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追尾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6 08:24:31 1
一種防追尾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追尾裝置,其包括:光強度傳感器;第一比較電路,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一基準電信號和第二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制動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輸出制動信號;第一報警器,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連接;油門強度採集器,用於監測汽車油門在單位時間內的減弱量,並根據所述減弱量輸出第二電信號;第四比較電路,與所述油門強度採集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二電信號與第六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制動燈控制器,與所述第四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高電平時輸出制動燈控制信號。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追尾裝置實現了自動防止追尾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防追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自動控制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追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機動車是目前最常見的代步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動車的功能也日漸豐富。對於駕駛者而言,駕駛機動車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儘管駕駛者可以憑藉自身的技能和經驗避免事故發生,但仍需要機動車具有更加有效的防護措施以彌補人為因素的不足之處。
[0003]在目前統計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追尾事故約佔70%以上,為避免機動車發生追尾,現有技術已經在機動車的制動系統領域中做出了很多貢獻,例如現有的制動系統可以使機動車在緊急剎車時超前0.3到0.5秒向後車發出預警,為後車的駕駛者提供額外的反應時間,從而減小發生追尾事故的可能性。但是現有技術通常是以本車向後車發出各種信號,仍需要後車通過駕駛者的人為操作達到避免事故的目的,這類技術仍需要依靠駕駛者的主觀判斷,並未實現機動車自動防止追尾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自動避免追尾事故,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追尾裝置,包括:
[0005]光強度傳感器,用於根據前方車輛的光照強度發出第一電信號;
[0006]第一比較電路,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一基準電信號和第二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一基準電信號並小於所述第二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
[0007]制動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輸出制動信號;
[0008]第一報警器,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09]油門強度採集器,用於監測汽車油門在單位時間內的減弱量,並根據所述減弱量輸出第二電信號;
[0010]第四比較電路,與所述油門強度採集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二電信號與第六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二電信號大於所述第六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
[0011]制動燈控制器,與所述第四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高電平時輸出制動燈控制信號;
[0012]所述第四比較電路還與所述第一報警器連接,所述第一報警器還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四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13]上述裝置還包括:第二比較電路,分別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報警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三基準電信號和第四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三基準電信號並小於所述第四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其中所述第四基準電信號小於所述第一基準電信號;
[0014]所述第一報警器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15]上述裝置還包括:第二報警器,與所述第二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16]上述裝置還包括:第三比較電路,分別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報警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五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五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其中所述第五基準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二基準電信號;
[0017]所述第一報警器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18]上述裝置還包括:第三報警器,與所述第三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追尾裝置,通過對光強度傳感器接收的信號的篩選,鑑別出前車的行駛動作,然後根據前車的行駛動作控制本車的動作,實現了自動防止追尾的目的;而且,其通過油門強度採集器結合第四比較電路及第一報警器,使得機動車在本車油門減少較快時控制本車制動燈及報警,進而避免後車與本車追尾,也進一步提高了行駛安全性;並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追尾裝置中的任何部件只需安裝在本機動車上,不需要對前車或後車進行改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提供的防追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防追尾裝置,如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光強度傳感器11、第一比較電路12、制動控制器13、第一報警器、油門強度採集器、第四比較電路、及制動燈控制器。
[0023]其中,光強度傳感器11用於根據前方車輛的光照強度發出第一電信號。
[0024]光強度傳感器11是一種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器件,其根據接收到的光照度輸出電信號,該電信號為模擬信號,並可根據光的強度確定輸出電信號的強度。光強度傳感器11已經被利用在現有的機動車上,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照明系統自動工作,例如當機動車外部的環境光線比較暗時,隨著光強度傳感器輸出信號的減弱,機動車可以自動開啟照明燈。在本實用新型中,光強度傳感器11需要接收前車尾部指示燈發出的光信號,所以該傳感器應當安裝在機動車的前部,用於接收機動車前方的光信號,並且可以利用多個傳感器協同工作以減小誤差。
