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0:07:56 2

本發明涉及豆製品加工領域,特別涉及過濾清洗機。
背景技術:
在大豆加工領域,原材料大豆中含有許多雜質,大豆表面有汙垢,加工前需要對大豆進行過濾和清洗除去大豆中的含有的雜質和大豆表面的汙垢,使大豆清潔乾淨,達到食品安全要求,常用的人工攪拌清洗大豆和採用機械抖動分離大豆中的雜質的方式,人工消耗量大,生產效率低,不能滿足自動化的生產作業。
綜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種技術方案解決現有的大豆過濾清洗,人工消耗量大,生產效率低,不能滿足自動化的生產作業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人工消耗量小,生產效率高,能實現自動過濾和清洗大豆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過濾清洗機,包括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下端設置有下料漏鬥,所述下料漏鬥出料口端設置有儲存箱,所述儲存箱底部設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正下方設置有若干斜槽,所述斜槽的出料口與篩選槽的進料口相接,所述篩選料槽的出料口與運輸槽進料口相接,所述運輸槽的出料口與清洗裝置的進料口相接。
通過設置抽氣裝置,將大豆自動吸入進料筒內,進料筒上設置有進水管,大豆和水通過下料漏鬥進入儲存箱,儲存箱底部連接有出料管,大豆通過水的帶動從沿出料管進入斜槽,斜槽為一定傾斜角度設置,斜槽的出料口與篩選槽的進料口相接,大豆沿斜槽向下流動進入篩選槽,經過篩選除去混合在大豆中的雜質後,大豆沿運輸槽進入清洗裝置,通過清洗裝置的旋轉除去大豆表面的汙垢,從大豆進入進料筒內到最後篩選清洗完成,整個生產流程無需人工操作,生產效率高,實現了自動化篩選和清洗大豆的目的。
優選的,所述抽氣裝置包括進料筒和抽氣泵,所述進料筒上設置有吸料管和進水管,所述進料筒的出料口與下料漏鬥的進料口相接,所述下料漏鬥與儲存箱外部設置有操作平臺,通過抽氣泵將進料筒內的空氣抽出,使進料筒內的壓強降低,在進料筒內外壓力的作用下,大豆被吸入進料筒內,進料筒上設置有進水管,水和大豆混合後沿下料漏鬥進入儲存箱,通過在下料漏鬥與儲存箱外部設置操作平臺,方便儲存箱和下料漏鬥的清理和檢修。
優選的,所述儲存箱的底部為若干外凸結構,所述外凸結構上開有對稱的卸料口,所述出料管與外凸結構的卸料口採用可拆卸方式連接,通過儲存箱底部為若干外凸結構,使下落入儲存箱內的大豆沉聚在外凸結構內,便於大豆沿出料管流入。
優選的,所述斜槽包括至少一個槽體一和至少一個槽體二,所述槽體一和槽體二的出料端連接有腔體結構,所述槽體一和槽體二與腔體結構連通,通過設置至少一個槽體一和至少一個槽體二,增加從儲存箱內落入斜槽內的大豆量,從而可增加大豆的過濾和清洗量,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優選的,所述斜槽下端設置有篩選槽,所述腔體結構的出料端與篩選槽的進料端相接,所述篩選槽底部設置有若干分離裝置,所述分離裝置包括分料腔和閥門,所述分料腔與篩選槽底部相連通,所述閥門設置在分料腔底部,大豆在儲存箱內浸泡後,體積變大,浮力大於重力,從而使大豆上浮,大豆進入篩選槽內,浮於水流上端沿篩選槽流出,而混合在大豆裡面的雜質因重力較大,經過篩選槽時下沉入分料腔內,於是達到了分離大豆中雜質的目的,通過在分料腔底部設置閥門可及時清理分料腔內的雜質,使分料腔內不會因雜質的沉聚影響分離效果。
優選的,所述篩選槽出料口端連接有運輸槽,所述運輸槽的進料口與篩選槽的出料口相連通,所述運輸槽的出料口與清洗裝置的進料口相接,通過設置運輸槽連通篩選槽和清洗裝置,從而使大豆內雜質篩選完成後進入清洗裝置,實現了篩選和清洗大豆的目的。
優選的,所述篩選槽為傾斜向下的角度設置,所述運輸槽為傾斜向下的角度設置,通過篩選槽和運輸槽分別為傾斜向下的角度設置,水流通過篩選槽和運輸槽向下流動,帶動大豆自動從篩選槽進入清洗裝置,從而實現了自動運送大豆的功能
