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攝像裝置及使用眼科攝像裝置的攝像方法
2023-06-12 20:45:36
專利名稱:眼科攝像裝置及使用眼科攝像裝置的攝像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眼科攝像裝置及使用該眼科攝像裝置的攝像方法。
背景技術:
由使用數位相機的眼底攝像裝置拍攝的眼底圖像,可能由於攝影光學系統的漸暈 (vignetting)等的影響而表現出光量不足。例如,美國專利5615278號公報公開了一種用於校正眼底圖像的光減退(falloff)來解決該問題的圖像處理技術。然而,如果對描繪有光斑(flare)的眼底圖像進行光量校正,則光斑被強調,從而導致不能解釋部分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眼科攝像技術,該技術能夠基於眼底圖像的光斑檢測結果、根據是處理包括光斑的區域還是處理不包括光斑的區域來切換校正處理,由此拍攝眼底圖像而不強調光斑。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眼科攝像裝置,所述眼科攝像裝置包括照亮單元,其被構造為對待檢眼的眼底進行照亮;攝像單元,其被構造為通過拍攝所照亮的眼底來獲得眼底圖像;檢測單元,其被構造為基於來自所述眼底的光的光度值,檢測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控制單元,其被構造為根據所述檢測單元獲得的光斑檢測結果,控制用於調節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處的像素值的所述眼底圖像的校正處理;以及校正單元,其被構造為根據所述控制,進行所述眼底圖像的所述校正處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使用眼科攝像裝置的攝像方法,所述眼科攝像裝置包括照亮單元,其被構造為照亮待檢眼的眼底,攝像單元,其被構造為通過拍攝所照亮的眼底來獲得眼底圖像,以及檢測單元,其被構造為基於來自所述眼底的光的光度值,檢測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所述攝像方法包括控制步驟,根據所述檢測單元獲得的光斑檢測結果,控制用以調節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像素值的所述眼底圖像的校正處理;以及校正步驟,根據所述控制,進行所述眼底圖像的所述校正處理。根據本發明,能夠基於眼底圖像的光斑檢測結果、根據是處理包括光斑的區域還是處理不包括光斑的區域來切換校正處理,由此拍攝良好的眼底圖像而不強調光斑。通過下面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說明,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將變得清楚。
圖1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的結構的圖;圖2是示出利用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的觀察狀態的圖;圖3是示出用於光斑檢測方法的眼底圖像的區域的圖;圖4是用於說明基於光斑檢測結果進行的用於邊緣光減退校正的過程的流程圖; 以及
圖5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的結構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例)下面將參照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結構。作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例示了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的結構。聚光透鏡2、攝像光源3、鏡4、具有環狀開口的光圈5、中繼鏡6和穿孔鏡7依次設置在從觀察光源1到物鏡8的光學路徑上。這些構成元件構成將光導向至待檢眼E的眼底照亮光學系統150。聚焦透鏡9、攝影鏡頭10以及倒裝(flip-up)鏡11排列在穿孔鏡7 的透過方向上的光學路徑上。這些構成元件構成將光導向至攝像照相機100中安裝的圖像傳感器102的眼底攝影光學系統250。內部固視燈12位於倒裝鏡11的反射方向上,在所述內部固視燈12上對準並布置有用於誘導眼E的固視的發光部件(諸如LED)。在這種情況下,觀察光源1是發出紅外光的LED光源,倒裝鏡11是透過紅外光並反射可見光的鏡。另一方面,儘管未示出,但是用於對準指標的LED光源和引導來自LED光源的光束的光導的出射端,設置在穿孔鏡7的前端,以構成將對準指標投影到眼E的角膜表面的對準指標投影系統。同樣,儘管未示出,在眼底照亮光學系統150中,形成有將聚焦指標投影在眼E的眼底Er上的聚焦指標投影系統。儘管對準指標投影系統和聚焦指標投影系統是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重要部件,但是由於它們不需要用來解釋本發明的特徵,因此省略其詳細說明。除了上述的光學結構之外,控制攝像光源3的攝像光源控制單元14連接到控制整個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系統控制單元15。構成拍攝眼E的靜止圖像的攝像開始開關的輸入單元13,連接到系統控制單元15。當從輸入單元13接收到輸入時,系統控制單元15能夠開始拍攝眼E的靜止圖像。(攝像照相機100)接下來說明攝像照相機100的示意性結構。本實施例可以使用例如單鏡頭反光式數位相機作為攝像照相機100,該攝像照相機100為上述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結構的一部分。