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14 03:57:51 1
專利名稱: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及其製備方法,屬於高分子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聚丙烯纖維是一種用途極為廣泛的化學纖維,但具有易燃的缺點。為了使其阻燃已有使用含有磷或滷素的有機物或無機物製成丙綸阻燃劑的技術,但效果均不理想,有的阻燃效果差,有的熱穩定性不足,有的固體顆粒多而粗大而影響紡絲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現有的聚丙烯纖維易燃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阻燃性能的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及其製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低熔點的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滷素阻燃劑作為阻燃劑主要成分,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亞磷酸三苯酯和環氧大豆油復配的複合劑作為熱穩定劑、以熱熔膠類為載體。
本發明所述之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各成分的重量含量如下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30-60%氧化銻 5-20%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亞磷酸三苯酯 0.5-5%環氧大豆油 0.5-5%熱熔膠載體 30-60%為了滿足紡絲工藝中的可紡性,要保證阻燃劑一定的熱穩定性和較長的換板周期,應選用熱穩定性好,在紡絲中能熔融或粒徑小分散好的阻燃劑。本發明選用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和平均粒徑小於0.2μ的氧化銻。同時,本發明採用了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為主,輔以環氧大豆油,亞磷酸三苯酯的熱穩定體系。
為了使母粒在聚丙烯纖維中易於分散,製造母粒時溫度應儘可能低,並且使阻燃劑的濃度在母粒中濃度儘可能高,故本發明捨棄一般用聚丙烯做載體而採用熱熔膠作為母粒的載體。
本發明所述之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具有用量少,阻燃性高,可紡性強等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首先,按下述重量配比準備原料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38-40%平均粒徑小於0.2μ的氧化銻 8-10%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環氧大豆油0.5-2%亞磷酸三苯酯 0.5-2%熱熔膠載體45-50%然後,按上述配比將物料經高速混合,再用雙螺杆擠出機擠出、造粒機造粒即可得到本發明所述之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
將PP切片、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降溫母粒按100∶6∶4的重量比紡絲,即可紡出阻燃丙綸絲,氧指數可達27。
實施例二實施例二的工藝步驟同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用原料的配比不同,具體如下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30-38%平均粒徑小於0.2μ的氧化銻 5-8%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環氧大豆油0.5-2%亞磷酸三苯酯 0.5-2%熱熔膠載體50-60%實施例三實施例三的工藝步驟同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用原料的配比不同,具體如下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40-45%平均粒徑小於0.2μ的氧化銻 10-15%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環氧大豆油0.5-2%亞磷酸三苯酯 0.5-2%
熱熔膠載體40-45%實施例四實施例四的工藝步驟同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用原料的配比不同,具體如下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30-35%平均粒徑小於0.2μ的氧化銻 8-12%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環氧大豆油0.5-2%亞磷酸三苯酯 0.5-2%熱熔膠載體40-45%實施例五實施例五的工藝步驟同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用原料的配比不同,具體如下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45-60%平均粒徑小於0.2μ的氧化銻 5-8%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環氧大豆油0.5-2%亞磷酸三苯酯 0.5-2%熱熔膠載體30-40%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其特徵在於採用低熔點的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滷素阻燃劑作為阻燃劑主要成分,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亞磷酸三苯酯和環氧大豆油復配的複合劑作為熱穩定劑、以熱熔膠類為載體。
2.種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其特徵在於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組分按下述重量比例構成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 30-60%氧化銻 5-20%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5%亞磷酸三苯酯 0.5-5%環氧大豆油 0.5-5%熱熔膠載體 30-6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其特徵在於氧化銻的平均粒徑小於0.2μ。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原料高速混合;(2)將混合後的原料用擠出機擠出;(3)用造粒機造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纖維用的高濃度顆粒狀阻燃母粒,它由下述組分按下述重量比例構成四溴雙酚A雙(2.3二溴丙基)醚30-60%、氧化銻5-20%、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5%、亞磷酸三苯酯0.5-5%、環氧大豆油0.5-5%、熱熔膠載體30-60%。本發明所述之高濃度聚丙烯纖維阻燃母粒具有用量少,阻燃性高,可紡性強等優點。
文檔編號D01F1/07GK1421553SQ0214855
公開日2003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6日
發明者牛正發 申請人:南京市化學工業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