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寬選擇方法
2023-06-26 04:56:51
頻寬選擇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頻寬選擇方法,包含提取對應第一頻寬的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根據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和至少一第一加權指數計算至少一第一門限值,提取對應第二頻寬的至少一第二品質信息,比較至少一第一門限值與至少一第二品質信息以得到第一比較結果,以及根據第一比較結果選擇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中的一為濾波器的使用頻寬。本發明的頻寬選擇方法基於各個頻寬的信號的品質信息來決定濾波器的使用頻寬,以動態選擇使用頻寬來降低環境噪聲幹擾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有效地提升傳輸品質及傳輸效能。
【專利說明】頻寬選擇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無線傳輸技術,且特別是關於一種頻寬選擇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由於無線傳輸技術已被大量應用,空氣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信號,會對無線傳輸產生幹擾,因此一般無線的路由器或是基站會設定在一個幹擾較少的傳輸通道。然而,環境是一直在改變的,因此無線傳輸系統中有多頻寬操作的需要。
[0003]在無線傳輸系統中,通常為了得到更好的吞吐量而選擇使用規範中所允許的最大頻寬為使用頻寬。但是,較大的使用頻寬受到窄頻幹擾的可能性也較大。當幹擾信號的能量夠大時,接收端會將幹擾信號視為正常封包而接收,但因無線傳輸系統不能正確的解調而判定為假警報(false alarm)。由於接收端判斷幹擾信號為假警報的期間無法正常的接收封包,因而導致無線傳輸系統所需的正常封包需要重傳,進而降低傳輸速率。於此,無線傳輸系統的傳輸品質即受到影響。
[0004]其中,因無線傳輸系統無法有效的分離所需的正常封包與幹擾信號的封包,而導致無線傳輸系統進行解調時有可能會因為信號幹擾比(SIR)過低而解調結果錯誤。於此,可增加傳輸功率使信號幹擾比增加,而增加接收端解調的正確性。然而,高傳輸功率仍需考量成本及效益。
[0005]此外,無線傳輸系統的無線路由器或基站處於變動的傳輸環境中,因此常會受到其他通訊系統或是某些電器所發出的噪聲所幹擾而降低傳輸品質。所以,如何避開噪聲幹擾所造成的影響為無線傳輸技術的主要研究發展之一。
【發明內容】
[0006]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頻寬選擇方法。
[0007]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頻寬選擇方法包含提取對應第一頻寬的第一品質信息,根據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一加權指數計算第一門限值、提取對應第二頻寬的第二品質信息,t匕較第一門限值與第二品質信息以得到第一比較結果,以及根據第一比較結果選擇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中的一為濾波器的使用頻寬。
[0008]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頻寬選擇方法包含提取相異二頻寬中的一者所對應的至少
一第一品質信息、以及比較一第一品質信息與一預設門限值。
[0009]當第一品質信息大於預設門限值時,執行一幹擾偵測。反之,當第一品質信息不大於預設門限值時,則執行下述步驟。選擇所述兩個頻寬中的較大者作為濾波器的使用頻寬、讀取出至少一絕對門限值、提取對應使用頻寬的第三品質信息、比較絕對門限值與三品質信息以得到第二比較結果、以及根據第二比較結果選擇性執行幹擾偵測。
[0010]其中,幹擾偵測包括根據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一加權指數取得第一門限值、提取所述兩個頻寬中的另一者所對應的第二品質信息、比較第一門限值與第二品質信息以得到第一比較結果、以及根據第一比較結果選擇所述兩個頻寬中的一頻寬為一濾波器的使用頻寬。
[0011]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基於各個頻寬的信號的品質信息來決定濾波器的使用頻寬,以動態選擇使用頻寬來降低環境噪聲幹擾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有效地提升傳輸品質及傳輸效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一實施例的無線傳輸系統的示意圖。
[0013]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流程圖。
[0014]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流程圖。
[0015]圖4是圖3中第一實施例的幹擾偵測的細部流程圖。
[0016]圖5是圖3中第二實施例的幹擾偵測的細部流程圖。
[0017]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流程圖。
