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
2023-05-28 19:19:41 1
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包括:穴盤選擇、穴盤消毒、基質配製、種子處理、基質裝盤、播種、苗床準備。本發明省掉了壓盤、覆蓋、澆水這三個步驟,使操作更加簡便、省力省工,且成本低廉。
【專利說明】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領域,並具體涉及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穴盤育苗是運用於反季節蔬菜生產的育苗新技術。與傳統育苗方式相比,具有出苗快、幼苗整齊、成苗率高、節省種子等特點,適合機械化操作,省工、省力。
[0003]常規蔬菜穴盤育苗分為穴盤選擇、穴盤消毒、基質配製、種子處理、基質裝盤、壓盤、播種、覆蓋、苗床準備、澆水、苗期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步驟。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金龜子的有機誘殺方法。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包括:
[0006]一、穴盤選擇:選擇黑色聚乙烯塑料穴盤,尺寸為54cmX 28cm,規格有32孔、50孔、72孔、128孔、200孔、288孔或392孔;
[0007]二、穴盤消毒:用清水衝洗乾淨或比較頑固的附著物用刷子刷淨、晾乾,然後用多菌靈500倍液浸泡12小時或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30分鐘消毒,消過毒的穴盤在使用前必須徹底洗淨晾乾;
[0008]三、基質配製:基質為高溫膨化雞糞20kg+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2.5kg+黃土200kg+礱糠炭5kg+50%的多菌靈100g,使用時於不透水的容器內將以上五種加水280kg混合成泥漿;
[0009]四、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3-4天,然後用30°C左右溫水浸種8-10小時,使種子吸飽水;
[0010]五、基質裝盤:將泥漿倒入穴盤內,穴盤底部需用盤墊底;
[0011]六、播種:精選飽滿的種子播種,一穴一粒,將種子放在穴盤孔中央位置,泥漿的表層,待泥漿中物質分層,表層滲出水分,噴淋50%多菌靈2000倍液補水消毒,播種後一個小時,水分滲出,此時種子已下沉,待表層水分散失,種子正好被覆蓋一表層的土 ;
[0012]七、苗床準備:冬春季育苗都要在避風向陽的大棚內進行,大棚內苗床面要摟平,地面覆蓋一層舊薄膜或地膜,以防雜草及苗根下扎,夏季苗床要求用銀色遮陽網遮陽擋雨。
[0013]根據不同蔬菜的育苗特點選用穴盤,當為南瓜、西瓜、冬瓜、甜瓜育苗時,採用32孔、50孔的;當為番茄、茄子、黃瓜育苗時,採用72孔或128孔的;當為辣椒育苗時,採用128孔或200孔;當為油菜、生菜、甘藍、青花菜育苗時,選用200孔或288孔;當為芹菜育苗時,選用288孔或392孔。
[0014]還包括苗期管理:
[0015](I)溫度與溼度調控:白天溫度一般保持在32_35°C,夜間溫度保持在18_20°C,相對溼度維持在95% -100%,當60%種子露頭時,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燒傷芽,種子發芽後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5°C,夜晚溫度保持15-18°C,相對溼度降到80 %,並注意通風、透光、降溫,一般是見綠就通風,夜間在許可的溫度範圍內儘量降溫,加大晝夜溫差,以利壯苗;
[0016](2)水肥調節:用帶細孔噴頭的噴壺噴水,忌大水澆灌,以免將種子衝出穴盤,待基質轉幹時澆第一水,澆水時間在早晚進行,若幼苗無萎蔫現象則不必澆水,以降低夜間溼度,減緩莖節伸長,此外,定植前要限制給水,以幼苗不發生萎蔫、不影響正常發育為宜,掀膜通大風,將苗置於較低溫度下進行煉苗,降低3-5°C維持4-5天,以增強幼苗的抗逆性,提高定植後的成活率。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省掉了壓盤、覆蓋、澆水這三個步驟,使操作更加簡便、省力省工,且成本低廉 。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9]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0020]1、穴盤選擇:選擇黑色聚乙烯塑料穴盤,尺寸為54cmX28cm,規格有32孔、50孔、72孔、128孔、200孔、288孔等。根據不同蔬菜的育苗特點選用穴盤。如:南瓜、西瓜、冬瓜、甜瓜育苗時,多採用32孔、50孔的;番茄、茄子、黃瓜育苗時,多採用72孔或128孔的;辣椒育苗時,採用128孔或200孔;油菜、生菜、甘藍、青花菜育苗時,選用200孔或288孔;芹菜育苗時,選用288孔或392孔。
[0021]2、穴盤消毒:用清水衝洗乾淨(比較頑固的附著物用刷子刷淨)、晾乾,然後用多菌靈500倍液浸泡12小時或用高猛酸鉀1000倍液浸泡30分鐘消毒。消過毒的穴盤在使用前必須徹底洗淨晾乾。
[0022]3、基質配製:基質為高溫膨化雞糞20kg+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2.5kg+黃土200kg+礱糠炭5kg+50%的多菌靈100g,使用時於不透水的容器內將以上五種加水280kg混合成泥漿;
