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製造方法
2023-06-25 21:59:26 1
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本發明包括防塵隔熱送風單元、機櫃單元、空調單元及防塵隔熱迴風單元。所述的機櫃單元由至少一個,不超過五個的機櫃並排連接而成,用於放置機房運行設備。所述的空調單元放置於機櫃單元的兩側,用於製冷。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置於機櫃單元前端,通過兩側的冷風迴轉通道與空調單元的出風口連通,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的前端設置有門。所述的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置於機櫃單元後端,經機櫃單元後出來的熱風回流至防塵隔熱迴風單元,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的後端也設置有門。本發明安裝快速,各單元在工廠定製完畢快速安裝。具備良好防塵性能,特別適用於房屋基礎建設不夠良好的機房。
【專利說明】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屬於機房通信領域,涉及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
【背景技術】
[0002]我們將計算機機房、通訊機房、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機房、屏蔽機房等統稱為電子設備機房,簡稱機房。機房中安裝了信息技術設備、低壓配電設備、UPS設備、空氣調節設備、安防設備、消防設備、動力及環境監控設備等。其環境必須滿足設備和人員對溫度、溼度、潔淨度、電磁場強度、噪音幹擾、電氣安全、電源安全、防水、抗震、防雷擊和接地等要求。
[0003]現代的機房建設對節能要求越來越高,大型數據中心由於能耗非常高,得到運營方及設備方較高的關注,提供了較為多樣的節能方案,如塔屋式微模塊解決方案,冷水機組+熱管空調解決方案等,能夠利用自然冷源,使用節能算法優化數據中心的節能策略等。小型機房的節能增效各設備廠家也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如新風系統,小型熱管空調方案等,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0004]對於廣布於各地的小型機房,尤其是如電力、交通等行業用戶的小型機房,多數為
3、4個通信機櫃規模,往往具有所處地點偏僻,機房基礎設施不齊全,維護難度大等特點,有防塵、防溼、製冷可靠、易於安裝及維護等需求,同時此類機房布置分散,總量較多,可通過單機房的節能累加實現整體的節能。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行業用戶機房建設的需求,提供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能夠提供若干個機櫃用於布置機房內的運行設備及相關部件,機櫃兩側放置空調單元,機櫃前端放置防塵隔熱送風單元,機櫃後端放置防塵隔熱迴風單元,機櫃內包含有節能控制設備。
[0006]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用於滿足機房設備運行的防塵、節能、智能管控需求,包括防塵隔熱送風單元、機櫃單元、空調單元及防塵隔熱迴風單元。
[0007]所述的機櫃單元由至少一個,不超過五個的機櫃並排連接而成,用於放置機房運行設備。
[0008]所述的空調單元放置於機櫃單元的兩側,用於製冷。
[0009]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置於機櫃單元前端,通過兩側的冷風迴轉通道與空調單元的出風口連通,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的前端設置有門。
[0010]所述的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置於機櫃單元後端,經機櫃單元後出來的熱風回流至防塵隔熱迴風單元,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的後端也設置有門。
[0011]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裝備內含有溫溼度傳感器、節能控制設備,風向調節裝置,用於裝備的節能控制及狀態監測。
[0012]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的門的排列與機櫃及空調一一對應,與空調及並排機櫃的組合等寬。
[0013]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與空調及並排機櫃的組合等高。
[0014]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的隔熱材料在單元的各側面均勻分布。
[0015]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包含結構部件,如新風風扇,引流風扇,門禁控制器。
[0016]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所述的空調單元可以是一個空調放置於並排機櫃的一側。
[0017]如上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所述的空調單元可以是壓縮機、熱管混合模式空調,具備藉助自然冷源製冷的能力。
[0018]採用本發明設計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具有如下效果:
效果1.安裝快速,各單元在工廠定製完畢快速安裝。
[0019]效果2.具備良好防塵性能,特別適用於房屋基礎建設不夠良好的機房。
[0020]效果3.可具備新風風扇、熱管空調等硬體組件,連同節能控制器設計多種節能策略,有效利用自然冷源。
[0021]效果4.節能監控系統還能夠提供全面的管理、監控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裝備整體結構圖;
