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及其導流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16:58:41 2
專利名稱: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及其導流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出風口的構造,特別是涉及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及其 導流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迴風口架裝設於天花板的空調出風口處,以柵狀的構造遮蔽迴風口而能增 加美觀,又能夠提供導流的效果。如圖8至圖10所示,現有的迴風口架設有一矩形的底框 30,於底框30的底部以左、右間隔的形態結合數個各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隔板31,藉由相鄰 隔板31之間形成空隙,提供空調設備的氣流由此朝上通過,且能以此柵狀的構造遮蔽迴風前述現有的迴風口架雖可達到遮蔽以及導流的效果,但由於僅以各個隔板31作 為遮蔽的手段,因此空隙較大,行人能直接由下方通過空隙看見天花板內部的管線,造成風 管內部外露,在使用上較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由於現有的迴風口架在隔板之間具有間隙,因此下方經過的人能夠通過間隙看到 迴風口內部的構造,產生使用上較不美觀的缺點。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於導 流板設有曲折的構造,藉此遮擋漏光而達到較佳的使用美觀效果。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包括一底框,為矩形的框體並且沿前、後的方向延伸;以及兩個以上的導流板,以左、右間隔的形態分別結合於該底框的底部,兩個以上的導 流板各設有一結合條,各結合條為與該底框前、後延伸長度等長的直立設置長板體,並且結 合固定於該底框的底部,於各結合條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 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同一導流板的該結合條頂端右邊緣 與該轉折板末端右邊緣的假想聯機,與該導流板右方的該延伸板幹涉。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所述底框於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側板,兩側板分別為沿前、後 方向延伸的長板體,並且各以直立的形態設置,於兩側板的前端、兩側板的後端分別橋接一 橫板,各橫板的長度短於各側板,於各橫板以等間隔的形態沿橫向凹設數個嵌槽;所述各導 流板以各結合條嵌設固定於各橫板前、後相對的各嵌槽。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於所述兩側板的前半部以及兩側板的後半部分別橋接一橫 板,於該兩橫板的底面分別以等間隔的形態沿橫向凹設兩個以上的嵌槽,所述各導流板以 各結合條嵌設固定於該兩橫板前、後相對的各嵌槽。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於兩側板的底緣各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側延伸板,又於各 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側轉折板更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於所述各側板分別設有五個嵌槽,並且設有五個導流板。為達到遮擋漏光而具有較佳使用美觀效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的導流板,設有一結合條,各結合條為直立設置的長板體,於各結合條的底緣朝下 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 折板。為達到遮擋漏光而具有較佳使用美觀效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又提供一種不漏光 的迴風口架的導流板,設有一結合構造,於該結合構造朝下延伸一直板,各直板為直立設置 的長板體,於各直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 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較佳的,所述結合構造為一插片,其長度與所述直板等長且寬度窄於該直板的寬度。較佳的,所述結合構造為一長杆,為長度與所述直板等長的長杆體,於該長杆的頂 面凹設一嵌套溝,該嵌套溝的寬度與該直板的寬度等寬。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於,以各延伸板與各轉折板的設置,可遮擋由任何角度通過 相鄰結合條之間向下射出的光線,能達到相鄰導流板之間不會漏光的功效,因此當本實用 新型以底框安裝於空調的迴風口時,除能藉由相鄰結合條之間曲折的空隙流暢導引氣流以 外,又能以較佳的遮蔽效果遮蔽迴風口內部的構造,達到產生較佳美觀效果的功效。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圖8是現有迴風口架的立體示意圖;圖9是現有迴風口架的分解示意圖;圖10是現有迴風口架的剖面圖。圖中標號說明[0028]10底框11側板[0029]12橫板121嵌槽[0030]20導流板21結合條[0031]22延伸板23轉折板[0032]A假想聯機30底框[0033]31隔板IOA底框[0034]IlA側板IllA側延伸板[0035]112A側轉折板3IB隔板[0036]20B導流板21B結合構造[0037]2 IlB長杆212B嵌套溝[0038]213B直板22B延伸板[0039]23B轉折板3IlC 插槽2IC 插片22C延伸板
