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產業投資現狀(經濟增速超過深圳)
2023-06-17 14:24:42 1
100年的中國看上海,40年的中國看深圳,如果有比深圳更厲害的城市,在中國只有一個,那就是合肥。你沒有聽錯,就是安徽的合肥。
歡迎來到大千盛視,我是張益,一個關注城市發展的博主。合肥在2000年的時候,全市經濟總量大約369億,排名全國第97位,到2021年的時候,經濟總量達到11413億元,排名全國第19位。這21年的時間裡、合肥的經濟總量翻了28倍,成為中國增速最快的城市。
合肥從「中國最大的縣城」、到GDP過萬億的新一線城市,只用了21年的時間,被形容為中國「最大黑馬城市」中國最大的「賭城」、中國最牛的「風投」城市。
這些年合肥都幹了些什麼,從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一躍成為中國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說合肥是一個縣城,還真沒有貶低它的意思。建國時他確實就叫合肥縣,1952年才被確立為安徽省會。當時的安慶、蕪湖、蚌埠誰都比合肥強,就連安徽的名字都是來源於安慶和徽州兩地的名字合二為一。合肥就因位居安徽之中,而被確立為省會。合肥的崛起、在中國的城市發展中太特殊了,為此我收集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歸納出了3個階段,我是張益,一個關注城市發展的博主。今天就用10分鐘的時間一起來了解合肥。
合肥、其實是一座科技實力非常強悍的城市,科技部發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對全國72個創新型城市進行了綜合評價,合肥排名前十,而且拿下了2021年十項重大科技突破的四個項。2018年11月,英國《自然》雜誌增刊發布全球科研城市50強,中國入圍10座城市,合肥位列中國第7位,全球第27位。
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屬於金字塔的塔尖,被稱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而合肥就位列其中,目前、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僅有四座,分別是上海張江、合肥高新區、北京懷柔科學城、以及深圳光明科學城。那麼合肥的科技實力從何而來呢?只因為他有一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中科大本來在北京,我國和蘇聯關係緊的時候,中科大就遷到了合肥。最初他們去湖北、河南、江西都被婉拒,只有安徽把中科大視為珍寶,當時安徽第一書記李德生把它放到安慶,但當時的安慶條件比較差,李書記就騰出合肥師範學校和銀行幹校的校舍給中科大,1970年全校搬到合肥。後來,安徽一直將中科大視為掌中寶,就再沒有回北京。
安徽第一書記李德生
合肥對中科大的支持,可謂是落到實處,20多年前,量子研究還被看作是偽科學。但合肥一直給予全力支持,在量子科研立項的時候,安徽的政府人員直接出面,從國家批下來15個億,引導項目成立。現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是世界最強國,已經倒逼美國和歐洲。量子通信或許有部分朋友不知道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絕對的通信安全技術,屬於世界頂尖科學技術,喜歡科技的朋友,我們可以在評論區交流。這是合肥的第一階段,一所大學為一座城市注入科技基因。有了科技種子,就會形成科研產業,這是未來合肥崛起的殺手鐧。
一所大學是如何讓合肥崛起的呢?世界上第一臺 VCD 萬燕在合肥,中國第一臺仿生洗衣機榮事達在合肥,中國第一臺變容式冰箱美菱在合肥,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天鵝在合肥,這些電子電器產品都離不開中科大的科學技術。
中國家電製造主要分布在青島、順德、合肥三地,到2011年的時候,合肥家電產業突破千億大關,這是合肥的第一個千億產業,也就在這一年,合肥超越青島、順德,成為全國家電最大生產基地、國內家電品牌最集中地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家電製造中心,並將加冕「全球家電製造中心」的皇冠。
然而,合肥的家電產業短板——電視,一直沒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液晶屏,但關鍵產品和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和臺灣,國內只有一家邊緣企業——京東方。為了合肥的產業鏈完備,合肥市決定將京東方引入,但當時的京東方正在追逐西方技術,資金需求特別大。175億的資金缺口需要合肥來解決,而當年合肥市整個財政收入還不足300億。最後決定、京東方定向增發產生60億,銀行貸款60億,合肥市政府出資55億引入京東方。但屋漏偏逢連夜雨,2008年金融危機讓京東方資金再度緊張,京東方又找合肥政府:你們能不能出90億?當時的市委書記拍板、把合肥的地鐵基建項目給停下,給了90億。並用6個月的時間,建好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專門供京東方使用。我是張益,一個關注城市發展的博主。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時任合肥的市委書記,可以說合肥有今天的城市格局和經濟規模,他是奠基人之一。孫書記在合肥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大拆違,大建設,大招商。在拆違這件事上,可以說是鐵腕整治,刮骨療傷。先帶頭拆了市委辦公廳、而後市人大辦公廳、安徽省委,安徽總工會等商鋪,這些門面商鋪的年租約合200多萬元,還剷平了數十棟無主別墅。一年時間內,全合肥拆掉了約12000多平方米的違建。合肥的大拆大建是崛起的第二階段。
