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品製造裝置及成型品的製造方法
2023-06-14 11:09:51
成型品製造裝置及成型品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成型品製造裝置及成型品的製造方法,該成型品製造裝置形成為包括如下部分的結構:合模裝置,該合模裝置形成為能夠支承對片狀的鑲嵌構件進行賦形的模具,該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注塑裝置,該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模具內;穿孔元件,該穿孔元件在鑲嵌在被合模裝置支承的模具內的鑲嵌構件上形成與澆口連續的孔部。
【專利說明】成型品製造裝置及成型品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使用片狀的鑲嵌(insert)構件製造成型品的成型品製造裝置及成型品的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公知一種通過將片狀的鑲嵌構件鑲嵌於模具而進行衝壓,來對鑲嵌構件進行賦形,製造成型品的技術。另外,也公知一種對鑲嵌構件進行賦形,再通過注塑成型來形成轂(boss)或肋等成型部的製造成型品的技術。
[0003]另外,這種鑲嵌構件例如通過將熱塑性的樹脂材料浸滲在由纖維材料構成的預浸料中而形成為片狀,能夠通過加熱而對這種鑲嵌構件賦形。公知一種成型品製造裝置,在對這種鑲嵌構件進行加熱時,該成型品製造裝置利用將鑲嵌構件載置在輸送元件上進行輸送的輸送裝置,向加熱裝置及模具對鑲嵌構件進行輸送。
[0004]另外,如日本特開2008 - 126526號公報所公開的那樣,也公知一種以利用表皮材料將具有貫穿的孔部的芯材的外側整體包裹的方式進行注塑成型的技術。
[0005]在上述的成型品的製造方法中,在將預浸料(鑲嵌構件)鑲嵌在成型裝置中之前,需要利用修整裝置等預先對浸滲有熱塑性樹脂的預浸料(鑲嵌構件)進行穿孔,這使成型品的製造周期可能變長,並且製造成本可能增大。
【發明內容】
[0006]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成型品製造裝置包括:合模裝置,該合模裝置形成為能夠支承對片狀的鑲嵌構件進行賦形的模具,該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上述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注塑裝置,該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上述模具內;穿孔元件,該穿孔元件在鑲嵌在被上述合模裝置支承的上述模具內的上述鑲嵌構件上,形成與上述澆口連續的孔部。
[0007]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成型品的製造方法將片狀的鑲嵌構件鑲嵌在模具中,上述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上述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利用上述模具對所鑲嵌的上述鑲嵌構件進行賦形,利用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上述模具內,利用上述注塑裝置注射的上述成型材料的壓力,對上述鑲嵌構件進行穿孔。
[0008]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成型品的製造方法將片狀的鑲嵌構件鑲嵌在模具中,上述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上述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利用上述模具對所鑲嵌的上述鑲嵌構件進行賦形,利用能對成型後的成型品進行推壓的推銷對上述鑲嵌構件進行穿孔,利用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上述模具內。
[0009]在下面的說明書中將提出本發明的優點,這些其它目的和優點部分地將從說明書中變得明白,或可通過對本發明的實踐來學到。藉助於在下文中特別指出的手段和組合,可實現和達到本發明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包含於此並構成本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它與上面給出的總體描述和下面給出的對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一起用來揭示本發明的原理。
