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8:42:06 2
專利名稱: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打擊樂器附屬裝置,特別是一種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於進行鼓樂演奏時,通常會於鼓具旁額外架設等高度的麥克風以進行收音,進而予以擴音供人欣賞,或是進行樂聲錄製成輯作業。架設的麥克風通常是定點式設置,且必須與鼓具、鼓手維持適當距離,以避免影響到鼓手的順暢擊鼓動作。
然而,由於麥克風與鼓具尚距些許距離,對於鼓具發出鼓聲的收音效果較為有限。況且,特別是對於隨鼓手身軀擺動而移動的鼓具,例如小鼓來說,定點設置的麥克風無法隨著鼓具移動,致使其所能達到收音效果大為衰減,甚至由於無法完整收音而讓鼓聲呈現飄忽不定的失真、不穩定聲效,對整體演奏品質造成負面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呈現出良好、穩定收音成效的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
本實用新型包含用以載置麥克風的支承組件、限位座、環扣件、鎖固件及與限位座連接設置且夾置於鼓框上的夾持組件;支承組件具有周面供限位座、環扣件及鎖固件環套設置的支承杆;限位座具有套設於支承杆周面的第一環套部,第一環套部與支承杆配合界定出擴徑空間;環扣件具撓性且能塞置入擴徑空間中;鎖固件鎖固定位於限位座的第一環套部上;夾持組件具有與限位座連接且能夾制於鼓框上的夾座、貫穿設置於夾座上的螺杆、兩端分別頂抵於夾座內表面且套設於螺杆上的彈簧及可旋動地螺設於螺杆位於夾座外一端上且可迫緊於夾座外表面的迫緊螺母。
其中限位座更具有自第一環套部側緣水平向外延伸的基座部及自基座部側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環套部;基座部與第二環套部相配合界定出供支承杆穿置的穿置空間。
限位座的第一、二環套部分別具有數條橫剖溝;數條橫剖溝分別與擴徑空間及穿置空間相連通。
限位座第一環套部外周面設有外螺紋。
夾持組件的夾座呈V形,其具有平板部及與平板部夾設呈銳角狀態的彎板部;平、彎板部配合界定出供鼓框穿伸的夾開口,平、彎板部分別具有穿孔;螺杆具有穿設於平板部上穿孔中的固定端及與固定端相反而穿越彎板部上穿孔且突伸出彎板部外的突伸端;迫緊螺母具有用以螺設於螺杆的突伸端上的內螺紋。
支承組件的支承杆一端鎖設用以夾持麥克風的支承座。
由於本實用新型包含用以載置麥克風的支承組件、限位座、環扣件、鎖固件及與限位座連接設置且夾置於鼓框上的夾持組件;支承組件具有周面供限位座、環扣件及鎖固件環套設置的支承杆;限位座具有套設於支承杆周面的第一環套部,第一環套部與支承杆配合界定出擴徑空間;環扣件具撓性且能塞置入擴徑空間中;鎖固件鎖固定位於限位座的第一環套部上;夾持組件具有與限位座連接且能夾制於鼓框上的夾座、貫穿設置於夾座上的螺杆、兩端分別頂抵於夾座內表面且套設於螺杆上的彈簧及可旋動地螺設於螺杆位於夾座外一端上且可迫緊於夾座外表面的迫緊螺母。欲將麥克風定位於鼓具旁以進行鼓聲收音作業時,預先將鎖固件及環扣件套設於支承杆上,將支承杆橫向地穿入限位座中,而讓限位座定位於支承杆適當處。進一步迫推環扣件以使其塞置入擴徑空間中而與第一環套部呈部分重疊態樣。再讓鎖固件越過環扣件而與第一環套部鎖固在一起,環扣件則被鎖固件25所隱匿。藉由鎖固件與環扣件相配合,即能將支承杆穩固地穿置定位於限位座中。當旋動迫緊螺母使其迫緊夾座而牢固地夾壓於鼓框;同時,彈簧呈壓縮狀態,即完成麥克風的定位作業;相反地,當反向旋動迫緊螺母,使其往遠離夾座方向逐漸旋出時,彈簧於呈壓縮狀態時所蓄積的抗形變作用力會逐漸釋放,迫使夾座松離鼓框,本實用新型於使用上具有穩固定位的效果及能有效抑制麥克風產生晃動,收音效果良好,能呈現出良好、穩定收音成效,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立體圖(安裝於鼓具鼓框上)。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局部結構示意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側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側視圖(夾持組件松離鼓框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2是夾裝於鼓具1的鼓框11的框緣上,藉以將收音用的麥克風3夾持定位於鼓具1上方。
