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彈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23:39:41 1
專利名稱:電磁彈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電磁力,或聯合電動機的動力,使航空母艦艦載 機在短距離起飛的彈射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在航空母艦上使用的使艦載機短距離起飛的彈射器是蒸汽彈 射器,它有以下設備 一、海水淡化設備及貯水池;二、高壓水泵、鍋爐和加 熱裝置;三、開口活塞筒體、活塞、引出牽引部分和U型密封條;四、導氣管、 模度氣動閥門、排氣閥和安全閥;五、測距儀、壓力傳感器及控制系統;六、 燃氣導流板;還有彈射器固定裝置、降溫裝置、專用維修工具和專用維修通道 等。為了保證彈射器正常運行,航母上每天有數十人(至少40-50人)為運行、 維護和保養彈射器而忙碌不已。它有以下缺陷(1)維護成本大,U型密封條 更換頻繁而又十分麻煩,對材質要求高;(2)使用蒸汽彈射器成本大,效率低, 配套設施多,系統煩瑣,各個環節要求高;(3)需消耗大量淡水,美國曾為此 考慮過蒸汽冷凝回收裝置,終因體積大及效率低而取消。目前,世界上尚無電 磁動力彈射器。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蒸氣彈射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彈射器,它的 構成如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磁彈射器,它包括滑梭、電磁 體、線圈、輪子、彈射板、鏈齒輪、齒輪、鏈條、電動機和機座,其中,飛行 甲板有一個長條形的開口,彈射器主體位於飛行甲板開口正下方,呈左右對稱 分布,彈射器的中間為一水平的彈射板,彈射板的長度比艦載機前輪到機尾的 距離長1到3米,滑梭位於彈射板正中,並垂直向上穿出開口,並露出飛行甲 板;在彈射板上方、滑梭兩側部位的前後方向,以及兩側緣的前、後及中間部 位,分別通過軸瓦固定有輪子,並與飛行甲板開口處兩側及相應部位的下方接 觸,在兩側兩排輪子間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彈射板等長的電磁體, 其上緣與飛行甲板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飛行甲板的下方,等距離、垂直分 布著長方體的、與飛行甲板等長的線圈,與彈射板及電磁體間的距離不超過3 毫米,在彈射板下方的兩側緣固定有長條形的齒輪紋條,在彈射板下方、齒輪 紋條的內側的前後方向、以及正中的前、後及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軸瓦固定有輪子,並與中甲板的相應部位接觸,在三排輪子間,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彈射板等長的電磁體,其下緣與下甲板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下甲 板的上方,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飛行甲板等長的線圈,與彈射板 及電磁體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所有電磁體與線圈呈間隔分布,最外層的是 線圈;在中甲板下方正中,固定有與飛行甲板等長的中支撐板,在中甲板的下 方,等距離的分布著大小相同的動力軸,動力軸通過軸承垂直貫穿中支撐板, 以及通過軸瓦固定於中甲板的兩側的下方,最外側通過軸承固定於外支撐板, 在中甲板與外支撐板之間的動力軸上,固定有齒輪,齒輪的上方與彈射板下方 的齒輪紋條接觸,它們的寬帶相同,邊緣對齊,齒輪紋條的長度是相鄰兩個齒 輪中心間的距離的4倍以上,在中支撐板與外軸瓦間的動力軸上,固定有3組 相同的鏈齒輪,每組鏈齒輪間通過軸瓦固定於中甲板的下方,鏈齒輪的半徑小 於齒輪的半徑,其中兩組分別通過鏈條,與相鄰的兩個動力軸上對應的鏈齒輪 相連,另一組鏈齒輪通過鏈條,與正下方的電動機的鏈齒輪相連,每個動力軸 正下方有一組或在一個平面的多組大小相同的電動機,電動機固定於機座上, 機座水平方向垂直固定於中支撐板,在電動機動力軸根部,通過軸瓦固定於機 座的外側緣,電動機動力軸的最外側,通過軸承或軸瓦固定於外支撐板,在電 