[0018]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局部流程圖。
[0019]圖8A及圖SB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局部流程圖。
[0020]圖9是一實施例的第一品質信息的提取方法的流程圖。
[0021]圖10是一實施例的第二品質信息的提取方法的流程圖。
[0022]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3]100:無線傳輸系統
[0024]110:天線
[0025]130:無線收發裝置
[0026]150:濾波器
[0027]170:頻寬選擇裝置
[0028]190:儲存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29]本發明所提出的頻寬選擇方法可應用在一無線傳輸系統。圖1為一實施例的無線傳輸系統的示意圖。參照圖1,無線傳輸系統100包含天線110、無線收發裝置130、濾波器150、頻寬選擇裝置170和儲存單元190。在無線收發過程中,無線收發裝置130經由天線110收發信號,並經由一濾波器150過濾無線收發裝置130接收的信號。頻寬選擇裝置170依據頻寬選擇方法決定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並對應輸出控制信號給濾波器150致使濾波器150進行使用頻寬的切換。
[0030]在一些實施例中,頻寬選擇裝置170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濾波器150可支援二種頻寬(為方便說明,以下分別稱之為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其中,第一頻寬不同於第二頻寬。儲存單元190則可由一個或多個儲存元件實現,並且所使用的儲存元件的種類(例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依據所儲存數據的類型來決定。
[0031]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的頻寬選擇方法可以軟體或固件的方式實現。
[0032]圖2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流程圖。
[0033]參照圖2,濾波器150先依據頻寬選擇裝置170的控制信號將使用頻寬切換為第一頻寬,並且提取對應第一頻寬的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步驟210)。並且,頻寬選擇裝置170從儲存單元190中讀取出各個第一品質信息對應的第一加權指數,並根據相對應的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一加權指數計算出對應各個第一品質信息的第一門限值(步驟230 )。
[0034]濾波器150再依據頻寬選擇裝置170的控制信號將使用頻寬切換為第二頻寬,並且提取對應第二頻寬的第二品質信息(步驟250)。於此,第二品質信息的種類會對應於第一品質信息的種類,因此第二品質信息也會分別對應於第一門限值。
[0035]接著,頻寬選擇裝置170比較各個第一門限值與對應的第二品質信息以得到對應的第一比較結果(步驟270)。然後,根據第一比較結果選擇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其中之一作為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步驟290)。
[0036]在此實施例中,雖然是以一次流程進行說明,然而實際上可通過反覆執行步驟210、步驟230、步驟250、步驟270和步驟290,或是以濾波器150當前的使用頻寬(視為第一頻寬)提取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並反覆執行步驟230、步驟250、步驟270和步驟290來達到動態選擇使用頻寬,以降低環境噪聲幹擾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有效地提升傳輸品質及傳輸效能。
[0037]換言之,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傳輸系統100可設定成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為浮動值。舉例來說,第一頻寬可設定為在二個可使用頻寬中濾波器150當前的使用頻寬,而第二頻寬則設定為二個可使用頻寬中的另一頻寬。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傳輸系統100也將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設定為固定的頻寬值。
[0038]其中,第一品質信息為對應第一頻寬的假警報個數(false alarm ;FA)、對應第一頻寬的接收封包數、對應第一頻寬的淨空頻道指示個數(CCA)或其組合,且至少一第二品質信息為對應第二頻寬的假警報個數、對應第二頻寬的接收封包數和對應第二頻寬的淨空頻道指示個數中的至少一者。並且,不同種類的第一品質信息可設定有各自對應的第一加權指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評估傳輸環境是否乾淨來決定使用頻寬的選擇方式。
