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均受敵 小米「窒息」的上半年
2023-07-27 12:29:43 2
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產品自主研發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創新了用網際網路模式開發手機作業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憑藉著這種前所未有的創新思維,這家創業公司從0做到300億元的銷售收入只用了3年,估值超過100億美元,位列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第四名,堪稱中國創業奇蹟。小米開創的網際網路新模式也正在悄然改變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許多國產廠商一邊譴責其附屬的」飢餓營銷「,一邊又在眼紅的暗中偷偷研究它的網際網路思維。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的那套打法逐漸被眾廠商所摸透,一大波小米的」影子「也隨之而來,各種學習與模仿小米模式的創業創新層出不窮。而對於小米來說,被別人家」扒「的越光,自己的處境就越尷尬和危險。但是小米也不傻,開始去主動尋求轉型自救,然而對手似乎已經跟上了小米的節奏,小米旗艦機走品牌溢價其他廠商迅速跟進,在中高端有針對性的進行阻擊,小米低端機進行價格下探,」神隊友「們立刻就在更低價位給予回應。
小米已成眾矢之的,加之現在黎叔(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也走了,這回隊伍真的是不好帶了,小米的2015年上半年不太好過!
低端市場
紅米2A
剛剛劃分到合資公司奇酷下的酷派大神F1、F1plus,將價格直降至499元、399元,並且在硬體配置方面還要高於紅米2A。這使紅米2A性價比優勢喪失殆盡,不得不重新調整配置、設計,由此使得上遊供應鏈波及到的廠商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甚至對大神F1橫加指責。
在4月8日舉行的米粉節上,小米宣布手機銷量為211萬臺,單日刷新了吉尼斯世界記錄,而當日降價100銷售的紅米2A更是火爆。在米粉節之後,紅米2A又恢復到了上市價599元,雷軍對紅米2A銷量的預期爆棚。這幾天,由於友商的攻勢兇猛,特別是大神這兩款被戲稱為「國民手機」的產品銷售火爆,對小米以及雷軍的衝擊不小,更使得雷軍對於紅米2A市場掌控力產生懷疑,而這種自信心不足,也使得紅米2A再次降價至499元。
在周鴻禕對酷派大神手機業務併購之後,大神的市場定位被重新考量,主打千元以下更加低端的市場,首先就向紅米2A發起了激烈的價格戰,導致供應商、黃牛對紅米2A的信心已出現動搖,來自供應商的消息稱,紅米2A目前已經在壓縮產能,剩下的這1300萬臺存貨估計夠讓雷軍頭疼一陣的。
周鴻禕更是通過媒體炮轟「小米低端機真的很渣。大神399、499的機器和紅米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小米為了做廉價手機用的都是過去淘汰的器件,4.7寸的屏幕、200萬像素的攝像頭、32位的CPU都是什麼玩意?而大神399元的手機依然有高品質,實際是虧錢來做的。」
競爭之激烈,火藥味之濃烈大家感受下。
紅米2
魅族 魅藍
紅米1代由於在當時的突出性價比曾在業界轟動一時,但是魅族隨後啟動新品牌策略,推出性價比機型魅藍,正式向「當紅辣子雞」紅米系列發起挑戰。儘管魅藍先於紅米2發布,但是魅族顯然已經大致摸透紅米2的基本配置,魅藍在外觀設計,機身材質及手感,處理器性能還是攝像頭質量等都領先於紅米2,而反觀紅米2,僅存的優勢也許就剩下MIUI6系統了。小米方面被迫採取減價100元的措施以提高競爭力,現貨售價599元。
小米在魅藍的挑戰下,確知自己的底氣不足,在配置方面高通驍龍的這顆SOC各方面的性能均完敗聯發科6732,並且在外觀設計上也乏善可陳,相比魅藍的」iPhone 5c同款「多彩聚碳酸酯後殼來說,確實不夠靚麗和吸引眼球。