動機動力軸的中間,固定有兩組鏈齒輪,分別通過鏈條與上下相對應的鏈齒輪 連接,除了與中甲板的動力軸相連的鏈齒輪直徑較大外,其他的鏈齒輪的直徑 相同並較小,中、外支撐板均垂直固定於下甲板,方向與飛行甲板的開口的方 向相同,這裡所有的鏈齒輪和鏈條,可以換成相同直徑的單組齒輪和通過相應 大小的齒輪來互相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磁彈射器,其中,彈射板上、 下方的中間部位垂直固定有中支撐板,中支撐板與彈射板等長,其方向與飛行 甲板的開口的飛行相同,其上方的前部固定有滑梭,滑梭穿出開口並露出飛行 甲板,中支撐板內的兩側固定有電磁體,並在彈射板的上、下方垂直、等距離 固定有電磁體,電磁體的上下緣分別與飛行甲板和下甲板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 米,在飛行甲板的下方和下甲板的上方,垂直固定有線圈,其與電磁體和彈射 板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電磁體和線圈呈間隔分布,最外層的是線圈,在中 支撐板的上、下方和下電磁體的下方,分別在前、後和中間部位通過軸瓦固定 有輪子,分別與飛行甲板的下方和下甲板上方接觸,在彈射板最外側的外側緣 和上、下方,通過軸瓦固定有輪子,分別與側支撐板接觸,側支撐板垂直固定 於下甲板,與飛行甲板等長,可以不再使用電動機、齒輪、鏈齒輪和鏈條等設 備。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優化設計,充分利用利用電磁為動力,並可以 聯合以電磁為動力的電動機,多組電動機通過鏈齒輪和鏈條,通過齒輪傳遞給彈射器,使彈射器的動力更強大,使艦載機可以在短距離起飛。
圖l為電磁彈射器側視圖圖2為電磁彈射器正視圖圖3為電磁彈射器第二實施例正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在附圖中,l為甲板,2為輪子,3為電磁體,4為線圈,5為彈射板,6為 齒輪紋條,7為齒輪,8為鏈齒輪,9為鏈條,IO為滑梭,ll為動力軸,12為 電動機,13為機座,14為支撐板,15為軸瓦。圖l和圖2示出了電磁彈射器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在附圖中,飛行甲 板(1)有一個長條形的開口,這樣可以使滑梭(1)通過,電磁彈射器主體位 於飛行甲板(1)開口正下方,呈左右對稱分布,可以保持平衡,彈射器主體的 中間有一個水平的彈射板(5),彈射板(5)的長度比艦載機前輪到機尾的距 離長1到3米,這樣可以滑行更長的距離,滑梭(10)位於彈射板(5)正中, 並垂直向上穿出開口,並露出飛行甲板(1),用來牽引艦載機的前輪,並能松 開,使艦載機起飛;在彈射板(5)上方、滑梭(10)兩側部位的前、後方向, 以及兩側緣的前、後及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並與 飛行甲板(i)開口處兩側及相應部位的下方接觸,起固定滑梭(10),使艦載 機可以受力,並使彈射器可以低摩擦力滑行,在兩側的兩排輪子(2)間,等距 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彈射板(5)等長的電磁體(3),其上緣與飛行 甲板(1)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飛行甲板(1)的下方,等距離、垂直分布 著長方體的、與飛行甲板(1)等長的線圈(4),與彈射板(5)及電磁體(3) 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彈射板(5)下方的兩側緣固定有長條形的齒輪紋條(6),在彈射板(5)下方、齒輪紋條(6)的內側的前後方向、以及正中的前、 後及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並與中甲板(1)的相 應部位接觸,在三排輪子(2)間,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彈射板(5) 等長的電磁體(3),其下緣與中甲板(1)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中甲板(1) 的上方,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飛行甲板(1)等長的線圈(4), 