合肥的大拆,在當時有很多民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網友發的帖子,他們根本不信這位書記能把合肥建好,只是一個借錢刷政績的過客,確實、當年的合肥、已經欠了1000多億的外債,即使合肥所有公務員20年不發工資估計也還不上!在那時不信孫書記很正常,畢竟每個人的視野高度不同。如果你穿越回去,看到一個一窮二白的合肥大拆大建、瘋狂舉債,也許和這些網友也是一樣的看法。其實,在中國有很多的城市、在發展中,總會遇到那麼一位很厲害的書記,他的城市發展戰略,5-10年後依然按照這個思路去發展,並且越來越好。今天的合肥人應該感謝孫書記!對於合肥的大拆大建,還有很多事,我們可以在評論區交流。
合肥發展的第三階段就是他的大招商,這是合肥崛起的關鍵戰略,拆違與招商兩手都要抓,一刻不耽誤,孫書記對招商團隊非常重視,自己的秘書親自擔任招商組長,現在來看這算是給合肥留下的精英部隊。
2006大招商的第一年就有900多個項目落戶,60多億的資金到位。2006年合肥市長親自帶隊,招來格力電器年產600萬臺空調項目。2007年,長虹、美的、歐力等等企業也先後在合肥投產。2007年合肥市政府押注京東方,現在成為中國最牛的屏幕供應商,摺疊屏、軟屏都是頂尖科技。更重要的是京東方給合肥帶來的產業集群效應,三利譜、彩虹、通彩、先導、江豐、等一大幫有實力的企業紛紛在合肥投資建廠。而合肥市政府投資京東方,直接獲利也超過百億。
自京東方引入後,合肥就像有魔法一樣,不斷地刷新招商天花板,這些年招的都是大項目,並且每一次都押注成功。2011年押注長鑫存儲,賭贏了,2019年,蔚來汽車在18座城市碰壁後,在合肥落戶,現在已經形成集群效應。江淮、大眾、國軒、蔚來已經抱團式紮根合肥,現在安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佔到了全國12%的份量。據行業人士分析,僅蔚來這一筆投資、合肥市政府獲利超過1000多億元。2021年1月,零跑科技與合肥市政府正式籤約,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已經相繼布局了50多個重大項目,上下遊120餘家企業,總投資規模超500億元,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合肥之所以被稱為最牛風投城市,是因為在京東方、蔚來、長鑫等新興產業方面的戰績都非常經典。我是張益,一個關注城市發展的博主。關注我,欣賞更多精彩。
合肥能有今天的奇蹟,它的招商團隊功不可沒,有國內最牛商團之稱。2005年末,合肥就已經擁有450多支招商分隊,他們的厲害之處、在於專業性,據說,一個招商員去看一家企業,目測出廠房加設備價值3800萬,企業負責人聽到後很震驚,因為項目的實際投資額是3700多萬。大家都說合肥是風投城市,其實,它是產投,只做產業配套投資,並非盲目招商,這一切說明、合肥政府內有高人。
格力來合肥,就找來凌達壓縮機項目,廠房就建在格力旁邊,家電要鋼板,把馬鞍山鋼鐵廠招來,洗衣機缺電機,就把日本的三洋電機招來,為了實現整機生產,合肥市政府跑遍亞洲家電上下遊產業鏈。
大家都說合肥是座「賭城」,其實,合肥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他們所投資的項目,都是產業鏈的需要,要做家電製造中心,液晶屏就是最後的核心,京東方就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版。不出合肥就有家電所需的所有零部件,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現在的合肥,以長鑫存儲為代表的動態存儲晶片產業,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裝備製造業與工業機器人產業、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融合的「芯屏器合」,集成電路、白色家電和新能源汽車等,面向消費終端的現代製造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人工智慧產業組成「集終生智」,是合肥產業的真實景象。對於合肥的產業,沒能一一列舉,你有什麼看法和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補充。
未來的合肥、會發展成什麼樣呢?就目前布局的這些產業來看,都是未來中國幾十年的發展方向,完全契合國家的碳中和方針,特別是新能源科技板塊,未來的合肥在科技領域將會繼續領跑。現在的合肥,正在加緊城市建設步伐,高新區是合肥的科研新區,濱湖新區是未來合肥的新中心,三分巢湖後,大湖名城時代到來,未來的合肥、通江達海,朝著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在合肥崛起的大勢下,實現自己的人生逆襲呢?其實,很簡單,緊跟趨勢,合肥有什麼你就做什麼,螞蟻雖小,附於馬尾也可奔騰千裡之外。也許你不能參與京東方的柔性屏研發,但是,你可以成為京東方的一員、也可以代理他們的產品。也許你沒有實力參與到新能源賽道,但是你可以去賣蔚來的汽車,你還可以跟隨科大訊飛一起做全國的智能語言等等,如果你已經沒有上大學的機會,那就告訴孩子,考進中科大,參與到祖國的科技強國序列中。總之合肥有什麼你就做什麼,合肥正在做什麼,你就跟著幹什麼。歡迎來到大千盛視,我是張益,一個關注城市發展的博主,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說完合肥這幾十年的發展難免倉促,我們在評論區交流,不足之處,懇請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