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
2023-05-28 22:54:56 1
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屬於抗震加固【技術領域】,其在拆除原有門窗後,在原有牆體上設置對門窗洞口起加固作用的封閉的支撐鋼架,支撐鋼架由四組平行槽鋼組成,每組所述平行槽鋼均由兩根槽鋼平行間隔設置而成;每組兩根平行槽鋼的底板之間通過綴板連接,綴板上設置有墊板,錨栓依次穿過墊板、綴板以及每組兩根平行槽鋼之間的空隙與原有牆體錨固連接;相鄰每組平行槽鋼之間相互焊接,且支撐鋼架角部焊接有角鋼綴條。本發明能夠提高牆體的承重和抗剪能力,有效阻止地震中牆體裂縫的延伸,減小了門窗洞口的震害程度,保證磚混房屋的安全性能。
【專利說明】—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一種加固改造措施,特別涉及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屬於抗震加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多層磚混結構房屋是我國既有建築中的主要結構形式,約佔民用建築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然而,磚混結構的基本材料及連接方式決定了其具有脆性性質,因此,磚混結構普遍具有變形能力小,抗震性能差,抗拉、抗剪和抗彎強度比較低且自重較大等一些缺點,一旦發生較強的地震,其震害往往較為嚴重。因此,對不能滿足抗震要求的磚混結構進行抗震加固十分必要。特別是在門窗洞口處地震破壞較為嚴重,所以對門窗洞口處的加固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3]為提高原有磚混房屋門窗洞口處的抗震性能,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即在門窗洞口處設置封閉的槽鋼鋼架,主要為了解決磚混結構抗震性能及抗拉、抗剪能力差以及在地震中門窗洞口處震害較為嚴重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包括原有牆體,還包括對原有牆體上的門窗洞口起加固作用的封閉的支撐鋼架,所述支撐鋼架由四組平行槽鋼組成,並布置在門窗洞口周圍;每組所述平行槽鋼均由兩根槽鋼平行間隔設置而成,每根所述槽鋼均倒扣在四周門窗洞口上,即槽鋼的凹槽部面對原有牆體設置,槽鋼的底板朝向原有牆體外側設置;每組兩根平行槽鋼的底板之間通過綴板連接,綴板上設置有墊板,錨栓依次穿過墊板、綴板以及每組兩根平行槽鋼之間的空隙與原有牆體錨固連接;所述支撐鋼架中相鄰每組平行槽鋼之間相互焊接,且支撐鋼架角部焊接有角鋼綴條。
[0006]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所述槽鋼為10號槽鋼。
[0007]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所述綴板尺寸為:長X寬X厚=40mmX40mmX4mm。
[0008]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所述錨栓直徑為10mm,錨固長度不小於90mm,錨固間距不大於500mm。
[0009]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所述角鋼綴條為等邊角鋼綴條,規格為L25mmX 3mm。
[0010]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門窗洞口上部原有牆體的平拱處採用108膠水泥漿進行灌縫處理。
[0011 ] 上述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的加固方法,採用如下步驟:
[0012]步驟一:根據設計圖紙,先拆除原有牆體上的原有門窗,並剔除需加固門窗洞口處原有牆體上的抹灰;同時,在拆除原有門窗過程中,需對原有牆體進行剔鑿,以滿足安放支撐鋼架後,原有門窗仍可復位;
[0013]步驟二:在門窗洞口周圍安裝槽鋼,安裝時將每組相鄰兩根平行的槽鋼之間用綴板連接,綴板上設置墊板,並利用錨栓與原有牆體錨固連接;
[0014]步驟三:將對接的槽鋼之間相互焊接,在接角處,即支撐鋼架角部設置角鋼綴條;
[0015]步驟四:支撐鋼架定位完成後,對門窗洞口上部原有牆體的平拱處進行灌漿加固;
[0016]步驟五:上述步驟完成後,對支撐鋼架進行整體防鏽、防腐處理;
[0017]步驟六:安裝步驟一中拆除的原有門窗,並進行外觀修繕處理。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發明的優勢在於採用閉合槽鋼支撐框架加固磚混房屋門窗洞口時,槽鋼支撐可以起到過梁作用,並且大大提高了牆體的承重和抗剪能力,有效的阻止了地震中牆體裂縫的延伸,減小了門窗洞口的震害程度,保證磚混房屋的安全性能。