[0025]第一比較電路12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11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一基準電信號和第二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一基準電信號並小於所述第二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
[0026]第一比較電路12具有兩個基準電信號輸入端,該輸入端可以與機動車上的供電模塊相連獲得基準電信號,使用兩個基準電信號是為了確定一個信號強度範圍,當光強度傳感器11傳來的信號在此範圍之內時,就表示其收集到的光信號是前車制動燈發出的信號,此時第一比較電路12輸出高電平;如果光強度傳感器11傳來的信號不在此範圍之內則表示其收集到的光信號是一個無效的信號,第一比較電路12輸出低電平。例如,設置第一基準電信號為al、第二基準電信號為a2,那麼當第一電信號X為al <x<a2時,則第一比較電路12輸出高電平,其他情況則輸出低電平,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比較電路12使用一個範圍值確定了前車發出光信號的種類,在本實施例中,將滿足al <x〈a2對應的光信號判定為前車制動燈發出的信號。另外,al、a2的取值可以根據環境中的光照度進行調整,例如當夜間行車時,外部環境光照很弱,相應地可以將al和a2的值降低。第一比較電路12可以利用至少兩個比較器組合而成。
[0027]制動控制器13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12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輸出制動信號。第一報警器21,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12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12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第一報警器21在接收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則表示本車前方的機動車的制動燈已經開啟,所以第一報警器21發出聲音報警、視覺報警等報警動作,以提示本車的駕駛者注意前車的動作。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利用第一報警器21的報警提示結合制動控制器13的主動制動效果,可進一步提高駕駛安全性,降低發生追尾事故的可能性。
[0028]制動控制器13是控制機動車制動系統的裝置,在現有技術中,制動控制器可以根據雷達系統探測到機動車與外部障礙物的距離來實現對制動系統的控制。而在本實用新型中,制動控制器13與第一比較電路12連接,實際上是根據前車光照度對制動系統進行控制。通過上述內容可以得知,當接收到高電平時則表示本機動車前方的機動車的制動燈已經開啟,所以制動控制系統要輸出制動信號,使本機動車進行減速已達到防止追尾的目的,減速的力度(功率與扭矩)可以預先進行設置。
[0029]其中,油門強度採集器31用於監測汽車油門在單位時間內的減弱量,並根據所述減弱量輸出第二電信號。
[0030]油門強度採集器31可以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安裝在油門踏板處監測油門踏板機械動作的裝置,其根據油門踏板的運動判斷出本車油門在單位時間內的減弱量;另一種則是與行車電腦連接在一起的電子監控裝置,現有的行車電腦可以監控車輛當前的油門量以及油耗等參數,電子監控裝置可以根據行車電腦輸出的數據判斷出本車油門在單位時間內的減弱量。例如設置單位時間為d秒,如果在d秒內本車油門減弱了 e,則油門強度採集器31根據e的值輸出第二電信號,其值與所述減弱量e成正比。與所述第一電信號不同,第二電信號表示的是油門的減弱量而非光強度。
[0031]第四比較電路32與所述油門強度採集器31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二電信號與第六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二電信號大於所述第六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
[0032]第四比較電路32具有一個基準電信號輸入端,該輸入端可以與機動車上的供電模塊相連獲得基準電信號。當油門強度採集器31傳來的信號大於第六基準電信號時,則表示機動車在單位時間內的油門的減弱量超過了閥值,此時第四比較電路32輸出高電平。例如,設置第六基準電信號為f,那麼當第二電信號I滿足f<y時,則第四比較電路32輸出高電平,其他情況則輸出低電平。
[0033]制動燈控制器33與所述第四比較電路32連接,用於在接收到第四比較電路輸出高電平時輸出制動燈控制信號。
[0034]制動燈控制器33接收到高電平時,則表示本車的油門在單位時間內減弱量較大,雖然本車可能沒有進行制動,但是行駛速度也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特別是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突然減弱給油量同樣會造成後車反應不及而發生追尾事故,所以此時制動燈控制器33發出制動燈控制信號,控制本車的制動燈開啟或閃爍,以提示後車駕駛員注意。第四比較電路32還與所述第一報警器21連接,所述第一報警器21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四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35]本實施例提供的防追尾裝置,通過對接收的信號的篩選,鑑別出前車的制動燈是否開啟,當前車開啟制動燈時本車主動進行制動以避免追尾,即本車自動根據前車的行駛動作控制本車的動作,實現了自動防止追尾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追尾裝置中的任何部件都安裝在本機動車上,不需要對前車進行改造;而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利用油門強度採集器31採集本車的油門減弱量,並通過第四比較電路32對其做出判斷,從而使制動燈控制器33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本車制動燈工作,即本車在判斷出駕駛員猛松油門時,本車視為有緊急或危險情況且本車主動使制動燈及第一報警器工作,以自動快速提醒周圍的車,以避免後車與本車追尾,進一步提高了行駛安全性。
[0036]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改進的防追尾裝置,該裝置包括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各部件,在此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還包括:
[0037]第二比較電路22,分別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報警器21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三基準電信號和第四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三基準電信號並小於所述第四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其中所述第四基準電信號小於所述第一基準電信號;
[0038]第二比較電路22具有兩個基準電信號輸入端,該輸入端可以與機動車上的供電模塊相連獲得基準電信號。第二比較電路22的兩個基準電信號是為了確定另一個信號強度範圍,該範圍與第一比較電路12確定的強度範圍不重疊,第二比較電路22是利用第三和第四基準電信號確定的信號強度範圍。
[0039]當光強度傳感器11傳來的信號在此範圍之內時,則表示其收集到的光信號是前車轉向燈發出的信號,此時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高電平;如果光強度傳感器11傳來的信號不在此範圍之內則表示其收集到的光信號是一個無效的信號,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低電平。由於機動車的轉向燈發出的光強度小於制動燈的光強度,所以有:第三基準電信號〈第四基準電信號〈第一基準電信號〈第二基準電信號。例如,設置第三基準電信號為bl、第四基準電信號為b2,那麼當第一電信號X為bl <x<b2時,則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高電平,其他情況則輸出低電平。在本實施例中,將滿足bl <x〈b2的光信號判定為前車轉向燈發出的信號。另外,bl、b2的取值可以根據環境中的光照度進行調整,例如當夜間行車時,外部環境光照很弱,相應地可以將bl和b2的值降低。第二比較電路22可以利用至少兩個比較器組合而成。
[0040]所述第一報警器21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
