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對比(香港城市發展簡史)
2023-06-25 19:35:27 2
香港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西邊臨近澳門,北邊與深圳隔一條河,南邊是珠海的萬山群島。下圖為香港範圍及周邊地圖:
香港主要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幾個區域,以及周圍262個島嶼,大概劃分如下圖:
香港在1997年前受英國人管治,但是英國人一開始不是很想要這個地方。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人只想和中國作貿易,覺得永久佔領中國領土當殖民地太麻煩,即可能引起其他國家嫉妒,又需要花費很多錢。他們考慮過臺灣、穿鼻、舟山群島等地作為殖民地。
海軍上將義律(Charles Elliot)認為香港是良港,如果發生戰事,適於停泊船隻。他無視英國的要求,堅持選擇了這裡。
鴉片戰爭期間,香港島就被英軍作為物資中轉基地。1841年5月,島上只有四千多居民,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商人、漁民、勞工。
1841年6月7日,義律宣布香港成為自由港,不用向英國支付費用。「自由港」這個定位,對日後的香港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璞鼎查(Henry Pottinger)和中國在在1842年8月籤訂了《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被割讓。1843年,璞鼎查成為第一任港督。
當時英國認為對香港島的佔領是暫時的,主要用其為軍隊提供服務,所以一開始只建設一些比較設施,比如軍營、醫院、倉庫、道路、碼頭等。
1843年6月,英國頒布《香港憲章》,將香港作為直轄殖民地進行管理。同年,英國人以歐洲城市為模板,創建了維多利亞城。總測量官哥頓提出維多利亞城的首個城市規劃。見下圖:
圖中紅色為太平山華人社區,右下角藍色的小塊是港督府邸。橙色和綠色的地方是市場。維多利亞城初步形成上環、中環、下環三個部分。
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城依山傍水,完全按照歐洲城市空間建設。重要的建築和公園都是歐式風格,建築材料以石材為主。下圖為1870年的香港港口照片:
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香港的經濟支柱是轉口貿易。鴉片和苦力貿易是香港早期轉口貿易的核心內容。
1847年,香港出口總值22萬英鎊,其中鴉片佔86.5%。另外,在1847—1857年的10年間,運載華人勞工從香港前往古巴的英國航船就有26艘,共載9600多人。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很多華商為了躲避戰亂逃亡香港。香港的人口開始迅速增加,城市住房和用地越來越不夠。
1860年二次鴉片戰爭後,中英籤訂《北京條約》,中國正式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香港的範圍第一次擴展到中國大陸。
1870年,香港開始以公開拍賣的方式開發九龍半島西部。西九龍的道路以中國不同省份或者城市的名稱命名,反應了當時民間主導開發的特色。
從現在的西九龍地圖上,還能看到一些這樣命名的街道,比如廣東街、南昌街、東莞街等。見下圖:
這個時期的九龍半島主要被用作軍事用地。對於城市的發展,只是在尖沙咀,油麻地、觀塘等地有局部的建設。
下圖為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九龍半島街道圖。可以看到沿著岸線有一系列的碼頭。九龍半島西部有一些填海開發。見下圖: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香港,形成了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南岸商業,北岸軍事的城市格局。這裡是歐洲人享受,華人受苦的地方。
19世紀70年代中葉,傑出的攝影師詹姆斯· 湯姆森對歐洲人「奢華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為他的英國助手提供的住所以及「他們樂此不疲的豪華設施」感到震驚……柏德小姐指責說:「在香港,你不時能看到歐洲人用手杖或傘柄毆打苦力。」 (《香港史》)
1888年,為了避免華人居住區由於衛生條件差,產生瘟疫影響洋人,香港頒布歐洲人居住區條例,將中上環半山闢為洋人居住區,並禁止華人在洋人區居住。
下圖為1888年的洋人與華人居住區分界圖(為了方便手機觀看,圖紙轉了90度)。能看出南側山上的居住區明顯密度更低,而且由於位於半山,景色也更好。
