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9 08:21:36
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包括遙控器、器身、移動機構、拉絲機構與夾取機構。移動機構安裝於器身表面,夾取機構安裝於器身的一端,拉絲機構安裝於器身遠離夾取機構的一端並連接夾取機構,遙控器控制移動機構動作以帶動器身移動,並控制拉絲機構動作以調整夾取機構的傾斜角度,還控制夾取機構進行夾取動作。上述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通過遙控器的遙控使器身在移動機構的帶動下進入狹小的空間或者管道中,調整夾取機構的傾斜角度至可夾取雜物的位置,通過夾取機構的夾取動作夾住雜物,然後使器身退出並一併將雜物帶出,操作簡單,便於狹小空間或管道中雜物的清理。
【專利說明】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取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狹小空間與管道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
【背景技術】
[0002]在現實的生產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在狹小的空間中夾取物品的情況,增大了物品夾取的難度。隨著加工和裝配工藝的不斷更新,各種各樣的管道被廣泛的應用於生產生活之中。但是,部分管道尺寸較小,管道的長度無法預計,給管道內雜物的清除以及管道的維護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0003]另外,隨著多軸數控工具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複雜的型腔加工變得易如反掌,隨著也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複雜腔體,在腔體的加工或是裝配中難免會出現腔體內存在雜物的情況,這些留存的雜物是很難清除的,現有的清除方法主要是手工清除,但是需要的時間較長,尤其對於大型腔體類零件,對其內部的清理非常困難,往往需要不斷的翻轉,這樣就大大的影響了產品製造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於此,有必要針對狹小的空間與管道中的雜物難以清理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於狹小空間與管道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
[0005]一種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包括遙控器、器身、移動機構、拉絲機構與夾取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安裝於所述器身表面,所述夾取機構安裝於所述器身的一端,所述拉絲機構安裝於所述器身遠離所述夾取機構的一端並連接所述夾取機構,所述遙控器控制所述移動機構動作以帶動所述器身移動,並控制拉絲機構動作以調整所述夾取機構的傾斜角度,還控制所述夾取機構進行夾取動作。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夾取機構包括第一彈性體、連接體與夾取器,所述第一彈性體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體,另一端連接所述器身的端部,所述夾取器安裝於所述連接體背離所述第一彈性體的一側,所述器身具有貫穿兩端的通道,所述拉絲機構穿過所述通道連接所述連接體臨近所述第一彈性體的一側。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體包括連接頭、連接塊與支撐板,所述夾取器包括電磁鐵、第二彈性體、轉銷與兩個夾臂,所述連接頭與所述第一彈性體連接,所述連接塊安裝於所述連接頭,所述支撐板安裝於所述連接塊,所述兩個夾臂交叉設置並在交叉處通過所述轉銷安裝於所述支撐板上,所述第二彈性體安裝於所述兩個夾臂之間,所述電磁鐵安裝於所述兩個夾臂臨近所述第二彈性體的一端。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通道的埠處設置有柔性導套。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拉絲機構包括第一支撐杆、第一安裝架、第一舵機、第一轉板、第二支撐杆、第二安裝架、第二舵機、第二轉板與四根拉絲,所述第一支撐杆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器身的端部,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安裝架,所述第一舵機安裝於所述第一安裝架上,所述第一舵機的輸出軸連接於所述第一轉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轉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兩根的一端,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兩根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夾取機構;所述第二支撐杆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器身的端部,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安裝架,所述第二舵機安裝於所述第二安裝架上,所述第二舵機的輸出軸連接於所述第二轉板的中部,所述第二轉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另外兩根的一端,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另外兩根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夾取機構;所述四根拉絲在所述器身端部的投影為正方形,其中,位於所述正方形對角上的兩根拉絲與所述第一轉板連接,位於另外兩個對角上的兩根拉絲與所述第二轉板連接。