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7:48: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特備涉及一種使用在汽車殼體連接件之間的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外裝飾板和門外板等注塑件中,卡扣結構被廣泛應用,而且裝飾板類等產品件越複雜,卡扣數量也越來越多,產品外觀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汽車對於產品外觀件的穩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件的工藝性就是塑件對成型加工的適應性。塑件工藝性的好壞不但關係到塑件能否順利成型,也關係到塑件的質量以及塑料模具結構是否經濟合理。塑件工藝性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塑件設計,在設計塑件時不僅要滿足使用要求,而且要符合成型工藝的特點。
當某些外觀要求特別嚴格的塑料零部件需要安裝在鈑金件上時,一般需要在塑料件上開孔,通過打螺釘或者卡扣方式安裝,此種安裝方式,螺釘或者卡扣外露,對外觀破壞嚴重,影響整車品質感。而且由於鈑金厚度和設計狀態有誤差,會導致塑料外觀件安裝之後有松曠感,在行駛過程中,容易破壞卡扣而導致塑料件脫落。
如圖4、圖5所示,現有的汽車殼體連接卡扣,第一殼體1上設有卡扣本體3,第二殼體2上設有固定卡4,卡扣本體3為山字形,卡子5為卡扣本體3山字形開口的中間伸出端。使用時,卡子5卡入固定卡4中,僅依靠卡子5和固定卡4配合固定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當該種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在受到震動時,容易脫落,受到衝擊時,容易斷裂。需要一種抗衝擊力強,防震性能好的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在殼體處於運動時,抗衝擊力差,防震性能不足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包括:
第一殼體,第二殼體;
卡扣本體,所述卡扣本體為山字形,山字形開口的兩側伸出端與第一殼體連接為一體;
固定卡,所述固定卡與第二殼體連接為一體,為長條形的凸起;
卡子,所述卡子為卡扣本體山字形開口的中間伸出端;
所述固定卡朝向第一殼體的外側與卡子配合,所述固定卡朝向第一殼體的內側具有向下伸展的支撐片,所述支撐片靠近第一殼體的表面。
所述卡扣本體朝向第一殼體的內側還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山字形兩側伸出端連為一體,為沿著山字形伸出端延伸的凸起。
所述加強筋從上到下,即沿著逐漸靠近第一殼體的方向,逐漸加厚。
所述卡扣本體朝向第一殼體的外側傾斜。
所述卡扣本體傾斜面以卡扣本體朝外的平面為基準,向外傾斜的角度為5°~25°。
所述支撐片的側面與卡子的側面在同一平面,所述支撐片和卡子朝向第一殼體的外側為光滑過渡。
所述支撐片為等厚度的薄片,厚度3mm以上。
本實用新型在卡子上設置支撐片,使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中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連接更為牢固,為固定卡和卡子之間的固定提供反方向的支撐力,提高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的抗衝擊力和防震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接關係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向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後視向立體圖;
圖4現有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正視向立體圖;
圖5現有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後視向立體圖;
圖中:1、第一殼體,2、第二殼體,3、卡扣本體,4、固定卡,5、卡子,6、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包括: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卡扣本體3,卡扣本體3為山字形,山字形開口的兩側伸出端與第一殼體1連接為一體;固定卡4,固定卡4與第二殼體2連接為一體,為長條形的凸起;卡子5,卡子5為卡扣本體3山字形開口的中間伸出端;固定卡4朝向第一殼體1的外側與卡子5配合,固定卡4朝向第一殼體1的內側具有向下伸展的支撐片,支撐片靠近第一殼體1的表面。
卡扣本體3朝向第一殼體1的內側還設有加強筋6,加強筋6與山字形兩側伸出端連為一體,為沿著山字形伸出端延伸的凸起。加強筋6從上到下,即沿著逐漸靠近第一殼體1的方向,逐漸加厚。卡扣本體3朝向第一殼體1的外側傾斜。卡扣本體3傾斜面以卡扣本體3朝外的平面為基準,向外傾斜的角度為5°~25°。支撐片的側面與卡子5的側面在同一平面,支撐片和卡子5朝向第一殼體1的外側為光滑過渡。支撐片為等厚度的薄片,厚度3mm以上。
使用時,將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貼近,卡扣本體3靠近固定卡4,卡子5的外側對準固定卡4,推入將卡子5的外側卡在固定卡4上。力作用下,依靠卡扣本體3的柔性,卡扣本體3向後微動,支撐片也柔性微屈,卡入後,卡扣本體3和支撐片恢復原狀,卡子5的外側卡在固定卡4上,同時有支撐片提供支撐。在震動或衝擊力作用時,支撐片提供反向作用力,支撐卡子5的外側卡在固定卡4不致脫離。加強筋6加強卡扣本體3的抗震抗衝擊力能力,更好的提升一種汽車殼體連接卡扣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