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電芯的清潔裝置及加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2:11:37

本申請涉及電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電芯的清潔裝置及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技術中進行電芯的生產時,需要將電芯的殼體與頂蓋焊接到一起,然而,在焊接前殼體和頂蓋的焊接面上通常存在粉塵、碎屑等汙染物,導致此焊接面受到了比較嚴重的汙染。在實施焊接的操作時,前述汙染物將直接導致焊接面處出現爆點、針孔等焊接缺陷。因此,電芯的焊接質量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應用於電芯的清潔裝置及加工設備,以提高電芯的焊接質量。
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應用於電芯的清潔裝置,其包括電芯定位部和吹掃機構,所述吹掃機構上開設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相連通,且所述出風口用於與電芯上的待吹掃部位相對布置。
優選地,所述吹掃機構上還開設排風口,所述排風口用於與所述電芯所在的空間相連通。
優選地,還包括抽風機構,所述抽風機構設置於所述排風口處。
優選地,所述排風口的軸線相對於所述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傾斜。
優選地,所述排風口的軸線相對於所述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傾斜45度。
優選地,所述排風口包括第一排風口和第二排風口,所述第一排風口和所述第二排風口分別位於所述出風口的相對兩側。
優選地,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連通送風腔,自所述進風口至所述出風口的方向上,所述送風腔的過流面積減小。
優選地,所述送風腔的腔壁包括弧形腔壁,所述弧形腔壁位於所述腔壁上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出風口為環形出風口,所述環形出風口的環繞方向用於與所述待吹掃部位的環繞方向一致。
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應用於電芯的加工設備,其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清潔裝置。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所提供的清潔裝置可以應用於電芯的加工,通過該清潔裝置的電芯定位部對電芯實施定位,再藉助吹掃機構將電芯上的待吹掃部位的汙染物吹去,進而提高待吹掃部位的潔淨度。因此,該清潔裝置可以防止電芯上的汙染物對電芯的焊接造成不良影響,以此提高電芯的焊接質量。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清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加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2中最右側的箭頭指的是推動力的作用方向,圖1和圖2中其餘的箭頭指示的是氣流方向。
附圖標記:
10-電芯定位部;
20-吹掃機構;
200-進風口;
201-出風口;
202-排風口;
202a-第一排風口;
202b-第二排風口;
203-送風腔;
30-電芯;
300-焊接面;
40-底座;
50-外殼。
此處的附圖被併入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請的實施例,並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申請的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申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2所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應用於電芯的清潔裝置,該清潔裝置的作用是除去電芯上的汙染物,以防這些汙染物對電芯的焊接造成影響,當然,也可以防止這些汙染物對電芯的其他加工操作造成影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清潔裝置可包括電芯定位部10和吹掃機構20,該吹掃機構20可以安裝於電芯定位部10上,也可以獨立設置。
電芯定位部10可以實現電芯30的定位,使得電芯30在實施吹掃過程中不發生位移。具體地:當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清潔裝置單獨使用時,此處的電芯定位部10可以採用多個限位塊組合形成的結構,通過各限位塊對電芯30提供支撐力和限位作用力;當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清潔裝置集成在加工設備中時,即可將電芯定位部10集成於加工設備上。
吹掃機構20的作用是向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吹掃氣體,該氣體可以是空氣。該吹掃機構20上可開設進風口200和出風口201,進風口200與出風口201相連通,且出風口201用於與電芯30上的待吹掃部位相對布置,此處的待吹掃部位可以是電芯30上的焊接面300。也就是說,從出風口201流出的氣體可以直接到達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以此向該待吹掃部位的汙染物施加吹掃力。具體地:當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清潔裝置單獨使用時,吹掃機構20可以相對於電芯定位部10固定或者與該電芯定位部10相對活動連接,其具體結構可以採用中空的殼狀結構;當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清潔裝置集成在加工設備中時,吹掃機構20可以與加工設備的其他部分固定連接或者一體成型。
