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1:09:51 1
專利名稱: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傳動中的蝸輪蝸杆傳動,特別是涉及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
背景技術:
迴轉工作檯是滾齒機的核心部件,迴轉工作檯的精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滾齒機的精度,而迴轉工作檯的精度主要取決於蝸輪蝸杆副的精度,蝸杆軸的支承方式對精度影響明顯。在現有滾齒機迴轉工作檯的蝸輪蝸杆副傳動中,蝸杆軸的支承多採用兩端滾動軸承支承,這種支承方式結構簡單,如申請號為200720114033. 4的一種滾齒機分度蝸杆的安裝結構,其蝸杆軸的兩端採用滾動軸承支承。為了保證滾齒機迴轉工作檯蝸輪蝸杆副的技術性能及其使用壽命,蝸杆軸的前後支承都須在某一的預過盈的情況下工作,但由於滾齒機迴轉工作檯長期高速工作時,軸承摩擦發熱會導致主軸伸長變形,破壞原有的預過盈狀態,甚至造成軸承燒毀;但如果蝸杆軸的前後支承一的預過盈量小,蝸杆蝸杆的傳動精度又會降低,剛性差,從而難以保證滾齒機的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採用此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蝸輪蝸杆副傳動精度高,剛性好。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包括支架、蝸杆、蝸杆軸和兩個推力軸承,蝸杆固定在蝸杆軸上,推力軸承安裝在蝸杆軸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兩個軸承外圈和油管接頭,軸承外圈為內圓表面開有多個軸向凹槽的空心軸,每個凹槽通過小孔與外部連通,軸承外圈安裝在蝸杆軸上,兩個軸承外圈分別位於蝸杆兩側,軸承外圈安裝在支架上,軸承外圈的小孔與油管接頭連通。因為在蝸杆軸上安裝有軸承外圈,軸承外圈為內圓表面開有多個軸向凹槽的空心軸結構,每個凹槽通過小孔與外部連通,軸承外圈的小孔與油管接頭連通,所以把油管接頭接入液壓系統時,液壓油就會流進軸承外圈內圓表面的凹槽,滲入軸承外圈內腔與蝸杆軸間隙的之間,建立起承載油膜,這種油膜的承載力大、穩定,從而使採用此種支承的蝸輪蝸杆副傳動精度高,剛性好。所述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其特徵在於軸承外圈為內圓表面開有四個軸向凹槽的空心軸。所述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靜壓毛細管分配器,靜壓毛細管分配器由分配體和鹽水針頭組成,分配體內開有一個進油通道和多個出油通道,進油通道和每個出油通道連通,每個出油通道內安裝有鹽水針頭,靜壓毛細管分配器的出油通道用油管與油管接頭相連通。採用內裝鹽水針頭的靜壓毛細管分配器,使供給軸承外圈內圓表面每個凹槽液壓油的壓力一致,使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更穩定,精度高。所述的支架是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支承及連接件。本實用新型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採用此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蝸輪蝸杆副傳動精度高,剛性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軸承外圈的軸向剖視圖。圖3是靜壓毛細管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標記的說明支架1,軸承外圈2,蝸杆軸3,固定軸套4,蝸杆5,鍵6,推力軸承 7,調節軸套8,軸承壓蓋9,油管接頭10,調節螺母11,螺緊螺母12。圖2標記的說明小孔13,凹槽14。圖3標記的說明出油接頭15,分配體16,堵頭17,進油通道18,進油接頭19,鹽水針頭20,出油通道21。