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1:05:36 1
專利名稱: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特別涉及摺疊式自行車腳蹬總成。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自行車中,特別是摺疊自行車中對摺疊後自行車的大小越來越受使用者的關注,人們也越來越追求摺疊後佔據空間更小,摺疊更加方便的摺疊可攜式的自行車。然而現在的摺疊自行車中腳蹬是通過向腳蹬軸摺疊來實現減少摺疊自行車的空間,但是這種方式仍然會使摺疊之後的自行車寬度中存在腳蹬的寬度,因而此類摺疊自行車的腳蹬仍有需要改進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鑑於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旋轉後佔據自行車寬度小的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式實施: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包括曲柄、旋轉體及定位離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曲柄內設有盲孔腔、第一形腔及第二形腔,所述盲孔腔內設有套管,所述套管在曲柄內的軸向位置保持不變,該套管內套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端頭部大於套管的內徑,該第一螺杆下端與旋轉體連接,該旋轉體上設有腳蹬軸連接孔,所述定位離合裝置包括設置在旋轉體上的第一離合頭及設置在拉手板上的第二離合頭,所述第一離合頭與第二離合頭相配合,所述拉手板設有通孔,所述旋轉體穿該通孔,所述第一形腔套內設有第二螺杆及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形腔內分設有第三螺杆及第三彈簧,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頭部直徑大於所述第一形腔的下部內徑,所述第二彈簧設置在第二螺杆的頭部下,所述第三螺杆的上端頭部直徑大於所述第二形腔的下部內徑,所述第三彈簧設置在第三螺杆的頭部下。所述套管與旋轉體之間設有第一彈簧。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的有益效果為:實現旋轉體的旋轉,進而使連接在旋轉體上的腳蹬軸可以在曲柄的尾部旋轉達到腳蹬軸與曲柄形成與車架平面平行的平面內,如此將有效的減少的自行車的寬度,很好的將連接在腳蹬軸上的腳蹬藏在了曲柄的前方或後方而不是側方;而且本曲柄總成使曲柄與旋轉體呈I字形,使用跟以往的曲柄一樣,受力不便,也最省力,並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旋轉體上第一離合頭沿徑向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拉手板的俯視圖及正面軸向剖視圖。[001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1的側面局部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4經旋轉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有關細節。參見圖1及圖4,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包括曲柄O、旋轉體408及定位離合裝置,所述曲柄O內設有盲孔腔01、第一形腔02及第二形腔03,所述盲孔腔01內設有套管402,所述套管402在曲柄O內的軸向位置保持不變,即套管402可以所述盲孔腔01內轉動,不過本實施例是直接將套管402通過第四螺杆409直接固定,在該套管402內套有第一螺杆401,所述第一螺杆401上端頭部大於套管402的內徑,該第一螺杆401下端與旋轉體408連接,所述套管402與旋轉體408之間設有第一彈簧404,通過設置第一彈簧來避免因套管與旋轉體接觸不良產生的額外的摩擦力,該摩擦力將產生噪音並且踩踏不舒月艮。該旋轉體408上設有腳蹬軸連接孔481,所述定位離合裝置包括設置在旋轉體408上的第一離合頭472及設置在拉手板407上的第二離合頭471,所述第一離合頭472與第二離合頭472相配合,參見圖1、圖2及圖3,本實施例第一離合頭與第二離合頭採取連續凹凸的形式來相配合,所述拉手板407設有通孔473,所述旋轉體408穿該通孔473,所述第一形腔
02內套設有第二螺杆405及第二彈簧406,所述第二形腔03內套設有第三螺杆405'及第三彈簧406',所述第二螺杆405的上端頭部直徑大於所述第一形腔02的下部內徑,所述第二彈簧406設置在第二螺杆405的頭部下,所述第三螺杆405,的上端頭部直徑大於所述第二形腔03的下部內徑,所述第三彈簧406'設置在第三螺杆405'的頭部下。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如果需要收納則將定位離合裝置的拉手板下拉,使拉手板上的第二離合頭與旋轉體上的第一離合頭分離;然後轉動旋轉體進而使連接在旋轉體上的腳蹬軸藏在腳蹬軸與曲柄形成與車架平面平行的平面內;再推動拉手板復位或者通過設置在曲柄內的彈簧來使拉手板復位,從而使拉手板上的第二離合頭再次與旋轉體上的第一離合頭嚙合,定位保持這種腳蹬軸旋轉收納的狀態。如果需要騎行,則需要將定位離合裝置的拉手板下拉,使拉手板上的第二離合頭與旋轉體上的第一離合頭分離;然後轉動旋轉體進而使連接在旋轉體上的腳蹬轉至騎行時的狀態位置;再推動拉手板復位或者通過設置在曲柄內的彈性部件來使拉手板復位,從而使拉手板上的第二離合頭再次與旋轉體上的第一離合頭嚙合,定位保持這種腳蹬騎行的狀態。
權利要求1.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包括曲柄(O)、旋轉體(408)及定位離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曲柄(O)內設有盲孔腔(01)、第一形腔(02)及第二形腔(03),所述盲孔腔(01)內設有套管(402),所述套管(402)在曲柄(O)內的軸向位置保持不變,該套管(402)內套有第一螺杆(401),所述第一螺杆(401)上端頭部大於套管(402)的內徑,該第一螺杆(401)下端與旋轉體(408 )連接,該旋轉體(408 )上設有腳蹬軸連接孔(481),所述定位離合裝置包括設置在旋轉體(408)上的第一離合頭(472)及設置在拉手板(407)上的第二離合頭(471),所述第一離合頭(472 )與第二離合頭(472 )相配合,所述拉手板(407 )設有通孔(473 ),所述旋轉體(408 )穿該通孔(473 ),所述第一形腔(02 )內套設有第二螺杆(405 )及第二彈簧(406),所述第二形腔(03)內套設有第三螺杆(405')及第三彈簧(406'),所述第二螺杆(405)的上端頭部直徑大於所述第一形腔(02)的下部內徑,所述第二彈簧(406)設置在第二螺杆(405)的頭部下,所述第三螺杆(405')的上端頭部直徑大於所述第二形腔(03)的下部內徑,所述第三彈簧(406')設置在第三螺杆(405')的頭部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管(402)與旋轉體(408)之間設有第一彈簧(404)。
專利摘要自行車腳蹬軸連接孔旋轉式曲柄總成,包括曲柄、旋轉體及定位離合裝置,實現旋轉體的旋轉,進而使連接在旋轉體上的腳蹬軸可以在曲柄的尾部旋轉達到腳蹬軸與曲柄形成與車架平面平行的平面內,如此將有效的減少的自行車的寬度,很好的將連接在腳蹬軸上的腳蹬藏在了曲柄的前方或後方而不是側方;而且本曲柄總成使曲柄與旋轉體呈1字形,適用於電動自行車,可攜式自行車。
文檔編號B62M3/00GK202987448SQ20122072011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戴德光, 查立新 申請人:浙江中洲車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