本實用新型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2包含具有支承杆211的支承組件21、環套於支承杆211遠離麥克風3一端部上的限位座22、扣夾於支承杆211上且位在限位座22旁側的具撓性的環扣件23、套設於支承杆211上且與限位座22鎖固在一起的鎖固件25及連接設置於限位座22底部處並夾持於鼓框11上的夾持組件24。
支承組件21具有橫向延伸且呈連續彎折狀的支承杆211及鎖設於支承杆211一端用以將麥克風3夾持於鼓具1的鼓面上方處的支承座212。
如圖2、圖3所示,限位座22具有第一環套部221、自第一環套部221側緣水平向外延伸的基座部222及自基座部222側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環套部223。
第一環套部221與支承杆211相配合共同界定出擴徑空間224,第一環套部221具有位於其外周面上的外螺紋225及四等角間隔且與擴徑空間224相連通的橫剖溝226。
基座部222與第二環套部223相配合界定出供支承杆211穿置的穿置空間227。第二環套部223具有四等角間隔且與穿置空間227相連通的橫剖溝228。藉由橫剖溝226、228,使得第一、二環套部221、223具有較大彈性餘裕,以讓支承杆211順利穿置入限位座22。
環扣件23能局部塞置入限位座22的擴徑空間224中。本實施例中,環扣件23是C型扣。
鎖固件25與第一環套部221的外螺紋225鎖固接合在一起,鎖固件25同時將環扣件23包覆於其中。
如圖2、圖4所示,夾持組件24具有與限位座22的基座部222一體連接成型且能夾制於鼓框11的框緣上的夾座241、貫穿設置於夾座241上的螺杆242、兩端分別頂抵於夾座241內表面且套設於螺杆242上的彈簧243及可旋動地螺設於螺杆242位於夾座241外一端上且可迫緊於夾座241外表面的迫緊螺母244。
夾座241呈V形,於夾制在鼓框11的框緣上時則呈倒V形。夾座241具有平板部245及與平板部245夾設呈銳角狀態的彎板部246。
平、彎板部245、246配合界定出供鼓框11穿伸的夾開口247,平、彎板部245、246分別具有穿孔250、250′。
螺杆242具有穿設於平板部245上穿孔250中的固定端248及與固定端248相反而穿越彎板部246上穿孔250′且突伸出彎板部246外的突伸端249。
迫緊螺母244具有用以螺設於螺杆242的突伸端249上的內螺紋240。利用迫緊螺母244、螺杆242與彈簧243相配合,迫使彎板部246相對平板部245產生偏擺,以控制夾開口247大小,進而控制夾座241對於鼓框11的夾製作用。
如圖4所示,當旋動迫緊螺母244使其往彎板部246方向旋進並頂抵、迫緊於彎板部246時,迫使彎板部246往平板部245方向夾靠,夾開口247因而縮小至等於鼓框11的厚度,平板部245與彎板部246則分別牢固地夾壓於鼓框11內外側。同時,彈簧243則受彎板部246推壓而呈壓縮狀態。
如圖5所示,相反地,當反向旋動迫緊螺母244,使其往遠離彎板部246方向逐漸旋出時,彈簧243於呈壓縮狀態時所蓄積的抗形變作用力會逐漸釋放,迫使彎板部246隨迫緊螺母244旋出而往遠離平板部245方向偏擺,夾開口247因而擴大至大於鼓框11的厚度,平板部245與彎板部246則能松離鼓框11。
欲將麥克風3定位於鼓具1旁以進行鼓聲收音作業時,預先將鎖固件25及環扣件23套設於支承杆211上,將支承杆211橫向地穿入限位座22中,而讓限位座22定位於支承杆211適當處。進一步迫推環扣件23以使其塞置入擴徑空間224中而與第一環套部221呈部分重疊態樣。再讓鎖固件25越過環扣件23而與第一環套部221鎖固在一起,環扣件23則被鎖固件25所隱匿。藉由鎖固件25與環扣件23相配合,即能將支承杆211穩固地穿置定位於限位座22中。接著,將支承座212鎖設於支承杆211上,隨後,利用迫緊螺母244迫緊夾座241的彎板部246,以使夾座241穩固地夾持定位於鼓框11上,與夾座241一體成形的限位座22亦隨即定位,支承杆211則一併定位於鼓具1上方。再將麥克風3安裝於支承座212中,調整麥克風3相對於鼓具1的收音方位,即完成麥克風3的定位作業。