與彈射板(5)及電磁體(3)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所有電磁體(3)與線圈(4)呈間隔分布,最外層的是線圈(4),當航空母艦提供的交流電,使固定 於甲板(1)的線圈(4)變為電磁體(3),它與彈射板(5)上的電磁體(3) 相互作用,使彈射器前進,彈射板(5)前部的電磁體(N極)被甲板(1)上靠 前一點的電磁體(3) (S極)所吸引,同時被甲板(1)上稍後一點的電磁體(3)(N極)所排斥,結果是一 "推" 一 "拉",使彈射器主體前進,這是彈射器提供電磁動力的部分,並在距離飛行甲板(1)前端io米左右,可以使用相反的 動力,使彈射器剎車;在中甲板(1)下方正中,固定有與飛行甲板(1)等長 的中支撐板(14),並等距離的分布著大小相同的動力軸(11),動力軸(11) 通過軸承垂直貫穿中支撐板(14),以及通過軸瓦(15)固定於中甲板(1)的 兩外側緣的下方,動力軸(11)最外側通過軸承固定於外支撐板(14),在中 甲板(1)與外支撐板(14)之間的動力軸(11)上,固定有齒輪(7),齒輪 (7)的上方與彈射板(5)下方的齒輪紋條(6)接觸,它們的寬帶相同,邊緣 對齊,可以接受聯合電動機(12)提供的動力,齒輪紋條(6)的長度是相鄰兩 個齒輪(7)中心間的距離的4倍以上,可以使彈射器更有效的保持平衡和接受 聯合電動機(12)提供的動力,在中支撐板(14)與外軸瓦(15)間的動力軸(11) 上,固定有3組相同的鏈齒輪(8),每組鏈齒輪(8)間通過軸瓦(15) 固定於中甲板(1)的下方,鏈齒輪(8)的半徑小於齒輪(7)的半徑,其中兩 組分別通過鏈條(9),與相鄰的兩個動力軸(11)上對應的鏈齒輪(8)相連, 另一組鏈齒輪(8)通過鏈條(9),與正下方的電動機(12)的鏈齒輪(8)相 連,每個動力軸(11)正下方有一組或在一個平面的、大小相同的多組電動機(12) ,電動機(12)固定於機座(13)上,機座(13)水平方向垂直固定於 中支撐板(14),在電動機(12)動力軸(11)根部,通過軸瓦(15)固定於 機座(13)的外側緣,電動機(12)動力軸(11)的最外側,通過軸承或軸瓦(15)固定於外支撐板(14),每個電動機(12)動力軸(11)均有剎車系統, 可以快速使彈射器剎車,在電動機(12)動力軸(11)的中間,固定有兩組鏈 齒輪(8),分別通過鏈條(9)與上下相對應的鏈齒輪(8)連接,除了與中甲 板(1)的動力軸(11)相連的鏈齒輪(8)直徑較大外,其他的鏈齒輪(8)的 直徑相同並較小,這樣可以使電動機(12)的轉速傳至動力軸(11)上兩側的 齒輪(7)時,可以使齒輪(7)的轉速增大,彈射器主體可以高速前進,以達 到艦載機短距離起飛的要求,中、外支撐板(14)均垂直固定於下甲板(1), 方向與飛行甲板(1)的開口的方向相同,這裡所有的鏈齒輪(8)和鏈條(9), 可以換成相同直徑的單組齒輪(7)和通過相應大小的齒輪(7)來互相連接, 以上設備可以使所有電動機(12)的動力聯合起來,為彈射器主體提供動力, 由於電動機(12)也是電磁動力,所以,整個彈射器是由電磁提供動力,兩組 動力聯合在一起,為艦載機能短距離起飛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圖3顯示了電磁彈射器第二實施例的總體結構。在附圖中,飛行甲板(1) 有一個長條形的開口,彈射器主體位於飛行甲板(1)開口正下方,呈左右對稱 分布,彈射器主體的中間有一個水平的彈射板(5),彈射板(5)的長度比艦 載機前輪到機尾的距離長1到3米,彈射板(5)上、下方的中間部位垂直固定 有中支撐板(14),中支撐板(14)與彈射板(5)等長,其方向與飛行甲板(1)的開口的方向相同,其上方的前部固定有滑梭(10),滑梭(10)穿出開口並 露出飛行甲板(1),中支撐板(14)內的兩側固定有電磁體(3),並在彈射 板(5)的上、下方垂直、等距離固定有電磁體(3),電磁體(3)的上下緣分 別與飛行甲板(1)和下甲板(1)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飛行甲板(1)的 下方和下甲板(1)的上方,垂直固定有線圈(4),其與電磁體(3)和彈射板 (5)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電磁體(3)和線圈(4)呈間隔分布,最外層的 是線圈(4),當航空母艦提供的交流電,使固定於甲板(1)的線圈(4)變為 電磁體(3),它與彈射板(5)上的電磁體(3)相互作用,使彈射器前進,彈 射板(5)前部的電磁體(N極)被甲板(1)上靠前一點的電磁體(3) (S極) 所吸引,同時被甲板(1)上稍後一點的電磁體(3) (N極)所排斥,結果是一 "推" 一 "拉",使彈射器主體前進,彈射器提供強大的動力,為艦載機能短 距離起飛提供動力;在中支撐板(14)的上、下方和下電磁體(3)的下方,分 別在前、後和中間部位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分別與飛行甲板(1) 的下方和下甲板(1)上方接觸,在彈射板(5)最外側的外側緣和上、下方, 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分別與側支撐板(14)接觸,側支撐板(14) 垂直固定於下甲板(1),與飛行甲板(1)等長,可以使彈射器主體更穩定並 保持平衡,此時,也可以不再使用電動機(12)、齒輪(7)、鏈齒輪(8)和 鏈條(9)等設備,也可以使用這些設備,這樣可以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具體操作程序是艦載機的發動機(3)發動,艦載機被拉索拉住,固定於 甲板(1)的線圈(4)以及電動機(12)通上交流電,彈射器和電動機(12) 被剎車剎住,然後,艦載機的拉索和彈射器及電動機(12)的剎車同時鬆開, 艦載機和彈射器的電磁動力同時為艦載機提供動力,使艦載機在短距離內達到 起飛的速度而起飛,當彈射器的發動機(3)的前部距離航空母艦前部10米左 右時,線圈(6)、電動機(12)和輪子(2)同時止動,使彈射器止動,同時 滑梭(5)鬆開,艦載機起飛。本實用新型較適用航空母艦艦載機起飛。這裡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並非想將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限 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裡所披露的實施例及數據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在不 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本質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其他形式、結構、 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來實現,可以對這裡所披露的實施例 進行其他變形和改變。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彈射器,它包括滑梭、電磁體、線圈、輪子、彈射板、鏈齒輪、齒輪、鏈條、電動機和機座,其特徵是飛行甲板(1)有一個長條形的開口,彈射器主體位於飛行甲板(1)開口正下方,呈左右對稱分布,彈射器的中間有一個水平的彈射板(5),彈射板(5)的長度比艦載機前輪到機尾的距離長1到3米,滑梭(10)位於彈射板(5)正中,並垂直向上穿出開口,並露出飛行甲板(1);在彈射板(5)上方、滑梭(10)兩側部位的前、後方向,以及兩側緣的前、後及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並與飛行甲板(1)開口處兩側及相應部位的下方接觸,在兩側的兩排輪子(2)間,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彈射板(5)等長的電磁體(3),其上緣與飛行甲板(1)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飛行甲板(1)的下方,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飛行甲板(1)等長的線圈(4),與彈射板(5)及電磁體(3)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彈射板(5)下方的兩側緣固定有長條形的齒輪紋條(6),在彈射板(5)下方、齒輪紋條(6)的內側的前後方向、以及正中的前、後及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並與中甲板(1)的相應部位接觸,在三排輪子(2)間,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彈射板(5)等長的電磁體(3),其下緣與中甲板(1)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在中甲板(1)的上方,等距離、垂直分布著長方體的、與飛行甲板(1)等長的線圈(4),與彈射板(5)及