸的底面,其特徵在於該鞋底單元,其頂面對應於人體前腳掌會彎曲的部位處形成有一容置部;及一補強單元,由多條線材編織製成具有可彎撓性的網層,剛好設置在鞋底單元的容置部內,其周邊線材植入聯結在鞋底單元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其特徵在於該補強單元的材料選自於熱可塑性聚氨脂塑料、尼龍網、聚氨基甲酸酯織布層及無紡布所組成的族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其特徵在於該補強單元具有1.5~2mm的網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其特徵在於更包含有一密封蓋,該密封蓋覆蓋於補強單元上方而與鞋底單元作粘接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補強層的鞋底,包含有一鞋底單元及一補強單元,該鞋底單元在對應於人體前腳掌彎曲的部位形成有一容置部,剛好可供補強單元設置,該補強單元是以預定線材製成具有可撓性的網層,其周邊線材聯結植入在鞋底單元上,使鞋底單元該部位在彎曲時,利用補強單元網層的抗張特性,可大幅提升鞋底單元該部位的耐彎能力,以達到延長使用壽命為目的。
文檔編號A43B13/02GK2757628SQ200420058758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6日
發明者林光獲, 王文和 申請人:義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老牛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