攝像照相機100被構造為與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可拆分。儘管攝像照相機100由各種功能部分構成,但是,圖1僅示出對於說明本發明的特徵而言必要的部分。攝像照相機100包括控制整個攝像照相機100的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圖像傳感器 102、計算與來自圖像傳感器102的輸出相對應的光度(photometric)值的光度值計算單元 103,以及諸如IXD的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圖像傳感器102的前表面側上設置有攝像照相機100內部的倒裝鏡101和作為快門帘幕的前簾IlOa和後簾110b。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連接至倒裝鏡101、前簾110a、 後簾110b、光度值計算單元103和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並控制整個攝像照相機100。 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也經電接觸連接至系統控制單元15。下面將與檢查者的操作一起,說明各單元的操作。首先說明對準時的操作。從觀察光源1發出的紅外光束通過聚光透鏡2和攝像光源3,並由鏡4反射。由鏡4反射的光穿過具有環狀開口的光圈5和中繼鏡6,並由穿孔鏡7的周邊反射。反射光通過物鏡8和眼E 的瞳孔Ep,並照亮眼底Er。
由利用紅外光照亮的眼底Er反射的紅外光,通過眼E的瞳孔Ep、物鏡8、穿孔鏡7 的孔,並透過聚焦透鏡9、攝影鏡頭10、以及反射可見光並透過紅外光的倒裝鏡11。由眼底 Er反射的紅外光在圖像傳感器102上成像。在從觀察光源1發出的紅外光按照相同的方式被眼底Er反射之後,光在圖像傳感器102上成像。可以將光作為在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 104上指示實時查看狀態的運動圖像進行觀察。另一方面,從對準指標投影系統和聚焦指標投影系統撤回的光束分別被要在圖像傳感器102上成像的眼的角膜表面和眼底Er反射。如圖2所示,可以在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上觀察對準指標WDl和WD2和聚焦指標SP,以及眼底Er的觀察圖像Er,。檢查者進行眼E和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定位和眼底Fr的聚焦調節,以將對準指標WDl和 WD2設置在對準位置M,並將聚焦指標SP水平對準。在本實施例中,在觀察眼底時,將進入了眼底攝影光學系統250的光學路徑的倒裝鏡101,控制至從光學路徑撤回的狀態,控制前簾IlOa和後簾IlOb至開啟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可以將反射光從包括對準指標和聚焦指標的眼底Er反射的光,導向到圖像傳感器 102 上。光度值計算單元103具有基於圖像傳感器102拍攝的眼底圖像,計算並記錄關於眼底圖像中的多個不同區域的光度值的功能。光度值計算單元103能夠基於從圖像傳感器 102拍攝的觀察圖像,計算光度值。光度值計算單元103進行的該光度值計算處理,量化指示觀察圖像的明度的信息(例如,亮度或明度信息)。更具體地說,隨著眼底反射率降低,光度值(亮度或明度)降低,反之亦然。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具有用於通過將與由光度值計算單元103記錄的多個區域相對應的光度值進行比較,來檢測光斑(flare)存在與否的光斑檢測功能。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能夠基於光度值計算單元103獲得的光斑檢測結果,根據處理具有光斑的圖像區域還是沒有光斑的圖像區域,來切換用於校正眼底圖像的光量的校正處理。下面將說明具體的校正處理的內容。根據本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結構允許同時進行觀察圖像的對準和測光。也就是說,該結構允許通過使用攝像照相機100的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進行眼E的對準的同時,通過使用光度值計算單元103計算觀察圖像的光度值。當不使用實時觀察功能時,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將倒裝鏡101控制至倒裝鏡 101插入在眼底攝影光學系統250的光學路徑的狀態,並控制前簾IlOa至關閉狀態。這禁止來自眼底Er的反射光、對準指標和聚焦指標被導向至圖像傳感器102。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圖像傳感器102上沒有拍攝到觀察圖像,因此光度值計算單元103不計算光度值。(光斑檢測和光量校正)作為光斑檢測技術,存在一種檢測按照如下方式生成的光斑的技術,由於攝影光學系統未對準,通過施加到待檢眼前眼部、並由待檢眼的前眼部反射的照亮光,而在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生成光斑。例如,日本專利特開平7-255680號公報討論了一種通過將觀察圖像的整個眼底的亮度與眼底的中間部分的亮度進行比較,來檢測光斑的光斑檢測技術。 另外,日本專利特開2005461533號公報討論了一種用於將空間頻率低於預定水平並且亮度值高於預定水平的拍攝圖像信息的部分,確定為光斑部分,並從圖像信息中除去光斑部分的技術。