1881-1891年,香港人口從16萬增長到22萬,增長了38%。居住區變得更加擁擠,並且由於排汙設施不完善,居民排汙都在住所附近,環境非常惡劣。
雖然居住環境持續變差,城市管理者也遲遲不改進排汙系統。終於在1894年,鼠疫爆發,先在華人居住區大肆蔓延,導致大量華人死亡。後來向歐洲人居住區蔓延。城市陷入治理危機。
在瘟疫過去後,港府重建了華人聚居的太平山區。新的規劃增加了綠化空間、衛生設施和公共設施。
下圖為爆發瘟疫之前太平山地區的地圖。住宅排布比較密,沒多少綠地。
下圖為太平山區1905年規劃圖。增加了花園、戲院、細菌研究所等公共服務設施。
直到1900年,香港才開始通過改善排汙方式改善華人社區的公共衛生問題。
1889年-1903年,為了抵抗火災和颱風,香港進行了一系列填海工程,並修建避風塘。這些填海工程和基礎設施的發展為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轉口貿易港奠定了基礎。
下圖為1889年以前的海邊圖片:
下圖為填海後1903年海邊港口圖片: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國際局勢緊張。英國認為如國要防衛香港,必須取得臨近香港島更多土地的控制權。
1898年,英國強迫清廷籤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方同意把新界地區以及235個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香港版圖擴展至深圳河以南的「新界」。
下圖為1842年、1860年、1898年中國三次割讓的領土範圍圖。
1898年的條約大大增加了香港的土地面積。使得這個城市有機會拓展開發,也為日後開發新市鎮打下了基礎。
1904年,中環臨海區的填海完成,新建了三條與皇后大道平行的道路。維多利亞城形成「四環九約」的格局。四環為上環、中環、下環、西環。其中上環是華人居住區,主要是太平山一帶。中環是洋人居住區和機關、洋行、教堂聚集區。西環是放置醫院、焚化爐、風月場所的地區。下環主要指灣仔和銅鑼灣一帶,在當時是洋行的倉庫區。現在「下環」的名稱已經基本不用了。
「約」主要指行政管制區,英語是District。「約」的類型劃分為「保安約」和「衛生約」。一開始維多利亞城有七個「約」,後來發展到更多。「四環九約」的「九約」是個概數,最多到過「十一約」。
下圖為1897年維多利亞城「衛生十約」劃分圖。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九龍和新界的功能分為民事、軍事、海事、空運四大類。尖沙咀是九龍半島的商業核心區,是當時香港除了中環以外的第二個城市中心區。
1920-1930年香港的城市發展,以九龍半島為重點,也包括新九龍地區。下圖為新九龍範圍圖。
當時香港對九龍地區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做了很多規劃。下圖為1926年九龍地區規劃圖。
這個時期香港的重要基礎設施,包括大型碼頭、鐵路總站、機場等,均位於九龍半島。九廣鐵路1910年10月通車,下圖為當時九龍鐵路總站的圖片。
1922年,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香港成立城市規劃委員會。在這之前,香港以商貿發展為優先,城市格局由管理階層的喜好確定。在這之後開始形成更加全面的規劃,不再由個別領導決定了。
1930年,香港建成啟德機場。機場用地來自何啟和區德兩人在九龍填海造地, 因此名為「啟德」。作為香港的核心設施之一,啟德機場的改擴建在之後的幾十年一直被反覆提上日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香港初步形成城市天際線,建築風格也越來越商業化。下圖為1930年的滙豐銀行及周邊區域照片。
從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香港從一個停船卸貨的港口,發展成為一個跨海港分布的小型城市。
1937年日本侵華後,香港標榜中立,拒絕與日軍合作,因此成為中國的物資補給站和情報提供地。此時香港人口約有100萬人。
1941年12月25日,香港被日軍佔領,所有的城市建設都被擱置。此時的香港算上難民有163萬人。
日本要把香港發展成為軍港,並且把此地資源用於支撐戰爭。香港的自由貿易被關閉,中環被作為日軍的軍政中心。
為了佔用香港資源,日本減少香港的常住人口,設定目標為75萬。大量的人被趕走。到1944年,香港人口已減少到80萬人。
在這期間,除了為軍事用途擴建機場外,香港的城市沒什麼發展。1945年日本投降,英國回復了對香港的管治。二戰後,香港開始了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黃金時期。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城市叢談(KKND2080)。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