3IC隔板 20C導流板 2IlC直板 23C轉折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請參看圖1至圖3的第一較佳實施例, 包括一底框10,為矩形框體並且於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側板11,兩側板11分別為沿前、 後方向延伸的長板體,並且各以直立的形態設置,於兩側板11的前端、兩側板11的後端、兩 側板11的前半部,以及兩側板11的後半部分別橋接一橫板12,各橫板12的長度短於各側 板11,並且分別為橫向設置的直立板體,於各橫板12的底面以等間隔的形態沿橫向凹設五 個嵌槽121。五導流板20,以左、右間隔的形態分別結合於底框10的底部,五導流板20分別設 有一結合條21,各結合條21為與各側板11等長的直立設置長板體,並且分別以頂部嵌設固 定於各橫板12前、後相對的各嵌槽121,於各結合條21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 板22,又於各延伸板22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23,同一導流 板20的結合條21頂端右邊緣與轉折板23末端右邊緣的假想聯機A,與該導流板20右方的 延伸板22幹涉,藉此,相鄰兩導流板20以結合條21與延伸板22配合,遮擋由任何角度通 過相鄰兩結合條21之間朝下射出的光線。本實用新型除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於各橫板12的底面以等間隔的形態沿橫向 凹設五個嵌槽121以外,亦可僅於橫板12的底面以等間隔的形態沿橫向凹設兩個、三個、四 個或者六個以上等兩個以上的嵌槽121,藉此配合結合兩個、三個、四個或者六個以上等兩 個以上的導流板20使用,各橫板12所述的嵌槽121以及配合導流板20的數量可隨需要作 改變,本實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當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是以底框10裝設於空調的迴風口,由於各導流板20之間形 成轉折的空隙,因此抽吸的氣流能夠毫無阻礙地穿過相鄰的導流板20之間朝上吹送,且各 導流板20又能以各延伸板22與各轉折板23的設置,遮擋由任何角度通過相鄰結合條21之 間朝下射出的光線,因此能夠有效遮蔽迴風口內部的構造,不會通過相鄰的導流板20之間 被下方經過的行人看到,除了具有良好的導引氣流效果以外,又能夠產生較佳的美觀效果。本實用新型除如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是將底框10的兩側板11分別設為沿前、後 方向延伸的直立長板體以外,如圖4、圖5所示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亦可於各側板IlA的底緣 朝下延伸形成與所述導流板相同的板體構造。第二較佳實施例設有一底框10A,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第二較佳實施例於底框 IOA的左、右兩側同樣各設有一側板11A,兩側板IlA各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直立設置長板 體,於兩側板IlA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側延伸板111A,又於各側延伸板IllA的底 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側轉折板112A,由於第二較佳實施例其餘的構造 皆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相同,故本實用新型在此不加以贅述。[0051]第二較佳實施例藉由兩側底框IOA分別朝下延伸的側延伸板IllA與側轉折板 112A構造,能夠進一步遮擋底框IOA內部最右側以及最左側的空隙,藉此能提升本實用新 型遮擋光線以直線的方式朝下通過底框IOA內部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除前述第一或第二較佳實施例,是將所述的導流板直接嵌設於底框的 底部以外,如圖6、圖7所示,亦可於底框的底部以左、右間隔的形態,嵌設五個各沿前、後方 向延伸的隔板,成為有如現有迴風口架的構造,再於各個隔板以可拆卸的形態結合如同第 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形態的導流板,藉此達到導流板可另外安裝於現有迴風口架的 功效。如圖6的第三較佳實施例,是於所述底框10的底部以左、右間隔的形態嵌設結合 五個分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隔板31B,各隔板31B為直立設置且長度與底框10等長的長板 體;對應各隔板31B分別設有一導流板20B,各導流板20B設有一結合構造21B,設有 一長杆211B,為長度與各隔板31B等長的長杆體,於長杆211B的頂面凹設一嵌套溝212B, 各嵌套溝212B的寬度與各隔板31B的寬度等寬,以各嵌套溝212B套設結合於各隔板31B 的底部,於結合構造21B朝下延伸一直板213B,各直板213B為直立設置且與各隔板31B等 長並等寬的長板體,於各直板213B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22B,又於各延伸 板22B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23B。