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25 22:03:46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業是我國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但是隨著水產養殖業的擴大,在養殖過程中常常出現水質變差,養殖池底部黑泥堆積的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發生魚類大規模死亡,給農戶造成巨大損失,近年來,根據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發現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是,養殖密度大,養殖池底部被撒下的飼料和魚類的排洩物覆蓋,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而養殖池底部本就氧氣不充足,厭氧菌無氧發酵產生很多有毒有害物質,同時,水中藻類大量繁殖消耗了水體含有的氧氣,進一步惡化了魚類生存環境,為了應對此類情況,不少農業科技工作者研發出了各種水質改良劑和底質改良劑,但改良劑的配方均較單一,而且對有效成分的作用地點無法控制,可能會造成改良劑還未投到池底就已溶解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功效,造成了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並提供至少後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針對水質問題和底質問題,緩釋溶解的複方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55~65份的聚合硫酸鐵、24~36份的腐植酸鈉、5~17份的氧化鐵。
優選的是,還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1.5~4份的殼聚糖、0.6~1.5份的甲基纖維素、0.35~1.5份的氣相二氧化矽、0.5~1.5份的硅藻土、1.35~2.8份的膨潤土、1.1~2.4份的玉米粉、0.65~1.44份的明膠、0.35~0.96份的木質素及1~2.4份的去離子水。
本發明所述的複方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重量份的氧化鐵、殼聚糖、甲基纖維素、氣相二氧化矽、及硅藻土放入混合機中混合30min製得混合粉料,將混合粉料加入平模顆粒機中製得混合顆粒A。
步驟二、將上述重量份的聚合硫酸鐵、腐植酸鈉、膨潤土、玉米粉、明膠、木質素及去離子水升溫至20~30℃並混合均勻,製得混合料漿B。
步驟三、將混合料漿B均勻塗覆於混合顆粒A的表面,即可得複方顆粒劑。
優選的是,步驟三中使用一種塗漿機,包括:
一個橫截面為圓形的外殼,其側壁開設有進粒料的第一進料口和進漿料的第二進料口,所述第一進料口位於所述第二進料口上方,所述外殼內部設置有與所述外殼同軸的第一承料板和第二承料板,所述第一承料板和所述第二承料板均為漏鬥狀,所述第一承料板和所述第二承料板的上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進料口和所述第二進料口下端平齊。
第一電機,其同軸設置於所述外殼內部的頂端,所述電機的轉軸上同軸連接有一圓筒,所述圓筒從所述第一承料板和所述第二承料板的漏鬥中心穿過,所述第一承料板的下端緊貼所述圓筒外壁,所述圓筒側壁設置有矩形開口,所述矩形開口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承料板的下端平齊,所述第二承料板的下端與所述圓筒外壁有間隙。
第一轉盤,其為頂點向上圓錐面形,所述第一轉盤的中心開設有與所述圓筒橫截面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邊緣與所述圓筒的下端同軸連接,所述第一轉盤下端緊貼所述外殼內壁,所述第一轉盤的斜面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小孔,且所述第一轉盤的下表面沿母線設置有23~25mm毛刷。
第二轉盤,其為頂點向上的圓錐面形,並同軸設置於第一轉盤的下方,所述第二轉盤的斜面與所述第一轉盤的斜面間距為25~28mm,所述第二轉盤的上表面同軸設置有直徑逐漸增大的多個環形擋板,所述環形擋板均設有一開口,且相鄰兩環形擋板的開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轉盤的上表面還均勻設置有1~2mm高的突起。
第二電機,其位於所述第二轉盤下方,所述第二電機的轉軸與所述第二轉盤下表面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轉向與所述第一電機相反,所述外殼側壁上還開設有讓多餘漿料流出的圓孔和出料口,所述圓孔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盤下端平齊,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與所述外殼的下端平齊。
步驟三的塗覆過程中,啟動所述第一電機和所述第二電機,讓所述第一電機和所述第二電機反向轉動,將混合漿料B從所述第二進料口倒入,待所述圓孔中開始有混合料漿B流出時,再將混合顆粒A從所述第一進料口倒入,從出料口即可得所述複方顆粒劑,同時,從所述圓孔中流出的混合料漿B可重複倒入所述第二進料口繼續使用。