[0011]圖1是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的結構的立體圖。
[0012]圖2是用在該成型品製造裝置中的主要部分的結構,是示意地表示成型品的製造工序的結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第I實施方式)
[0014]下面,使用圖1及圖2對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進行說明。
[0015]圖1是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的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用在成型品製造裝置I中的主要部分的結構,詳細而言是模具51及預浸料100的結構,是示意地表示成型品的製造的一例的剖視圖。
[0016]如圖1所示,成型品製造裝置I包括保管部11、輸送裝置12、加熱裝置13、模具裝置14、注塑裝置15、穿孔元件16和控制裝置19。成型品製造裝置I配置在工廠內等的鋪設範圍2內,並且將模具裝置14及注塑裝置15配置在基座3上。成型品製造裝置I形成為在將浸滲有熱塑性樹脂材料的預浸料(鑲嵌構件)100加熱後,利用模具裝置14對該預浸料100進行賦形,並且利用注塑裝置15向模具51內注射樹脂材料,從而能夠製造成型品。
[0017]預浸料100形成為片狀。在圖1中,預浸料100的平面形狀形成為方形,但可以形成為適合被賦形為成型品的形狀的形狀。預浸料100例如可以形成為方形、三角形及橢圓形等或是能夠形成成型品的異形形狀。
[0018]保管部11形成為能保管多個預浸料100。保管部11例如形成為能將預浸料100保管為豎立的姿勢。另外,保管部11例如也可以形成為能將預浸料100保管為平放的姿勢,並且能使預浸料100從平放的姿勢變為豎立姿勢。
[0019]在此,預浸料100的豎立姿勢是預浸料100的主面為大致沿重力方向延伸的姿勢,即,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姿勢,或者是與這些姿勢同等的姿勢。另外,預浸料100的平放的姿勢是預浸料100的主面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勢,即,沿成型品製造裝置I的設置面延伸的姿勢或者是與這些姿勢同等的姿勢。
[0020]輸送裝置12形成為能將預浸料100以豎立的姿勢從預浸料100的保管部11依次輸送到加熱裝置13及模具裝置14。詳細而言,輸送裝置12包括卡盤裝置21和輸送機構22。
[0021]卡盤裝置21例如包括冷卻裝置34、多個卡盤32、設置於輸送機構22的支承部31和對卡盤32進行開閉的開閉元件33。卡盤裝置21形成為能夠利用多個卡盤32在多個位置對預浸料100進行夾持。
[0022]支承部31形成為能對多個卡盤32進行支承。支承部31形成為能夠利用輸送機構22進行移動。卡盤32形成為通過被開閉元件33驅動而能夠開閉其前端。卡盤32例如由通過彼此靠近或分開而至少前端開閉的相對的兩個爪部32a構成。
[0023]卡盤32形成為:在預浸料100的端部位於爪部32a的前端間的狀態下,利用開閉元件33將卡盤32驅動為閉合狀態,對該閉合狀態進行維持,從而能夠對預浸料100進行保持。卡盤32形成為在將預浸料100輸送、鑲嵌於模具51時不與模具51幹涉的形狀。
[0024]開閉元件33是使卡盤32開閉的驅動源,例如使用氣動缸等。開閉元件33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25]冷卻裝置34形成為能對卡盤32進行冷卻。冷卻裝置34形成為例如通過將空氣噴射到卡盤32而能將卡盤32冷卻。冷卻裝置34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26]冷卻裝置34形成為至少能將卡盤32的爪部32a的與預浸料100接觸的部位及其周邊部冷卻。冷卻裝置34配置在被支承部31支承的位置或者配置在卡盤32移動到保管部11的前置工序中能將卡盤32冷卻的位置。
[0027]輸送機構22是將卡盤裝置21的卡盤32依次輸送到保管部11、加熱裝置13及模具裝置14的機構,輸送機構22例如形成為能使支承部31滑動移動。輸送機構22例如是導軌或多關節機器人等。輸送機構22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28]如圖1所示,加熱裝置13具有能將預浸料100加熱的、空開間隔彼此相對的一對加熱部41。一對加熱部41的對預浸料100加熱的加熱面41a沿預浸料100的主面配置。
[0029]S卩,一對加熱部41與預浸料100相同,以豎立姿勢(例如沿大致重力方向縱長的長方體)配置。一對加熱部41具有能供卡盤32的爪部32a的前端的一部分及被卡盤32保持的預浸料100通過的間隔且相對。