採用上述清潔裝置後,首先可以將電芯30定位於電芯定位部10上,使得電芯30上的待吹掃部位與吹掃機構20的出風口201相對,從出風口201中流出的氣流即可作用於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將該部位處的汙染物吹去。接下來再對電芯30實施後續的加工操作(例如焊接)。因此,該清潔裝置可以提高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的潔淨度,進而防止電芯上的汙染物對電芯30的焊接造成不良影響,以此提高電芯30的焊接質量。
為了強化吹掃效果,還可以在吹掃機構20上開設排風口202,該排風口202用於與電芯30所在的空間相連通。也就是說,氣體經過吹掃機構20的進風口200、出風口201到達電芯30所在的空間,對電芯30實施吹掃操作後,再通過排風口202排出。通過設置排風口202,可以促使氣體在吹掃過程中形成比較良好的循壞,不僅可以保證吹掃力度,還可以將電芯30上吹下的汙染物帶出整個清潔裝置,以防該汙染物對電芯30造成二次汙染。
具體實施例中,上述吹掃機構20可以僅包括中空的殼體,前述進風口200、出風口201和排風口202均可以直接開設在該殼體上,也可以在該殼體上連接進風管、出風管和排風管,進風管上開設進風口200,出風管上開設出風口201,排風管上開設排風口202。另外,出風口201在電芯30的軸向上的尺寸可以是0.5~2mm,出風口201的端面與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之間的距離可以是1~30mm,進風口200可以連通壓力為0.3~0.6MPa的壓縮空氣。
進一步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清潔裝置還可包括抽風機構(圖中未示出),該抽風機構設置於前述的排風口202處,抽風機構的抽風流量可以大於進風口200處的進風流量,一般可以設置為進風流量的1~2倍。在實施吹掃操作時,抽風機構可以切換至工作狀態,以此對電芯30所在的空間施加抽吸作用力,使得該空間內形成負壓,在該負壓的作用下,此空間內的氣體和汙染物可以更可靠、更高效地從清潔裝置中排出。此抽風機構可以是抽風機。
另外,為了更加順暢地將汙染物帶出清潔裝置,排風口202的軸線可以相對於出風口201的出風方向傾斜。出風口201的出風方向指的是出風口201指向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的方向。排風口202相對於此處的出風方向傾斜,使得電芯30的同側同時存在出風口201和排風口202,以此適應氣流與電芯30碰撞後的流動方向,使得氣流可以帶著汙染物快速地向排風口202運動,進而順暢地從排風口202排出。排風口202的傾斜方向可以靈活設置,為了更大程度地強化排風效果,本申請實施例優選排風口202的軸線相對於出風口201的出風方向傾斜45度。
可以理解地,上述排風口202可以僅設置在出風口201的單側,但是考慮到氣流與電芯30碰撞後,將沿著多個方向繼續流動,因此為了得到更好的排風效果,此排風口202可以包括第一排風口202a和第二排風口202b,該第一排風口202a和第二排風口202b可分別位於出風口201的相對兩側。此時,位於中間位置的出風口201中流出的氣體與電芯30發生碰撞作用,以實現汙染物的吹掃,碰撞後的氣體帶動汙染物向出風口201的相對兩側流動,進而通過第一排風口202a和第二排風口202b同時排出。當清潔裝置還設置前文所描述的抽風機構時,抽風機構可同時與第一排風口202a和第二排風口202b連通,進而對氣體和汙染物施加更大的抽力,從而提高排出汙染物的效果和效率。需要說明的是,當排風口202包括第一排風口202a和第二排風口202b時,第一排風口202a的軸線所在方向可以與出風口201處的出風方向相反,第二排風口202b的軸線所在方向可以相對於出風口201處的出風方向傾斜。
通常,吹掃機構20的進風口200與出風口201之間會連通送風腔203,氣體從進風口200流入,流經該送風腔203,再流動至出風口201並吹出。為了提高吹掃機構20向電芯30施加的吹掃力,可對前述的送風腔203作如下設置:自進風口200至出風口201的方向上,送風腔203的過流面積減小。此處的過流面積指的是,沿著垂直於進風口200至出風口201所形成方向的方向,送風腔203的截面面積。如此設置後,隨著氣流逐漸靠近出風口201,氣流的流速增加,壓力提高,其作用於電芯30上以後,可以更徹底地吹去電芯30上的汙染物。
具體地,上述送風腔203的腔壁可以採用階梯結構,使得送風腔203的過流面積呈階梯式減小,但是為了提高氣流的穩定性,該送風腔203的腔壁可包括弧形腔壁,該弧形腔壁位於腔壁上靠近出風口201的一側。此弧形腔壁可以使送風腔203的過流面積呈逐漸減小的趨勢,因此氣流的流速變化隨之呈現逐漸變化的趨勢,進而達到前述目的。需要說明的是,在整個送風腔203的周向上,可以僅包括弧形腔壁,也可以同時包括弧形腔壁和平面腔壁,或者採用其他結構形式,只要能夠使送風腔203的過流面積減小即可。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出風口201與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直接相對,因此出風口201的結構將對待吹掃部位的吹掃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當待吹掃部位是電芯30的局部區域時,出風口201可以採用離散結構,也就是說,只需要在待吹掃部位設置對應的出風口201即可。當待吹掃部位在電芯30上呈環形分布規律時,如果將出風口201設置為離散結構,那麼待吹掃部位的部分區域的吹掃效果就會不太理想。有鑑於此,可將出風口201設置為環形出風口,該環形出風口的環繞方向用於與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的環繞方向一致。此結構下,出風口201呈連續分布,待吹掃部位的各處均可與出風口201相對,進而提高清潔裝置的吹掃面積,以此提高吹掃效果。
如圖2所示,基於上述各實施例,本申請還提供一種應用於電芯的加工設備,該加工設備具體可以是入殼機。可以包括底座40和清潔裝置,此清潔裝置安裝於底座40上,並且,該清潔裝置的各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整個加工設備中,使得整個加工設備可以實現電芯30的吹掃。電芯30可以被推入預先放置於底座40上的外殼50內,且電芯30上的待吹掃部位可位於外殼50之外。此時,出風口201在電芯30的軸向上的尺寸可以是0.5~2mm,出風口201的端面與電芯30的待吹掃部位之間的距離可以是0.5~5mm,進風口200可以連通壓力為0.1~0.4MPa的壓縮空氣。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申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