日本專利特開平7-255680號和特開2005-261533號公報中公開的光斑檢測技術, 需要增加用於光斑檢測的專用光學系統,並需要用於拍攝圖像信息的專用的算術處理電路。這樣使得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的光學系統複雜化,並需要裝置成本的增加。下述的光斑檢測方法提供一種攝像技術,其能夠在允許更精確地以高速檢測光斑而不會對光斑強調的情況下拍攝眼底圖像,而不用增加任何用於光斑檢測的專用光學系統和專用處理電路。下面將參照圖3和圖4,來描述作為本實施例特徵性的處理的光斑檢測方法,以及基於光斑檢測結果對用於校正眼底圖像的邊緣光減退的校正處理的切換。由於攝影光學系統的漸暈等的影響,拍攝的眼底圖像有時會產生周圍部分光量不足。下面將舉例說明用於校正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處光量不足的校正處理。光度值計算單元103能夠基於眼底圖像來計算拍攝的眼底圖像中的多個不同區域的光度值,並將光度值記錄到內部存儲器(未示出)中。光度值計算單元103也能夠生成對由圖像傳感器102在觀察狀態下拍攝的眼底Er的眼底圖像的內部區域進行覆蓋的電子掩模,並將電子掩模與眼底Er的眼底圖像結合。光度值計算單元103能夠計算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以及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外的區域的光度值。儘管可以將光學掩模置於倒裝鏡11和攝像照相機100之間,但是從不增加任何新光學系統的角度看, 使用電子掩模更優選。圖3示出了在觀察狀態下圖像傳感器102拍攝的眼底Er的眼底圖像。參照圖3, 附圖標記Rl表示電子掩模的大小(直徑)。令R2為眼底圖像的大小(直徑),眼底圖像的大小和電子掩模的大小之間的關係滿足R2 > Rl0眼底Er的眼底圖像的內部區域被電子掩模覆蓋,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是沒有被電子掩模覆蓋的區域(部分顯示區域)。區域Fl指示電子掩模內的最外周的周邊部分,即電子掩模內的最外周的周邊部分的區域。區域F2指示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外的邊緣部分的區域。基於在條件(1)和( 下觀察時、通過使用區域Fl和F2中的光度值而獲得的確定結果,來進行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的檢測。條件(1)通過當前測定(第N測定N是大於等於2的自然數(以下相同))所測定(計算)的區域F2中的光度值大於區域F 1中的光度值。條件O)當前測定(第N測定)所測定的(計算的)區域Fl中的光度值,大於之前測定(直到第N-I測定(計算)為止)所測定的(計算的)電子掩模中的光度值平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比較由光度值計算單元103獲得的多個區域(例如,區域中的光度值。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還計算所記錄的、由直到第N-I測定為止的之前測定所測定的電子掩模中的光度值的光度值平均,並將其與由當前(第N)測定計算的區域Fl中的光度值進行比較。基於該比較結果進行有無光斑的檢測。如果第N測定獲得的、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外的區域中的光度值大於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光度值,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滿足條件(1)。 如果第N測定獲得的、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光度值,大於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由直到第N-I測定為止的測定所獲得的記錄光度值的光度值平均,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滿足條件O)。如果同時滿足條件(1)和0),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圖像在區域F2(眼底圖像的位於電子掩模外的區域)中有光斑。如果條件⑴和⑵之一不滿足,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圖像在區域F2中沒有光斑。注意,當在基於條件(1)和O)的確定中比較值的大小時,可以通過預先確定光度值的閾值並確定差是否超過閾值,來確定值的大小之間的關係。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基於光斑檢測結果,根據是處理眼底圖像上的具有光斑的區域還是處理眼底圖像上的沒有光斑的區域,來切換用於校正眼底圖像的光量的校正處理。下面參照圖4來說明用於校正處理的過程(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在這種情況下,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是校正由於攝影光學系統的漸暈等的影響而缺少光量的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的光量的處理。該處理在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的整體控制下執行。首先,在步驟S401中,當拍攝眼底圖像時,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拍攝的眼底圖像中光斑的存在與否。