[0030]加熱部41形成為在上述相對的加熱面41a設置有一個或多個例如紅外線加熱器,能夠將在加熱部41間通過的預浸料100加熱到規定的溫度。另外,在此,規定的溫度是能在模具裝置14中對預浸料100進行賦形的溫度。
[0031]模具裝置14包括能開閉的模具51和對模具51進行開閉的合模裝置52。合模裝置52是成型出成型品的成型裝置,或者合模裝置52及注塑裝置15是成型出成型品的成型
>j-U ρ?α裝直。
[0032]模具51包括固定模53和移動模54。固定模53在與移動模54相對的面上包括:形成為成型品的一部分的形狀的型腔53a,以及與型腔53a連接且形成在與注塑裝置15相對的面上的澆口 53b。另外,固定模53例如具有對所配置的預浸料100進行固定的定位銷。移動模54形成為能相對於固定模53移動。
[0033]移動模54在與固定模53相對的面上具有形成為成型品的一部分的形狀的型腔54a。
[0034]模具51在閉合狀態下,利用固定模53及移動模54的型腔53a、54a形成成型品的形狀的空間。
[0035]合模裝置52形成為能將模具51開閉且能進行合模。合模裝置52例如包括固定盤56、推出裝置80、能相對於固定盤56移動的移動盤57、使移動盤57移動的肘式機構58、以及對肘式機構58進行驅動的驅動源59。
[0036]固定盤56形成為能對固定模53進行支承。移動盤57形成為能對移動模54進行支承。肘式機構58被驅動源59驅動,從而使移動盤57相對於固定盤56進退。驅動源59形成為能對肘式機構58進行驅動。驅動源59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37]推出裝置80例如包括推出構件81和對推出構件81進行驅動的推出用驅動部82。
[0038]推出構件81例如包括推出板83、推出杆84、推出盤85和推銷86。推出板83相對於移動盤57設置在與固定盤56相反的一側。推出杆84被支承於推出板83,且將移動盤57貫穿,延伸至移動模54的內部。
[0039]推出盤85安裝在推出杆84的前端部,且被支承在移動模54的內部。推銷86被支承於推出盤85,且形成為將移動模54貫穿,能在移動模54與固定模53之間露出。推出板83、推出杆84、推出盤85及推銷86能彼此一體地相對於移動盤57進退。
[0040]另外,推出構件81的結構不限定於上述結構,例如也可以利用推出板83和直接固定於該推出板83的推銷86構成。另外,也可以構成為將推銷86配置在移動模54內,利用推出盤85對移動模54的一部分或整體進行推壓。
[0041]推出用驅動部82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42]注塑裝置15例如包括外殼61、汽缸62、螺杆63、料鬥64、移動元件65、驅動裝置66和汽缸加熱裝置67。注塑裝置15是通過將作為成型材料的樹脂材料注射到模具裝置14的模具51內,而與合模裝置52 —起成型出成型品的成型裝置。
[0043]外殼61例如形成為能對汽缸62、螺杆63及料鬥64進行支承且能在內部收納驅動裝置66。汽缸62在內部收納螺杆63。汽缸62在前端具有注射嘴62a。注射嘴62a形成為能與形成於模具51的澆口 53b連接。螺杆63形成為能在汽缸62內旋轉且能相對於汽缸62進退。
[0044]料鬥64收容有進行注塑成型的、作為被熔融的成型材料的樹脂材料。料鬥64形成為能將收容的樹脂材料供給到汽缸62內。
[0045]移動元件65例如包括:多個導軌71,該多個導軌71配置在基座3上,朝固定模53及固定盤56延伸設置;多個引導件72,該多個引導件72設置在外殼61的下部,能在導軌71上滑動移動。移動元件65形成為通過用導軌71對引導件72進行引導,能使外殼61及被外殼61支承的各結構沿導軌71相對於模具裝置14進退。
[0046]驅動裝置66例如包括使螺杆63旋轉的第I驅動裝置74、使螺杆63相對於汽缸62進退的第2驅動裝置75、以及使外殼61沿導軌71相對於模具裝置14進退的第3驅動裝置76。
[0047]第I驅動裝置74形成為通過使螺杆63旋轉,能夠定量供給從料鬥64供給的樹脂材料。第I驅動裝置74、第2驅動裝置75及第3驅動裝置76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48]汽缸加熱裝置67形成為能對汽缸62進行加熱。汽缸加熱裝置67安裝於汽缸62。汽缸加熱裝置67形成為通過對汽缸62進行加熱,而能使從料鬥64供給的樹脂材料熔融。汽缸加熱裝置67藉助信號線S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
[0049]穿孔元件16例如由注塑裝置15構成。S卩,穿孔元件16形成為能利用注塑裝置15注射樹脂材料時的樹脂材料的壓力,對在模具51內被賦形了的預浸料100的與澆口 53b相對的位置,穿孔形成與固定模53的澆口 53b連續的孔部100a。