[0020]本發明的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施工簡單,加固後對建築外觀影響較小,並且大大提高了磚混結構門窗洞口處的強度,保證了房屋的安全性。可以預見,隨著人們對震害程度越來越重視,對房屋抗震性能要求逐漸提高的情況下,這種加固結構和加固方法在老舊磚混住宅門窗洞口加固中可以得到廣泛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發明門窗洞口加固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23]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0024]圖中,1:原有牆體;2:槽鋼;3:綴板;4:鋪檢;5:塾板,6:角鋼綴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25]本發明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參見圖1至3所示,包括原有牆體I,以及對原有牆體I上的門窗洞口起加固作用的封閉的支撐鋼架,所述支撐鋼架由四組平行槽鋼組成,並布置在門窗洞口周圍;每組所述平行槽鋼均由兩根槽鋼2平行間隔設置而成,每根所述槽鋼2均倒扣在四周門窗洞口上,即槽鋼2的凹槽部面對原有牆體I設置,槽鋼2的底板朝向原有牆體I外側設置;每組兩根平行槽鋼2的底板之間通過綴板3連接,綴板3上設置有墊板5,錨栓4依次穿過墊板5、綴板3以及每組兩根平行槽鋼2之間的空隙與原有牆體I錨固連接;所述支撐鋼架中相鄰每組平行槽鋼之間相互焊接,且支撐鋼架角部焊接有角鋼綴條6。
[0026]其中,槽鋼2為10號槽鋼,綴板3尺寸為:長X寬X厚=40mmX 40mmX 4mm,錨栓4直徑為10mm,錨固長度不小於90mm,錨固間距不大於500mm,角鋼綴條6為等邊角鋼綴條,規格為L25mmX3mm,且門窗洞口上部原有牆體I的平拱處採用108膠水泥漿進行灌縫處理。
[0027]上述加固結構的加固方法,具體採用如下步驟:
[0028]步驟一:根據設計圖紙,先拆除原有牆體I上的原有門窗,並剔除需加固門窗洞口處原有牆體I上的抹灰;同時,在拆除原有門窗過程中,需對原有牆體I進行剔鑿,以滿足安放支撐鋼架後,原有門窗仍可復位;
[0029]步驟二:在門窗洞口周圍安裝槽鋼2,安裝時將每組相鄰兩根平行的槽鋼2之間用綴板3連接,綴板3上設置墊板5,並利用錨栓4與原有牆體I錨固連接;
[0030]步驟三:將對接的槽鋼2之間相互焊接,在接角處,即支撐鋼架角部設置角鋼綴條
6;
[0031]步驟四:支撐鋼架定位完成後,對門窗洞口上部原有牆體I的平拱處採用108膠水泥漿進行灌漿加固;
[0032]步驟五:上述步驟完成後,對支撐鋼架進行整體防鏽、防腐處理;
[0033]步驟六:安裝步驟一中拆除的原有門窗,並進行外觀修繕處理。
[0034]以上是本發明的一種典型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不限於此。
【權利要求】
1.一種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包括原有牆體(I),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對原有牆體(I)上的門窗洞口起加固作用的封閉的支撐鋼架,所述支撐鋼架由四組平行槽鋼組成,並布置在門窗洞口周圍;每組所述平行槽鋼均由兩根槽鋼(2)平行間隔設置而成,每根所述槽鋼(2)均倒扣在四周門窗洞口上,即槽鋼(2)的凹槽部面對原有牆體(I)設置,槽鋼(2)的底板朝向原有牆體(I)外側設置;每組兩根平行槽鋼的底板之間通過綴板(3)連接,綴板(3)上設置有墊板(5),錨栓(4)依次穿過墊板(5)、綴板(3)以及每組兩根平行槽鋼之間的空隙與原有牆體(I)錨固連接;所述支撐鋼架中相鄰每組平行槽鋼之間相互焊接,且支撐鋼架角部焊接有角鋼綴條(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槽鋼(2)為10號槽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綴板(3)尺寸為:長 X 寬 X 厚=40mmX 40mmX 4mm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錨栓(4)直徑為1mm,錨固長度不小於90mm,錨固間距不大於5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角鋼綴條(6)為等邊角鋼綴條,規格為L25mmX3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其特徵在於:門窗洞口上部原有牆體(I)的平拱處採用108膠水泥漿進行灌縫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磚混房屋門窗洞口加固結構的加固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如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設計圖紙,先拆除原有牆體(I)上的原有門窗,並剔除需加固門窗洞口處原有牆體(I)上的抹灰;同時,在拆除原有門窗過程中,需對原有牆體(I)進行剔鑿,以滿足安放支撐鋼架後,原有門窗仍可復位; 步驟二:在門窗洞口周圍安裝槽鋼(2),安裝時將每組相鄰兩根平行的槽鋼⑵之間用綴板⑶連接,綴板⑶上設置墊板(5),並利用錨栓(4)與原有牆體⑴錨固連接; 步驟三:將對接的槽鋼(2)之間相互焊接,在接角處,即支撐鋼架角部設置角鋼綴條(6); 步驟四:支撐鋼架定位完成後,對門窗洞口上部原有牆體(I)的平拱處進行灌漿加固; 步驟五:上述步驟完成後,對支撐鋼架進行整體防鏽、防腐處理; 步驟六:安裝步驟一中拆除的原有門窗,並進行外觀修繕處理。
【文檔編號】E04G23/02GK104179363SQ201410360792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4日
【發明者】董有, 馬凱, 謝建明 申請人:北京築福國際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