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全域旅遊示範縣(湖南打造五張名片)
2023-06-25 22:30:47 1
來源:經濟日報
圖為湖南首個國家級特大創新型綜合旅遊產業項目——湘江歡樂城。 (資料圖片)
華燈初上,伴著悠揚的古箏旋律,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小鎮漸漸熱鬧起來。「古風市集」上,茶藝表演、剪紙版畫、秀峰油紙傘等受到遊客喜愛。
近年來,南嶽區將歷史文化資源整合起來,串珠成鏈。目前,南嶽區正以南嶽廟街為中心,打造輻射萬壽廣場、祝融小鎮、紅星村、水濂村的高品質夜間聚集區,形成多元化的夜間消費市場,讓夜間「煙火味」成為當地經濟增長和文化傳播的新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以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銳意創新,譜寫了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的新篇章。全省新創作了《半條被子》《十八洞的新苗歌》等140多臺大型優秀劇目;旅遊總收入過去十年年均增長19.3%。去年全省紅色旅遊人數突破1.4億人次,同比增長25%,綜合收入超1300億元,同比增長28%。
文化強省邁上新臺階
凌晨1點,長沙五一路、解放西路、梅溪湖·梅瀾坊等街區燈火通明,夜市排檔人聲鼎沸;凌晨5點,嶽麓山頂人山人海;傍晚7點,成群結隊的遊客湧向湘江中路60號「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長沙」路牌……今年夏天,長沙各商圈、景點場面火爆。
從幾年前躋身全國網紅城市八強,到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上榜「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連續14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長沙的熱度一直在不斷提升。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湖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發出邀請:「歡迎大家來長沙喝茶顏悅色,吃文和友的小龍蝦,到解放西路瀟灑走一回。」
「湖南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古色』厚重、『紅色』熾熱、『綠色』盎然、『夜色』亮麗。以省會長沙為代表的城區夜經濟非常紅火,『夜觀光』『夜文娛』『夜美食』『夜購物』帶給了人們快樂體驗。」張慶偉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守正創新抓好文化繁榮發展,大力推進全域旅遊,文化強省建設和文旅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一是做實改革創新,完成全省123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和2家省級技術平臺建設。二是做深融合發展,十八洞村、沙洲村等新時代紅色地標旅遊熱度不斷攀升。三是做強產業實力,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致力打造中國「V谷」,去年營收超500億元。全省共有8家上市文化企業和10餘家新三板掛牌文化企業,近年來相繼有中南傳媒、芒果超媒、電廣傳媒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四是做優全域旅遊,全省旅遊服務品質化、旅遊治理現代化、旅遊效益最大化成效明顯。
「為進一步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湖南計劃從今年起每年舉辦一屆旅遊發展大會,集中整合項目、資金、政策等要素,推動承辦地基礎設施建設、整體環境優化、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四個提速』,著力實現『辦一次會、興一座城』。」張慶偉說。
文旅融合蓄積新動能
身著華服的「宮女」手提花燈,行走在水墨丹青般的銅官窯古鎮,明月生輝、花燈千盞,映照著青瓦白牆。在剛過去的中秋假期,長沙望城區新華聯銅官窯古鎮圍繞「燈」主題打造「中秋遊園會」,吸引了超5.5萬四方遊客提燈夜遊,觀賞「千燈萬盞」,沉浸式遊覽「千燈夜會」。
「今年中秋節,我們將重點放在沉浸式的表演形式和體驗內容,增加了一些新的互動內容,不斷創新方式、豐富形式、有效傳承,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激活蘊藏在節日中的文化基因。」新華聯銅官窯古鎮總經理張寧介紹,從千年陶都銅官窯開世界釉下多彩之先河,到全國旅遊優選項目、長沙文旅消費新地標,銅官窯古鎮以活動促營銷,全年策劃了幾十場主題特色活動,活躍假日市場,並推動住宿類產品日漸興盛。18家特色鮮明的主題客棧非周末的入住率達50%以上,周末及中秋等節假日基本滿房。
記者從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近年來,湖南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文旅與其他產業融合,呈現出強勁勢頭,「文旅 」「 文旅」演繹出很多新模式、新業態。「今年夏天,長沙多項『旅遊 』產品頻頻『出圈』。」近日在「湖南文旅這十年」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介紹,6月,長沙舉辦首屆電競文旅消費節,重點打造橘子洲、世界之窗、銅官窯古鎮等十大電競文旅消費場景,有力推動了旅遊消費。
非凡十年給了湖南文旅發展的底氣。李愛武介紹,這十年,湖南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旅遊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建設旅遊強省的決定》。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創新全域旅遊模式、打造旅遊萬億元產業。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建設全域旅遊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全省旅遊總收入在過去十年年均增長19.3%。
這十年,湖南傳承紅色基因,「偉人故裡」紅色旅遊品牌得到新提升,黨代會首次提出建設紅色旅遊基地、首次在全國打造「韶山直達井岡山」紅色旅遊鐵路、首次聯合打造湘贛邊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創新區、首次編制完成《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規劃建議》、首次打造一批初心源紅色旅遊景區。去年,全省紅色旅遊人數突破1.4億人次、同比增長25%,綜合收入超1300億元、同比增長28%。
這十年,文化和旅遊成為湖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武陵山、雪峰山、羅霄山連片特困地區13條旅遊精品線路,帶動689個村發展,形成了湖南「讓美麗戰勝貧困」的55個旅遊扶貧典型案例。
「到2025年,湖南將實現旅遊總收入1.3萬億元,旅遊接待總人次7.5億人次,人均消費1500元以上,旅遊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5%。」李愛武說。
資源整合塑造新形象
「當前,湖南省旅遊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旅遊業資源整合、產品供給、文旅融合、產業規模等方面都迎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9月9日,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湖南旅遊發展大會組委會主任楊浩東在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世界旅遊目的地的意見》,提出要打造「五張名片」,到2035年成為世界旅遊目的地。這是今後湖南文旅工作的旗幟和標杆,也是未來湖南旅遊的發展方向。
湖南山水風光秀美奇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多姿多彩。張家界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韶山是偉人故裡、中國第一紅色旅遊品牌;長沙是世界媒體藝術之都、全國網紅城市;南嶽衡山有「五嶽獨秀」之美譽,是國家首批文化和資源雙遺產;城頭山古文化遺址是世界最早的水稻起源地,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城市」。
「這些地方都有鮮明的湖南特色,有潛力打造成世界級資源品牌。」楊浩東說,根據旅遊資源稟賦,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以張家界等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等為代表的經典紅色名片;以長沙等為代表的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閒名片;以南嶽衡山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片;以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等為代表的農耕文化名片。
楊浩東說:「『五張名片』的提出,既是湖南穩經濟、轉動能、促消費的戰略選擇,也是增強湖南旅遊美譽度,塑造湖南對外開放新形象的重要路徑,將成為放大湖南旅遊資源優勢、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實現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經濟日報記者 劉 麟 謝 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