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及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0:51:06 3

本發明涉及空調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由兩個以上壓縮機組成的壓縮機組能有效增加空調器的工作效率,使用也越來越普遍,為了保證壓縮機組的持續穩定高效的工作,需要為壓縮機提供外部補氣裝置。在向壓縮機補氣時,採用中間補氣總管將製冷劑輸送到每臺壓縮機對應的補氣分支管,由於製冷劑未充分蒸發為氣態,導致製冷劑補充到每個壓縮機的量不同,進而導致各個壓縮機之間的排氣溫度相差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及空調器,中間補氣總管向各個壓縮機補充的氣態製冷劑相對平衡,使得各個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相差較小。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包括分液罐和至少兩臺壓縮機,所述分液罐上設有中間補氣總管,每臺所述壓縮機上均設有補氣分支管、吸氣管和排氣管,所述補氣分支管遠離所述壓縮機的一端與所述分液罐相連。
具體地,中間補氣總管用於將製冷劑導入分液罐,製冷劑進入分液罐後,未完全蒸發的液態製冷劑儲存在分液罐的底部,氣態製冷劑隨著各條補氣分支管流入各自對應的壓縮機。由於製冷劑未氣態之前均儲存在分液罐內,流向壓縮機的製冷劑均為氣態,因此從分液罐流向各個壓縮機的量只取決於補氣分支管的尺寸,各個壓縮機對應的補氣分支管為相同的規格尺寸,所以各條補氣分支管向壓縮機補充的製冷劑相對平衡,各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相差較小。同時分液罐的直徑較大,製冷劑從中間補氣總管流入分液罐時流速減慢發生第一次減震。
作為優選,所述補氣分支管包括輸送管、避震管和連接管,所述輸送管的一端與所述避震管相連,所述輸送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分液罐相連,所述避震管遠離所述輸送管的一端與所述連接管相連,所述連接管遠離所述避震管的一端與所述壓縮機相連,所述避震管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輸送管的橫截面積。避震管的橫截面積大於輸送管的橫截面積,製冷劑從輸送管進入避震管後減速消震,實現第二次減震。
作為優選,所述避震管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連接管的橫截面積,所述連接管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輸送管的橫截面積。
作為優選,所述補氣分支管上設有若干減震塊,所述減震塊上設有偏心孔,所述減震塊通過所述偏心孔與所述補氣分支管相連。減震塊通過偏心孔套設在補氣分支管上,避免補氣分支管有規律的震動,進一步實現消震的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避震管與所述輸送管的連接處設有所述減震塊。連接處的震動較大,在連接處設置減震塊避免局部震動較大影響管路使用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減震塊為橡膠塊、鐵塊、鉛塊或銅塊。
作為優選,所述補氣分支管與所述分液罐的連接點位於所述分液罐的頂部,氣態製冷劑從分液罐的頂部進入補氣分支管,氣態往上運動的趨勢較強,進一步保證進入各條補氣分支管的製冷劑相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包括上述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壓縮機為變頻壓縮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中間補氣總管用於將製冷劑導入分液罐,製冷劑進入分液罐後,未完全蒸發的液態製冷劑儲存在分液罐的底部,氣態製冷劑隨著各條補氣分支管流入各自對應的壓縮機。由於製冷劑未氣態之前均儲存在分液罐內,流向壓縮機的製冷劑均為氣態,因此從分液罐流向各個壓縮機的量只取決於補氣分支管的尺寸,各個壓縮機對應的補氣分支管為相同的規格尺寸,所以各條補氣分支管向壓縮機補充的製冷劑相對平衡,各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相差較小。同時分液罐的直徑較大,製冷劑從中間補氣總管流入分液罐時流速減慢發生第一次減震。
附圖說明
圖1是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補氣分支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壓縮機;2、分液罐;3、中間補氣總管;4、補氣分支管;41、輸送管;42、避震管;43、連接管;5、吸氣管;6、排氣管;7、減震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2所示,一種壓縮機1組的減震分液機構,包括分液罐2和至少兩臺壓縮機1,所述分液罐2上設有中間補氣總管3,每臺所述壓縮機1上均設有補氣分支管4、吸氣管5和排氣管6,所述補氣分支管4遠離所述壓縮機1的一端與所述分液罐2相連。
具體地,中間補氣總管3用於將製冷劑導入分液罐2,製冷劑進入分液罐2後,未完全蒸發的液態製冷劑儲存在分液罐2的底部,氣態製冷劑隨著各條補氣分支管4流入各自對應的壓縮機1。由於製冷劑未氣態之前均儲存在分液罐2內,流向壓縮機1的製冷劑均為氣態,因此從分液罐2流向各個壓縮機1的量只取決於補氣分支管4的尺寸,各個壓縮機1對應的補氣分支管4為相同的規格尺寸,所以各條補氣分支管4向壓縮機1補充的製冷劑相對平衡,各壓縮機1的排氣溫度相差較小。同時分液罐2的直徑較大,製冷劑從中間補氣總管3流入分液罐2時流速減慢發生第一次減震。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補氣分支管4包括輸送管41、避震管42和連接管43,所述輸送管41的一端與所述避震管42相連,所述輸送管41的另一端與所述分液罐2相連,所述避震管42遠離所述輸送管41的一端與所述連接管43相連,所述連接管43遠離所述避震管42的一端與所述壓縮機1相連,所述避震管42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輸送管41的橫截面積。避震管42的橫截面積大於輸送管41的橫截面積,製冷劑從輸送管41進入避震管42後減速消震,實現第二次減震。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避震管42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連接管43的橫截面積,所述連接管43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輸送管41的橫截面積。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補氣分支管4上設有若干減震塊7,所述減震塊7上設有偏心孔,所述減震塊7通過所述偏心孔與所述補氣分支管4相連。減震塊7通過偏心孔套設在補氣分支管4上,避免補氣分支管4有規律的震動,進一步實現消震的效果。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避震管42與所述輸送管41的連接處設有所述減震塊7。連接處的震動較大,在連接處設置減震塊7避免局部震動較大影響管路使用的穩定性。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減震塊7為銅塊,其他實施例中減震塊7也可以為橡膠塊、鐵塊或鉛塊。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補氣分支管4與所述分液罐2的連接點位於所述分液罐2的頂部,氣態製冷劑從分液罐2的頂部進入補氣分支管4,氣態往上運動的趨勢較強,進一步保證進入各條補氣分支管4的製冷劑相同。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包括上述壓縮機1組的減震分液機構以及其他相應的管路及各種所需部件。所述壓縮機1為變頻壓縮機。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縮機組的減震分液機構,包括分液罐和至少兩臺壓縮機,分液罐上設有中間補氣總管,每臺壓縮機上均設有補氣分支管、吸氣管和排氣管,補氣分支管遠離壓縮機的一端與分液罐相連。製冷劑進入分液罐後,未完全蒸發的液態製冷劑儲存在分液罐的底部,氣態製冷劑隨著各條補氣分支管流入各自對應的壓縮機。液態製冷劑儲存在分液罐的底部,流向壓縮機的製冷劑均為氣態,各個壓縮機對應的補氣分支管為相同的規格尺寸,所以各條補氣分支管向壓縮機補充的製冷劑相對平衡,各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相差較小。同時分液罐的直徑較大,製冷劑從中間補氣總管流入分液罐時流速減慢發生第一次減震。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安少兵;王雙;李練強;張可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東歐科空調製冷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8.08
技術公布日: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