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底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2:48:51 3
專利名稱:貨櫃底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物體或物料貯存或運輸的大型容器的部件,特別涉及一種貨櫃的底架結構。
背景技術:
貨櫃是一種多式聯運的國際通用的標準運輸工具,它能夠層疊堆放,從而降低運輸和貯存費用,提高運輸和貯存效率,也在全球被廣泛使用。現有的通用的貨櫃均由一對側牆、門端、前端、頂板、地板和底架結構組成。底架結構和地板共同組成箱內貨物的承載結構。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的底架結構進行改進。
現有的通用貨櫃的底架結構如
圖1至2所示。
圖1為按貨櫃正常使用時底架結構對應的擺放位置來從上往下看的俯視圖,如圖中所示一對平行的底側梁1之間均勻固接有多根底橫梁3;對應於地板(圖中未示出)交接處的位置,底側梁1之間固接有寬底橫梁4,用於支撐;兩根底側梁1的左端固接有門檻2(虛線部分),其右端固接有前端下梁8(虛線部分);底架結構右端部還設有鵝頸槽主梁5、短底橫梁6及其所形成的鵝頸槽7;這些結構與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改進無關,只是為了完整描述現有貨櫃的底架結構。
現有貨櫃的底架結構基本上各部分均採用等同強度設計的,每塊地板下面的底橫梁3都採用等間距均勻排列,圖2為
圖1的A-A剖面示意圖,圖中,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之間的距離均為A。但是,在實際使用中,貨櫃承載結構的破壞一般都是由叉車在裝卸貨物時的衝擊載荷和疲勞損壞造成的。在貨櫃實際使用中,由於在貨櫃裝載和卸載貨物時,叉車頻繁進出,貨櫃底架結構的使用頻率和受到的衝擊載荷是由門端向前端逐漸降低,導致了貨櫃門端承載結構容易損壞,特別是最接近門端處,而前端則幾乎很少損壞。
另外,底橫梁3採用等間距均勻排列,如果按高強度要求,則產生材料的浪費,如果按低強度要求,則靠門端的底架結構的壽命遠遠短於靠前端處的壽命,大大增加了地板的維護費用。
綜上所述,上述現有的貨櫃的底架結構,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有必要加以改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底橫梁按其之間的間距隨地板離門端的距離增加而增加的方式排列的貨櫃的底架結構,使其更加適合實際工況的需要。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貨櫃底架結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底側梁、固接在底側梁之間的多根底橫梁、固接在兩根底側梁的一端的門檻以及固接在兩根底側梁另一端的前端下梁;所述的底橫梁按每兩根相鄰底橫梁之間的距離隨其向前端下梁的靠近而增加的方式排列固接在兩根底側梁之間。
所述的貨櫃底架結構,其中,所述的每兩根相鄰底橫梁之間的距離隨其向前端下梁的靠近而逐漸增加。
所述的貨櫃底架結構,其中,所述的同一塊地板下的底橫梁之間的間距相同,各塊地板下的底橫梁之間的間距不相同且隨地板離門端的距離增加而增加。
由於採用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對現有的貨櫃底架改動不大,但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上考慮,解決了如果按高強度要求則產生材料的浪費而如果按低強度要求則靠門端的底架結構容易損壞的矛盾;並且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節省維護成本,更加符合貨櫃的實際使用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將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附圖中,
圖1是現有的貨櫃的底架結構的俯視圖;圖2是
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較佳實施方式的剖面示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較佳實施方式的剖面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相信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與特點,應當可以由此得到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附圖和實施方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圖中底橫梁3下方標註的為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之間的間距。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中的底橫梁3的抗彎截面係數相同均為a。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貨櫃的底架結構的第一種較佳實施方式。圖中所示的底架結構也包括底側梁(圖中未示出)、底橫梁3、寬底橫梁4、鵝頸槽主梁5、短底橫梁6以及門檻2、前端下梁8。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本實施方式中,每根底橫梁3的抗彎截面係數相同均為a,簡單的實現方式,即採用相同截面的底橫梁。但是,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之間的距離隨其向前端(即前端底梁8)的靠近而增加,即A<B<C<D<...<M<N<....<V。
為了方便生產,每塊地板下的底橫梁3之間採用相同的間距,各塊地板下的底橫梁之間的間距不相同且隨地板離門端的距離增加而增加,如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貨櫃的底架結構的第二種較佳實施方式,底橫梁31、32、33、34分別為四塊地板下的底橫梁,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1之間的間距為A,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2之間的間距為B,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3之間的間距為C,每兩根相鄰底橫梁34之間的間距為D,而A<B<C<D。
同樣為了方便生產,往往也可採用A<B=C=D或A=B<C=D或A=B=C<D或A=B<C<D或A<B<C=D等方案排布底橫梁。
綜上所述,也就是底橫梁3的排列方式是從門端到前端由密到疏。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徵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或在等同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
權利要求1.一種貨櫃底架結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底側梁、固接在底側梁之間的多根底橫梁、固接在兩根底側梁的一端的門檻以及固接在兩根底側梁另一端的前端下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橫梁按每兩根相鄰底橫梁之間的距離隨其向前端下梁的靠近而增加的方式排列固接在兩根底側梁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櫃底架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每兩根相鄰底橫梁之間的距離隨其向前端下梁的靠近而逐漸增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櫃底架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同一塊地板下的底橫梁之間的間距相同,各塊地板下的底橫梁之間的間距不相同且隨地板離門端的距離增加而增加。
專利摘要一種貨櫃底架結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底側梁、固接在底側梁之間的多根底橫梁、固接在兩根底側梁的一端的門檻以及固接在兩根底側梁另一端的前端下梁;所述的底橫梁按每兩根相鄰底橫梁之間的距離隨其向前端下梁的靠近而增加的方式排列固接在兩根底側梁之間。本實用新型對現有的貨櫃底架改動不大,但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上考慮,解決了如果按高強度要求則產生材料的浪費而如果按低強度要求則靠門端的底架結構容易損壞的矛盾;並且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節省維護成本,更加符合貨櫃的實際使用要求。
文檔編號B65D90/20GK2714468SQ200420067669
公開日2005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6日
發明者何思東, 陳竟華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