在圖3所示的情況下,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區域是光斑存在與否的確定目標。基於上述條件(1)和(2)進行光斑存在與否的確定。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基於確定結果,根據是處理眼底圖像上的具有光斑的區域還是處理眼底圖像上的沒有光斑的區域,來切換用於校正眼底圖像的光量的校正處理。當同時滿足條件(1)和(2) 時(步驟S402為是),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目標眼底圖像(在圖3所示的情況下,為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區域)具有光斑。然後處理進行到步驟S403。在步驟S403中,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針對確定為具有光斑的區域進行特定的校正處理。例如,對於眼底圖像的具有光斑的區域,由通過切換而設置的校正處理獲得的、 區域中的各像素值的校正量,可以設置得小於沒有光斑的區域的校正量。還可以通過切換用於進行校正處理的校正參數或改變校正函數值,來切換校正處理。作為另選方案,可以控制校正處理的執行,以不執行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該操作的目的在於防止當對光斑應用與沒有光斑的區域同樣的一般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時、光斑被強調的情況下,不能解釋的部分增加。如果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在步驟S402中確定沒有同時滿足條件(1)和(2) (步驟S402中為否),則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確定目標眼底圖像(在圖3所示的情況中是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區域)沒有光斑。處理進行到步驟S404。這是因為即使對沒有光斑的區域的圖像進行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也因為沒有強調光斑,因此也不會產生不能解釋的部分增加的問題。在步驟S404中,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控制校正處理的執行,以針對沒有光斑的區域的圖像進行一般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在步驟S405中,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生成適合於攝像狀態的眼底圖像。也就是說,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根據切換設置的校正處理(S403或S404),對眼底圖像執行顯影處理。在該實施例中,光度值計算單元103在使用光度值計算單元103計算的光度值來攝像之前進行光斑檢測。然而,可以基於拍攝的眼底圖像確定光斑的存在與否。然後,可以將上述條件(1)和(2)應用於拍攝的眼底圖像,以確定光斑的存在與否,並執行邊緣光減退校正處理。(第二實施例)下面將參照圖5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 的結構。將說明將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應用於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的情況。與第一實施例中圖1所示的結構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第二實施例中的相同的構成元件,並省略其說明。添加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圖1)的構成元件包括紅外截止濾光鏡(infrared cut filter) 502,可拆裝反射鏡503以及直接取景器504。紅外截止濾光鏡502與眼底照亮光學系統150可拆裝,並插入在聚光透鏡2和攝像光源3之間。反射鏡503放置在倒裝鏡11之上。從倒裝鏡11導向的光由反射鏡503反射,並導向至允許檢查者利用可見光觀察待檢眼的直接取景器504。第二實施例包括外部固視燈(未示出)以替代圖1所示的內部固視燈,以允許檢查者更精確地進行注視線(fixation-line)控制。觀察光源1與第一實施例的構成元件在功能上不同。第一實施例使用發出紅外光的LED。與此不同,第二實施例使用發出可見光的碘鎢燈。下面說明各單元的操作和處理。在使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科照相機)進行觀察時,紅外截止濾光鏡502放置在從眼底照亮光學系統150的光學路徑撤回的位置。從觀察光源1射出的可見光束通過聚光透鏡2,在不損失任何紅外分量的情況下被應用。直到倒裝鏡11為止的後續部件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倒裝鏡 11是透射紅外光並反射可見光的鏡,因此,可見光沿反射鏡503的方向反射。由反射鏡503 反射的可見光被導向至直接取景器504。由反射鏡503反射的可見光可以利用直接取景器 504觀察。如上所述,與第一實施例不同,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 允許使用可見光通過直接目視觀察來進行待檢眼E的對準。