[0023]4、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3-4天,然後用30°C左右溫水浸種8_10小時,使種子吸飽水。
[0024]5、基質裝盤:將泥漿倒入穴盤內。穴盤底部需用盤墊底。
[0025]6、播種:精選飽滿的種子播種,一穴一粒,將種子放在穴盤孔中央位置,泥漿的表層,待泥漿中物質分層,表層滲出水分,噴淋50%多菌靈2000倍液補水消毒。播種後一個小時,水分滲出,此時種子已下沉,待表層水分散失,種子正好被覆蓋一表層的土。
[0026]7、苗床準備:冬春季育苗都要在避風向陽的大棚內進行。大棚內苗床面要摟平,地面覆蓋一層舊薄膜或地膜,以防雜草及苗根下扎。夏季苗床要求用銀色遮陽網遮陽擋雨。
[0027]8、苗期管理:
[0028](I)溫度與溼度調控:白天溫度一般保持在32_35°C,夜間溫度保持在18_20°C,相對溼度維持在95% -100%。當60%種子露頭時,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燒傷芽。種子發芽後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5°C,夜晚溫度保持在15-18°C,相對溼度降到80%,並注意通風、透光、降溫,一般是見綠就通風。夜間在許可的溫度範圍內儘量降溫,加大晝夜溫差,以利壯苗。[0029](2)水肥調節:用帶細孔噴頭的噴壺噴水。忌大水澆灌,以免將種子衝出穴盤。待基質轉幹時澆第一水。澆水時間一般在早晚進行,若幼苗無萎蔫現象則不必澆水,以降低夜間溼度,減緩莖節伸長。此外,定植前要限制給水,以幼苗不發生萎蔫、不影響正常發育為宜。掀膜通大風,將苗置於較低溫度下進行煉苗,一般適當降低3-5°C維持4-5天,以增強幼苗的抗逆性,提高定植後的成活率。
[0030]9、病蟲害防治:播種後及時防治老鼠、螞蚱對種子的侵害,一般用辛硫磷
[0031]拌炒熟的麩皮和油渣防治效果最好。苗期易發生猝倒病、疫病、立枯病等,出苗後及時用百菌清或速克靈煙霧劑煙燻防治,也可用普力克或惡黴靈噴霧防治。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穴盤選擇:選擇黑色聚乙烯塑料穴盤,尺寸為54cmX 28cm,規格有32孔、50孔、72孔、128孔、200孔、288孔或392孔; (二 )、穴盤消毒:用清水衝洗乾淨或比較頑固的附著物用刷子刷淨、晾乾,然後用多菌靈500倍液浸泡12小時或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30分鐘消毒,消過毒的穴盤在使用前必須徹底洗淨晾乾; (三)、基質配製:基質為高溫膨化雞糞20kg+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2.5kg+黃土 200kg+礱糠炭5kg+50%的多菌靈100g,使用時於不透水的容器內將以上五種加水280kg混合成泥漿; (四)、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3-4天,然後用30°C左右溫水浸種8-10小時,使種子吸飽水 ; (五)、基質裝盤:將泥漿倒入穴盤內,穴盤底部需用盤墊底; (六)、播種:精選飽滿的種子播種,一穴一粒,將種子放在穴盤孔中央位置,泥漿的表層,待泥漿中物質分層,表層滲出水分,噴淋50%多菌靈2000倍液補水消毒,播種後一個小時,水分滲出,此時種子已下沉,待表層水分散失,種子正好被覆蓋一表層的土 ; (七)、苗床準備:冬春季育苗都要在避風向陽的大棚內進行,大棚內苗床面要摟平,地面覆蓋一層舊薄膜或地膜,以防雜草及苗根下扎,夏季苗床要求用銀色遮陽網遮陽擋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不同蔬菜的育苗特點選用穴盤,當為南瓜、西瓜、冬瓜、甜瓜育苗時,採用32孔、50孔的;當為番茄、茄子、黃瓜育苗時,採用72孔或128孔的;當為辣椒育苗時,採用128孔或200孔;當為油菜、生菜、甘藍、青花菜育苗時,選用200孔或288孔;當為芹菜育苗時,選用288孔或392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蔬菜穴盤育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苗期管理: (一)溫度與溼度調控:白天溫度一般保持在32-35°C,夜間溫度保持在18-20°C,相對溼度維持在95% -100%,當60%種子露頭時,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燒傷芽,種子發芽後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5°C,夜晚溫度保持15-18°C,相對溼度降到80%,並注意通風、透光、降溫,一般是見綠就通風,夜間在許可的溫度範圍內儘量降溫,加大晝夜溫差,以利壯苗; (二)水肥調節:用帶細孔噴頭的噴壺噴水,忌大水澆灌,以免將種子衝出穴盤,待基質轉幹時澆第一水,澆水時間在早晚進行,若幼苗無萎蔫現象則不必澆水,以降低夜間溼度,減緩莖節伸長,此外,定植前要限制給水,以幼苗不發生萎蔫、不影響正常發育為宜,掀膜通大風,將苗置於較低溫度下進行煉苗,降低3-5°C維持4-5天,以增強幼苗的抗逆性,提高定植後的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G9/10GK103477847SQ201310446124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劉偉忠, 劉亞柏, 毛妮妮, 劉照亭, 閻永齊, 芮東明, 張建英, 郭建, 劉吉祥, 蔣水平, 魯群 申請人:鎮江萬山紅遍農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