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及其組成的紅棗收穫的製造方法
2023-05-29 03:42:41
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及其組成的紅棗收穫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紅棗接果機構【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及其組成的紅棗收穫機。該接果裝置包括機架,安裝於機架上的鏈式輸送機構,安裝於機架一側用於驅動鏈式輸送機構工作的驅動機構,以及安裝於機架上的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與鏈式輸送機構的結構形式,大大縮小了接果和輸送整體機構的空間,同時克服了收穫機在行走運動過程中與靜止狀態的棗林之間產生相對運動而發生損傷的問題,並且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的叉狀果盤無漏果空隙,解決了漏棗難題,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運行穩定、接果及輸送過程連貫、且不傷樹、不漏棗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及其組成的紅棗收穫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紅棗接果機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及其組成的紅棗收穫機。
【背景技術】
[0002]紅棗收穫機在使用時是採用振打機構將樹上的紅棗振落,這就需要收穫機在行走過程中將落下的紅棗接住並通過輸送裝置將紅棗送至隨機的容器內。由於紅棗收穫機的作業對像為矮化果林,其樹冠最低處離地面距離僅約300mm,離樹杆近的地方常有更低的樹丫。而行走設備在如此低的空間內設置接果及輸送裝置難以實現。
[0003]目前,紅棗收穫機採用鬥式接果輸送方式和彈片式接果輸送帶方式。前者機構複雜、龐大,佔用空間大、成本高,運行不穩定,且收穫機在採收時無法倒車(輸送機構反向輸送困難,如輸送帶不能與收穫機倒車時作相應反向輸送,則接果器將與樹丫相撞,無法行走);而後者在收穫機工作時,由於彈性接果屬固定裝置,當與樹丫接觸時,僅作有限的擺動(退讓),容易損傷樹木,同時必然出現空隙,容易漏棗。因此,紅棗收穫機的接棗輸送屬一大難題,目前國內外仍無較好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佔用空間小、運行穩定且不損傷樹木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及其組成的紅棗收穫機。
[0005]為了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包括機架,安裝於機架上的鏈式輸送機構,安裝於機架一側用於驅動鏈式輸送機構工作的驅動機構,以及安裝於機架上的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包括多組設於機架上的接果單元,每個接果單元包括叉狀果盤、機座和旋轉機構,所述機座安裝於機架上,所述叉狀果盤通過旋轉機構可旋轉的安裝於機座上。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機座包括連接架和立杆,所述連接架安裝於機架上,所述立杆安裝於連接架上,所述叉狀果盤通過旋轉機構可旋轉的安裝於立杆上。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果盤支撐杆和果盤連接套,所述果盤支撐杆安裝於立杆上,所述果盤連接套套設於果盤支撐杆上,並且果盤連接套還與叉狀果盤連接。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叉狀果盤與鏈式輸送機構的輸送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並且相鄰的叉狀果盤之間相互重疊。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叉狀果盤包括果盤本體,均勻的設於果盤本體圓周方向的多個叉支,並且相鄰的兩個叉支之間還設有間隙。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鏈式輸送機構包括通過鏈輪安裝於機架兩端的主動軸和從動軸,安裝於主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的鏈條總成,並且所述驅動機構與主動軸連接。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動力源和聯軸器,所述動力源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連接。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動力源為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通過卡板和定位銷安裝於機架上。