[0039]圖3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頻寬選擇方法的流程圖。參照圖3,比較第一品質信息是否小於預定門限值(步驟220 )。其中,預定門限值是為設定儲存在儲存單元190中的一固定值。
[0040]當第一品質信息大於預定門限值,判定傳輸環境為不乾淨(步驟222),並執行一幹擾偵測。其中,在幹擾偵測中,可執行步驟230、步驟250、步驟270和步驟290,如圖4所示。在幹擾偵測中,也可重新執行步驟210,並且接續執行步驟230、步驟250、步驟270和步驟290,如圖5所示。
[0041]當第一品質信息不大於預定門限值時,判定傳輸環境為乾淨(步驟223)。於傳輸環境為乾淨時,選擇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中的較大者作為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步驟300),並且執行一傳輸環境監控以偵測幹擾是否出現(即,確認傳輸環境是否改變為不乾淨的狀態)。在傳輸環境監控中,頻寬選擇裝置170從儲存單元190中讀取出至少一絕對門限值(步驟310),並且通過濾波器150提取對應使用頻寬的至少一第三品質信息(步驟330)。於此,第三品質信息分別對應於絕對門限值。頻寬選擇裝置170比較各個絕對門限值與對應的第三品質信息以得到第二比較結果(步驟350)。然後,頻寬選擇裝置170根據第二比較結果決定是否執行幹擾偵測(步驟370),即依據第三品質信息是否大於對應的絕對門限值來決定是否執行幹擾偵測。於此,與絕對門限值相比較的第三品質信息可為FA、CCA或其組合。
[0042]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三品質信息中的任一者大於對應的絕對門限值時,頻寬選擇裝置170執行幹擾偵測來重新選擇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此時,幹擾偵測的執行可為執行步驟210、步驟230、步驟250、步驟270和步驟290,如圖5所示。再者,幹擾偵測的執行也可是以濾波器150當前的使用頻寬視為第一頻寬(第三品質信息即可作為第一品質信息),然後接續執行步驟230、步驟250、步驟270和步驟290,如圖4所示。
[0043]預定門限值評估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上是否具有一定信息量。於此,傳輸環境為不乾淨即表示在使用頻寬上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傳輸環境為乾淨即表示在使用頻寬上不具有一定信息量。因此,用以判斷傳輸環境的狀態的第一品質信息可為對應第一頻寬的接收封包數。
[0044]再者,各個絕對門限值可為設定儲存儲存單元190中的一固定值。在一些實施例中,絕對門限值可是針對第一頻寬和第二頻寬中的較大者所對應的假警報個數、接收封包數、淨空頻道指示個數或其組合所設定的閥值。
[0045]而當沒有第三品質信息大於對應的絕對門限值時,於一既定時間後,回到步驟330,重新執行步驟330並接續執行後續步驟。其中,此既定時間可為數秒,例如:30秒以內。
[0046]於此,以基於IEEE802.1ln的通訊技術的無線通訊系統100為例,濾波器150可使用的頻寬分別是20MHz及40MHz。其中,40MHz的頻寬是由20MHz的主要通道及20MHz的次要通道所組成。
[0047]假設第一頻寬為20MHz,而第二頻寬為40MHz,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參照圖6,頻寬選擇裝置170先將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控制為20MHz,並提取對應20MHz的第一品質信息,以FA、接收封包數和CCA為例(步驟212)。將提取到的對應20MHz的FA、接收封包數和CCA分別乘上各自對應的第一加權指數,以得到分別對應FA、接收封包數和CCA的三個第一門限值(步驟232)。
[0048]舉例來說,將對應20MHz的FA加權1.5倍後可得到對應FA的第一門限值;將對應20MHz的接收封包數加權1.5倍後可得到對應接收封包數的第一門限值;將對應20MHz的CCA加權1.5倍後可得到對應CCA的第一門限值,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再者,雖然範例說明不同種類的第一加權指數是設定為相同值,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可依據實際需求將不同種類的第一加權指數設定為不同值。
[0049]頻寬選擇裝置170再控制濾波器150將使用頻寬切換為40MHz,並提取對應40MHz的FA、接收封包數和CCA,即第二品質信息(步驟252)。
[0050]接著,將各個第二品質信息與各自對應的第一門限值相比較(步驟272)。也就是說,比較對應40MHz的FA與由對應20MHz的FA計算得的第一門限值、比較對應40MHz的接收封包數與由對應20MHz的接收封包數計算得的第一門限值、以及比較對應40MHz的CCA與由對應20MHz的CCA計算得的第一門限值。
[0051]當任一第二品質信息大於所對應的第一門限值(步驟274)時,判定40MHz的使用頻道是受到幹擾,例如:受到鄰近頻道或其他無線通訊系統等影響。此時,頻寬選擇裝置170選擇20MHz作為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步驟292),並且發出對應的控制信號以控制濾波器150將使用頻寬切換為20MHz。