優選的,所述清洗裝置包括倉體入料口、清洗倉和倉體出料口,所述清洗倉為圓筒網狀結構,所述清洗倉外設置有若干支撐筋,所述支撐筋分別與倉體入料口和倉體出料口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通過將清洗倉設置為圓筒網狀結構,使在清洗裝置內清洗大豆時,清洗後的水可沿網狀結構漏出清洗倉內,從而實現清洗大豆的目的,通過在清洗倉外設置支撐筋,支撐筋分別與倉體入料口和倉體出料口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從而使清洗裝置在運轉過程中更加穩定,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清洗裝置正下方設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下部設置有支撐框,所述清洗裝置與支撐框採用滾動方式連接,所述水槽與支撐框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所述清洗裝置外部設置有能驅動清洗裝置相對水槽旋轉的驅動裝置,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清洗裝置繞水槽旋轉,在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下大豆上的汙垢等雜質被洗落,隨著水流被帶走,通過設置水槽盛裝汙水,然後排放在指定地點或者二次利用可保護環境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少水的浪費。
優選的,所述清洗裝置內設置有若干攪拌筋,所述攪拌筋之間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所述攪拌筋兩端分別與倉體入料口和倉體出料口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通過在清洗裝置內部設置若干攪拌筋,在清洗裝置的旋轉過程中攪拌筋與大豆不斷碰撞摩擦,從而起到了除去大豆表面汙垢的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發明所述過濾清洗機,通過設置抽氣裝置,將大豆自動吸入進料筒內,進料筒上設置有進水管,大豆和水通過下料漏鬥進入儲存箱,儲存箱底部連接有出料管,大豆通過水的帶動從沿出料管進入斜槽,斜槽為一定傾斜角度設置,斜槽的出料口與篩選槽的進料口相接,大豆沿斜槽向下流動進入篩選槽,經過篩選除去混合在大豆中的雜質後,大豆沿運輸槽進入清洗裝置,通過清洗裝置的旋轉除去大豆表面的汙垢,從大豆進入進料筒內到最後篩選清洗完成,整個生產流程無需人工操作,生產效率高,實現了自動化篩選和清洗大豆的目的。
本申請其他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抽氣泵將進料筒內的空氣抽出,使進料筒內的壓強降低,在進料筒內外壓力的作用下,大豆被吸入進料筒內,進料筒上設置有進水管,水和大豆混合後沿下料漏鬥進入儲存箱,通過在下料漏鬥與儲存箱外部設置操作平臺,方便儲存箱和下料漏鬥的清理和檢修。
2、通過儲存箱底部為若干外凸結構,使下落入儲存箱內的大豆沉聚在外凸結構內,便於大豆沿出料管流入。
3、通過設置至少一個槽體一和至少一個槽體二,增加從儲存箱內落入斜槽內的大豆量,從而可增加大豆的過濾和清洗量,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4、大豆在儲存箱內浸泡後,體積變大,浮力大於重力,從而使大豆上浮,大豆進入篩選槽內,浮於水流上端沿篩選槽流出,而混合在大豆裡面的雜質因重力較大,經過篩選槽時下沉入分料腔內,於是達到了分離大豆中雜質的目的,通過在分料腔底部設置閥門可及時清理分料腔內的雜質,使分料腔內不會因雜質的沉聚影響分離效果。
5、通過設置運輸槽連通篩選槽和清洗裝置,從而使大豆內雜質篩選完成後進入清洗裝置,實現了篩選和清洗大豆的目的。
6、通過篩選槽和運輸槽分別為傾斜向下的角度設置,水流通過篩選槽和運輸槽向下流動,帶動大豆自動從篩選槽進入清洗裝置,從而實現了自動運送大豆的功能。
7、通過將清洗倉設置為圓筒網狀結構,使在清洗裝置內清洗大豆時,清洗後的水可沿網狀結構漏出清洗倉內,從而實現清洗大豆的目的,通過在清洗倉外設置支撐筋,支撐筋分別與倉體入料口和倉體出料口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從而使清洗裝置在運轉過程中更加穩定,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8、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清洗裝置繞水槽旋轉,在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下大豆上的汙垢等雜質被洗落,隨著水流被帶走,通過設置水槽盛裝汙水,然後排放在指定地點或者二次利用可保護環境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少水的浪費。
