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及其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9:52:16
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及其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的是一種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及其製作工藝,屬於基本上無切削的金屬機械加工,尤其是涉及圓棒的折彎加工模具的改進。本發明包括折彎上模和折彎下模,折彎上模是通用的R4的折彎上模,其結構要點是:所述折彎下模是由固定下模塊、間隔下模塊和具有前後擋板的折彎模塊構成;固定下模塊和折彎模塊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本發明固定下模塊和折彎模塊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折彎時折彎模棒可以跟隨產品一起轉動,避免了傳統折彎磨具使產品與下模V槽間擠壓時出現壓痕的問題,達到折彎無壓痕的效果。
【專利說明】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及其製作工藝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屬於基本上無切削的金屬機械加工,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種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及其製作工藝。
【背景技術】
[0003]在自動售票機所包含的硬幣模塊中鏡面不鏽鋼盒子和不鏽鋼拉手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傳統的折彎模具如圖1所示,其中包含折彎上模10、折彎下模20,折彎時將產品30放入上下模之間並將需要折彎的位置放入V型折彎槽21的槽口處,控制折彎上模10壓下折彎下模20,從而完成產品30的折彎,但是傳統折彎時產品易與折彎下模V槽間產生擠壓,導致產品30表面出現如圖2所示的壓痕,影響其表面美觀。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避免折彎時產生壓痕的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及其製作工藝,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0005]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折彎上模和折彎下模,其結構要點是:所述折彎下模包括固定下模塊、間隔下模塊和具有前後擋板的折彎模塊;固定下模塊和折彎模塊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
[0006]進一步地,在所述折彎模棒上設置有圓形凹槽;便於折彎時圓棒的左右定位。
[0007]再進一步地,所述的圓形凹槽直徑為6.5mm,深度為1.5mm。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折彎模棒選用直徑為IOmm的高硬度不鏽鋼圓棒製成。
[000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下模塊、間隔下模塊和折彎模塊之間使用M12的螺紋棒和M12的六角法蘭面螺母進行鎖緊連接。
[0010]一種上述無壓痕折彎模具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其由以下步驟:
(1)在彎折下模上橫向開兩個通孔;
(2)將鋼筋切斷後穿過彎折下模上的通孔中,鋼筋一端製作插銷,使其固定在彎折下模中,構成折彎模棒;
(3)在彎折下模縱向開一個矩形槽,矩形槽的深度大於鋼筋的直徑,矩形槽的寬度大於需要折彎材料的直徑;
(4)模棒在穿過矩形槽處磨一坡口;
(5)使用折彎膜將模棒坡口處包裹,構成圓形凹槽;
(6)矩形槽一側前後各安裝一擋板,構成折彎模塊;
(7)擋板背後使用加強筋加固,折彎時部品與擋板貼平,確保折彎部品的平面度得到有效控制。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固定下模塊和折彎模塊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折彎時折彎模棒可以跟隨產品一起轉動,避免了傳統折彎磨具使產品與下模V槽間擠壓時出現壓痕的問題,達到折彎無壓痕的效果,其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省時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是傳統折彎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使用傳統折彎模具折彎的產品示意圖。
