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牽引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2:10:46 1
專利名稱:頸椎牽引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治療頸椎病用的頸椎牽引固定器,屬於醫療器械中的一種器具。
目前,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病人除吃藥打針治療外,多數病人需牽引治療。國內現用的頸椎牽引器有許多種,如顱骨牽引弓,頸部牽引帶,使用這幾種牽引裝置易給病人帶來許多不便,它們功能單一,只能起牽引作用,又不能起固定作用,時間長,效果差。又如soml頸部矯形器、自帶裡杆牽引器、氣墊牽引器等等,結構較複雜,普遍存在牽引力不好掌握,固定作用差,不能調整角度,病人帶上不能工作和休息的問題。又如中國專利CN87208917中公開了一種攜帶式頸椎牽引器,它是由支撐裝置、牽引裝置和頭套組成,但其不足在於牽引力不好掌握,不能自行調整角度,固定作用差,病人帶上不能工作和休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上述原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攜、牽引力好掌握,角度可調,固定好的頸椎牽引固定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本實用新型是由頭圈、下頜託、撐開器和肩託構成,其特點是下頜託由螺釘連接在帶調節板的頭圈上,帶調節杆的左、右撐開器的上端分別接在下頜託與帶調節板的頭圈的連接點上,左、右撐開器的下端分別接在帶調節板的肩託兩側上。為便於調節上、下、左、右的角度,在頭圈上的調節板與肩託上的調節板上均有相對應的孔,頭圈上的調節板與肩託上的調節板由螺釘連接在一起,為固定穩固,在肩託兩側上分別裝有兩端帶扣的固定帶。為方便自行調整高、低位置,在左、右撐開器的兩端分別設有孔,左、右撐開器上的調節杆的上、下部位分別設有正、反向螺紋扣。
附圖的圖面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下頜託(1),帶調節板的頭圈(2),孔(3),撐開器(4),調節杆(5),螺紋扣(6),帶調節板的肩託(7),固定帶(8),孔(9)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治療頸椎病用的醫療器械,它由下頜託(1)、頭圈(2)、撐開器(4)和肩託(7)等部件構成。下頜託(1)由螺釘連接在帶調節板的頭圈(2)上,帶調節杆(5)的左、右撐開器(4)的上端分別接在下頜託(1)與帶調節板的頭圈(2)的連接點上,頭圈(2)上的調節板與肩託(7)上的調節板均有相對應的孔(9),兩調節板由螺釘連接在一起。根據病人的情況,可上、下、左、右移動,調節角度。左、右撐開器(4)的兩端分別有孔(3),撐開器(4)上的調節杆(5)的上、下部位分別設有正、反向螺紋扣(6),為的是調正高度。撐開器(4)的下端分別由螺釘固定在帶調節板的肩託(7)的兩側上,為使牽引固定器穩固地固定在病人肩上,在肩託(7)上分別裝有兩端帶扣的固定帶(8)。使用時,只要把固定帶(8)扣緊即可,高度不合適時,調節撐開器(4),角度不合適時,分別調節頭圈(2)與肩託(7)上的調節板即可。不用時,只要把各連接處的螺釘拆卸,即可收藏保管。
本實用新型相比原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成本低,使用攜帶方便,安全可靠,無付作用等特點,是治療各種頸椎病及頸椎損傷矯形用的一種理想的頸椎牽引固定器。
權利要求1.一種頸椎牽引固定器,它由頭圈、下頜託、撐開器和肩託構成,其特徵在於下頜託由螺釘連接在帶調節板的頭圈上,帶調節杆的左、右撐開器的上端分別接在下頜託與帶調節板的頭圈的連接點上,左、右撐開器的下端分別接在帶調節板的肩託兩側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頸椎牽引固定器,其特徵在於頭圈上的調節板與肩託上的調節板上均有相對應的孔,頭圈上的調節板與肩託上的調節板由螺釘連接在一起,肩託兩側上分別裝有兩端帶扣的固定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頸椎牽引固定器,其特徵在於左、右撐開器的兩端分別有孔,左、右撐開器上的調節杆的上、下部位分別設有正、反向螺紋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治療頸椎病用的頸椎牽引固定器,它由頭圈、下頜託、撐開器和肩託構成,其特徵在於下頜託由螺釘連接在帶調節板的頭圈上,帶調節杆的左、右撐開器的上端分別接在下頜託與帶調節板的頭圈的連接點上、左、右撐開器的下端分別接在帶調節板的肩託兩側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成本低、使用攜帶方便,可自行調節角度,固定作用好,治療效果好,是治療各種頸椎病用的理想的頸椎牽引固定器。
文檔編號A61F5/01GK2084807SQ9120284
公開日1991年9月18日 申請日期1991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1991年2月23日
發明者高明啟 申請人:高明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