[0052]當無第二品質信息大於所對應的第一門限值(步驟274)時,則判定40MHz的使用頻道未受到幹擾。此時,頻寬選擇裝置170選擇40MHz作為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步驟294),並且發出對應的控制信號以控制濾波器150將使用頻寬保持為40MHz。[0053]於此,雖然以20MHz為第一頻寬及以40MHz為第二頻寬舉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也可依實際需要設定為第一頻寬為40MHz,而第二頻寬為20MHz,或者是設定為以濾波器150當前的使用頻寬為第一頻寬,而另一頻寬為第二頻寬。
[0054]在一些實施例中,假設第一頻寬為40MHz,而第二頻寬為20MHz。此時,則是以對應40MHz的FA、接收封包數和CCA (即第一品質信息)乘上各自對應的第一加權指數來得到對應FA的第一門限值、對應接收封包數的第一門限值和對應CCA的第一門限值。此時,第一加權指數可為小於1,且大於O。
[0055]並且,比較對應20MHz的FA (即第二品質信息)與對應FA的第一門限值、比較對應20MHz的接收封包數(即第二品質信息)與對應接收封包數的第一門限值、以及比較對應20MHz的CCA (即第二品質信息)與對應CCA的第一門限值。
[0056]同樣地,當任一第二品質信息大於所對應的第一門限值時,判定40MHz的使用頻道是受到幹擾,而頻寬選擇裝置170則選擇20MHz作為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當無第二品質信息大於所對應的第一門限值時,則判定40MHz的使用頻道未受到幹擾,而頻寬選擇裝置170選擇40MHz作為濾波器150的使用頻寬。
[0057]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根據無線通訊系統100的傳輸狀態來決定使用的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二品質信息的種類和數量以及第一加權指數的值。
[0058]參照圖7,於提取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二品質信息之前,先偵測無線通訊系統100的傳輸狀態(步驟201),以判斷傳輸狀態是否忙碌(步驟203)。於此,可通過偵測無線傳輸的數據量來得知無線通訊系統100是否忙碌。舉例來說,當無線傳輸的數據量大於一預設量時,無線通訊系統100為忙碌狀態;反之,當無線傳輸的數據量不大於此預設量時,無線通訊系統100為空閒狀態
[0059]當無線通訊系統100的傳輸狀態為忙碌狀態(步驟205)時,設定提取的第一品質信息為對應第一頻寬的FA,且設定提取的第二品質信息為對應第二頻寬的FA (步驟207)。並且,設定使用相對空閒狀態小的第一加權指數(步驟207)。
[0060]當無線通訊系統100的傳輸狀態為空閒狀態(步驟206)時,設定提取的第一品質信息為對應第一頻寬的FA、接收封包數、CCA或其組合,且設定提取的第二品質信息為對應第二頻寬的FA、接收封包數、CCA或其組合(步驟209)。並且,設定使用相對忙碌狀態大的第一加權指數(步驟209)。於此,提取的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二品質信息較佳可為FA、接收封包數和CCA。
[0061]舉例來說,當無線通訊系統100為忙碌狀態時,第一加權指數可為1.5倍;當無線通訊系統100為空閒狀態時,第一加權指數可為2.5倍。
[0062]在一些實施例中,各第一品質信息包括相應中心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及多個鄰近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且中心通道與鄰近通道為連續排序且均具有相同頻寬。各第二品質信息包括相應中心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及多個鄰近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且中心通道與鄰近通道為連續排序且均具有相同頻寬。其中,中心通道為無線通訊系統100所使用頻帶的中心頻率所在的通道。鄰近通道的頻帶與中心通道的頻帶重疊。
[0063]於此,無線通訊系統100所支援的通訊協議可為藍牙(BlueTooth)、IEEE802.1la/b/g/n、家用高周波無線傳輸(Home RF)標準、無線區域網路技術(HiperLan2)、或紅外線(Infrared)技術等。[0064]以IEEE802.1ln無線通訊系統100為例,在2.4GHz的ISM波段內,無線通訊系統100的工作頻段為2412-2472MHZ,總共有13個通道,並且這些通道以5MHz的間隔依序排序。其中,當使用頻帶的中心頻率為2437MHz時,在20MHz的頻寬模式下,中心通道為Ch6,而頻帶為2427MHz至2447MHz。相鄰一頻道的鄰近通道(Ch7)的中心頻率為2442MHz,而頻帶為2432MHz至2452MHz。兩者的頻帶有15MHz是重疊的。依此類推,當無線通訊系統100使用Ch6的20MHz的頻寬模式時,Ch2至Ch5及Ch7至ChlO都是會與Ch6重疊的鄰近通道。在40MHz的頻寬模式下,使用通道為Ch6則表示這是由兩個20MHz的頻寬模式的通道(Ch6和ChlO)所組成,即頻帶為2427MHz至2467MHz。此時,中心通道為Ch8,並且與中心通道重疊的鄰近通道則有Ch3至Ch5及Ch7至Chl3。