魅族以性價比更高的魅藍手機來抄襲小米後路,仿佛在直對小米進行挑釁:小米之前獨霸中低端市場,但現在魅族來了,有能力拿出比小米更好的性價比產品,小米洗洗睡吧。
紅米NOTE
魅族 魅藍
魅藍NOTE在發布會時,就把紅米NOTE當做「靶子」,處處瞄準紅米NOTE開炮,雖然紅米NOTE發布時間較早,但是其也在不斷更新變種機型,紅米NOTE 4G增強版就是紅米NOTE最新的變種。根據表格數據可以看出還是各種被秒,魅藍NOTE採用了MTK的64位八核處理器MT6753,而紅米NOTE增強版僅配備了更為低端的64位四核處理器;雖然同為5.5英寸屏幕,魅藍NOTE解析度卻達到了1080P級別;而且整機三圍都比紅米Note要苗條,顯得更加時尚;另外自帶的內置儲存也是從32GB開始起跳的。
魅藍NOTE正好在用戶最在意的地方進行了提升,在用戶對比購買過程中魅藍NOTE顯然更易脫穎而出,其實紅米NOTE和紅米2的遭遇的境地很是相像,都是被魅族以更高的配置和更高的顏值所強力壓制。所以紅米NOTE增強版所處的尷尬局面,與小米對其硬體升級的消極態度或是對市場風向的錯誤判斷不無關係。
高端市場
小米NOTE
魅族
小米最初打天下的功勳產品,正是定位在2000元檔的性價比產品,這個檔位也應該是小米競爭力表現最為突出,營銷最為得心應手的關鍵檔位。但通過表格可以看到,小米的性價比優勢幾乎已蕩然無存,各家都在以小米為標準來衡量制定相應的定價策略。
小米在低端市場上遭遇無情打擊,沒想到它進入高端市場更是步步艱難,起初追求的品牌溢價在眾廠商的聯合圍剿下顯得有些底氣不足。而在黎叔撤退以後,小米在自身的定價策略上其實有那麼一點自亂陣腳,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節奏。在自己擅長的2000元價位檔,要想成功的反圍剿,小米必須要做出一些差異化的改變了。
小米NOTE 頂配版
而在國產手機最為高端的3000元檔市場,競爭更趨於白熱化,出現了樂視這個視頻領域殺來的大黑馬。
樂視進軍國產高端市場可謂來勢洶洶,這點在從魅族,摩託羅拉等處不斷挖來高管的行為便可略窺一二。在樂視召開的手機發布會中,樂視更是扮演了一個奇怪的角色,甚至是整個行業都想群起而攻之的角色,賈躍亭在發布會上,首次公布了手機BOM(物料清單)成本。從現場曝光的PPT可以發現,iPhone6、三星Note4、小米Note的BOM成本基本都在1900元—2200元之間,但定價都超出成本一大截。
其中,iPhone6和三星Note4的加價率高達150%及以上,而小米Note的加價率為20.4%。而樂視超級手機1的BOM成本為1510元,但售價只有1499元。樂視公布BOM成本的做法,一下讓所有的消費者都看到了手機廠商的定價黑幕。
當然公布手機BOM成本,對樂視而言無傷大雅,因為它採取全新的生態玩法。即使樂視在硬體上很難掙到錢,但它可以通過內容服務彌補。但對小米而言,無內容優勢的小米手機即時配置再高,也只是一部硬體。而且,小米手機的配置與當前旗艦手機相比,也無優勢。
小米前端時間最為頭疼的就是華為MATE 7,在銷量上MATE 7異常兇猛,憑藉出色的外觀設計和營銷方式僅僅一部手機就使華為站穩了高溢價的國產高端市場,該機也成為了華為史上最賺錢手機,帶來10億級人民幣利潤。
在MATE 7之前很難有國產廠商敢將零售價格定在3000元以上,因為這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對國產手機品質信賴度的分水嶺,說白了就是之前會覺得國產手機不值3000元,且不會出現什麼精品手機。然而MATE 7做到了,其高端精品商務的定位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這恰恰是小米一直夢想去樹立的高端形象,MATE 7的出現較大幅度的蠶食了小米高端產品的市場。並且時至今日儘管配置性能不濟,但以獲得大量消費者認可的MATE 7仍然對小米形成強有力的競爭。
無論在是低端市場的360,魅族還是高端市場的樂視和華為,它們的產品都在一步步的侵蝕著小米原有的市場份額,它們用小米的方式去壓制小米,以跟隨者的角色在不斷的進步,如果小米不能做出及時的應對策略的話,小米神話還能延續多久,確實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