圖2為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結構圖;
圖3為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為使本發明的目的、結構及應用效果更加清晰,附圖1到附圖3舉例採用本發明實現的一種應用案例。需要註明的是,下述的具體實施案例僅用於幫助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24]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的整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實施案例包括:底座支架單元1,防塵隔熱迴風單元2,兩個空調單元3,3個機櫃單元5,防塵隔熱送風單元4。在裝備內部由兩個空調單元3和三個機櫃單元5構成了並排陣列6,兩個空調單元3的迴風側與三個機櫃單元5的後面齊平構成了並排陣列6的後面,面向防塵隔熱迴風單元2 ;兩個空調單元3的出風側與3個機櫃單元的前面構成的非齊平的並排陣列6的前面,面向防塵隔熱送風單元。整體地,各組合單元連接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帶有支架的箱體,其中空調單元3的製冷模式為箱體內的空氣內循環,為裝備節能效果的原理性保障,同時由於箱體具有封閉性質,能夠起到防塵效果。
[0025]圖2是本實施案例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結構圖,包括:外側板4-1,隔熱材料4-2,內側板4-3,下底板4-4,上頂板4-5,新風風扇4-6,門4_7,以5個門4_7為主體構成的外側面4-8。由上述部件組成防塵隔熱送風單元4與並排陣列6前面對接,其高度與寬度與並排陣列6 —致。兩個空調單元3分別與防塵隔熱送風單元4兩側的冷風迴轉通道對接,冷風經由空調單元3發出,經防塵隔熱送風單元4的外側面4-8阻擋轉變方向,並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流向三個機櫃單元5,由於機櫃單元5承載機房的各種運行設備,因此冷風能夠直接作用到設備。兩個空調單元3可根據不同實際採用的不同類型的空調結合環境狀況採用不同的製冷策略,如交替製冷,單機製冷,雙機製冷,風機內循環,新風製冷等。新風風扇
4-6起到的作用是與機房環境空間的空氣進行交換。隔熱材料4-2在防塵隔熱送風單元4內壁整體鋪設。
[0026]圖3是本實施案例的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結構圖,包括:外側板2-1,隔熱材料2-2,下底板2-3, 11 2-4,引流風扇2-5,新風風扇2-6,上頂板2_7,由5扇門2_4為主體構成的外側面2-8。由上述部件組成防塵隔熱迴風單元2與並排陣列6的後面對接,其高度與寬度與並排陣列6 —致。冷風經過機櫃內的設備後到達防塵隔熱迴風單元,形成對外部環境封閉的空調單元3的迴風腔體。為實現冷風的流向可控,正對著三個機櫃單元5的三扇門上下方各安裝了一面引流風扇,根據機櫃單元5內溫溼度傳感器反饋回的局部溫度的差異而控制引流風扇的轉停及轉速,從而實現對機櫃內部冷風流量微調。隔熱材料2-2在防塵隔熱迴風單元2內壁整體鋪設。
[0027]整體地,本實施案例裝備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4、防塵隔熱迴風單元2、機櫃單元
5、空調單元3,底座支架單元I都是可在工廠內預先加工的,施工時僅需要在機房內進行組裝即可,能便於機房的快速部署。通常而言本裝備內的機櫃單元5內要放置節能控制設備和若干溫溼度傳感器等信息採集設備,對裝備內的空調單元3、新風風扇4-6、2-6、引流風扇2-5等進行組合控制,以達到最優節能效果。
【權利要求】
1.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用於滿足機房設備運行的防塵、節能、智能管控需求,其特徵在於: 包括防塵隔熱送風單元、機櫃單元、空調單元及防塵隔熱迴風單元; 所述的機櫃單元由至少一個,不超過五個的機櫃並排連接而成,用於放置機房運行設備; 所述的空調單元放置於機櫃單元的兩側,用於製冷; 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置於機櫃單元前端,通過兩側的冷風迴轉通道與空調單元的出風口連通,防塵隔熱送風單元的前端設置有門; 所述的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置於機櫃單元後端,經機櫃單元後出來的熱風回流至防塵隔熱迴風單元,防塵隔熱迴風單元的後端也設置有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裝備內含有溫溼度傳感器、節能控制設備,風向調節裝置,用於裝備的節能控制及狀態監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的門的排列與機櫃及空調一一對應,與空調及並排機櫃的組合等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與空調及並排機櫃的組合等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的隔熱材料在單元的各側面均勻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塵隔熱送風單元及迴風單元包含結構部件,包括新風風扇、引流風扇、門禁控制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空調單元可以是一個空調放置於並排機櫃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小型機房的防塵節能裝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空調單元可以是壓縮機、熱管混合模式空調,具備藉助自然冷源製冷的能力。
【文檔編號】F24F5/00GK104180450SQ20141040136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4日
【發明者】任忠惠, 錢成磊, 沈其林, 孫世軍 申請人:杭州初靈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