m
目Ο
[0041]第一報警器2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的高電平時,表示本車前方的機動車的轉向燈燈已經開始提示轉向動作,此時第一報警器21發出聲音報警、視覺報警等報警動作,以提示本車的駕駛者注意前車的動作。
[0042]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利用第二比較電路22確定前車的轉向動作,並通過第一報警器21發出預警,提示本車駕駛員及時作出反應,進一步提高了駕駛安全性,降低前車併線或轉向時發生追尾事故的可能性。
[0043]優選地,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還包括:
[0044]第二報警器23,與所述第二比較電路22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45]第二報警器23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22輸出的高電平時,表示本車前方的機動車的轉向燈燈已經開始提示轉向動作,此時第二報警器23發出聲音報警、視覺報警等報警動作,以提示本車的駕駛者注意前車的動作。
[0046]本實施例同時利用第二報警器23與第一報警器21,使兩個報警器協同工作,進一步提高了預警的準確性。
[0047]優選地,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還包括:
[0048]第三比較電路24,分別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11和所述第一報警器21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五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五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其中所述第五基準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二基準電信號。
[0049]第三比較電路24具有一個基準電信號輸入端,該輸入端可以與機動車上的供電模塊相連獲得基準電信號。第三比較電路24的基準電信號是為了確定第三個信號強度範圍,該範圍與第一比較電路12和第二比較電路22確定的強度範圍不重疊,第三比較電路24是利用第五基準電信號確定的信號強度範圍。
[0050]當光強度傳感器11傳來的信號大於第五基準信號時,則表示其收集到的光信號是前方逆向行駛的機動車的前照明燈發出的信號,此時第三比較電路24輸出高電平。由於機動車的前照明燈發出的光的強度大於機動車的制動燈和轉向燈,所以有:第三基準電信號〈第四基準電信號〈第一基準電信號〈第二基準電信號〈第五基準電信號。例如,設置第五基準電信號為c,那麼當第一電信號X為c〈X時,則第三比較電路24輸出高電平,其他情況則輸出低電平。在本實施例中,將滿足c〈X對應的光信號判定為前方逆向行駛的機動車前照明燈發出的信號。另外c的取值可以根據環境中的光照度進行調整,例如當夜間行車時,外部環境光照很弱,相應地可以將c的值降低。
[0051]所述第一報警器21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24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第一報警器21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24輸出的高電平時,則表示本車前方有逆向行駛的機動車,在實際情況中,可能是會車時對方開啟了遠光燈提示本車駕駛的注意,此時第一報警器21發出聲音報警、視覺報警等報警動作,以提示本車的駕駛者注意前車的動作。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利用第一比較電路24判斷會車動作,並利用第一報警器21進行報警提示,可進一步提高駕駛安全性,降低會車時發生剮蹭事故的可能性。
[0052]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三報警器25,與所述第三比較電路24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0053]第三報警器25在接收到高電平時,則表示本車前方有逆向行駛的機動車,在實際情況中,可能是會車時對方開啟了遠光燈提示本車駕駛的注意,此時第三報警器25發出聲音報警、視覺報警等報警動作,以提示本車的駕駛者注意前車的動作。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利用第三比較電路24判斷會車動作,並利用第三報警器25進行報警提示,可進一步提高駕駛安全性,降低會車時發生剮蹭事故的可能性。本實施例同時利用第三報警器25與第一報警器21,使兩個報警器協同工作,進一步提高了預警的準確性。
[0054]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防追尾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光強度傳感器,用於根據前方車輛的光照強度發出第一電信號; 第一比較電路,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一基準電信號和第二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一基準電信號並小於所述第二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 制動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輸出制動信號; 第一報警器,與所述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油門強度採集器,用於監測汽車油門在單位時間內的減弱量,並根據所述減弱量輸出第二電信號; 第四比較電路,與所述油門強度採集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二電信號與第六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二電信號大於所述第六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 制動燈控制器,與所述第四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高電平時輸出制動燈控制信號; 所述第四比較電路還與所述第一報警器連接,所述第一報警器還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四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比較電路,分別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報警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三基準電信號和第四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三基準電信號並小於所述第四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其中所述第四基準電信號小於所述第一基準電信號; 所述第一報警器還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報警器,與所述第二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比較電路,分別與所述光強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報警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電信號與第五基準電信號進行比較,當所述第一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五基準電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否則輸出低電平,其中所述第五基準電信號大於所述第二基準電信號; 所述第一報警器還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報警器,與所述第三比較電路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比較電路輸出的高電平時進行報警。
【文檔編號】B60Q1/52GK204095737SQ201420427416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堯浩陽, 李帥輝, 張鑫鑫 申請人: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