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站地鐵規劃(西站和機場快線今天一起來)
2023-06-17 21:23:38 2
西站樞紐實景 張之冰/攝
初秋的杭州,晚霞格外絢麗,天空如同一片色彩斑斕的背景板,把即將開通啟用的西站樞紐映襯得熠熠生輝;還有一條「地下龍」由此「飛」出,在壯闊的錢塘江面上飛渡,抵達全新亮相的蕭山國際機場T4航站樓。
今天,9月22日,西湖以西23公裡、雲城核心,備受關注的西站樞紐和杭州機場軌道快線(地鐵19號線)終於一起來了!
對於「骨架」不斷長大的杭州來說,這又是一次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之舉,一條機場軌道快線串起兩座高鐵站、一個國際機場,加上已經成網的400多公裡地鐵線,全新的杭州軌交生活開啟了!
1
一條關鍵「快」線
速度快、換乘王,這是對地鐵19號線最直觀的評價。
總長59.14公裡,西起苕溪站,東至永盛路站,橫貫杭州中心城區,連接西站樞紐、杭州東站和蕭山國際機場等交通樞紐,最高時速120公裡/小時,從西站到東站只需25分鐘,45分鐘就能直達機場。
杭州機場軌道快線線路圖
僅這一條地鐵線,就貫穿了雲城、未來科技城、西溪、古蕩、西湖文化廣場、城東新城、錢江新城二期、蕭山科技城、蕭山機場等眾多板塊,畫出杭州城由西到東一條出行效率最高的「橫軸」。
19號線不但跑得快、跨度大,還與9條已開通地鐵線換乘。
包括3號線(火車西站)、5號線(創景路站)、10號線(文三路站)、2號線(沈塘橋站)、1號線及3號線(西湖文化廣場站)、4號線及6號線(火車東站)、9號線(御道站)、1號線及7號線(蕭山機場站)、7號線(永盛路站)……
19號線創景路站 來源:杭州發布
據悉,隨著19號線開通,杭州已開通地鐵線加上兩條城際線,總公裡數已超過500公裡,一張通達全市的地鐵網已經織就,只要家門口有地鐵站,拉上行李就能直通高鐵站和機場,杭州真正的「軌交時代」來臨了。
2
新添兩大樞紐綜合體
19號線一頭連著西站,一頭連著機場,由此也向世人展示出杭州全新構建的兩大樞紐綜合體,規劃設計不僅更具前瞻性,也更有國際範。
前些天,杭州機場三期工程約150萬平方米的T4航站樓和陸側交通中心已經亮相,光路透照片就足夠震撼。
T4航站樓 李忠/攝
總體量72萬方的T4航站樓,相當於此前T1-T3三座航站樓總體量的兩倍,一個T4站候機大廳就有14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32根「荷葉柱」頂天立地,尤其在最有辨識度的「荷花谷」,能看到高達50多米的鋼「荷花」在屋頂綻放。
這座航站樓涵蓋了國內航班和國際航班,預計正式投運後,年旅客吞吐量可達5000萬人次。
而新建的陸側交通中心更是將樞紐綜合體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64萬方體量讓這個交通中心成為目前全國機場裡規模最大的GTC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這裡是地鐵、大巴、網約車、計程車、自駕車等各種交通方式的換乘中樞,模式切換隻要5分鐘。
航站樓外實景
未來,這裡還有一個機場高鐵站,一旦建成,還將引入杭紹臺、滬乍杭、火車南站聯絡線等鐵路線,空鐵聯動,實現杭州、上海虹橋、浦東三個機場1小時,及省內1小時、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2-3小時的高鐵圈。
相比杭州機場,西站樞紐作為綜合體而言,業態和功能要更複雜一些,更有「站城一體」的特點。
西站樞紐實景 張之冰/攝
從交通功能上來說,西站樞紐集鐵路、公路、地鐵、水運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身,通車後,助力杭州鐵路完善一軸兩翼的格局,今後引入商合杭、滬乍杭、杭武(杭臨績)、杭黃及杭溫鐵路,亦可通達上海、南京、黃山、武漢、南昌等地,同樣實現城市間的「1小時交通圈」。
作為城西門戶,西站樞紐無論外觀還是功能都有著「城市封面」的自覺。
在建的雲門 張之冰/攝
從運溪高架直上西站四層落客平臺,一眼就能看到最有辨識度的「雲門」,靈感源自良渚玉器玉琮,採用特殊定製的玻璃幕牆和全息投影、數字燈光等高科技手段,將歷史感與未來感完美融合。
西站內部充滿未來感 張之冰/攝
橫貫候車廳中央的是中央進站系統「內雲谷」,乘地鐵而來的大量客流等可以沿著「內雲谷」長達50米的扶梯,直達候車大廳,用時2分30秒。
西站候車大廳 張之冰/攝
西站的南北廣場還有4幢超高層,包括了北側近400米的「杭州第一高」金鑰匙以及南區約320米高的金手指,不但描摹出一幅摩天大樓群的大都市圖景,還集合了高端辦公、五星級酒店、劇院、商業、公寓等城市配套功能於一體,要實現的是「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杭州新地標、城西CBD和高端人才集聚地」這樣一個高規格目標。
3
全新「軌交時代」
會帶來多大樞紐紅利?
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弱以及後城鎮化時代的到來,以往靠不斷對外擴張的發展模式收效不再立竿見影,城市發展的邏輯正在逐漸發生改變。其中,樞紐經濟帶來的價值提升仍站在風口上。
就像一座超級樞紐將上海西面的郊區打造成如今的虹橋商務區,杭州同樣用一座東站樞紐造就了城東新城,儘管板塊行情經歷過波動,但不可否認,目前城東新城一些頭部次新房的掛價可以達6萬元/平方米以上,新房限價4.65萬元/平方米,比隔壁筧橋板塊高出一頭,其中,城市「東大門」的定位以及核心樞紐帶來的資源導入,還是起了作用的。
而用發展的眼光看,杭州新一輪的樞紐紅利或將落在以西站樞紐為核心的雲城,不光是杭州的「西大門」,還背靠城西科創大走廊,和未來科技城一同被視作杭州的「第三中心」,目前能被定位為中心的可只有武林-湖濱和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而已。
杭騰未來社區效果圖
直觀的限價而言,雲城目前都維持在3.61萬元/平方米的水平,與未來科技城一致,引入的開發商也是濱江、龍湖、交控、西站等民企龍頭和國企,確定性更高。
尤其最近雲城的「頭口水」已出——杭與城首開1224套房源,吸引5000多組家庭報名搖號,這在整體降溫的市場中給雲城起了一個「高調」。
杭與城售樓部實景圖
雖然這個板塊沒有二手房價可以參考,但很多看中雲城的購房者還是對後續的價值空間表示看好,畢竟,有地鐵、有商場、有樞紐、有學校、有醫院、還有比肩未來科技城的產業和未來社區,難免不做橫向類比。
昨天,杭與城二開登記結果出爐,新推344套房源,共有2727戶家庭登記,包括137戶高層次人才家庭、704戶無房家庭和1886戶普通家庭,雖然沒有觸發社保排序,但綜合中籤率僅為12.6%,比前次還低一些。
據悉,此次杭與城推出的戶型面積約105-196方,其中,196方大戶型增加到144套,上次沒搶到196方大戶型的人,這次機會多一些了。
除了杭與城,西站樞紐周邊還有濱江的幾個住宅項目,供應不愁。
全新的「軌交時代」會帶來多大的樞紐紅利?交給時間來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