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面膠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4 18:37:06
本發明涉及一種胎面膠及其製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含有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的胎面膠及其製備方法,屬於輪胎製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輪胎胎面膠專門為平衡磨耗、牽引、操縱和滾動阻力而配置,必須在多種行駛條件下有效作用,並滿足顧客對輪胎高耐磨、高耐久、低滾阻、綠色環保的期望。
石墨烯(GE)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201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是目前強度最高、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一種具有優異力學、熱學和電學性能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比表面積大,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能夠極大改善橡膠體系的熱傳導效率,將其內部熱量及時導出,減少橡膠分子之間因劇烈摩擦而產生的熱積累,降低輪胎內部溫度、減小磨耗、延長輪胎使用壽命;同時,使得胎面膠的拉伸強度、定伸應力、硬度和耐磨性有了明顯提高。
氧化石墨烯(GO)是石墨烯製備過程中的前驅體,表面含有豐富的含氧官能團,如羧基(-COOH-)、羰基(-CO-)、磺醯基(O=S=O)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好於石墨烯,在含量小於3‰時,通過簡單機械混合即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胎面膠及其製備方法,提高了輪胎胎面膠磨耗性能、降低輪胎滾動阻力,克服現有石墨烯在橡膠基體中分散困難、界面作用差的問題。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胎面膠,其特徵是,包括以下組份,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天然橡膠80~100份、順丁橡膠0~20份、塑解劑0~0.15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5~15份、炭黑40~45份、白炭黑10~15份、矽烷偶聯劑2~3份、氧化鋅3.5~4.0份、硬脂酸2~3份、防老劑3~3.5份、微晶蠟1~2份、硫磺1.0~1.5份、促進劑1.0~2.0份和防焦劑0.1~0.3份。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塑解劑為塑解劑SJ-103。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炭黑為N234炭黑。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矽烷偶聯劑為Si69。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為含有5%石墨烯和5%氧化石墨烯的天然橡膠母料,石墨烯厚度小於2nm,氧化石墨烯的厚度小於2nm。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防老劑為防老劑4020或防老劑RD。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促進劑為促進劑NS。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防焦劑為防焦劑CTP。
所述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5~15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5分鐘,再加入80~100份天然橡膠、0~20份順丁橡膠、0~0.15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3~5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轉子轉速為60±5r/min;再加入3.5~4.0份氧化鋅、2~3份硬脂酸混煉20±2s,接著加入27~30份炭黑、10~15份白炭黑、2~3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3.5份防老劑、1~2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再加入13~15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終煉溫度為90~100℃,開煉機輥距為4±0.2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1.5分鐘,加入1.0~1.5份硫磺、1.0~2.0份促進劑與0.1~0.3份防焦劑,過輥1.5~2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下片,即得到所述的胎面膠成品。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1)和(6)中,開煉機輥筒的直徑為160mm,輥筒寬度為320mm,前後輥筒速比為1:1.4。
本發明所述的胎面膠及其製備方法,方法簡單,步驟易於操作,製備得到的胎面膠磨耗性能有顯著提高,輪胎滾動阻力降低,成品輪胎的使用壽命更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天然膠為煙片膠RSS#3;順丁膠為齊魯石化有限公司生產的BR9000;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外購於成都創威新材料有限公司;N234炭黑外購於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白炭黑外購於確成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硫磺外購於朝陽明宇化工有限公司;防老劑4020外購於山東聖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為防老劑4020,化學名稱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對苯二胺;防老劑RD外購於南京化工廠,商品名為防老劑RD,化學名為2,2,4-三甲基-1,2-二氫化喹啉聚合體;微晶蠟外購於上海綠菱特種蠟製品廠生產,商品名稱為橡膠防護蠟;氧化鋅外購於江蘇溧陽昆達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外購於江陰朝陽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防焦劑CTP外購於陽穀華泰化工有限公司,化學名為N-環己基硫代領苯二甲醯亞胺;塑解劑SJ-103外購於武漢徑河化工有限公司。
實施例一:一種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5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分鐘,再加入90份天然橡膠、10份順丁橡膠、0.1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3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轉子轉速為60±5r/min;再加入4.0份氧化鋅、3份硬脂酸混煉20±2s,接著加入30份炭黑、10份白炭黑、2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份防老劑、1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再加入13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終煉溫度為90~100℃,開煉機輥距為4±0.2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分鐘,加入1.5份硫磺、1.0份促進劑與0.1份防焦劑,過輥1.5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下片,即得到所述的胎面膠成品。
上述步驟中,開煉機輥筒的直徑為160mm,輥筒寬度為320mm,前後輥筒速比為1:1.4。