[001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紅棗收穫機,包括車身、車輪和振打機構,其還包括上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所述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設于振打機構的下端。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與鏈式輸送機構的結構形式,大大縮小了接果和輸送整體機構的空間,同時克服了收穫機在行走運動過程中與靜止狀態的棗林之間產生相對運動而發生損傷的問題,並且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的叉狀果盤無漏果空隙,解決了漏棗難題,使本實用新型總體具有結構簡單緊湊,運行穩定,接果、輸送過程連貫,且不傷樹、不漏棗的優點。另外,當收穫機在棗林地需倒車行走時,只需通過收穫機的液壓換向閥作換向,即可使液壓馬達作反向運轉,使輸送鏈作反向運動,從而實現收穫機倒車不傷樹,無障礙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的俯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的主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I處的放大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中果盤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接果裝置組成的紅棗收穫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1 ] 附圖標記說明:1、動力源,2、聯軸器,3、卡板,4、定位銷,5、主動軸,6、鏈輪,7、鏈條總成,8、機架,9、塑料託板,10、第一^h字槽沉頭螺釘,11、叉狀果盤,12、從動軸,13、連接架,14、立杆,15、果盤支撐杆,16、果盤連接套,17、第二十字槽沉頭螺釘,18、墊圈,19、叉支,20、間隙,30、車身,31、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23]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包括機架8,安裝於機架8上的鏈式輸送機構,安裝於機架8 一側用於驅動鏈式輸送機構工作的驅動機構,以及安裝於機架8上的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
[0024]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與鏈式輸送機構合二為一的結構形式,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和鏈式輸送機構組成了涵蓋整個樹冠的接棗帶,使樹上落下的紅棗全部落入該區域,完成了接果和輸送的過程,大大縮小了接果和輸送整體機構的空間,同時克服了收穫機在行走運動過程中與靜止狀態的棗林之間產生相對運動而產生損傷(損傷叉狀圓盤或棗樹)的問題,並且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的叉狀果盤無漏果空隙,避免了漏棗的現象。故而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運行穩定,接果輸送過程連貫,且不傷樹、不漏棗的優點。[0025]參閱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包括多組設於機架8上的接果單元,每個接果單元包括叉狀果盤11、機座和旋轉機構,所述機座安裝於機架8上,所述叉狀果盤11通過旋轉機構可旋轉的安裝於機座上。
[0026]本實施例的機座包括連接架13和立杆14,所述連接架13安裝於機架8上,所述立杆14安裝於連接架13上,所述叉狀果盤11通過旋轉機構可旋轉的安裝於立杆14上。
[0027]本實施例的旋轉機構包括果盤支撐杆15和果盤連接套16,所述果盤支撐杆15安裝於立杆14上,所述果盤連接套16套設於果盤支撐杆15上,並且果盤連接套16還與叉狀果盤11連接,而叉狀果盤11是通過第二十字槽沉頭螺釘17安裝在果盤支撐杆15的頂部,這樣通過果盤支撐杆15和果盤連接套16的共同作用即可使叉狀果盤11發生轉動。
[0028]本實施例的叉狀果盤11與鏈式輸送機構的輸送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並且相鄰的叉狀果盤11之間相互重疊,用以保持多個接果單元的叉狀果盤11相互重疊後仍在一個平面上,具體表現在結構上,是將立杆14的上端面設置成傾斜面;並且夾角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設定。
[0029]參閱圖4所示,為了避免在收穫機行走時,叉狀果盤11與樹丫產生相對運動,造成傷棗樹的現象,同時為了避免發生漏棗現象,本實施例的叉狀果盤11包括果盤本體,和均勻的設於果盤本體圓周方向的多個叉支19,並且相鄰的兩個叉支19之間還設有間隙20(間隙的距離小於紅棗的最小直徑);
[0030]由於叉狀果盤11設計成叉狀,即多個叉支19,便於樹丫在接觸叉狀果盤11時能順勢地深入至間隙20內。又由於叉狀果盤11連接在果盤連接套16上,可自由旋轉,因而在收穫機前行時,樹丫對叉狀果盤11產生一阻力,在該阻力的作用下,樹丫一方面能自然的深入至叉狀果盤11的間隙20內,一方面帶動叉狀果盤11作隨動旋轉。這個過程即可將原有的叉狀果盤11對樹丫的相對運動化解為無相對運動或基本無相對運動,從而解決了叉狀果盤11對樹丫的損傷,或者相互的損傷(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所造成的損傷甚微,可忽略不計)。
