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釀酒的鍋蓋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22:07:5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蓋,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釀酒的鍋蓋。
背景技術: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在釀造工藝過程中涉及初蒸、燜糧、復蒸,在小作坊調查發現鍋爐上的鍋蓋密封性較差,由於高溫的烹煮,導致鍋蓋容易發熱,容易帶來安全隱患,人體皮膚觸及後容易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釀酒的鍋蓋,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釀酒的鍋蓋,包括外蓋和設置在外蓋下方的內層蓋,所述內層與外蓋之間留有真空腔室,所述內層蓋的上表面與外蓋的下表面密封接觸,所述外蓋和內層蓋頂面最高處之間貫穿有排氣筒,所述外蓋包括沿口,所述沿口的外周上套有密封套圈,所述內層蓋底面為內層蓋底並與內層蓋沿口密封接觸,所述內層蓋底上設置有排氣孔,所述內層蓋底與內層蓋之間設置有集氣凹層,所述集氣凹層與內層蓋的鍋沿密封接觸,所述集氣凹層與內層蓋形成真空腔室,所述集氣凹層頂面最高點留有排氣孔,在排氣孔和內層蓋頂面最高點之間設置有螺旋排氣彎管,所述排氣彎管的頂端與排氣筒底端貫通。
進一步的,所述外蓋呈現圓錐形,材質為隔熱材質,所述內層蓋呈圓錐形,材質為銅鋁合金。
進一步的,所述外蓋上設置有一對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外蓋高寬比為0.25~0.30。
進一步的,所述內層蓋高寬比為0.15~0.20。
進一步的,所述隔熱材質為納米微孔隔熱材料。
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在外蓋下設置有內層蓋,改變了現有技術中鍋蓋結構單一的現狀,它們之間留有真空腔室能夠起到隔熱的效果,在內層蓋內部設置有集氣凹層,在集氣凹層和內層蓋也存在真空腔室,能夠進一步增大隔熱效果,在外蓋上設置的密封套圈能夠增加鍋蓋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仰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蓋使用效果圖;
1外蓋、2內層蓋、3蓋沿、4密封套圈、5把手、6排氣彎管、7排氣孔、8集氣凹層、9真空腔室、10排氣筒、11內層蓋底、12鍋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用於釀酒的鍋蓋,包括外蓋1和設置在外蓋1下方的內層蓋2,所述外蓋1和內層蓋2均呈現圓錐形,外蓋1材質為隔熱材質,選用納米微孔隔熱材料,在外蓋的表面設置一對把手5,外蓋1的高寬比為0.25~0.30,內層蓋2的材質為銅鋁合金,它的高寬比為0.15~0.20。在內層蓋2與外蓋1之間留有真空腔室9,其中內層蓋2的上表面與外蓋1的下表面密封接觸,在外蓋1和內層蓋2頂面最高處之間貫穿有排氣筒10,在外蓋1包括蓋沿3,所述蓋沿3的外周上套有密封套圈4,密封套圈4的內徑略大於蓋沿3外徑,接觸面之間充填有潤滑劑,密封套圈4能能夠沿著蓋沿3上下移動,當鍋蓋蓋在鍋爐12上後,滑動密封套圈4蓋住鍋蓋和鍋爐的接觸面(如圖4所示)。所述內層蓋2底面為內層蓋底11並與內層蓋2沿口密封接觸,在內層蓋底11上設置有排氣孔7,排氣孔7中心對稱分布在內層蓋底11上,在內層蓋底11與內層蓋2之間設置有集氣凹層8,所述集氣凹層8與內層蓋2的鍋沿密封接觸,所述集氣凹層8與內層蓋2形成真空腔室9,在集氣凹層8頂面最高點留有排氣孔7,在排氣孔7和內層蓋2頂面最高點之間設置有螺旋排氣彎管6,排氣彎管6的頂端與排氣筒10底端貫通。當氣流穿過內層蓋底11上的排氣孔7後進入在集氣凹層8和內層蓋底11的空間區域,由於在集氣凹層8頂部只有一個排氣孔7,氣流只能沿著集氣凹層8頂面最高點的排氣孔7進入排氣彎管6,由於排氣彎管6具有彎曲的通道,能夠延長氣流的運動時間,氣流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得到降溫,酒蒸汽會遇冷變成液態,液態的酒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排氣彎管6回落到鍋蓋內,剩餘的部分的氣流最後從排氣筒10頂端飄出。
本實用新型的鍋蓋由於具有多個真空腔室9,在外蓋1和內層蓋2之間的熱傳遞較低,具有好的隔熱效果,外蓋1不會產生高溫現象,由於外蓋1 採用納米微孔隔熱材料,這種材料的耐高溫範圍在900~1200℃左右,具有很高的隔熱性質。與現有技術的鍋蓋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隔熱和密封性好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