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條紅色旅遊線路圖(紅色旅遊線路①國慶大假)
2023-06-26 03:50:21 1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蘭珍 文\圖
十月的瀘定,秋高氣爽,惠風和暢,青山綠水間的小城,大渡河奔流而過,自然風光與歷史底蘊交相輝映,特別是有了「紅色」裝點,更添文化韻味。
10月1日上午9時,國慶大假濃厚的節日氛圍已經填滿整個瀘定縣城。熙熙攘攘的瀘定橋廣場上,穿梭的遊人拍照、休憩、問詢,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廣場正對著的瀘定橋東橋頭,排隊上橋的遊客隊伍彎彎繞繞已達百米開外。掃碼、檢票、進閘,依次有序上橋。陽光下,瀘定縣城的溫度迅速升高,一如遊人的熱情,大家一批又一批走到橋上,一撥又一撥接續而來。
1935年5月29日,紅軍「驚險奇絕」飛奪瀘定橋,使瀘定這座川西小城蜚聲中外,孕育出了「不畏艱險、捨生忘死,敢於拼搏、勇於勝利」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瀘定由此成為名副其實的紅色名城。今年國慶大假,這座歷史紅色名城再次成為全國各地眾多遊客感受紅色文化、弘揚紅軍長徵精神、開展紅色主題教育的重要目的地。
遊人絡繹不絕,紅色瀘定橋深受青睞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在瀘定橋排隊的遊客中,11歲正上六年級的曾梓晗鏗鏘有力地背誦著《七律·長徵》,戴著口罩下的雙頰緊繃,雙眸認真堅定,熟悉的詩詞流暢且情緒飽滿地從他口中朗朗而出。
據曾梓晗母親介紹,他們一家三口今早4點過從成都出發自駕到甘孜州,特意到瀘定橋來感受歷史。一路上,孩子在車裡來來回回背誦《七律·長徵》。「孩子剛升六年級,不久前學習了《七律·長徵》這首詩,課堂上老師講解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他特別喜歡,每每說起既緊張又熱血沸騰。趁著假期,帶他來看看瀘定橋,親身感受一下紅軍當年長徵時的艱難險阻,從書本挪到現實,對於孩子學習和感觸將會更大。」
波濤滾滾的大渡河奔騰不息,搖晃不定的鐵索橋讓不少遊客一下子回到詩詞描繪的場境中。「紅軍當年只攀著鐵鏈都能過河,我也不害怕,我會自己走過去。」聽到11歲曾梓晗表態,周圍的遊客紛紛點讚。
91歲的晏素瓊
在一旁,來自自貢的91歲奶奶晏素瓊杵著拐杖,聽到孩子的話,眯著眼睛笑開了。因為年紀較大,腿腳不便,晏素瓊不能親自走上瀘定橋感受一番。靠著河岸邊,晏素瓊抬頭望著大渡河上搖曳的瀘定橋,看著橋上來來往往的遊客,不時和兒子劉軍交流。「瀘定橋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長的一座橋梁,橋身由十三根鐵鏈組成,橋長101.67米。1935年5月29日下午4時,紅軍22勇士為先鋒,正面突擊奪取東橋頭……」劉軍是一位人民教師,這是他和家人第三次來到瀘定,而母親晏素瓊是第一次來,他的講解也格外緩慢細緻。「今天是國慶節,感恩祝福,願祖國繁榮昌盛。今天和母親來到瀘定橋意義更不同,感受這裡濃厚的紅色文化,更讓我們後輩懂得歷史的艱難、勝利的不易,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
截至1日16時,瀘定橋頭排隊上橋的遊人依然絡繹不絕。景區工作人員曹鳳舒介紹,今日瀘定橋景區預計遊客將達到8000人次,是平時非假日的3倍。
擦亮紅色名片 瀘定橋景區提檔升級
「紅色」是瀘定的底色。目前該縣境內有瀘定橋、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嵐安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軍醫院等紅色遺蹟遺址。作為現存保存最為完好的紅軍長徵戰鬥遺址,瀘定橋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國家重點培育的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之一,是重點組織規劃的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也是重點建設的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範基地。
「紅色」是瀘定重要的文化基因,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瀘定不斷擦亮紅色名片。
沿著紅軍飛奪瀘定橋的路線,從東橋頭跨入西橋頭,兩步開外,便走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瀘定橋示範段。巨大銅塑紅軍雕像背靠青山,攀著鐵索,凝望著大渡河上搭建300餘年的瀘定橋,帶著歷史的視角,見證而今的瀘定。這裡不僅是瀘定新晉的長徵歷史打卡地,更是直接連接瀘定橋與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的重要紅色文化長廊,將大渡河兩岸紅色景點連片成區。
2019年開始,瀘定縣與四川能投集團合作,投資18億元,傾力打造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瀘定橋示範段。其中主體一期項目已於今年「七一」前完工。
同時,依託紅城綠谷「紅 綠」旅遊發展定位,瀘定將境內精品景區景點加以串聯,打造「瀘定橋—嵐安古寨—化林坪—磨西古鎮」「烹壩騎遊小鎮—瀘橋海子山居—杵坭櫻桃谷—得妥灣東溫泉」等鄉村旅遊與紅色傳承相結合的紅色旅遊路線,讓遊客在鄉村旅遊感受美的同時,接受紅色教育。
目前,瀘定縣依託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歷史機遇,進一步促進瀘定橋景區提檔升級,已啟動瀘定橋景區創5A工作,創5A景觀價值報告編制完善工作正在有力推進中。
視頻拍攝剪輯 寧宵玉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