[0065]為方便說明,以下以使用通道為ChU第一頻寬為20MHz,且第二頻寬為40MHz為例。在40MHz的頻寬模式下,使用通道的頻帶會為由主要通道(在20MHz的頻寬模式下的Chl)以及次要通道(在20MHz的頻寬模式下的Ch5)組合而成。在40MHz的頻寬模式下,使用頻帶為2402MHz至2442MHz,且中心頻率是位在Ch3。對於第一頻寬而言,中心通道為Chl,且Ch2、Ch3和Ch4都算是有重疊的鄰近通道。對於第二頻寬而言,中心通道為Ch3,且Chl、Ch2、Ch4、Ch6、Ch7及Ch8都算是有重疊的鄰近通道。
[0066]參照下表一,在以接收封包數來計算第一品質信息和第二品質信息時,對應20MHz的第一品質信息即為在Chl、Ch2、Ch3和Ch4所提取到的接收封包數的總和,而對應40MHz的第二品質信息即為在Ch1、Ch2、Ch3、Ch4、Ch5、Ch6、Ch7及Ch8所提取到的接收封包數的總和。於此,假設第一加權指數是設定為1.5,則可由第一品質信息計算出第一門限值為51。並且,比較後得到第二品質信息大於第一門限值(220>51),因而選擇20MHz為使用頻寬。
[0067]表一
[0068]
【權利要求】
1.一種頻寬選擇方法,包含: 提取對應一第一頻寬的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 根據該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和一第一加權指數計算一第一門限值; 提取對應一第二頻寬的一第二品質信息; 比較該第一門限值與該第二品質信息以得到一第一比較結果;及 根據該第一比較結果選擇以該第一頻寬或該第二頻寬做為一濾波器的使用頻寬。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比較結果選擇以該第一頻寬或該第二頻寬做為一濾波器的使用頻寬的步驟包含: 根據該第一比較結果評估該第一頻寬或該第二頻寬的傳輸環境是否乾淨,以選擇以該第一頻寬或該第二頻寬做為該使用頻寬。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提取該第一品質信息的步驟包含: 設定該使用頻寬為該第一頻寬; 接收相應該第一頻寬的一第一串流信號;及 通過分析該第一串流信號取得該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提取該第二品質信息的步驟包含: 設定該使用頻寬為該第二頻寬; 接收相應該第二頻寬的一第二串流信號;及 通過分析該第二串流信號取得該至少一第二品質信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還包含: 於該選擇步驟後,依據一時間門限計時一累計時間 '及 當該累計時間達到該時間門限時,重新執行該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的提取步驟、該第一門限值的計算步驟、該第二品質信息的提取步驟、該第一比較結果的產生步驟和該使用頻寬的選擇步驟。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當該選擇步驟所選擇的該使用頻寬相同於前一次該選擇步驟所選擇的該使用頻寬時,增加該時間門限的值。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還包含: 當該累計時間未達到該時間門限時,偵測接收信號的品質,包含: 當該選擇步驟選擇該第一頻寬時,根據一第二加權指數和該第一品質信息計算一第三門限值; 當該選擇步驟選擇該第二頻寬時,根據一第三加權指數和該第二品質信息計算一第三門限值; 提取對應該使用頻寬的一第三品質信息; 比較該第三門限值與該第三品質信息以得到一第二比較結果;及根據該第二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重新執行該第一品質信息的該提取步驟、該第一門限值的該計算步驟、該第二品質信息的該提取步驟、該第一比較結果的該比較步驟和該選擇步驟。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還包含: 偵測該濾波器所屬的一無線通訊系統的傳輸狀態;及 當該傳輸狀態為忙碌狀態時,該第一品質信息為對應該第一頻寬的假警報個數,且該第二品質信息為對應該第二頻寬的假警報個數; 其中,該忙碌狀態下的該第一加權指數小於該傳輸狀態為空閒狀態下對應的該第一加權指數。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該第一品質信息為對應該第一頻寬的該假警報個數、對應該第一頻寬的接收封包數和對應該第一頻寬的淨空頻道指示個數中的至少一者,且該第二品質信息為對應該第二頻寬的該假警報個數、對應該第二頻寬的接收封包數和對應該第二頻寬的淨空頻道指示個數中的至少一者。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步驟中,該第一品質信息和該第二品質信息中的任一者包括相應一使用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及多個鄰近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且該使用通道與所述多個鄰近通道為連續排序且具有相同頻寬。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步驟中,該第一品質信息和該第二品質信息中的任一者包括相應一中心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及具有各自加權值的多個鄰近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且該中心通道與所述多個鄰近通道為連續排序且具有相同頻寬。
