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9:16:1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身熱療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全身熱療系統採用紅外單熱源加溫,紅外具有穿透力淺(微米級)的特點。通常所用紅外熱源的自身溫度較高,容易導致燙傷和溫度分布不均勻,全身升溫過程緩慢。ZL 02 2 33296.0號專利介紹了一種雙熱源全身熱療系統,該系統採用射頻和紅外作為熱源;由於射頻熱源的穿透作用,使全身溫度分布更均勻,升溫更平穩,因此降低了對紅外的要求。由於人體表面散熱功能強,通常透熱時,患者大量出汗,迅速降低體表溫度,導致患者體表溫度低,影響患者全身溫度上升速度,深淺部位溫度分布不均勻。因此,應用於上 述雙熱源全身熱療系統中的紅外熱源的合理結構是解決患者深淺部位溫度均勻的關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以解決傳統的雙熱源全身熱療系統中紅外熱源在人體表面溫度不夠或紅外溫度過高導致過熱損傷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該發熱罩為部分全罩式的結構,其開口一端供治療床進入,治療時,治療床的前端留在發熱罩外;該發熱罩的層結構為外罩殼、內罩殼和內外罩殼之間填充的保溫層組成;在內罩殼的內表面貼敷有一層紅外發熱膜。所述發熱罩與治療床的連接關係為兩者之間可作前後平移滑動的推拉式連接。所述發熱罩為單側或雙側翻蓋式的固定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在患者周邊形成一個柔和均勻的紅外溫度場一加溫氛圍,既不會造成過熱,又可維持患者周邊溫度小環境;由於射頻與紅外裡外同時加溫,溫度分布更均勻,確保裡外溫度平衡;薄膜熱容量低,便於精準控溫。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圖2是圖I的左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翻蓋式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對開開罩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參見圖1、2,該發熱罩為部分全罩式的結構,其開口一端供治療床6進入,治療時治療床6如端留在發熱罩2外,以免患者感到愁悶導致的治療風險;該發熱罩的層結構為外罩殼I、內罩殼2和內外罩殼之間填充的保溫層3組成;在內罩殼2的內表面覆蓋有一層紅外發熱膜4。所述發熱罩為可作前後平移滑動的推拉式結構或翻蓋式的固定結構,參見圖3、圖4。本紅外發熱罩用於ZL 02 2 33296. O號專利的雙熱源全身熱療系統中,紅外採用發熱薄膜,其發熱柔和,表面溫度較低,在患者周邊形成一個柔和均勻的紅外溫度場——力口溫氛圍,既不會造成過熱,又可維持患者體表的有效溫度。由於射頻治療單元5與紅外發熱膜4的裡外同時加溫,使患者溫度分布更均勻;薄膜熱容量低,便於精準控溫。所述治療床6固定在治療床架7上。內、外罩殼之間填充保溫層,用於維持患者皮膚的有效治療溫度。紅外罩和治療床板之間可作前後平移滑動的推拉式連接。紅外罩也可以做成開、閉式翻蓋運動,以便開啟罩蓋,方便患者上、下床。該相對運動可以電動,也可以手動,以便突然停電或傳動故障時患者方便出倉和下床。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其特徵在於,該發熱罩為部分全罩式的結構,其開口一端供治療床進入,治療時,治療床前端留在發熱罩外;該發熱罩多層結構為外罩殼、內罩殼和內外罩殼之間填充的保溫層組成;在內罩殼的內表面貼敷有一層紅外發熱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罩與治療床的連接關係為兩者之間可作前後平移滑動的推拉式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罩為單側或雙側翻蓋式的固定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全身熱療的紅外發熱罩,該發熱罩為部分全罩式的結構,其開口一端供治療床進入,治療時,治療床前端留在發熱罩外,以免患者感到憋悶,減輕副作用;該發熱罩的層結構為外罩殼、內罩殼和內外罩殼之間填充的保溫層組成;在內罩殼的內表面覆蓋有一層紅外發熱膜。本實用新型可以解決傳統的雙熱源全身熱療系統中紅外熱源在人體表面溫度不夠或紅外溫度過高導致過熱燒傷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A61N5/06GK202590182SQ2012202883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劉曼珍 申請人:劉曼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