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酸鑄鐵循環器的熱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06-14 07:06:51 1
本發明涉及黑色金屬的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抗酸鑄鐵循環器的熱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化肥等工業生產中,許多零件和設備要求有較好的抵抗腐蝕破壞的能力,以保證有較髙的使用壽命。我國是石油蘊藏極為豐富的國家,石油化工的飛速發展,對設備材質的耐腐蝕性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需要量也愈來愈大。高矽耐腐蝕鑄鐵具有很強的抵抗硝酸、硫酸和磷酸等腐蝕的能力,是石油化工等部門的一種良好耐腐蝕材料。另外,為了防止鑄件開裂和延長其使用壽命,鑄件應進行消除內應力的退火。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抗酸鑄鐵循環器及其製備方法,通過控制鑄鐵中碳、矽、銅的加入量和消除內應力的退火,鑄造出抗酸鑄鐵循環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下述幾個步驟:
第一步:配料:將廢鋼、回爐料、生鐵、矽鐵和銅按C0.6~0.85%、Si14.5~16%、Mn0.3~0.8%、、Cu2.0~2.5%、P≤0.08%、S≤0.05%,餘量為Fe重量百分比的方式進行配料;
第二步:預熱:將優化計算好的廢鋼、回爐料、生鐵投入中頻感應爐內進行預熱;
第三步:熔煉:將中頻感應爐內的廢鋼、回爐料、生鐵熔化後,投入其數量為爐料12~22%,成分為石灰60%+螢石40%的脫氧劑進行預脫氧,再投入烘烤處理的矽鐵和銅得到鐵液,當鐵液溫度升溫至1480~1620℃,加入0.1%除渣劑一次除渣,然後覆蓋保溫劑等待取樣分析;
第四步:爐前快速分析:取鐵液用爐前光譜儀分析結合碳矽熱分析進行快速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化學成分;
第五步:終脫氧:將鐵液溫度升溫至1480~1620℃,投入其數量為鐵液0.1~0.3%的鋁進行終脫氧;
第六步:孕育處理:鐵液自中頻感應爐流向澆包時進行孕育處理,加入其數量為鐵液量的0.3~0.5%孕育劑,孕育劑的粒度為2~6mm,孕育劑為75矽鐵;
第七步:澆註:待鐵液溫度降至1460~1520℃時,進行澆注,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鑄件;
第八步:消除內應力的退火。
所述的第八步消除內應力的退火中,鑄件在澆注凝固後於700~900℃打箱,裝入預先加到750~800℃的退火爐中,並以60℃/h的升溫速度升至850℃保溫4h,爐冷至100℃以下出爐空冷,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零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鑄造工藝簡單,通過控制鑄鐵中碳、矽、銅的加入量和消除內應力的退火,提高鑄鐵的耐腐蝕性能,鑄造出抗酸鑄鐵循環器,特別適合用於硝酸、硫酸、磷酸溶液。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例的一種抗酸鑄鐵循環器的熱處理方法,包括下述幾個步驟:
第一步:配料:將廢鋼、回爐料、生鐵、矽鐵和銅按C0.6%、Si14.5%、Mn0.3%、Cu2.0%、P≤0.08%、S≤0.05%,餘量為Fe重量百分比的方式進行配料;
第二步:預熱:將優化計算好的廢鋼、回爐料、生鐵投入中頻感應爐內進行預熱;
第三步:熔煉:將中頻感應爐內的廢鋼、回爐料、生鐵熔化後,投入其數量為爐料12%,成分為石灰60%+螢石40%的脫氧劑進行預脫氧,再投入烘烤處理的矽鐵和銅得到鐵液,當鐵液溫度升溫至1480℃,加入0.1%除渣劑一次除渣,然後覆蓋保溫劑等待取樣分析;
第四步:爐前快速分析:取鐵液用爐前光譜儀分析結合碳矽熱分析進行快速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化學成分;
