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1:58:21 1
專利名稱: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在市電斷電時,利用筆記本電腦的USB埠為網絡交換機供電的裝置,屬電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人員密集區域、比如高校校區都連通著網絡,但多數辦公室或宿舍房間都只設一個網絡埠,同宿舍的多名同學同時上網時,必須通過交換機實現電腦與網絡的連接。這樣,當學校宿舍的電源出現故障或被人為切斷後,筆記本電腦可以利用內置充電電池繼續運行,但交換機卻因失去電源不能工作,給機主上網帶來困難。如果能夠利用現有的條件解決交換機的供電問題,必能給上網帶來極大便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以解決市電斷電情況下交換機的供電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由兩個USB插頭、一個與網絡交換機匹配的DC插頭和連接電纜組成;其中,第一 USB插頭的GND端接第二 USB插頭的VCC端,所述DC插頭的正極引線和負極引線分別接第一 USB插頭的VCC端和第二 USB插頭的GND端。上述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在第一 USB插頭的GND端與第二 USB插頭的VCC端之間的連接線上設置有熔斷器。上述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在電路中還設有電壓調整二極體。上述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所述USB插頭為標準USB2. O A型插頭。本實用新型利用兩個USB插頭同時從兩臺筆記本電腦中引出5V電源,由引出的兩個5V電源串聯連接後為網絡交換機供電,很好地解決了市電斷電情況下交換機的供電問題,給機主上網帶來極大的方便。本接口線路簡單、成本低廉、體積小巧,便於拆裝和存放。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用新型的電原理圖。圖中各標號為I、第一 USB插頭;2、第二 USB插頭;3、電纜;4、DC插頭;5、熔斷
器;D、電壓調整二極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I和圖2,本實用新型由兩個USB插頭,一個圓形DC插頭4和連接電纜3組成。、[0015]目前市場上存在的8 口交換機的工作電壓大多為9V,最大工作電流為500mA。USB傳輸線分別由地線GND、電源線VCC、D+和D-這四條線組成(如圖2)。D+、D_是差分輸入線,而電源線VCC和地線GND可以向設備提供5V電壓,最大電流為500mA。本實用新型分別從兩臺電腦的USB埠電源線和地線取電,然後再將他們串聯。作為交換機的電源,向交換機供電。本實用新型輸出的電壓為10V,若認為電壓數值高,可在電路中增加電壓調整二極體D,其數量可根據二極體的具體參數而定。在市電斷電後只要將原交換機的電源線拔下,將本實用新型的圓形DC插頭4插入交換機電源插孔,將兩個USB插頭分別插在兩臺筆記本電腦的USB輸出埠即可。應當注意的是,兩個USB插頭一定要插在兩臺電腦的USB埠上,若插在同一臺電腦的兩個埠上會造成主板短路,本實用新型的熔斷器5就是為防止燒毀主板而設的。本實用新型不需對原交換機做任何改動,所用USB插頭、DC插頭都採用標準接口。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從電腦的USB 口取電,而且線路簡單,體積小巧,便於拆裝和存放,可長時間穩定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其特徵是,它由兩個USB插頭、一個與網絡交換機匹配的DC插頭(4)和連接電纜(3)組成,第一 USB插頭(I)的GND端接第二 USB插頭(2)的VCC端,所述DC插頭(4)的正極引線和負極引線分別接第一 USB插頭(I)的VCC端和第二 USB插頭(2)的GND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其特徵是,在第一USB插頭(I)的GND端與第二 USB插頭(2)的VCC端之間的連接線上設置有熔斷器(5)。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其特徵是,在電路中還設有電壓調整二極體(D)。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其特徵是,所述USB插頭為標準USB2. O A型接口。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網絡交換機的USB供電接口,用於解決無市電時網絡交換機的供電問題。其技術方案是,它由兩個USB插頭、一個與網絡交換機匹配的DC插頭和連接電纜組成,第一USB插頭的GND端接第二USB插頭的VCC端,所述DC插頭的正極引線和負極引線分別接第一USB插頭的VCC端和第二USB插頭的GND端。本實用新型利用兩個USB插頭同時從兩臺筆記本電腦中引出5V電源,由引出的兩個5V電源串聯連接後為網絡交換機供電,很好地解決了市電斷電情況下交換機的供電問題,給機主上網帶來極大的方便。本接口線路簡單、成本低廉、體積小巧,便於拆裝和存放。
文檔編號H04L12/10GK202475457SQ2012201001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明者李志偉 申請人:華北電力大學(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