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及製造方法
2023-05-29 11:41:36 1
專利名稱: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及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輕型輸送帶的製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及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食品行業用輕型輸送帶,是綠色環保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和對健康的關注,不僅要求食物(品)在生產過程中不被農藥等汙染,同時還希望整個加工過程符合安全衛生要求。食品行業用輸送帶廣泛用於食品工業或糧食部門運輸散裝、停裝、包裝成箱的糧食、餅乾、巧克力、膨化食品、糖果、果蔬加工、家禽及肉類加工等相關行業。在食品輸送時, 衛生是食品安全最為重要的一環。食品輸送帶是用無毒材料加工而成,且無毒、無異味,表面光滑,適用於運輸食品類和食品原料等。現有無毒食品輸送帶主要面層以TPU為原材料, 它具有無毒、無汙染、表面層耐磨耗性能強、曲繞強度高、抗靜電性能好、耐油、耐一般化學品滲透、抗拉伸、產品尺寸精度高、質量易於控制、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但是,現有食品行業用TPU輸送帶織物一般採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長絲、PET短纖或者純棉織物,利用此種類型所生產的輸送帶由於纖維中的毛羽無法牢牢固定,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毛邊現象,導致在輸送食品的過程中將周邊的毛絲混入食品之中,造成食品的汙染;另一方面毛絲容易導致輸送帶兩邊的損傷,增加在運行過程中蛇行調整次數,嚴重時會影響輸送帶的正常使用。為了減少毛絲,輸送帶一般會採用「包邊」方法,但是此後整理工藝較為繁瑣,特別對於長距離輸送帶「包邊」工藝更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嚴重影響了其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通過特殊的經緯紗結構以及對織物的預先浸漬,達到防止毛邊產生的效果。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上述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的製造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由兩層織物貼合而成,所述的輸送帶的總厚度為1. 2 1. 5mm,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覆蓋面層、表層織物、貼合層和底層織物,其中,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均由兩根經紗和一根緯紗平紋交織而成,即雙經紗結構,且底層織物浸漬有聚氨酯膠水,覆蓋面層和貼合層均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本發明的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均採用雙經紗結構,因此經紗與緯紗託散較困難, 而且底層織物採用預先浸漬進行預處理,從而將織物紗線中的毛羽進一步固定,防止毛邊產生。具體的,本發明中的織物,採用兩根經紗不加捻同時穿入一根綜絲,實現雙經紗與一根緯紗進行平紋結構交織。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的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中,經紗為滌綸短纖紗,密度為
30 34根/英寸,緯向為低收縮聚酯單絲,密度為M 觀根/英寸。 具體的,所述經紗採用21支3股滌綸短纖紗,緯紗採用直徑為0. 2 0. 3mm低收
縮聚酯單絲。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的覆蓋面層及貼合層厚度均為0. 15 0. 20mm。針對上述的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用遠紅外對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進行定型熱處理,使織物表面溫度達到 180 190°C ;
第二步用遠紅外工藝對表層織物的正反兩面用水性聚氨酯膠水進行底塗,再放入烘箱乾燥,表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
第三步將底層織物完全浸入水性聚氨酯膠水的浸漬槽中,用網紋輥輥壓使膠水完全滲入底層織物內部,再放入烘箱乾燥,底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
第四步將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用擠出壓延工藝進行貼合,擠出壓延溫度為180 220°C,製成半成品;
第五步在半成品的表面擠出壓延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的覆蓋面層,擠出壓延溫度為170 20(TC,製成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在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貼合後,底層織物上的聚氨酯膠水層與表層織物反面的聚氨酯膠水底塗層結合,構成貼合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避免食品輸送過程中將周邊毛絲混入食品之中,減少食品汙染;
2、毛羽的減少,降低了輸送帶兩邊損傷,減少蛇行調整工作;
3、此輸送帶在製造的過程中依次成型,不需要進行後整理「包邊」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為食品行業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輸送方式,對提高產品品質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圖1為本發明中雙經紗織物的組織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TPU輸送帶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工藝流程圖。圖4為普通TPU輸送帶與本發明TPU輸送帶經1個月模擬試驗後的對比照片。附圖中標號說明