[0031]同時,由於叉狀果盤11為重疊狀,並且相鄰的兩個叉支19之間還設有間隙20,其最大值不超過22_ (可根據紅棗的直徑作調整),即避免發生漏棗的現象。
[0032]本實用新型中的鏈式輸送機構包括通過鏈輪6安裝於機架8兩端的主動軸5和從動軸12,安裝於主動軸5和從動軸12之間的鏈條總成7,並且所述驅動機構與主動軸5連接。並且,在機架8的內側還通過第一十字槽沉頭螺釘10設有塑料託板9,其可以在鏈條總成7輸送過程中起到緩衝的作用。
[0033]本實用新型中的驅動機構包括動力源I和聯軸器2,所述動力源I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聯軸器2與主動軸5連接。
[0034]作為優選,動力源I為液壓馬達(也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電機等),液壓馬達通過卡板3和定位銷4安裝於機架8上。這樣來說,由於鏈式輸送機構的鏈條總成7為一液壓馬達帶動,可實現正反轉動,且鏈式輸送機構的鏈條總成7正反運行輸送無障礙,同時加上叉狀果盤11可正反隨動旋轉,因而當收穫機在作業狀態需後退時,整個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和鏈式輸送機構可隨著作反向的運動。實現收穫機的倒退無障礙。
[0035]參閱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紅棗收穫機,包括車身30、車輪31和振打機構,其還包括上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所述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設于振打機構的下端。[0036]在工作時,紅棗收穫機的振打機構將樹上的紅棗振落,同時落入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的叉狀果盤11和鏈式輸送機構的鏈條總成7 (輸送帶)上。其中,落入叉狀果盤11上的紅棗隨著叉狀果盤11的傾斜面滾入鏈條總成7上,隨著落入鏈條總成7上的紅棗一併由鏈條總成7送至收穫機後面的容器內,進而完成了紅棗的接果和輸送。
[0037]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8),安裝於機架(8)上的鏈式輸送機構,安裝於機架(8) —側用於驅動鏈式輸送機構工作的驅動機構,以及安裝於機架(8)上的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所述叉狀圓盤隨動接果機構包括多組設於機架(8)上的接果單元,每個接果單元包括叉狀果盤(11)、機座和旋轉機構,所述機座安裝於機架(8)上,所述叉狀果盤(11)通過旋轉機構可旋轉的安裝於機座上;所述機座包括連接架(13)和立杆(14),所述連接架(13)安裝於機架(8)上,所述立杆(14)安裝於連接架(13)上,所述叉狀果盤(11)通過旋轉機構可旋轉的安裝於立杆(14)上;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果盤支撐杆(15)和果盤連接套(16),所述果盤支撐杆(15)安裝於立杆(14)上,所述果盤連接套(16)套設於果盤支撐杆(15)上,並且果盤連接套(16)還與叉狀果盤(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叉狀果盤(11)與鏈式輸送機構的輸送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並且相鄰的叉狀果盤(11)之間相互重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叉狀果盤(11)包括果盤本體,均勻的設於果盤本體圓周方向的多個叉支(19),並且相鄰的兩個叉支(19)之間還設有間隙(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鏈式輸送機構包括通過鏈輪(6 )安裝於機架(8 )兩端的主動軸(5 )和從動軸(12 ),安裝於主動軸(5 )和從動軸(12 )之間的鏈條總成(7 ),並且所述驅動機構與主動軸(5 )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動力源(I)和聯軸器(2),所述動力源(I)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聯軸器(2)與主動軸(5)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源(I)為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通過卡板(3)和定位銷(4)安裝於機架(8)上。
7.一種紅棗收穫機,包括車身(30)、車輪(31)和振打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權利要求1飛任一項所述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所述紅棗收穫機接果裝置設于振打機構的下端。
【文檔編號】A01D57/00GK203814216SQ201420135743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4日
【發明者】馮冰, 馮曉, 陳霽, 吳學雄, 陳雄超, 柯望來, 汪楊威 申請人:武漢威明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