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過油螺栓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5:13:51
專利名稱: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過油螺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過油螺栓。
技術背景 請參考圖1,圖I為一種典型的活塞冷卻噴嘴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活塞冷卻噴嘴主要包括過油螺栓11、金屬環13、以及噴油彎管12。噴油彎管12通過金屬環13與過油螺栓11固定。過油螺栓11具有軸向盲孔,該盲孔作為輸油通道111,圖I中盲孔底部的開口為進油口 112,過油螺栓11的周壁上還設有連通輸油通道111的輸油口 113,輸油口 113與噴油彎管12連通。活塞冷卻噴嘴固定裝配在發動機的油道上,尤其是熱負荷較高的發動機上一般都設有活塞冷卻噴嘴。設置活塞冷卻噴嘴後,發動機油道內的冷卻機油能夠自進油口 112進入輸油通道111內,繼而通過輸油口 113進入噴油彎管12,噴油彎管12的出油口 121將機油噴射至活塞。則在發動機的整個運轉過程中,冷卻噴嘴一直向活塞噴射冷卻機油以對高溫的活塞進行冷卻。為了使噴油彎管12的出油口 121能夠將冷卻機油噴射至活塞上,需要保證出油口121噴射油束的射程,故一般將出油口 121的直徑設計的偏小,而進油口 112直徑偏大,以確保出油口 121處具備一定油壓。然而,該技術方案存在下述技術問題發動機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各個摩擦副由於相對運動,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摩擦副上的金屬屑或者其它成分的顆粒物進入到發動機油道的冷卻機油中,使冷卻機油中含有雜質顆粒。而活塞冷卻噴嘴工作時,油道中帶有雜質的機油會自過油螺栓11底部進油口112進入,由於進油口 112直徑較大,機油中的雜質顆粒會隨機油一同進入,最終進入噴油彎管12末端的出油口 121,出油口 121的直徑小於進油口 112的直徑,一些偏大的雜質顆粒會堵塞出油口 121,導致冷卻噴嘴無法噴油,從而無法對活塞進行有效地冷卻,嚴重時可造成發動機拉缸。有鑑於此,如何降低活塞冷卻噴嘴的出油口被堵塞的機率,保持噴嘴對活塞的冷卻效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過油螺栓,該過油螺栓可以顯著降低活塞冷卻噴嘴的出油口被堵塞的機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活塞冷卻噴嘴的過油螺栓,具有輸油通道,以及連通所述輸油通道和活塞冷卻噴嘴上噴油彎管的輸油口,所述過油螺栓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輸油通道連通的進油口。優選地,所述進油口均設置於所述過油螺栓的一端,且該端的周向和端面處均設有所述進油口。[0011]優選地,沿所述過油螺栓一端的周向設置四個所述進油口,該端端面的中部設有一所述進油口。優選地,沿所述過油螺栓一端周向設置的所述進油口沿周向均布。優選地,所述輸油通道貫通所述過油螺栓的另一端,且所述過油螺栓的另一端具有封堵所述輸油通道的塞頭。優選地,所述塞頭為鉚釘或是銷釘。該過油螺栓上設有至少兩個與輸油通道連通的進油口,由於設置了多個進油口,則在保證與背景技術中同樣進油量的前提下,可以縮小各進油口的直徑,相應地,進入輸油通道內的機油雜質顆粒的數目可以相對減少,也就顯著降低了出油口被雜質顆粒堵塞的機率,使得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活塞得以有效冷卻。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活塞冷卻噴嘴,具有過油螺栓和噴油彎管,所述噴油彎管·設有出油口,所述過油螺栓為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過油螺栓。由於上述過油螺栓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過油螺栓的活塞冷卻噴嘴也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優選地,所述過油螺栓的周壁設有所述輸油口,所述過油螺栓與所述噴油彎管通過金屬環固定;所述金屬環卡套所述過油螺栓,且所述金屬環周壁設有插孔,所述噴油彎管的一端插接於所述插孔內,並與所述輸油口連通。優選地,所述進油口的直徑等於或小於所述噴油彎管的所述出油口的直徑。則發動機油道中等於或大於出油口直徑的雜質顆粒將無法自進油口進入輸油通道內,也就無法進入出油口處,則基本上可以杜絕出油口被堵塞的現象。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發動機,具有油道和設於油道上的活塞冷卻噴嘴,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冷卻噴嘴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活塞冷卻噴嘴,所述冷卻噴嘴的過油螺栓的進油口連通所述油道。由於上述活塞冷卻噴嘴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活塞冷卻噴嘴的發動機也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