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前固定套、三個前支架、三個前連杆、前移動套、第一彈簧與前螺母,所述器身具有前端螺紋,所述前固定套固定於所述器身臨近所述夾取機構的一端,所述第一彈簧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前固定套連接,所述前移動套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前螺母旋於所述前端螺紋上並位於所述前移動套遠離所述第一彈簧的一側,所述三個前支架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前固定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前連杆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前移動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前連杆的另一端分別一一對應的轉動連接於所述前支架的中部,所述三個前支架的另一端分別安裝驅動組件。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組件包括伺服電機、傳動鏈、動力輪、大鏈輪與小鏈輪,所述伺服電機與所述動力輪安裝於所述前支架的端部,所述小鏈輪套設於所述伺服電機的主軸,所述大鏈輪與所述動力輪同軸連接,所述小鏈輪與所述大鏈輪通過所述傳動鏈連接。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動機構還包括後固定套、三個後支架、三個後連杆、後移動套、第二彈簧與後螺母,所述器身具有後端螺紋,所述後固定套固定於所述器身遠離所述夾取機構的一端,所述第二彈簧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後固定套連接,所述後移動套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後螺母旋於所述後端螺紋上並位於所述後移動套遠離所述第二彈簧的一側,所述三個後支架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後固定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後連杆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後移動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後連杆的另一端分別一一對應的轉動連接於所述後支架的中部,所述三個後支架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滑輪。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器身安裝有所述拉絲機構的一端安裝有天線並罩設有保護罩,所述器身安裝有夾取機構的一端安裝有攝像頭與LED燈。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遙控器包括盒體以及安裝於所述盒體上的電源開關、伺服電機驅動開關、顯示屏、拉絲搖杆、遙控天線、LED燈開關與電磁鐵開關。
[0015]上述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通過遙控器的遙控使器身在移動機構的帶動下進入狹小的空間或者管道中,調整夾取機構的傾斜角度至可夾取雜物的位置,通過夾取機構的夾取動作夾住雜物,然後使器身退出並一併將雜物帶出,操作簡單,便於狹小空間或管道中雜物的清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一個實施例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的示意圖;[0017]圖2為圖1中局部A放大圖;
[0018]圖3為圖1中拉絲機構的示意圖;
[0019]圖4為遙控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1]如圖1、圖2、圖3與圖4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種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包括遙控器110、器身120、移動機構130、拉絲機構140與夾取機構150。移動機構130安裝於器身120表面,夾取機構150安裝於器身120的一端,拉絲機構140安裝於器身120遠離夾取機構150的一端並連接夾取機構150,遙控器110控制移動機構130動作以帶動器身120移動,並控制拉絲機構140動作以調整夾取機構150的切斜角度,還控制夾取機構150進行夾取動作。
[0022]上述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通過遙控器110的遙控使器身120在移動機構130的帶動下進入狹小的空間或者管道中,調整夾取機構150的傾斜角度至可夾取雜物的位置,通過夾取機構150的夾取動作夾住雜物,然後使器身120退出並一併將雜物帶出,操作簡單,便於狹小空間或管道中雜物的清理。