[0050]控制裝置19形成為能對輸送裝置12、模具裝置14及注塑裝置15進行控制。詳細而言,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輸送機構22進行控制,而能夠對卡盤32 (支承部31)的移動動作進行控制。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開閉元件33進行控制,而能夠對卡盤32的開閉動作進行控制。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冷卻裝置34進行控制,而能夠對卡盤32的冷卻進行控制。
[0051]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驅動源59進行控制,而能夠對肘式機構58進行驅動,從而對移動模54的進退動作進行控制。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第I驅動裝置74、第2驅動裝置75及第3驅動裝置76進行控制,而能夠對螺杆63的旋轉動作及進退動作、以及外殼61的進退動作(注塑裝置15的進退動作)進行控制。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汽缸加熱裝置67進行控制,而能夠對汽缸62的加熱動作進行控制。
[0052]另外,控制裝置19形成為通過對推出用驅動部82進行控制,而能夠對推出構件81進行驅動,從而對推銷86的動作進行控制,能使推銷86從移動模54露出(在移動模54與固定模53之間露出)。
[0053]接下來,對使用這樣構成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製造成型品的方法進行說明。
[0054]首先,使卡盤32移動到保管部11,並且使卡盤32為打開狀態。另外,當在進行本次循環前將預浸料100輸送到加熱裝置13的情況下,利用冷卻裝置34將卡盤32冷卻。
[0055]接著,使卡盤32進一步移動,而使爪部32a的前端位於預浸料100的周緣(緣部、端部)。接著,使卡盤32為閉合狀態,利用卡盤32對預浸料100進行保持。接著,使卡盤32移動而使預浸料100移動到一對加熱部41之間,將預浸料100加熱到規定的溫度而使預浸料100為軟化狀態。
[0056]接著,使卡盤32移動而將預浸料100輸送到模具51中,將預浸料100配置在模具51的固定模53與移動模54之間(模具51的內部、模具51內)。此時,將預浸料100配置為使預浸料100位於規定的位置。
[0057]接著,對肘式機構58進行驅動而使移動模54朝固定模53移動。此時,將預浸料100固定於設置在固定模53上的定位銷。接著,使卡盤32為打開狀態而將預浸料100的保持解除,使卡盤32離開模具51。
[0058]接著,進一步對肘式機構58進行驅動而使移動模54朝固定模53移動,使模具51為閉合狀態。由此,利用模具51對預浸料100進行衝壓,將預浸料100賦形為型腔53a、54a的形狀。
[0059]並且,同時,對第3驅動裝置76進行驅動而使外殼61移動,使注射嘴62a與形成於固定模53的澆口 53b連接,並且將從料鬥64供給到汽缸62內且熔融了的樹脂材料,經由澆口 53b注射到模具51內。
[0060]另外,此時,利用穿孔元件16、即注塑裝置15注射樹脂材料時的樹脂材料的壓力,換言之利用樹脂材料對預浸料100施加的壓力,在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0a。由此,如圖2所示,將樹脂材料注射到型腔53a、54a內,將樹脂材料供給為型腔53a、54a的形狀,與被賦形了的預浸料100成型為一體。另外,注射時形成的預浸料100的孔部10a在被注射的樹脂材料固化時,被該樹脂材料封閉。
[0061]接著,將成型後的預浸料100及樹脂材料冷卻,成型出成型品。接著,使移動模54移動而使模具51為打開狀態,利用設置於移動模54的推銷86對成型品進行推壓,從模具51中取出成型品。
[0062]接著,利用冷卻裝置34將卡盤32冷卻,再次將預浸料100輸送到加熱裝置13,之後反覆進行同樣的工序。通過反覆進行這些工序而製造出成型品。
[0063]採用這樣構成的成型品製造裝置1,利用穿孔元件16使預浸料100形成與澆口53b連續的孔部100a,從而在將預浸料100配置在模具51內時,預浸料100的兩面與澆口53b連續。即,由於鑲嵌在模具51內的預浸料100被加熱裝置13加熱而處於軟化狀態,因此能夠利用注塑裝置15注射樹脂材料時的樹脂材料的壓力,在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0a。換言之,注塑裝置15形成為能利用可對預浸料100進行穿孔的注射壓力來注射樹脂材料,通過利用該注射壓力將樹脂材料注射到模具51內,而利用該注射的樹脂材料對預浸料100進行穿孔。
[0064]由此,不必在將預浸料100鑲嵌於模具裝置14之前,預先在預浸料100上穿孔形成孔(孔部100a)。因此,採用成型品製造裝置1,能夠對起因於預先在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a的、成型品的製造周期的增加、以及製造成本的增加進行抑制。