電磁體(3)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所有電磁體(3)與線圈(4)呈間隔分布,最外層的是線圈(4);在中甲板(1)下方正中,固定有與飛行甲板(1)等長的中支撐板(14),並等距離的分布著大小相同的動力軸(11),動力軸(11)通過軸承垂直貫穿中支撐板(14),以及通過軸瓦(15)固定於中甲板(1)的兩外側緣的下方,動力軸(11)最外側通過軸承固定於外支撐板(14),在中甲板(1)與外支撐板(14)之間的動力軸(11)上,固定有齒輪(7),齒輪(7)的上方與彈射板(5)下方的齒輪紋條(6)接觸,它們的寬帶相同,邊緣對齊,齒輪紋條(6)的長度是相鄰兩個齒輪(7)中心間的距離的4倍以上,在中支撐板(14)與外軸瓦(15)間的動力軸(11)上,固定有3組相同的鏈齒輪(8),每組鏈齒輪(8)間通過軸瓦(15)固定於中甲板(1)的下方,鏈齒輪(8)的半徑小於齒輪(7)的半徑,其中兩組分別通過鏈條(9),與相鄰的兩個動力軸(11)上對應的鏈齒輪(8)相連,另一組鏈齒輪(8)通過鏈條(9),與正下方的電動機(12)的鏈齒輪(8)相連,每個動力軸(11)正下方有一組或在一個平面的、大小相同的多組電動機(12),電動機(12)固定於機座(13)上,機座(13)水平方向垂直固定於中支撐板(14),在電動機(12)動力軸(11)根部,通過軸瓦(15)固定於機座(13)的外側緣,電動機(12)動力軸(11)的最外側,通過軸承或軸瓦(15)固定於外支撐板(14),在電動機(12)動力軸(11)的中間,固定有兩組鏈齒輪(8),分別通過鏈條(9)與上下相對應的鏈齒輪(8)連接,每個電動機(12)動力軸(11)均有剎車系統,除了與中甲板(1)的動力軸(11)相連的鏈齒輪(8)直徑較大外,其他的鏈齒輪(8)的直徑相同並較小,中、外支撐板(14)均垂直固定於下甲板(1),方向與飛行甲板(1)的開口的方向相同,這裡所有的鏈齒輪(8)和鏈條(9),可以換成相同直徑的單組齒輪(7)和通過相應大小的齒輪(7)來互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電磁彈射器,其特徵是彈射板(5)上、 下方的中間部位垂直固定有中支撐板(14),中支撐板(14)與彈射板(5)等 長,其方向與飛行甲板(l)的開口的方向相同,其上方的前部固定有滑梭(IO), 滑梭(10)穿出開口並露出飛行甲板(1),中支撐板(14)內的兩側固定有電 磁體(3),並在彈射板(5)的上、下方垂直、等距離固定有電磁體(3),電 磁體(3)的上下緣分別與飛行甲板(1)和下甲板(1)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 在飛行甲板(1)的下方和下甲板(1)的上方,垂直固定有線圈(4),其與電 磁體(3)和彈射板(5)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電磁體(3)和線圈(4)呈 間隔分布,最外層的是線圈(4),在中支撐板(14)的上、下方和下電磁體(3) 的下方,分別在前、後和中間部位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分別與飛 行甲板(1)的下方和下甲板(1)上方接觸,在彈射板(5)最外側的外側緣和 上、下方,通過軸瓦(15)固定有輪子(2),分別與側支撐板(14)接觸,側 支撐板(14)垂直固定於下甲板(1),與飛行甲板(1)等長,可以不再使用 電動機(12)、齒輪(7)、鏈齒輪(8)和鏈條(9)等設備,也可以使用這些 設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彈射器,它包括彈射板、電磁體、線圈、多組電動機系統。彈射板固定有電磁體、滑梭、輪子和齒輪紋條,滑梭固定艦載機前輪,並可以鬆開,輪子可使整個彈射器低摩擦力滑行,並使滑梭可以受力,並在最後起剎車作用,電磁體和固定於甲板的線圈間的距離不超過3毫米,和線圈呈間隔分布,提供主要或部分電磁動力,電動機系統等距離分布於中甲板下方,它包括多組固定於支撐板的電動機、動力軸、齒輪、鏈齒輪和鏈條,它們通過鏈條使所有電動機的動力連接在一起,通過動力軸上的齒輪與彈射板下方的齒輪紋條相連,將動力傳遞給彈射板,提供部分電磁動力。
文檔編號B64F1/06GK201172483SQ20082000145
公開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1日
發明者宣建民 申請人:宣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