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下面的市(安徽宣城市)
2023-06-26 06:22:23
宣城轄1個市轄區和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2016年末,宣城市戶籍人口280.4萬人,常住人口260.1萬人。
2016年,宣城市全年生產總值105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2015年增長8.7%。
宣城 別 名 爰陵、宛陵、宣州 行政區類別 省轄市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安徽省 下轄地區 1個區、5個縣、1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宣州區鰲峰東路31號 電話區號 0563 郵政區碼 242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東南部 面 積 12340平方公裡 人 口 280.4萬人(2016年) 方 言吳語宣州片、江淮官話、中原官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敬亭山、江村古建築群、謝朓樓、鱷魚湖、龍川、太極洞、桃花潭 機 場蕪湖宣城機場(已批覆) 火車站宣城站、涇縣站、旌德火車站、績溪北站 車牌代碼 皖P 市 花杜鵑花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韓軍、市長張冬雲 行政代碼 341800 地區生產總值 1057.8億元(2016年)[2] 特 產宣紙、宣筆、宣墨、宣硯
歷史
宣州春秋時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於斯。
秦初正式置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陽郡郡治設在宛陵,今宣州區。
晉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陽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為州、郡一級政區存在。
隋初廢郡,改南豫州為宣州,不久又改稱宣城郡。
唐初置宣州,中間一度改稱宣城郡,以後復稱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為寧國府。
元代為寧國路所在地。
明、清為寧國府所在地。
宣城市行政區劃
民國三年(1914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蕪湖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宣城先後屬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
解放後,1949年5月成立宣城專區。
1952年1月,宣城專區撤銷,轄縣併入新成立的蕪湖專區,1971年改稱蕪湖地區。
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
1982年4月,行署機關移駐宣城。
1987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縣,設立縣級宣州市,並同時設立了宣城地區。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宣城市設立宣州區,以原縣級宣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宣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疊嶂中路。
2000年12月,正式撤縣級宣州市設宣州區。2001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3]
行政區劃編輯
根據2017年政府官網顯示,宣城轄宣州區1個市轄區和郎溪、廣德、涇縣、績溪、旌德5個縣,代管寧國1個縣級市。宣城市共有24個鄉,57個鎮,14個街道,730個村,156個社區。市政府駐地宣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