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傷多孔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1:47:56 1
專利名稱:無損傷多孔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學領域,用於臨床診斷以及治療。
目前醫學領域中,臨床診斷及治療性胸腹腔穿刺中,普遍使用的穿刺針與普通的空心注射針頭相同,只是稍長些。穿入胸腹腔後易發生事故(1)。尖銳的針頭很容易刺傷胸腹腔內的內臟器官,如肺、腸等(2),引起臟器損傷出血(3)。國內外近年出現過一些安全性穿刺針,但有些增加了操作步驟,有些提高了技術難度(4、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安全(對內臟無損傷)操作簡便的用於各種胸腹腔穿刺的穿刺針。
無損傷多孔穿刺針為一根中空的管形針。針的頭部有一可壓回、可彈出的鈍性頭,鈍性頭上有數個橢圓形小孔與中空的針管相通,並與所連結的吸引軟管相通,如
圖1。針尾通過接頭與吸引軟管相連。針內部有一彈簧與鈍性頭連接,如圖2。穿刺時,鈍性頭遇到阻力被壓回入針內,針的斜面性針尖露出,可刺入胸腹壁。當穿入胸腹腔內,針頭的阻力消失或減弱,鈍性頭彈出,遮蓋尖銳的針尖,防止刺傷內臟。鈍性頭上的小孔使胸、腹腔與吸引軟管相通,用於抽吸胸腹腔內的積液、積氣,或向胸腹腔內注射氣、液體。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鈍性頭對內臟無損傷,安全性大大提高。由於鈍性頭與針管一體化,鈍性頭上帶有多個小孔與吸引管或注射器相連,使操作較為簡便,操作步驟與原有的普通穿刺針標準操作相同。凡經過正規教育的醫生均可進行操作。穿入胸腹腔後,變換針的位置時,由於針頭為鈍性,不易損傷內臟。而普通的穿刺針針頭尖銳,變換針的位置時容易損傷內臟。
圖面說明無損傷多孔穿刺針結構圖
圖1針的外觀 ①針身 ②鈍性頭 ③銳利的針尖 ④小孔 ⑤接頭 ⑥吸引或注射用軟管圖2針的縱剖面 ①針身 ②鈍性頭 ③銳利的針尖 ④小孔 ⑤接頭 ⑥吸引或注射用軟管 ⑦彈簧在
圖1中,鈍性頭 ②上有小孔 ④,位於針身①的前端,遮擋銳利的針尖③,針身①的尾部通過接頭⑤與吸引或注射用軟管⑥相連。
在圖2中,鈍性頭②位於針身①前端,部分位於針身①內,與彈簧⑦的一端相連並固定,彈簧⑦的一另端固定於針身。當進行胸/腹腔穿刺時,鈍性頭②遇胸/腹壁阻力被壓入針身①內,銳利的針尖③露出,刺穿胸/腹壁,刺入胸/腹腔時,鈍性頭②前方阻力消失,彈出,重新遮擋銳利的針尖③,防止其刺傷內臟。鈍性頭②上的小孔④可使胸/腹腔與針身①的管腔相通,並與接頭⑤和吸引或注射用軟管⑥相通,可用以抽吸胸/腹腔內氣/液體,或向胸/腹腔內注藥。
1郭秀梅,倪士珍,周澤民。自製胸腹腔抽液器。天津醫藥,1994,(8):502。2張振華主編,外科基本功,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88。3張學才,趙文娟,董平,等。穿刺法腹膜透析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11例報告。山東醫藥,1994,(8):19。4林紅伍。自製經皮肺、胸穿刺定位標誌器。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1992,1:30。5張錦賢,杜開齊。連結三通開關的動、靜脈穿刺套管針在胸腔心包腔穿刺引流上的應用。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1993,6:368。
權利要求1.一種無損傷多孔穿刺針,它包括一個長的針身、接頭和吸引或注射用軟管,其特徵是針的頭部有一可壓回、可彈出的鈍性頭,鈍性頭上帶有數個小孔與針管腔相通,鈍性頭與固定於針管腔內的彈簧相連並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學領域,用於臨床診斷和/或治療性胸/腹腔穿刺。無損傷穿刺針頭部由一個可壓回,可彈出的鈍性頭,頭上有數個橢圓形小孔與針管相通。針內有一彈簧與鈍性頭相連,穿刺時,鈍性頭被壓回,針尖露出,可穿入胸腹壁。進入體腔後,鈍性頭彈出,遮蓋針尖,防止內臟損傷。通過鈍性頭上的小孔可抽吸體腔內積氣或積液,或向內注射藥物,以便診斷和治療。
文檔編號A61B17/34GK2456647SQ0024604
公開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7日
發明者李彤 申請人: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