[0014]圖3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圖3的A-A視圖。
[0016]圖5是圖3的B-B視圖。
[0017]圖6是圖3的C-C視圖。
[0018]圖中,I為折彎上模、2為圓形凹槽、3為折彎模棒、4為折彎下模、5為固定下模塊、6為間隔下模塊、7為折彎模塊、8為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0]如圖3至圖6所示,本發明包括折彎上模I和折彎下模4,折彎上模I是通用的R4的折彎上模,所述折彎下模4是由固定下模塊5、間隔下模塊6和具有前後擋板的折彎模塊7構成;固定下模塊5和折彎模塊7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3。
[0021]在本實施例中,在折彎模棒3上設置有圓形凹槽2 ;便於折彎時圓棒的左右定位,圓形凹槽2直徑為6.5mm深度為1.5mm ;折彎模棒3選用直徑為IOmm的高硬度不鏽鋼圓棒製成。在所述固定下模塊5、間隔下模塊6和折彎模塊7之間使用M12的螺紋棒和M12的六角法蘭面螺母進行鎖緊連接。
[0022]另外,在固定下模塊5和折彎模塊7之間開有通孔,可轉動的折彎模棒3可轉動的設置在固定下模塊5和折彎模塊7之間的通孔內。
[0023]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一次動作過程。
[0024]折彎時首先將折彎模棒3中的圓形凹槽2調製水平位置,將折彎產品8與圓形凹槽2貼合,並放置水平,將折彎上模I慢慢壓向產品,折彎模棒3跟隨產品8 一起轉動,直到得到相應的角度為止;將產品8兩頭調換進行另一端的加工,折彎時需將折彎完成的一端貼緊具有前後擋板的折彎模塊7,從而保證折彎完成部品的平面度。
[0025]本發明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的製作工藝由以下步驟:
(1)在彎折下模4上橫向開兩個直徑10.5mm的通孔;
(2)將直徑IOmm的鋼筋切斷後穿過彎折下模4上直徑10.5mm的通孔中,鋼筋一端製作插銷,使其固定在彎折下模4中,構成折彎模棒3,使其不會左右來回移動,同時又能保證圓棒在折彎時處於動態運行的狀態;
(3)在彎折下模4縱向開一個矩形槽,矩形槽的深度要求直徑IOmm的鋼筋能夠穿過矩形槽,寬度要求寬於需要折彎材料的直徑; (4)直徑10_的鋼筋在穿過矩形槽處磨一坡口,寬度為6mm,便於圓棒在折彎時進行定
位;
(5)使用折彎膜將鋼筋坡口處包裹,構成圓形凹槽2,減小折彎材料表面的壓力;
(6)矩形槽一側前後各安裝一擋板,構成折彎模塊7;
(7)擋板背後使用加強筋加固,折彎時部品與擋板貼平,確保折彎部品的平面度得到有效控制。
[0026]本發明通過在固定下模塊和折彎模塊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折彎時折彎模棒可以跟隨產品一起轉動,避免了傳統折彎磨具使產品與下模V槽間擠壓時出現壓痕的問題,達到折彎無壓痕的效果。
[002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包括折彎上模(I)和折彎下模(4),其特徵在於:所述折彎下模(4)包括固定下模塊(5)、間隔下模塊(6)和具有前後擋板的折彎模塊(3);所述固定下模塊(5)和折彎模塊(7)之間可轉動的設置有兩個相應的折彎模棒(3),所述固定下模塊(5)、間隔下模塊(6)和折彎模塊(7)之間使用M12的螺紋棒和M12的六角法蘭面螺母進行鎖緊連接,在所述折彎模棒(3 )上設置有圓形凹槽(2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形凹槽(2)直徑為6.5mm深度為1.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鏽鋼圓棒的無壓痕折彎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折彎模棒(3)選用直徑為IOmm的高硬度不鏽鋼圓棒製成。
4.一種製作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的無壓痕折彎模具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其由以下步驟: (1)在折彎下模上橫向開兩個通孔; (2)將鋼筋切斷後穿過折彎下模上的通孔中,鋼筋一端製作插銷,使其固定在折彎下模中,構成折彎模棒; (3)在折彎下模縱向開一個矩形槽,矩形槽的深度大於鋼筋的直徑,矩形槽的寬度大於需要折彎材料的直徑; (4)模棒在穿過矩形槽處磨一坡口; (5)使用折彎膜將模棒坡口處包裹,構成圓形凹槽; (6)矩形槽一側前後各安裝一擋板,構成折彎模塊; (7)擋板背後使用加強筋加固,折彎時部品與擋板貼平,確保折彎部品的平面度得到有效控制。
【文檔編號】B21D37/20GK103817241SQ201410066142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6日
【發明者】戴秋生, 楊宏 申請人:崑山榮科鈑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