9、通過在清洗裝置內部設置若干攪拌筋,在清洗裝置的旋轉過程中攪拌筋與大豆不斷碰撞摩擦,從而起到了除去大豆表面汙垢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過濾清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過濾清洗機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抽氣裝置,11-進料筒,12-抽氣泵,111-吸料管,112-進水管,2-下料漏鬥,3-儲存箱,4-外凸結構,5-出料管,6-斜槽,61-槽體一,62-槽體二,7-腔體結構,8-篩選槽,9-分離裝置,91-分料腔,92-閥門,10-運輸槽,13-清洗裝置,131-倉體入料口,132-清洗倉,133-倉體出料口,134-支撐筋,135-攪拌筋,14-水槽,15-支撐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如附圖1、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抽氣裝置1, 進料筒11, 抽氣泵12, 吸料管111, 進水管112, 下料漏鬥2, 儲存箱3, 外凸結構4, 出料管5, 斜槽6,槽體一61,槽體二62,腔體結構7, 篩選槽8, 分離裝置9,分料腔91, 閥門92,運輸槽10, 清洗裝置13, 倉體入料口131, 清洗倉132, 倉體出料口133, 支撐筋134, 攪拌筋135, 水槽14, 支撐框15,通過設置抽氣裝置1,將大豆自動吸入進料筒11內,進料筒11上設置有進水管112,大豆和水通過下料漏鬥2進入儲存箱3,儲存箱3底部連接有出料管5,大豆通過水的帶動從沿出料管5進入斜槽6,斜槽6為一定傾斜角度設置,斜槽6的出料口與篩選槽8的進料口相接,大豆沿斜槽向下流動進入篩選槽8,經過篩選除去混合在大豆中的雜質後,大豆沿運輸槽10進入清洗裝置13,通過清洗裝置13的旋轉除去大豆表面的汙垢,從大豆進入進料筒11內到最後篩選清洗完成,整個生產流程無需人工操作,生產效率高,實現了自動化篩選和清洗大豆的目的
通過抽氣泵12將進料筒11內的空氣抽出,使進料筒11內的壓強降低,在進料筒11內外壓力的作用下,大豆被吸入進料筒11內,進料筒11上設置有進水管112,水和大豆混合後沿下料漏鬥2進入儲存箱3,通過在下料漏鬥2與儲存箱3外部設置操作平臺,方便儲存箱3和下料漏鬥2的清理和檢修。
通過儲存箱3底部為若干外凸結構4,使下落入儲存箱3內的大豆沉聚在外凸結構4內,便於大豆沿出料管流入。
通過設置至少一個槽體一61和至少一個槽體二62,增加從儲存箱內落入斜槽6內的大豆量,從而可增加大豆的過濾和清洗量,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大豆在儲存箱3內浸泡後,體積變大,浮力大於重力,從而使大豆上浮,大豆進入篩選槽8內,浮於水流上端沿篩選槽8流出,而混合在大豆裡面的雜質因重力較大,經過篩選槽8時下沉入分料腔91內,於是達到了分離大豆中雜質的目的,通過在分料腔91底部設置閥門92可及時清理分料腔內91的雜質,使分料腔91內不會因雜質的沉聚影響分離效果。
通過設置運輸槽10連通篩選槽8和清洗裝置13,從而使大豆內雜質篩選完成後進入清洗裝置13,實現了篩選和清洗大豆的目的。
通過篩選槽8和運輸槽10分別為傾斜向下的角度設置,水流通過篩選槽8和運輸槽10向下流動,帶動大豆自動從篩選槽8進入清洗裝置13,從而實現了自動運送大豆的功能。
通過將清洗倉132設置為圓筒網狀結構,使在清洗裝置13內清洗大豆時,清洗後的水可沿網狀結構漏出清洗倉132內,從而實現清洗大豆的目的,通過在清洗倉132外設置支撐筋134,支撐筋134分別與倉體入料口131和倉體出料口133採用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從而使清洗裝置13在運轉過程中更加穩定,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清洗裝置13繞水槽14旋轉,在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下大豆上的汙垢等雜質被洗落,隨著水流被帶走,通過設置水槽14盛裝汙水,然後排放在指定地點或者二次利用可保護環境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少水的浪費。
通過在清洗裝置13內部設置若干攪拌筋135,在清洗裝置13的旋轉過程中攪拌筋135與大豆不斷碰撞摩擦,從而起到了除去大豆表面汙垢的作用。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並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儘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因此任何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