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實施例包括支架1、蝸杆5、蝸杆軸3、兩個推力軸承7、兩個軸承外圈2和油管接頭10,蝸杆5與蝸杆軸3上之間採用鍵6接連,推力軸承7安裝在蝸杆軸3上,軸承外圈2為內圓表面開有多個軸向凹槽14的空心軸 (參見圖2),每個凹槽14通過小孔13與外部連通,軸承外圈2安裝在蝸杆軸3上,兩個軸承外圈2分別位於蝸杆5兩側,軸承外圈2安裝在支架1上,其中一個軸承外圈2與支架1之間還安裝有調節軸套8,調節軸套8的作用是用來調節蝸杆軸3的軸向移動,使安裝在蝸杆軸3上蝸杆5移動,從而達到調節蝸杆5與其相嚙合的蝸輪之間的間隙的目的,在蝸杆軸3 上還安裝有固定軸套4,用來軸向固定蝸杆5,在推力軸承7的一側安裝有軸承壓蓋9,用來固定推力軸承7,在軸承壓蓋9外側設置有調節螺母11,調節螺母11用來調節推力軸承7 的運動間隙,在調節螺母11外側安裝有螺緊螺母12,螺緊螺母12的作用是使調節好位置的螺緊螺母12不鬆動,軸承外圈2的小孔13與油管接頭10連通。因為在蝸杆軸3上安裝有軸承外圈2,軸承外圈2為內圓表面開有多個軸向凹槽 14的空心軸結構,每個凹槽14通過小孔13與外部連通,軸承外圈2的小孔13與油管接頭 10連通,所以把油管接頭10接入液壓系統時,液壓油就會流進軸承外圈2內圓表面的凹槽 14,滲入軸承外圈2內腔與蝸杆軸3間隙的之間,建立起承載油膜,這種油膜的承載力大、穩定,從而使採用此種支承的蝸輪蝸杆副傳動精度高,剛性好,在實施例中,軸承外圈2內腔表面與蝸杆軸3間隙的之間0. 02、. 03mm。參見圖2,軸承外圈2為內圓表面開有四個軸向凹槽14的空心軸,這樣,每個軸承外圈2與蝸杆軸3之間有四個靜壓點,兩個軸承外圈2就有八靜壓點,對蝸杆軸3的支承精度高,剛性好。參見圖3,實施例中還設置有靜壓毛細管分配器,靜壓毛細管分配器由分配體16 和鹽水針頭20組成,分配體16內開有一個進油通道18和多個出油通道21,進油通道18處安裝有進油接頭19,出油通道21處安裝有出油接頭15,進油通道18和每個出油通道21連
4通,每個出油通道21內安裝有鹽水針頭20,出油接頭15用油管與油管接頭10相連通。採用內裝鹽水針頭20的靜壓毛細管分配器,使供給軸承外圈2內圓表面每個凹槽14液壓油的壓力一致,使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更穩定,精度高。在分配體16加工過程中,加工進油通道18和出油通道21時,會使進油通道18和每個出油通道21與外界連通,為了使進油通道18和每個出油通道21的液壓油不外漏,不必要的也用堵頭17堵塞。支架1是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支承及連接件,實施例中,支架1採用鑄件加工而成,軸承外圈2採用錫青銅材料,軸承外圈2通過冷卻的方式裝入支架1中。本實用新型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採用此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蝸輪蝸杆副傳動精度高,剛性好,特別適合用於滾齒機迴轉工作檯的蝸輪蝸杆的傳動中,它的推廣和應該,對提高蝸輪蝸杆的傳動精度有著積極的意義。
權利要求1.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包括支架、蝸杆、蝸杆軸和兩個推力軸承,蝸杆固定在蝸杆軸上,推力軸承安裝在蝸杆軸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兩個軸承外圈和油管接頭,軸承外圈為內圓表面開有多個軸向凹槽的空心軸,每個凹槽通過小孔與外部連通,軸承外圈安裝在蝸杆軸上,兩個軸承外圈分別位於蝸杆兩側,軸承外圈安裝在支架上,軸承外圈的小孔與油管接頭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其特徵在於軸承外圈為內圓表面開有四個軸向凹槽的空心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靜壓毛細管分配器,靜壓毛細管分配器由分配體和鹽水針頭組成,分配體內開有一個進油通道和多個出油通道,進油通道和每個出油通道連通,每個出油通道內安裝有鹽水針頭,靜壓毛細管分配器的出油通道用油管與油管接頭相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包括支架、蝸杆、蝸杆軸和兩個推力軸承,蝸杆固定在蝸杆軸上,推力軸承安裝在蝸杆軸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兩個軸承外圈和油管接頭,軸承外圈為內圓表面開有多個軸向凹槽的空心軸,每個凹槽通過小孔與外部連通,軸承外圈安裝在蝸杆軸上,兩個軸承外圈分別位於蝸杆兩側,軸承外圈安裝在支架上,軸承外圈的小孔與油管接頭連通。採用此蝸輪蝸杆副中蝸杆軸支承的蝸輪蝸杆副傳動精度高,剛性好。
文檔編號B23F23/00GK202291690SQ2011203870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2日
發明者張軍, 徐瀾波, 漆後丁, 熊前國, 譚盼, 陳水勝 申請人:武漢國威重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