實施例二:一種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10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分鐘,再加入90份天然橡膠、10份順丁橡膠、0.1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3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轉子轉速為60±5r/min;再加入4.0份氧化鋅、3份硬脂酸混煉20±2s,接著加入30份炭黑、10份白炭黑、2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3.5份防老劑、1~2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再加入13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終煉溫度為90~100℃,開煉機輥距為4±0.2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5分鐘,加入1.5份硫磺、2.0份促進劑與0.3份防焦劑,過輥2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下片,即得到所述的胎面膠成品。
上述步驟中,開煉機輥筒的直徑為160mm,輥筒寬度為320mm,前後輥筒速比為1:1.4。
實施例三:一種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10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5分鐘,再加入90份天然橡膠、10份順丁橡膠、0.1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4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轉子轉速為60±5r/min;再加入3.6份氧化鋅、2.5份硬脂酸混煉20±2s,接著加入28份炭黑、12份白炭黑、2.5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2份防老劑、1.5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2s,混煉溫度為100±5℃;再加入14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終煉溫度為95℃,開煉機輥距為4±0.2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2分鐘,加入1.2份硫磺、1.5份促進劑與0.2份防焦劑,過輥1.6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下片,即得到所述的胎面膠成品。
上述步驟中,開煉機輥筒的直徑為160mm,輥筒寬度為320mm,前後輥筒速比為1:1.4。
實施例四:一種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5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5分鐘,再加入100份天然橡膠、0.15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3~5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s,密煉機初始溫度為100℃,轉子轉速為60r﹒min-1。再加入3.5份氧化鋅、2份硬脂酸混煉20s,接著加入29份炭黑、15份白炭黑、3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5份防老劑、1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s,再加入剩餘的11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開煉機輥距為4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1.5分鐘,加入1.0份硫磺、1.3份促進劑與0.3份防焦劑,過輥1.5~2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膠溫為90~100℃),下片,即得到含有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的胎面膠成品。
實施例五:一種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10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5分鐘,再加入100份天然橡膠、0.15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3~5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s,密煉機初始溫度為100℃,轉子轉速為60r﹒min-1。再加入3.5份氧化鋅、2份硬脂酸混煉20s,接著加入29份炭黑、15份白炭黑、3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5份防老劑、1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s,再加入剩餘的11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開煉機輥距為4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1.5分鐘,加入1.0份硫磺、1.3份促進劑與0.3份防焦劑,過輥1.5~2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膠溫為90~100℃),下片,即得到含有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的胎面膠成品。
實施例六:一種胎面膠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1)塑煉:將15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在開煉機上過輥,開煉機輥距為1.3±0.15mm,輥溫保持在70±5℃,過輥3~5分鐘,再加入100份天然橡膠、0.15份塑解劑一起混煉,持續過輥3~5分鐘後,下片;
(2)一段混煉:將步驟(1)混煉均勻的橡膠加入密煉機中,混煉30s,密煉機初始溫度為100℃,轉子轉速為60r﹒min-1。再加入3.5份氧化鋅、2份硬脂酸混煉20s,接著加入29份炭黑、15份白炭黑、3份矽烷偶聯劑,混煉至150~155℃排膠,得到一段母膠;
(3)第一次靜置:將一段混煉得到的一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4)二段混煉:將一段母膠與3.5份防老劑、1份微晶蠟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30s,再加入剩餘的11份炭黑,混煉至145~150℃排膠,得到二段母膠;
(5)第二次靜置:將二段混煉得到的二段母膠置於空氣中冷卻12小時;
(6)終煉:終煉在開煉機上進行,開煉機輥距為4mm,將二段母膠在開煉機上過輥,過輥1~1.5分鐘,加入1.0份硫磺、1.3份促進劑與0.3份防焦劑,過輥1.5~2分鐘,左右各割刀3次,調節輥距至最小,打三角包6次,之後打卷4次(膠溫為90~100℃),下片,即得到含有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的胎面膠成品。
對比例一:與實施例四的製備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未添加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
對實施例一和對比例一製備得到的含有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的胎面膠進行性質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與對比例1的膠料相比,採用本發明實施例1~實施例6製備的含有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的胎面膠,硬度、拉斷伸長率、拉伸強度、300%定伸應力有明顯提高,阿克隆磨耗體積減少,胎面膠的耐磨性能增加。還可以得出,加入10份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膠複合母料時,膠料的綜合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