[0023]在本實施例中,夾取機構150包括第一彈性體152、連接體154與夾取器156。通常,第一彈性體152為彈簧。第一彈性體152的一端連接連接體154,另一端連接器身120的端部,夾取器156安裝於連接體154背離第一彈性體152的一側,器身120具有貫穿兩端的通道(未標示),拉絲機構140穿過通道連接連接體154臨近第一彈性體152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通道的的埠處設置有柔性導套160。
[0024]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體154包括連接頭1542、連接塊1544與支撐板1546。夾取器156包括電磁鐵1562、第二彈性體1564、轉銷1566與兩個夾臂1568。連接頭1542與第一彈性體152連接,連接塊1544安裝於連接頭1542,支撐板1546安裝於連接塊1544,兩個夾臂1568交叉設置並在交叉處通過轉銷1566安裝於支撐板1546上,第二彈性體1564安裝於兩個夾臂1568之間,電磁鐵1562安裝於兩個夾臂1568臨近第二彈性體1564的一端。
[0025]在本實施例中,拉絲機構140包括第一支撐杆141、第一安裝架142、第一舵機143、第一轉板144、第二支撐杆145、第二安裝架146、第二舵機147、第二轉板148與四根拉絲149。第一支撐杆141的一端連接於器身120的端部,另一端連接第一安裝架142,第一舵機143安裝於第一安裝架142上,第一舵機143的輸出軸連接於第一轉板144的中部,第一轉板144的兩端分別連接四根拉絲149中的兩根的一端,四根拉絲149中的兩根的另一端連接至夾取機構150。第二支撐杆145的一端連接於器身120的端部,另一端連接第二安裝架146,第二舵機147安裝於第二安裝架146上,第二舵機147的輸出軸連接於第二轉板148的中部,第二轉板148的兩端分別連接四根拉絲149中的另外兩根的一端,四根拉絲149中的另外兩根的另一端連接至夾取機構150。四根拉絲149在器身120端部的投影為正方形,其中,位於正方形對角上的兩根拉絲與第一轉板144連接,位於另外兩個對角上的兩根拉絲與第二轉板148連接。
[0026]在本實施例中,移動機構130包括前固定套131、三個前支架132、三個前連杆133、前移動套134、第一彈簧135與前螺母136。器身120具有前端螺紋122,前固定套131固定於器身120臨近夾取機構150的一端。第一彈簧135套設於器身120並與前固定套131連接。前移動套134套設於器身120並與第一彈簧135的另一端連接。前螺母136旋於前端螺紋122上並位於前移動套134遠離第一彈簧135的一側。三個前支架132的一端分布安裝於前固定套131的圓周上,三個前連杆133的一端分布安裝於前移動套134的圓周上。三個前連杆133的另一端分別一一對應的轉動連接於前支架132的中部,三個前支架132的另一端分別安裝驅動組件170。驅動組件170包括伺服電機171、傳動鏈172、動力輪173、大鏈輪174與小鏈輪175。伺服電機171與動力輪173安裝於前支架132的端部,小鏈輪175套設於伺服電機171的主軸,大鏈輪174與動力輪173同軸連接,小鏈輪175與大鏈輪174通過傳動鏈174連接。
[0027]在本實施例中,移動機構130還包括後固定套137、三個後支架138、三個後連杆139、後移動套211、第二彈簧212與後螺母213。器身120具有後端螺紋124,後固定套137固定於器身120遠離夾取機構150的一端,第二彈簧212套設於器身120並與後固定套137連接,後移動套211套設於器身120並與第二彈簧212的另一端連接,後螺母213旋於後端螺紋124上並位於後移動套211遠離第二彈簧212的一側。三個後支架138的一端分布安裝於後固定套211的圓周上,三個後連杆139的一端分布安裝於後移動套211的圓周上。三個後連杆139的另一端分別一一對應的轉動連接於後支架138的中部,三個後支架138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滑輪180。
[0028]在本實施例中,器身120安裝有拉絲機構140的一端安裝有天線126並罩設有保護罩128,器身120安裝有夾取機構150的一端安裝有攝像頭121與LED燈123。遙控器110包括盒體111以及安裝於盒體111上的電源開關112、伺服電機驅動開關113、顯示屏114、拉絲搖杆115、遙控天線116、LED燈開關117與電磁鐵開關118。
[0029]上述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能夠輕鬆的進入各種複雜腔體,並能夠清除腔體中的雜物,相對手工清理,安全性較高,清除較快,更無須對腔體進行翻轉,提高了作業效率。
[0030]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遙控器、器身、移動機構、拉絲機構與夾取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安裝於所述器身表面,所述夾取機構安裝於所述器身的一端,所述拉絲機構安裝於所述器身遠離所述夾取機構的一端並連接所述夾取機構,所述遙控器控制所述移動機構動作以帶動所述器身移動,並控制拉絲機構動作以調整所述夾取機構的傾斜角度,還控制所述夾取機構進行夾取動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夾取機構包括第一彈性體、連接體與夾取器,所述第一彈性體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體,另一端連接所述器身的端部,所述夾取器安裝於所述連接體背離所述第一彈性體的一側,所述器身具有貫穿兩端的通道,所述拉絲機構穿過所述通道連接所述連接體臨近所述第一彈性體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體包括連接頭、連接塊與支撐板,所述夾取器包括電磁鐵、第二彈性體、轉銷與兩個夾臂,所述連接頭與所述第一彈性體連接,所述連接塊安裝於所述連接頭,