優選的是,所述毛刷至少有三排,且均勻分布於所述第一轉盤的下表面上。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電機和所述第二電機均為無級變速電機。
優選的是,所述圓孔連接有一通向第二進料口的軟管,所述軟管上還連接有一漿料泵,將多餘漿料重新抽入所述第二進料口中。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聚合硫酸鐵能吸附水中有害重金屬離子、淨化水質;腐植酸鈉能促進藻類生長,調節藻相;氧化鐵可提高水體氧化還原電位,促進水底腐殖層的氧化分解,同時,相比於過氧化物,氧化鐵更為穩定能夠有效作用於水底腐殖層,而過氧化物可能在投料過程中就已經分解而失效,本發明提供的聚合硫酸鐵、腐植酸鈉和氧化鐵的配比較好的針對了當前水質問題中重金屬離子含量大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聚合硫酸鐵的含量,降低了腐植酸鈉的含量,對當前普遍重金屬離子含量高的水質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並且降低腐植酸鈉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更多魚種的養殖有普適性。
2、將作用於水底腐殖層的有效成分製成芯部,作用於水體的有效成分制為包衣,能很好的保護作用於水底腐殖層的芯部有效成分,防止其未到作用地點就已分解失效。
3、本發明中所述的塗漿機能與混合顆粒A的粒徑較好的匹配,同時由於混合料漿B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動性,故能沿所述第二承料板、圓筒和第一轉盤流動而不發生飛濺,又能被毛刷塗覆於混合顆粒A上,該塗漿機不僅結構簡單,而且能快速、有效的完成塗漿過程,不會對漿料造成浪費。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徵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所述塗漿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所述第一轉盤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所述第二轉盤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並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55份的聚合硫酸鐵、24份的腐植酸鈉、5份的氧化鐵。
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65份的聚合硫酸鐵、36份的腐植酸鈉、17份的氧化鐵。
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60份的聚合硫酸鐵、30份的腐植酸鈉、10份的氧化鐵。
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60份的聚合硫酸鐵、30份的腐植酸鈉、10份的氧化鐵、1.5份的殼聚糖、0.6份的甲基纖維素、0.35份的氣相二氧化矽、0.5份的硅藻土、1.35份的膨潤土、1.1份的玉米粉、0.65份的明膠、0.35份的木質素及1份的去離子水。
本實施例所述複方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重量份的氧化鐵、殼聚糖、甲基纖維素、氣相二氧化矽、及硅藻土放入混合機中混合30min製得混合粉料,將混合粉料加入平模顆粒機中製得混合顆粒A。
步驟二、將上述重量份的聚合硫酸鐵、腐植酸鈉、膨潤土、玉米粉、明膠、木質素及去離子水升溫至20~30℃並混合均勻,製得混合料漿B。
步驟三、將混合料漿B均勻塗覆於混合顆粒A的表面,即可得複方顆粒劑。
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60份的聚合硫酸鐵、30份的腐植酸鈉、10份的氧化鐵、4份的殼聚糖、1.5份的甲基纖維素、1.5份的氣相二氧化矽、1.5份的硅藻土、2.8份的膨潤土、2.4份的玉米粉、1.44份的明膠、0.96份的木質素及2.4份的去離子水。
本實施例所述複方顆粒劑的製備方法與實施例4相同。
一種水產用水質與底質改良的複方顆粒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60份的聚合硫酸鐵、30份的腐植酸鈉、10份的氧化鐵、2.2份的殼聚糖、1份的甲基纖維素、0.9份的氣相二氧化矽、1份的硅藻土、2份的膨潤土、1.7份的玉米粉、1份的明膠、0.6份的木質素及1.6份的去離子水。
本實施例所述複方顆粒劑的製備方法與實施例4相同。
本實施例所述複方顆粒劑的配方和製備方法與實施例6相同,本實施例在製備過程中,步驟三中使用了一種塗漿機,如圖1~圖3所示,包括:
一個橫截面為圓形的外殼1,其側壁開設有進粒料的第一進料口2和進漿料的第二進料口3,所述第一進料口2位於所述第二進料口3上方,所述外殼1內部設置有與所述外殼1同軸的第一承料板4和第二承料板5,所述第一承料板4和所述第二承料板5均為漏鬥狀,所述第一承料板4和所述第二承料板5的上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進料口2和所述第二進料口3下端平齊。
第一電機6,其同軸設置於所述外殼1內部的頂端,所述電機的轉軸上同軸連接有一圓筒7,所述圓筒7從所述第一承料板4和所述第二承料板5的漏鬥中心穿過,所述第一承料板4的下端緊貼所述圓筒7外壁,所述圓筒7側壁設置有矩形開口,所述矩形開口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承料板4的下端平齊,所述第二承料板5的下端與所述圓筒7外壁有間隙。