12.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所述多個鄰近通道的頻帶與該中心通道的頻帶重疊。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門限值的計算步驟中,該第一門限值為該第一加權指數與對應的該第一品質信息的乘積。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該第一頻寬小於該第二頻寬。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該第二頻寬小於該第一頻寬。
16.—種頻寬選擇方法,包 含: 步驟a:提取兩個頻寬中的一者所對應的一第一品質信息,其中所述兩個頻寬為相異值; 步驟b:比較該第一品質信息與一預設門限值; 步驟c:當該第一品質信息大於該預設門限值時,執行一幹擾偵測,該幹擾偵測包括: 根據該第一品質信息和一第一加權指數取得一第一門限值; 提取所述兩個頻寬中的另一者所對應的一第二品質信息; 比較該第一門限值與該第二品質信息以得到一第一比較結果;及 根據該第一比較結果選擇所述兩個頻寬中的一個為一濾波器的使用頻寬;及 步驟c』:當該第一品質信息不大於該預設門限值時,該方法包括: 選擇所述兩個頻寬中的較大者作為該濾波器的該使用頻寬; 讀取出一絕對門限值; 提取對應該使用頻寬的一第三品質信息; 比較該絕對門限值與該第三品質信息以得到一第二比較結果;及 根據該第二比較結果決定是否執行該幹擾偵測。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比較結果選擇所述兩個頻寬中的一個為一濾波器的使用頻寬的步驟包含: 根據該第一比較結果評估所述兩個頻寬的傳輸環境是否乾淨,以選擇以該所述兩個頻寬中的一個做為該使用頻寬。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該幹擾偵測還包含:於該使用頻寬的選擇步驟後,依據一時間門限計時一累計時間?』及 當該累計時間達到該時間門限時,重新執行該幹擾偵測。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在該幹擾偵測中,當該選擇步驟所選擇的該使用頻寬相同於前一次該選擇步驟所選擇的該使用頻寬時,增加該時間門限的值。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該幹擾偵測還包含: 當該累計時間未達到該時間門限時,執行一品質偵測,該品質偵測包含: 取得一第三門限值,其中該第三門限值根據該第一品質信息和該第二品質信息中與該選擇步驟中所選擇的該頻寬所對應者和一第二加權指數所計算得; 提取對應該使用頻寬的一第三品質信息; 比較該第三門限值與該第三品質信息以得到一第三比較結果;及 根據該第三比較結果重新執行該幹擾偵測或回到該第一品質信息的提取步驟,重新執行步驟a至步驟C。
21.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還包含: 偵測該濾波器所屬的一無線通訊系統的傳輸狀態 '及 當該傳輸狀態為忙碌狀態時,在該幹擾偵測中所使用的該第一品質信息為所述兩個頻寬中的一者所對應的假警報個數,且該第二品質信息為所述兩個頻寬中的另一者所對應的假警報個數; 其中,該忙碌狀態下的該第一加權指數小於該傳輸狀態為空閒狀態下對應的該第一加權指數。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當該傳輸狀態為不忙碌時,該至少一第一品質信息為所述兩個頻寬中的一者所對應的該假警報個數、接收封包數、淨空頻道指示個數或其組合,且該第二品質信息為所述兩個頻寬中的另一者所對應的該假警報個數、接收封包數、淨空頻道指示個數或其組合。
23.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步驟中,該第一品質信息、該第二品質信息和該第三品質信息中的任一者包括相應一中心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及多個鄰近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且該中心通道與所述多個鄰近通道為連續排序且具有相同頻寬。
24.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步驟中,該第一品質信息、該第二品質信息和該第三品質信息中的任一者包括相應一中心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及具有各自加權值的多個鄰近通道的信號品質信息,且該中心通道與所述多個鄰近通道係為連續排序且具有相同頻寬。
25.如權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所述多個鄰近通道的頻帶與該中心通道的頻帶重疊。
26.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頻寬選擇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門限值的計算步驟中,該第一門限值為該第一加權指數與對應的該第一品質信息的乘積。
【文檔編號】H04W28/18GK103686869SQ20121034708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明者】張維軒, 張仲堯 申請人: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