第五步:終脫氧:將鐵液溫度升溫至1480℃,投入其數量為鐵液0.1%的鋁進行終脫氧;
第六步:孕育處理:鐵液自中頻感應爐流向澆包時進行孕育處理,加入其數量為鐵液量的0.3%孕育劑,孕育劑的粒度為2~6mm,孕育劑為75矽鐵;
第七步:澆註:待鐵液溫度降至1460℃時,進行澆注,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鑄件;
第八步:消除內應力的退火:鑄件在澆注凝固後於700℃打箱,裝入預先加到750℃的退火爐中,並以60℃/h的升溫速度升至850℃保溫4h,爐冷至100℃以下出爐空冷,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零件。
實施例2:
本例的一種抗酸鑄鐵循環器的熱處理方法,包括下述幾個步驟:
第一步:配料:將廢鋼、回爐料、生鐵、矽鐵和銅按C0.725%、Si15.25%、Mn0.55%、Cu2.25%、P≤0.08%、S≤0.05%,餘量為Fe重量百分比的方式進行配料;
第二步:預熱:將優化計算好的廢鋼、回爐料、生鐵投入中頻感應爐內進行預熱;
第三步:熔煉:將中頻感應爐內的廢鋼、回爐料、生鐵熔化後,投入其數量為爐料17%,成分為石灰60%+螢石40%的脫氧劑進行預脫氧,再投入烘烤處理的矽鐵和銅得到鐵液,當鐵液溫度升溫至1500℃,加入0.1%除渣劑一次除渣,然後覆蓋保溫劑等待取樣分析;
第四步:爐前快速分析:取鐵液用爐前光譜儀分析結合碳矽熱分析進行快速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化學成分;
第五步:終脫氧:將鐵液溫度升溫至1500℃,投入其數量為鐵液0.2%的鋁進行終脫氧;
第六步:孕育處理:鐵液自中頻感應爐流向澆包時進行孕育處理,加入其數量為鐵液量的0.4%孕育劑,孕育劑的粒度為4mm,孕育劑為75矽鐵;
第七步:澆註:待鐵液溫度降至1490℃時,進行澆注,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鑄件;
第八步:消除內應力的退火:鑄件在澆注凝固後於800℃打箱,裝入預先加到775℃的退火爐中,並以60℃/h的升溫速度升至850℃保溫4h,爐冷至100℃以下出爐空冷,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零件。
實施例3:
本例的一種抗酸鑄鐵循環器的熱處理方法,包括下述幾個步驟:
第一步:配料:將廢鋼、回爐料、生鐵、矽鐵和銅按C0.85%、Si16%、Mn0.8%、、Cu2.5%、P≤0.08%、S≤0.05%,餘量為Fe重量百分比的方式進行配料;
第二步:預熱:將優化計算好的廢鋼、回爐料、生鐵投入中頻感應爐內進行預熱;
第三步:熔煉:將中頻感應爐內的廢鋼、回爐料、生鐵熔化後,投入其數量為爐料22%,成分為石灰60%+螢石40%的脫氧劑進行預脫氧,再投入烘烤處理的矽鐵和銅得到鐵液,當鐵液溫度升溫至1620℃,加入0.1%除渣劑一次除渣,然後覆蓋保溫劑等待取樣分析;
第四步:爐前快速分析:取鐵液用爐前光譜儀分析結合碳矽熱分析進行快速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化學成分;
第五步:終脫氧:將鐵液溫度升溫至1620℃,投入其數量為鐵液0.3%的鋁進行終脫氧;
第六步:孕育處理:鐵液自中頻感應爐流向澆包時進行孕育處理,加入其數量為鐵液量的0.5%孕育劑,孕育劑的粒度為6mm,孕育劑為75矽鐵;
第七步:澆註:待鐵液溫度降至1520℃時,進行澆注,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鑄件;
第八步:消除內應力的退火:鑄件在澆注凝固後於900℃打箱,裝入預先加到800℃的退火爐中,並以60℃/h的升溫速度升至850℃保溫4h,爐冷至100℃以下出爐空冷,得到抗酸鑄鐵循環器零件。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說明,但這些說明不能被理解為限制了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由隨附的權利要求書限定,仼何在本發明權利要求基礎上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