第一轉盤8,其為頂點向上圓錐面形,所述第一轉盤8的中心開設有與所述圓筒7橫截面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邊緣與所述圓筒7的下端同軸連接,所述第一轉盤8下端緊貼所述外殼1內壁,所述第一轉盤8的斜面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小孔,且所述第一轉盤8的下表面沿母線設置有23~25mm毛刷9。
第二轉盤10,其為頂點向上的圓錐面形,並同軸設置於第一轉盤8的下方,所述第二轉盤10的斜面與所述第一轉盤8的斜面間距為25~28mm,所述第二轉盤10的上表面同軸設置有直徑逐漸增大的多個環形擋板11,所述環形擋板11均設有一開口,且相鄰兩環形擋板11的開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轉盤10的上表面還均勻設置有1~2mm高的突起。
第二電機12,其位於所述第二轉盤10下方,所述第二電機12的轉軸與所述第二轉盤10下表面連接,所述第二電機12的轉向與所述第一電機6相反,所述外殼1側壁上還開設有讓多餘漿料流出的圓孔和出料口13,所述圓孔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盤8下端平齊,所述出料口13的下端與所述外殼1的下端平齊。
啟動所述第一電機6和所述第二電機12,讓所述第一電機6和所述第二電機12反向轉動,將混合漿料B從所述第二進料口3倒入,混合漿料B沿所述圓筒7的外壁流到所述第一轉盤8的上表面,再從所述第一轉盤8的上表面的小孔滲入到所述第一轉盤8的下表面的毛刷9上,而多餘的混合料漿B則從所述圓孔中流出,此時將混合顆粒A從所述第一進料口2倒入,在所述第一電機6的帶動下,所述矩形開口轉動,勻速的將混合顆粒A漏入所述圓筒7內,混合顆粒A進入圓筒7內落到所述第二轉盤10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二電機12和所述環形擋板11的作用下沿環形擋板11滾動,此時,所述毛刷9將混合料漿B均勻塗覆於混合顆粒A表面,混合顆粒A走到所述環形擋板11的開口時落入到下一環形擋板11上,直至從所述第二轉盤10上落到所述外殼1的底部,而所述出料口13設置於所述外殼1的下邊緣,從出料口13即可得所述複方顆粒劑,同時,從所述圓孔中流出的混合料漿B可重複倒入所述第二進料口3繼續使用,該塗漿機能與混合顆粒A的粒徑較好的匹配,同時由於混合料漿B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動性,故能沿所述第二承料板、圓筒和第一轉盤流動而不發生飛濺,又能被毛刷塗覆於混合顆粒A上,該塗漿機不僅結構簡單,而且能快速、有效的完成塗漿過程,不會對漿料造成浪費。
所述毛刷9至少有三排,且均勻分布於所述第一轉盤8的下表面上,能高效的對混合顆粒A進行塗覆,同時,還能阻擋從所述第一轉盤8上甩出的混合料漿B。
所述第一電機6和所述第二電機12均為無級變速電機,能方便的調節轉速,最大程度的控制塗覆的均勻性。
所述圓孔連接有一通向第二進料口3的軟管14,所述軟管14上還連接有一漿料泵15,將多餘漿料重新抽入所述第二進料口3中,用軟管14連接後直接通向第二進料口3可防止混合料漿B被外部環境汙染,同時用漿料泵15也節省了接料、倒料的人力。
使用相同重量的原料製得複方顆粒劑,本實施例通過使用上述塗漿機,有93%的顆粒均有完整包衣,而實施例6中普通塗覆方法只有67%的顆粒有完整包衣,並在養殖池水質和底質改良的實驗中,本實施例與實施例6投入相同的複方顆粒劑的量,本實施例改善水質和底質所需的時間更短。
市場上售賣的一種水質改良劑,其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72份的腐植酸鈉、22份的聚合硫酸鐵、13份的過碳酸鈉。
在2015年7~8月湖北洪湖市大同湖農場某一青魚和草魚混養池,池塘面積63畝,投放複方顆粒劑前,水體泛綠,魚類有浮頭情況,底部淤泥撈起有惡臭,將池塘隔築為7個200m2的小池,每池均每隔一日分別投放一次實施例1~6的複方顆粒劑和對比例中的水質改良劑,投放時間為下午5點至7點間,投放30日後,各池情況如表1。
表1養殖池水質和底質改良實驗結果對照表
從上述實驗結果不難發現,實施例1~3的結果均好於對比例,分析其原因在於相比於過碳酸鈉,氧化鐵更為穩定能夠有效作用於水底腐殖層,而過碳酸鈉可能在投料過程中就已經分解而失效,而實施例3的配比效果最佳,則是由於聚合硫酸鐵、腐植酸鈉和氧化鐵的配比較好的針對了當前水質問題中重金屬離子含量大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聚合硫酸鐵的含量,降低了腐植酸鈉的含量,對當前普遍重金屬離子含量高的水質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並且降低腐植酸鈉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更多魚種的養殖有普適性。
實施例4~6的結果又普遍好於實施例1~3,究其原因在於將氧化鐵、殼聚糖、甲基纖維素、氣相二氧化矽及硅藻土製成芯部,作用於水體的聚合硫酸鐵、腐植酸鈉、膨潤土、玉米粉、明膠及木質素制為包衣,能很好的保護作用於水底腐殖層的芯部有效成分,防止其未到作用地點就已分解失效,明膠和木質素形成保護芯部包衣的骨架,當包衣上聚合硫酸鐵、腐植酸鈉、膨潤土及玉米粉溶解後,在包衣上留出大量通道供水體進入,而實施例6的配比效果最佳。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