[0065]另外,能夠依據模具51內的型腔53a、54a的形狀,在預浸料100的兩面形成由注塑成型獲得的成型部,從而能夠提高成型品的形狀及自由度。
[0066]另外,模具51形成為能利用預浸料100的孔部10a將樹脂材料供給到預浸料100的兩面的結構。由此,不會使模具51的澆口 53b的形狀複雜化,且不必將澆口 53b不僅延伸設置至固定模53而且還要延伸設置至移動模54,能使模具51為簡單的結構。另外,能使模具51的澆口 53b的長度為最短,從而能夠減少用在注塑成型中的樹脂材料,也能降低製造成本。
[0067]另外,由於能夠對預浸料100的兩面進行注塑成型,因此對於將從模具51中成型得到的成型品取出的推銷86,能夠將該推銷86設置在移動模54側。S卩,由於能夠在預浸料100的移動模54側進行注塑成型,因此能夠形成為在使模具51為打開狀態時,成型後的成型品配置在移動模54中的結構,能夠將推銷86配置在移動模54側。由此,能夠避免在固定模53設置漏模板的結構,能夠降低設備成本,以及防止因設置漏模板而使高負荷施加於驅動源59。
[0068]如上所述,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1,能夠利用以穿孔元件16在預浸料100上形成與澆口 53b連續的孔部10a的簡單結構,容易地對預浸料100進行注塑成型。
[0069](第2實施方式)
[0070]接下來,下面對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進行說明。另外,第2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與上述的第I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的不同之處僅在於,穿孔元件16的結構,因此省略除穿孔元件16的結構以外的說明。
[0071]用在成型品製造裝置I中的穿孔元件16是推出裝置80的推出構件81或設置於移動模54的推銷86。例如,推銷86的前端形成為圓錐狀。另外,推銷86配置在與澆口 53b相對的位置。穿孔元件16形成為能在與澆口 53b相對的位置,對鑲嵌在模具51內的、被加熱裝置13加熱了的預浸料100進行穿孔。
[0072]關於這樣構成的成型品製造裝置1,由於鑲嵌在模具51內的預浸料100被加熱裝置13加熱而處於軟化狀態,因此以在模具51內鑲嵌有預浸料100的狀態對推出構件81進行驅動,而使推銷86從移動模54突出,在注射樹脂材料之前,對推出構件81進行驅動而將推銷86拉回到移動模54內,即,模具51內,從而能夠在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0a。另夕卜,即使利用推銷86形成的孔部10a較小,也能利用注射的樹脂材料的壓力將孔部10a擴大,因此能使注射的樹脂材料容易地流向移動模54的型腔54a側。由此,能夠將注射的樹脂材料供給到模具51內的預浸料100的兩面側。
[0073]另外,成型品製造裝置I與第I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相同,不必在將預浸料100鑲嵌於模具裝置14之前,預先在預浸料100上穿孔形成孔100a。因此,採用成型品製造裝置1,能夠對起因於預先在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a的、成型品的製造周期的增力口、以及製造成本的增加進行抑制。
[0074]如上所述,第2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與第I實施方式的成型品製造裝置I相同,能夠利用以穿孔元件16在預浸料100上形成與澆口 53b連續的孔部10a的簡單結構,容易地對預浸料100進行注塑成型。
[0075]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對模具51由移動模54及具有澆口 53b的固定模53構成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例如,模具51也可以是固定模53具有利用銷進行開閉的閥式澆口的結構。
[0076]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對於成型品製造裝置1,對將在預浸料100上形成與澆口53b連續的孔部10a的穿孔元件16形成為注塑裝置15或推銷86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