所述支撐板安裝於所述連接塊,所述兩個夾臂交叉設置並在交叉處通過所述轉銷安裝於所述支撐板上,所述第二彈性體安裝於所述兩個夾臂之間,所述電磁鐵安裝於所述兩個夾臂臨近所述第二彈性體的一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通道的埠處設置有柔性導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拉絲機構包括第一支撐杆、第一安裝架、第一舵機、第一轉板、第二支撐杆、第二安裝架、第二舵機、第二轉板與四根拉絲,所述第一支撐杆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器身的端部,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安裝架,所述第一舵機安裝於所述第一安裝架上,所述第一舵機的輸出軸連接於所述第一轉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轉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兩根的一端,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兩根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夾取機構;所述第二支撐杆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器身的端部,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安裝架,所述第二舵機安裝於所述第二安裝架上,所述第二舵機的輸出軸連接於所述第二轉板的中部,所述第二轉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另外兩根的一端,所述四根拉絲中的另外兩根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夾取機構;所述四根拉絲在所述器身端部的投影為正方形,其中,位於所述正方形對角上的兩根拉絲與所述第一轉板連接,位於另外兩個對角上的兩根拉絲與所述第二轉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前固定套、三個前支架、三個前連杆、前移動套、第一彈簧與前螺母,所述器身具有前端螺紋,所述前固定套固定於所述器身臨近所述夾取機構的一端,所述第一彈簧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前固定套連接,所述前移動套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前螺母旋於所述前端螺紋上並位於所述前移動套遠離所述第一彈簧的一側,所述三個前支架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前固定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前連杆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前移動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前連杆的另一端分別一一對應的轉動連接於所述前支架的中部,所述三個前支架的另一端分別安裝驅動組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組件包括伺服電機、傳動鏈、動力輪、大鏈輪與小鏈輪,所述伺服電機與所述動力輪安裝於所述前支架的端部,所述小鏈輪套設於所述伺服電機的主軸,所述大鏈輪與所述動力輪同軸連接,所述小鏈輪與所述大鏈輪通過所述傳動鏈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機構還包括後固定套、三個後支架、三個後連杆、後移動套、第二彈簧與後螺母,所述器身具有後端螺紋,所述後固定套固定於所述器身遠離所述夾取機構的一端,所述第二彈簧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後固定套連接,所述後移動套套設於所述器身並與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後螺母旋於所述後端螺紋上並位於所述後移動套遠離所述第二彈簧的一側,所述三個後支架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後固定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後連杆的一端分布安裝於所述後移動套的圓周上,所述三個後連杆的另一端分別一一對應的轉動連接於所述後支架的中部,所述三個後支架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滑輪。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器身安裝有所述拉絲機構的一端安裝有天線並罩設有保護罩,所述器身安裝有夾取機構的一端安裝有攝像頭與LED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饋式遙控電磁夾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遙控器包括盒體以及安裝於所述盒體上的電源開關、伺服電機驅動開關、顯示屏、拉絲搖杆、遙控天線、LED燈開關與電磁鐵開關。
【文檔編號】B25J9/08GK203527460SQ20132033073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8日
【發明者】陳斌 申請人: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