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獲國際花園城市金獎含金量(見證南寧城市的華美蝶變)
2023-06-26 08:19:56
由中國-東協博覽會促進形成的「南寧渠道」正受到全球關注。
對此,今年的南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推進「南寧渠道」升級,讓推動中國與東協之間的合作、服務「一帶一路」的「南寧渠道」更有溫度和深度。
而這座有著1700年建制歷史的城市,在繼續承載「南方安寧」的責任同時,正以「南寧渠道」連結全球,促進全球合作向縱深發展。
2017年廣西房博會
「北方胡,南方越。」因地處南方,南寧古屬百越。雖偏遠,但南寧在歷史上卻與中國數位名垂千史的皇帝產生過交集。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徵百越之君」,並在公元前214年置桂林郡,南寧便屬桂林郡轄地。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講述了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少有人知道,南寧彼時屬吳國轄地,而當時孫吳疆域最南達到現在越南的中部。
東晉時,晉元帝在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設晉興郡,晉興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第一次成為既是縣級又是郡級治所,也是南寧建制的開始。意味著南寧至今有著1700年建制歷史。
在中國朝代更迭的歷史長河中,南寧多處邊疆,故而被歷代統治者重視,尤其在邊疆安寧民族團結方面最極看重。
1324 年,因元朝為多事之秋,泰定帝以守成和維穩為基本目標,為慶邊疆之綏服,寓南疆安寧之意,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南寧得名,即始於此,隨後的數百年裡也從未更名。
而南寧別稱「邕」的來源也極有深意。邕,四方被水環繞的都邑,南寧被江環繞,此外邕通「雍」,和睦的意思。
《晉書·樂志下》中便有「君臣邕穆」,就是說君臣和睦。在南寧得名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2年,將南晉州改為邕州,外治在南寧,這是南寧簡稱「邕」的由來,而南寧在唐朝時已成為省級治所。
很多城市的偉大離不開江,如塞納河上的巴黎、泰晤士河下遊的倫敦,以及黃浦江穿流而過的上海……
南寧亦然,從逐水而居開始到築城。最早的古城位於邕江南岸平南村雷廟(今白沙大道南岸磚瓦廠附近),後遷到北岸凌鐵村一帶。唐朝,城區已擴展到今七星路、教育路、緯武路一帶地區。宋朝仁宗年間,城區向北面移動,另建新城,大致在今南環路、共和路、工人文化宮、新華路和當陽街所包圍的城區。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起,住民開展了修城牆、建城樓、挖城壕等浩大工程,城區輪廓大體呈橢圓狀,南北稍長,東西較窄,有「直城三裡七,橫城七裡三」的描述。
解放後,南寧城市面積快速擴張,尤其是近年來,城市東擴後新增440平方公裡,武鳴撤縣設區,2016年南寧面積 22112 平方千米,建成區 372 平方千米,而廣州 2015 年面積僅 7434平方千米。
城市擴大,離不開住宅開發的腳步。目前,萬科、融創、恆大、碧桂園、華潤、保利、招商蛇口、綠地等中國一線的房企幾乎全部進駐南寧進行房地產開發。
而產品形態也覆蓋公寓、高層、洋房、別墅等,從學區房到江景房、園景房、地鐵房延伸,高度從當年大板一區時髦的多層到如今高聳入雲的數百米超高層,甚至產出「亞洲十大豪宅」,滿足了全球人士的不同居住需求。
南寧巨變,有更大的宏觀背景與事件。
2016年5月26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
去年2月17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召開,南寧成為北部灣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並以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為未來發展目標。
去年11月28日,中歐班列(中國南寧-越南河內)跨境貨櫃直通運輸班列運營,促進了廣西、大西南地區、東協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向縱深發展,而南寧正是班列的起點城市。
每年9月,中國-東協博覽會則如期在南寧舉行,目前作為永久舉辦城市已連續成功舉辦14屆。加上南寧深入實施「以邕江為軸線,西建東擴,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點向南」的城市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五象新區開發建設,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從戰略發展空間的角度而言,南寧未來發展更具前景。
而連續舉辦了 17 年的廣西房地產博覽會,在促進形成「南寧渠道」的過程中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吸引不少國際媒體憑藉房博會的報導,點名採訪在南寧人居建設表現突出的房地產企業。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魏星
點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