如圖7的第四較佳實施例,是於所述底框10的底部以左、右間隔的形態嵌設結合 五個分別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隔板31C,各隔板31C為直立設置且長度與底框10等長的長板 體,於各隔板31C底面的中間凹設一插槽311C;對應各隔板31C分別設有一導流板20C,各導流板20C設有一作為結合構造的插片 21C,其長度與各隔板31C等長且寬度窄於各隔板31C的寬度,以各插片21C插設於各插槽 311C內定位,於插片21C朝下延伸一直板211C,各直板211C為直立設置且與各隔板31C等 長並等寬的長板體,於各直板211C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22C,又於各延伸 板22C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23C。
權利要求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框,為矩形的框體並且沿前、後的方向延伸;以及兩個以上的導流板,以左、右間隔的形態分別結合於該底框的底部,兩個以上的導流板各設有一結合條,各結合條為與該底框前、後延伸長度等長的直立設置長板體,並且結合固定於該底框的底部,於各結合條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同一導流板的該結合條頂端右邊緣與該轉折板末端右邊緣的假想聯機,與該導流板右方的該延伸板幹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框於左、右兩側各設 有一側板,兩側板分別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長板體,並且各以直立的形態設置,於兩側板 的前端、兩側板的後端分別橋接一橫板,各橫板的長度短於各側板,於各橫板以等間隔的形 態沿橫向凹設數個嵌槽;所述各導流板以各結合條嵌設固定於各橫板前、後相對的各嵌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兩側板的前半部以 及兩側板的後半部分別橋接一橫板,於該兩橫板的底面分別以等間隔的形態沿橫向凹設數 個嵌槽,所述各導流板以各結合條嵌設固定於該兩橫板前、後相對的各嵌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各側板分別設有五 個嵌槽,並且設有五個導流板。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兩側板 的底緣各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側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 態延伸形成一側轉折板。
6.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的導流板,其特徵在於,設有一結合條,各結合條為直立設置 的長板體,於各結合條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 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
7.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的導流板,其特徵在於,設有一結合構造,於該結合構造朝下 延伸一直板,各直板為直立設置的長板體,於各直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 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不漏光的迴風口架的導流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結合構造為 一插片,其長度與所述直板等長且寬度窄於該直板的寬度。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不漏光的迴風口架的導流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結合構造為 一長杆,為長度與所述直板等長的長杆體,於該長杆的頂面凹設一嵌套溝,該嵌套溝的寬度 與該直板的寬度等寬。
專利摘要一種不漏光的迴風口架及其導流板,不漏光的迴風口架設有一矩形的底框,於底框的底部以左、右間隔的形態結合兩個以上各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導流板,各導流板以結合條結合於底框,於各結合條朝下並朝左延伸形成一延伸板,又於各延伸板的底緣朝下並朝右,以轉折的形態延伸形成一轉折板;本實用新型藉由各延伸板與各轉折板的設置,當裝設於空調的迴風口時,能夠由任何角度遮擋通過相鄰結合條之間射出的光線,達到相鄰導流板之間的空隙不會漏光的功效,避免下方的人能通過空隙看到天花板內部,具有透氣又美觀的使用效果。
文檔編號F24F13/08GK201724351SQ201020204390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7日
發明者曾靜柱 申請人:三可德冷凍空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