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2於使用上能發揮下列優點1、穩固定位效果佳利用環扣件23塞置入擴徑空間224中而與限位座22的第一環套部221形成局部重疊狀態,配合鎖固件25將環扣件23隱匿於其中而與第一環套部221鎖固在一起,藉以使三者間形成緊密的套疊結構,而施予支承杆211穩固地鎖固定位作用,整體鎖固定位效果佳,相對能有效支承麥克風3定位於鼓具1上方處。
2、限位座22的彈性餘裕大,穿置順暢度佳,且適用範疇廣於支承杆211的穿置過程中,利用該第一、二環套部221、223的橫剖溝226、228,能增加第一、二環套部221、223整體的擴張彈性餘裕,能提升支承杆211的穿置順暢度,且相對增大所穿置的支承杆211的杆徑適用範圍,整體適用範疇廣。
3、能有效抑制麥克風3產生晃動,收音效果良好當夾持組件24的夾座241夾制於鼓框11上時,利用彈簧243所具有的吸震特性,能有效吸收於鼓具1敲擊時所產生的震動,進而抑制近身定位於上的麥克風3產生過度晃動,讓麥克風3得以呈現出良好的鼓聲收音成效。
歸納上述,本實用新型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2利用夾持組件24穩定地夾制於鼓具1的鼓框11上,再利用限位座22、環扣件23與鎖固件25相配合而將支承杆211與麥克風3予以穩固鎖固定位,以讓麥克風3呈現出穩定的收音成效,故確實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它包含用以載置麥克風的支承組件、限位座、環扣件、鎖固件及與限位座連接設置且夾置於鼓框上的夾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承組件具有周面供限位座、環扣件及鎖固件環套設置的支承杆;限位座具有套設於支承杆周面的第一環套部,第一環套部與支承杆配合界定出擴徑空間;環扣件具撓性且能塞置入擴徑空間中;鎖固件鎖固定位於限位座的第一環套部上;夾持組件具有與限位座連接且能夾制於鼓框上的夾座、貫穿設置於夾座上的螺杆、兩端分別頂抵於夾座內表面且套設於螺杆上的彈簧及可旋動地螺設於螺杆位於夾座外一端上且可迫緊於夾座外表面的迫緊螺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座更具有自第一環套部側緣水平向外延伸的基座部及自基座部側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環套部;基座部與第二環套部相配合界定出供支承杆穿置的穿置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座的第一、二環套部分別具有數條橫剖溝;數條橫剖溝分別與擴徑空間及穿置空間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座第一環套部外周面設有外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夾持組件的夾座呈V形,其具有平板部及與平板部夾設呈銳角狀態的彎板部;平、彎板部配合界定出供鼓框穿伸的夾開口,平、彎板部分別具有穿孔;螺杆具有穿設於平板部上穿孔中的固定端及與固定端相反而穿越彎板部上穿孔且突伸出彎板部外的突伸端;迫緊螺母具有用以螺設於螺杆的突伸端上的內螺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承組件的支承杆一端鎖設用以夾持麥克風的支承座。
專利摘要一種鼓用的麥克風夾持裝置。為提供一種能呈現出良好、穩定收音成效的打擊樂器附屬裝置,提出本實用新型,它包含用以載置麥克風的支承組件、限位座、環扣件、鎖固件及與限位座連接設置且夾置於鼓框上的夾持組件;支承組件具有周面供限位座、環扣件及鎖固件環套設置的支承杆;限位座具有套設於支承杆周面的第一環套部,第一環套部與支承杆配合界定出擴徑空間;環扣件具撓性且能塞置入擴徑空間中;鎖固件鎖固定位於限位座的第一環套部上;夾持組件具有與限位座連接且能夾制於鼓框上的夾座、貫穿設置於夾座上的螺杆、兩端分別頂抵於夾座內表面且套設於螺杆上的彈簧及可旋動地螺設於螺杆位於夾座外一端上且可迫緊於夾座外表面的迫緊螺母。
文檔編號G10D13/00GK2713589SQ200420066840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1日
發明者陳青俊 申請人:俊驊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