圖I為一種典型的活塞冷卻噴嘴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活塞冷卻噴嘴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 I 中11過油螺栓、111輸油通道、112進油口、113輸油口、12噴油彎管、121出油口、13
金屬環;圖2 中21過油螺栓、211輸油通道、212進油口、213輸油口、22噴油彎管、221出油口、23
金屬環、24塞頭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為提供一種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過油螺栓,該過油螺栓可以顯著降低活塞冷卻噴嘴的出油口被堵塞的機率。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理解和簡潔描述,下面結合活塞冷卻噴嘴描述過油螺栓,有益效果不再單獨論述。請參考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活塞冷卻噴嘴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例中的活塞冷卻噴嘴具有過油螺栓21和噴油彎管22。噴油彎管22設有出油口 221 ;過油螺栓21具有輸油通道211,以及向噴油彎管22出油口 221輸油的輸油口213,輸油口 213連通輸油通道211,且過油螺栓21具有進油口 212,活塞冷卻噴嘴設置於發動機的油道上時,油道內的冷卻機油能夠自過油螺栓21的進油口 212進入輸油通道211內,繼而通過輸油口 213流入噴油彎管22,並由噴油彎管22的出油口 221噴射至活塞上,以冷卻活塞。該過油螺栓21上設有至少兩個與輸油通道211連通的進油口 212,如圖2所示, 各進油口 212均設置於過油螺栓21的一端,且該端的周向和端面處均設有進油口 212。由於設置了多個進油口 212,則在保證與背景技術中同樣進油量的前提下,可以縮小各進油口212的直徑,相應地,進入輸油通道211內的機油雜質顆粒的數目可以相對減少,出油口 221被雜質顆粒堵塞的機率也得以降低,使得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活塞得以有效冷卻。具體地,可以沿過油螺栓21—端的周向設置四個進油口 212,該端端面的中部設有一進油口 212,以圖2為視角,則進油口 212均設置於過油螺栓21的下端。將進油口 212均設置於過油螺栓21的一端,有助於冷卻機油的集中進入,保持輸油通道211內的機油壓力。而且,在過油螺栓21端部的周向和端面均設置進油口 212,充分利用了過油螺栓21的端部面積,以便設置數目合適的進油口 212。進一步地,過油螺栓21 —端周向設置的進油口212可以沿其周向均布,均布的進油口 212有助於冷卻機油的順利進入。圖2中設置了五個進油口 212,可以想到,根據進油量的需求還可以設置五個以上或是以下的進油口 212。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一步優化,即使進油口 212的直徑等於或小於噴油彎管22上出油口 221的直徑,最好是小於出油口 221的直徑。如此設計,發動機油道中等於或大於出油口 221直徑的雜質顆粒將無法自進油口 212進入輸油通道211內,也就無法進入出油口221處,則基本上可以杜絕出油口 221被堵塞的現象。設計時,在直徑等於或小於出油口 221時,需要合理設計進油口 212的直徑,以確保多個進油口 212的進油量能夠滿足出油口 221油束射程要求,即進油口 212的直徑越小,進油口 212設置的數目應相應增加。進一步地,輸油通道211可以貫通過油螺栓21的另一端,另一端即與進油口 212設置端相對的一端,此外,過油螺栓21的另一端具有封堵輸油油道的塞頭24。從圖2中可以看出,輸油螺栓為貫通過油螺栓21上端的通孔,上端設有塞頭24。塞頭24用於保證冷卻進油進入輸油通道211後不會外漏,而是進入噴油彎管22中。塞頭24具體可以是鉚釘或是銷釘,也可以是其他能夠封堵輸油通道211上端的部件,甚至可以直接焊接封堵。該結構的過油螺栓21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加工首先,在過油螺栓21上加工出一盲孔,盲孔的開口即圖2中所示的設有塞頭24的上端開口 ;然後,在過油螺栓21的下端加工出多個進油口 212,可以衝壓或是鑽孔形成,並在過油螺栓21上加工出輸油口 213。該種方式易於加工出直徑較小的進油口 212,且使得輸油通道211也滿足油量通過的需求。當然,過油螺栓21也可以加工出類似於背景技術中的結構,此時需要形成直徑較小且數目為兩個以上的進油口 212時,可以封堵下端的開口,並在周壁上衝壓出細小的進油口 212,顯然,該種結構的加工簡易性和可靠性次於上述實施例。噴油彎管22與過油螺栓21的具體裝配方式可以如圖2所示。該實施例中,過油螺栓21與噴油彎管22通過金屬環23固定,金屬環23卡套過油螺栓21,二者可以過盈配合或是其他固定連接方式,且金屬環23周壁設有插孔,噴油彎管22上與出油口 221相對的一端能夠插接於插孔內。另外,過油螺栓21的周壁設有與插孔位置對應的輸油口 213,則噴油彎管22插入插孔後能夠與輸油口 213相對,則過油螺栓21輸油通道211內的冷卻機油可以進入噴油彎管22。當然,噴油彎管22和過油螺栓21也可以採用其他常規的連接方式,比如噴油彎管22直接插接於過油螺栓21。