1 一覆蓋面層 2 —表層織物 3一貼合層4 一底層織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中雙經紗織物的組織結構圖和圖2為本發明TPU輸送帶的截面結構示意圖所示,一種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由兩層織物貼合而成,所述的輸送帶的總厚度為1. 4mm,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覆蓋面層1、表層織物2、貼合層 3和底層織物4,其中,表層織物2和底層織物4均由兩根經紗和一根緯紗平紋交織而成,也可兩根經紗不加捻同時穿入一根綜絲,兩根經紗與一根緯紗進行平紋結構交織,所述經向紗線採用21支3股滌綸短纖紗,密度為30 34根/inch,緯向採用直徑為0. 2 0. 3mm低收縮聚酯單絲,密度為M 觀根/inch ;覆蓋面層1和貼合層3均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TPU),厚度均為0. 15 0. 20mm。請參閱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工藝流程圖所示,輸送帶的製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用遠紅外對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進行定型熱處理,使織物表面溫度達到 180 190°C ;
第二步用遠紅外工藝對表層織物的正反兩面用水性聚氨酯膠水進行底塗,再放入烘箱乾燥,表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
第三步將底層織物完全浸入水性聚氨酯膠水的浸漬槽中,用網紋輥輥壓使膠水完全滲入底層織物內部,再放入烘箱乾燥,底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
第四步將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用擠出壓延工藝進行貼合,擠出壓延溫度為180 220°C,製成半成品;
第五步在半成品的表面擠出壓延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的覆蓋面層,擠出壓延溫度為170 20(TC,製成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對比例
普通TPU輸送帶中的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均為普通聚酯長絲平紋織物,其製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用遠紅外對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進行定型熱處理,使織物表面溫度達到 180 190°C ;
第二步用遠紅外工藝對表層織物、底層織物的正反兩面均用水性聚氨酯膠水進行底塗,再放入烘箱乾燥,表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
第三步將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用擠出壓延工藝進行貼合,擠出壓延溫度為180 220°C,製成半成品;
第四步在半成品的表面擠出壓延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的覆蓋面層,擠出壓延溫度為170 20(TC,製成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對比例與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要區別在於選擇織物類型的不同及對比例中省去了
浸漬工藝。請參閱圖4為普通TPU輸送帶與本發明TPU輸送帶經1個月模擬試驗後的對比照片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經過1個月模擬試驗,普通TPU輸送帶兩邊出現毛絲,而本發明的防毛邊TPU輸送帶兩邊則沒有出現毛絲現象。
權利要求
1.一種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由兩層織物貼合而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送帶的總厚度為1. 2 1. 5mm,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覆蓋面層、表層織物、貼合層和底層織物,其中,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均由二根經紗和一根緯紗平紋交織而成,且底層織物浸漬有聚氨酯膠水,覆蓋面層和貼合層均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中,經紗為滌綸短纖紗,密度為30 34根/英寸,緯向為低收縮聚酯單絲,密度為M 觀根/英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其特徵在於由二根經紗與一根綜絲共同構成經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覆蓋面層及貼合層厚度均為0. 15 0. 20mm。
5.針對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用遠紅外對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進行定型熱處理,使織物表面溫度達到 180 190°C ;第二步用遠紅外工藝對表層織物的正反兩面用水性聚氨酯膠水進行底塗,再放入烘箱乾燥,表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第三步將底層織物完全浸入水性聚氨酯膠水的浸漬槽中,用網紋輥輥壓使膠水完全滲入底層織物內部,再放入烘箱乾燥,底層織物在進入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80 110°C,充分蒸髮膠水中的水分,出烘箱時的乾燥溫度為140 150°C ;第四步將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用擠出壓延工藝進行貼合,擠出壓延溫度為180 220°C,製成半成品;第五步在半成品的表面擠出壓延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料的覆蓋面層,擠出壓延溫度為170 20(TC,製成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食品行業用防毛邊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輸送帶,總厚度1.2-1.5mm,自上而下覆蓋面層、表層織物、貼合層和底層織物,其中,織物均由兩根經紗和一根緯紗平紋交織而成,且底層織物浸漬有PU膠水,覆蓋面層和貼合層均為TPU。製造方法表層織物和底層織物定型,使織物表面溫度達到180-190℃;對表層織物的正反兩面用水性聚氨酯膠水進行底塗,放入烘箱乾燥;底層織物浸入水性聚氨酯膠水的浸漬槽中,網紋輥輥壓,放入烘箱乾燥;將表層和底層織物壓延貼合;在半成品的表面壓延TPU覆蓋面層。優點是避免食品輸送過程中將周邊毛絲混入食品之中,減少食品汙染;毛羽的減少,降低了輸送帶兩邊損傷;不需後整理「包邊」,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32B37/06GK102424233SQ20111021279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8日
發明者蘭竹, 史佩浩, 蔡瀾 申請人:上海永利帶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永利輸送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