[0077]例如,穿孔元件16也可以是利用設置於固定模53的定位銷對預浸料100進行穿孔的結構。另外,穿孔元件16也可以是如下結構:在固定模53上設置利用銷進行開閉的閥式澆口,利用該閥式澆口的銷對預浸料100進行穿孔。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上述所述的效果以外,還能獲得使模具結構得到簡化、亦能應對多點澆口的效果。
[0078]另外,穿孔元件16例如也可以是能在預浸料100上穿孔形成孔部10a的修整(trimming)裝置。這種穿孔元件16能夠在被保管於保管部11之前的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0a,或是能夠在從保管部11移動到加熱裝置13之前的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0a,或是能夠在從加熱裝置13移動到模具裝置14之前的預浸料100上形成孔部100a。
[0079]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易於想到其它的優點和修改。因此,在其更寬泛的方面上來說,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裡所示和所描述的具體細節和代表性實施例。因此,可以作出各種修改而不脫離如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價物所限定的本總體發明概念的精神或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成型品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合模裝置,該合模裝置形成為能夠對模具進行支承,該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所述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該模具對片狀的鑲嵌構件進行賦形; 注塑裝置,該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所述模具內;以及 穿孔元件,該穿孔元件在所述鑲嵌構件上形成與所述燒口連續的孔部,該鑲嵌構件鑲嵌在被所述合模裝置支承的所述模具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品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穿孔元件利用所述注塑裝置注射所述成型材料時所述成型材料的壓力,在鑲嵌在所述模具內的所述鑲嵌構件上形成孔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品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合模裝置具有能對成型後的成型品進行推壓的推銷, 所述推銷是在鑲嵌在所述模具內的所述鑲嵌構件上形成孔部的所述穿孔元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品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該成型品製造裝置具有設置於被所述合模裝置支承的所述模具的、能對成型後的成型品進行推壓的推銷, 所述推銷是在鑲嵌在所述模具內的所述鑲嵌構件上形成孔部的所述穿孔元件。
5.一種成型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將片狀的鑲嵌構件鑲嵌在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所述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 利用所述模具對所鑲嵌的所述鑲嵌構件進行賦形, 利用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所述模具內, 利用所述注塑裝置注射的所述成型材料的壓力,對所述鑲嵌構件進行穿孔。
6.一種成型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將片狀的鑲嵌構件鑲嵌在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具有澆口的固定模及能相對於所述固定模移動的移動模, 利用所述模具對所鑲嵌的所述鑲嵌構件進行賦形, 利用能對成型後的成型品進行推壓的推銷對所述鑲嵌構件進行穿孔, 利用注塑裝置將成型材料注射到所述模具內。
【文檔編號】B29C45/17GK104162953SQ201410202945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5日
【發明者】淺沼伸行 申請人:東芝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