除了上述過油螺栓21和活塞冷卻噴嘴,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發動機,具有油道,和設於油道上的活塞冷卻噴嘴,活塞冷卻噴嘴為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活塞冷卻噴嘴,冷卻噴嘴的過油螺栓21的進油口 212連通油道,則油道內的冷卻機油能夠進入冷卻噴嘴內並噴向活塞,起到冷卻作用。由於上述活塞冷卻噴嘴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活塞冷卻噴嘴的發動機也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過油螺栓均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活塞冷卻噴嘴的過油螺栓,具有輸油通道(211),以及連通所述輸油通道(211)和活塞冷卻噴嘴上噴油彎管(22)的輸油口(213),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油螺栓(21)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輸油通道(211)連通的進油口(21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過油螺栓,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油口(212)均設置於所述過油螺栓(21)的一端,且該端的周向和端面處均設有所述進油口(212)。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油螺栓,其特徵在於,沿所述過油螺栓(21)—端的周向設置四個所述進油口(212),該端端面的中部設有一所述進油口(212)。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過油螺栓,其特徵在於,沿所述過油螺栓(21)—端周向設置的所述進油口(212)沿周向均布。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過油螺栓,其特徵在於,所述輸油通道(211)貫通所述過油螺栓(21)的另一端,且所述過油螺栓(21)的另一端具有封堵所述輸油通道(211)的塞頭(24)。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過油螺栓,其特徵在於,所述塞頭(24)為鉚釘或是銷釘。
7 一種活塞冷卻噴嘴,具有過油螺栓(21)和噴油彎管(22),所述噴油彎管(22)設有出油口(221),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油螺栓(21)為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過油螺栓(21)。
8.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冷卻噴嘴,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油螺栓(21)的周壁設有所述輸油口(213),所述過油螺栓(21)與所述噴油彎管(22)通過金屬環(23)固定;所述金屬環(23)卡套所述過油螺栓(21),且所述金屬環(23)周壁設有插孔,所述噴油彎管(22)的一端插接於所述插孔內,並與所述輸油口(213)連通。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活塞冷卻噴嘴,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油口(212)的直徑等於或小於所述噴油彎管(22)的所述出油口(221)的直徑。
10.一種發動機,具有油道和設於油道上的活塞冷卻噴嘴,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冷卻噴嘴為權利要求7-9任一項所述的活塞冷卻噴嘴,所述冷卻噴嘴的過油螺栓(21)的進油口(212)連通所述油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活塞冷卻噴嘴的過油螺栓,具有輸油通道,以及連通所述輸油通道和活塞冷卻噴嘴上噴油彎管的輸油口,所述過油螺栓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輸油通道連通的進油口。該過油螺栓上設有至少兩個與輸油通道連通的進油口,由於設置了多個進油口,則在保證與背景技術中同樣進油量的前提下,可以縮小各進油口的直徑,相應地,進入輸油通道內的機油雜質顆粒的數目可以相對減少,也就顯著降低了出油口被雜質顆粒堵塞的機率,使得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活塞得以有效冷卻。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發動機及活塞冷卻噴嘴。
文檔編號F01P3/08GK202768135SQ2012205049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丁守福, 郭聖剛, 林秋蘭, 張英 申請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