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1:37:26 1
專利名稱: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生產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塑成型設備,具體為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擠出模頭出來的中空板產品一般為表面複合結構,如圖1所示,為現有模頭擠出產品,複合熔體通過擠出模頭的兩個進料口進入,兩個進料口出來的複合熔體共同形成中空板內部加強筋材質和複合板面,以中心虛線為界共同組合成型。此時,中空板當需要將某種特殊原料嵌入中空板加強筋時,如圖2所示,原有擠出模頭具有兩個進料口的結構就需要進行改進了。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多層原料複合的同時,將另一特殊材質嵌入在中空板內部加強筋內。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包括有第一模體、第二模體、第三模體、第四模體、上模唇、下模唇和模芯,其中上模唇設置在第一模體的前端,下模唇設置在第四模體的前端,模芯設置在第二模體和第三模體的前端,第一模體、第二模體形成第一流道,第一流道連通第一進料口,第二模體和第三模體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連通第二進料口,第三模體和第四模體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連通第三進料口 ;第一流道流經上模唇和模芯上表面組成的第一出料口,第二流道流經模芯內部的第二出料口,第三流道流經模芯下表面和下模唇組成的第三出料口。所述的模芯內流道上設置有多道導流槽,導流槽開口大,出口小,導流槽之間形成分流臺。所述的第二模體和模芯之間設置有多道進氣通道,進氣通道從第二模體進入,連接模芯內部的中轉腔,中轉腔與模芯內流道上設置的多道排列的出氣口上相通。所述的中轉腔被隔氣片均分為區,每個區對應一個進氣通道。所述的中轉腔內設置有隔氣杆,當壓縮空氣從進氣通道進入的時候遇到隔氣杆,氣流被阻隔了一下後均勻分布在中轉腔內後再進入每個出氣口。所述的隔氣杆貫穿中轉腔,杆端固定設置在模芯的兩側端。採用上述結構的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模體設置有三個進料口,形成三道流道,以及模芯內流道和進氣通道的結構,可以使得多層原料複合的同時,特殊材質的原料從中間第二流道進入到模芯內嵌入在中空板加強筋內;進氣通道的設置使得中空板內形成預設的空腔,內部加強筋的形狀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設定,本發明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0012]圖1為現有擠出模頭的複合中空板示例剖面圖;圖2為本發明擠出模頭的複合中空板示例剖面圖;圖3為本發明擠出模頭模體、模芯和流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擠出模頭模體和模芯的結構分解圖;圖5為本發明擠出模頭模體、模芯和進氣通道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擠出模頭進氣通道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A所指部位放大圖;圖8為圖6中B所指部位放大圖;圖9為本發明模芯內流道結構剖視圖;圖10為本發明中空板成型產品的示例;圖11為本發明中空板成型產品的另一示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3-4所示,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包括有第一模體1、第二模體2、第三模體3、第四模體4、上模唇5、下模唇6和模芯7,其中上模唇5設置在第一模體I的前端,下模唇6設置在第四模體4的前端,模芯7設置在第二模體2和第三模體3的前端,第一模體
1、第二模體2形成第一流道11,第一流道11連通第一進料口 12,第二模體2和第三模體3形成第二流道21,第二流道21連通第二進料口 22,第三模體3和第四模體4形成第三流道31,第三流道31連通第三進料口 32 ;第一流道11流經上模唇5和模芯7上表面組成的第一出料口 10,第二流道21流經模芯7內部的第二出料口 20,第三流道31流經模芯7下表面和下模唇6組成的第三出料口 30。如圖5-6-7-8所示,在第二模體2和模芯7之間設置有多道進氣通道40,進氣通道40從第二模體2進入,連接模芯7內部的中轉腔71,中轉腔71與模芯7內流道上設置的多道排列的出氣口 70上相通。中轉腔71被隔氣片72均分為區,每個區對應一個進氣通道40。所述的中轉腔71內設置有隔氣杆73,當壓縮空氣從進氣通道40進入的時候遇到隔氣杆73,氣流被阻隔了一下後均勻分布在中轉腔71內後再進入每個出氣口 70。其中隔氣杆73為圓柱長杆,貫穿中轉腔71,杆端固定設置在模芯7的兩側端。如圖9所示,模芯7內流道上設置有多道導流槽74,導流槽74開口大,出口小,導流槽74之間形成分流臺75。由於在擠出模頭模體設置有三個進料口,形成三道流道,以及模芯內流道和進氣通道的結構,可以使得多層原料複合的同時,特殊材質的原料從中間第二流道進入到模芯內嵌入在中空板加強筋內。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擠出模頭改進後成型產品,a所指部位為第一進料口進入的複合材料,b所指部位為第二進料口進入的特殊材質的原料,c所指部位為第三進料口進入的複合材料。進氣通道的設置使得中空板內形成預設的空腔,內部加強筋的形狀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設定,如圖10、11所示,為中空板成型產品的示例。本發明結構簡單,易於實現。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並非對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包括有第一模體、第二模體、第三模體、第四模體、上模唇、下模唇和模芯,其中上模唇設置在第一模體的前端,下模唇設置在第四模體的前端,模芯設置在第二模體和第三模體的前端,第一模體、第二模體形成第一流道,第一流道連通第一進料口,第二模體和第三模體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連通第二進料口,第三模體和第四模體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連通第三進料口 ;第一流道流經上模唇和模芯上表面組成的第一出料口,第二流道流經模芯內部的第二出料口,第三流道流經模芯下表面和下模唇組成的第三出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模芯內流道上設置有多道導流槽,導流槽開口大,出口小,導流槽之間形成分流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模體和模芯之間設置有多道進氣通道,進氣通道從第二模體進入,連接模芯內部的中轉腔,中轉腔與模芯內流道上設置的多道排列的出氣口上相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轉腔被隔氣片均分為區,每個區對應一個進氣通道。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轉腔內設置有隔氣杆,當壓縮空氣從進氣通道進入的時候遇到隔氣杆,氣流被阻隔了一下後均勻分布在中轉腔內後再進入每個出氣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氣杆貫穿中轉腔,杆端固定設置在模芯的兩側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多層複合中空板擠出模頭,包括有第一模體、第二模體、第三模體、第四模體、上模唇、下模唇和模芯,第一模體、第二模體形成第一流道,第一流道連通第一進料口,第二模體和第三模體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連通第二進料口,第三模體和第四模體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連通第三進料口;第一流道流經上模唇和模芯上表面組成的第一出料口,第二流道流經模芯內部的第二出料口,第三流道流經模芯下表面和下模唇組成的第三出料口,上述結構在多層原料複合的同時,特殊材質的原料從中間第二流道進入到模芯內嵌入在中空板加強筋內;進氣通道的設置使得中空板內形成預設的空腔。
文檔編號B29C47/14GK203004275SQ20122071117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梁斌 申請人:浙江精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