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攝像照相機100的圖像傳感器102直接拍攝經倒裝鏡11透射的紅外光,因此可以進行與第一實施例中類似的測光處理。可以對根據本實施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應用參照圖3和圖4說明過的光斑檢測處理、以及基於光斑檢測結果進行的校正眼底圖像的邊緣光減退的校正處理。第一實施例允許使用攝像照相機100的實時查看功能,利用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 104進行觀察。第二實施例也允許通過利用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進行觀察,來進行利用攝像照相機100的紅外觀察和利用直接取景器504的可見光觀察二者。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能夠通過進行顯示控制以禁止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上的顯示來省電。另外,可以在直接取景器504附近設置用於檢測正在從直接取景器504觀察圖像的檢查者的傳感器。另外,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能夠控制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的顯示操作,以通過使用來自傳感器的檢測結果,僅當檢查者進行可見光觀察時,禁止運動圖像觀察監視器104上的顯示。利用上述結構,利用直接取景器504進行可見光觀察的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也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進行紅外觀察的非瞳孔放大型眼底照相機相同的效果。另外,由於攝像照相機中的圖像傳感器102用於攝像操作和光度值的計算二者,因此與包括用於測光的專用傳感器的裝置相比,能夠簡化裝置。該實施例通過使用來自被構造為發出可見光的碘鎢燈的光的紅外分量,來獲得待檢眼的眼底的反射率。另外,可以考慮一種通過對倒裝鏡11的部分使用用於透射可見光的鏡,來省去將紅外截止濾光鏡502插入到光學路徑和自光學路徑撤回的前向/後向移動機構的方法。根據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可以通過基於眼底圖像中的光斑的檢測結果、根據處理包括光斑的區域還是不包括光斑的區域來切換校正操作,從而在不強調光斑的情況下,拍攝好的眼底圖像。另外,使用觀察時的光度值,能夠以高速檢測光斑,而不增加任何新的光學系統,並且使用電子掩模外的區域中的光度值以及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光度值,能夠精確檢測光斑。另外,被構造為通過使用一般數位照相機檢測光斑的結構,能夠避免提供任何用於光斑檢測的專用光學系統和傳感器的必要,從而能夠提供廉價的、小型的眼科攝像裝置(眼底照相機)。上述實施例通過以如下方式使用針對周期性重複的AE的光度值來執行光斑檢測方法,即如果(1)區域F2中的光度值大於區域Fl中的光度值,並且(2) Fl中的當前光度值大於Rl中的之前的光度值,則確定圖像中混合有光斑。一般而言,由於觀察眼底時Rl中的光度值較小,因此即使圖像中混合有光斑,光度值平均也小於區域Fl中的光度值。因此,將之前測定時Rl中的光度平均值與Fl中的光度值進行比較,能夠指定Fl中存在光斑的狀態。一般而言,當眼底圖像中沒有光斑時,邊緣部分暗於中間部分。上述檢測方法檢測相對較強的光斑。使用檢測強光斑而不檢測弱光斑的檢測方法的原因在於,給定優先級,以使即使圖像包括弱光斑,也優先通過進行校正使圖像的邊緣部分變亮,來使眼底圖像儘可能保持亮。當在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的部分中檢測到光斑時,如果即使該部分中包含的光斑弱,也不進行使邊緣部分變亮的校正處理,則向進行診斷的人提供的圖像變得更暗。由於暗圖像對診斷而言不是優選的,因此即使檢測到微弱光斑,也校正邊緣部分處的光量,來使圖像保持亮。因此,實施例使用利用預定強度或更大強度來檢測光斑的上述檢測方法。上述檢測方法僅僅是示例,並且可以使用利用某一強度檢測光斑的任意檢測方法。另外,攝像照相機控制單元105可以根據是否使用檢測光斑強度的方法檢測到具有強度高於預定強度的光斑,來進行控制以校正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的明度。然而,注意,上述檢測方法便於計算處理,能夠抑制計算量。因此,能夠在縮短從按下攝像按鈕起到顯示圖像止的延遲時間的同時,提供抑制了處理後的圖像中的光斑並提高了診斷精度的眼底圖像。其他實施例還可以由讀出並執行記錄在存儲設備上的程序來執行上述實施例的功能的系統或裝置的計算機(或諸如CPU或MPU等的設備),來實現本發明的各方面;並且可以利用由通過例如讀出並執行記錄在存儲設備上的程序來執行上述實施例的功能的系統或裝置的計算機來執行各步驟的方法,來實現本發明的各方面。為此,例如經由網絡或從充當存儲設備的各種類型的記錄介質(例如,計算機可讀介質)將程序提供給計算機。雖然參照示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應當對所附權利要求的範圍給予最寬的解釋,以使其涵蓋所有的這類變型例及等同結構和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眼科攝像裝置,該眼科攝像裝置包括 照亮單元,其被構造為對待檢眼的眼底進行照亮;攝像單元,其被構造為通過拍攝所照亮的眼底來獲得眼底圖像; 檢測單元,其被構造為基於來自所述眼底的光的光度值,檢測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控制單元,其被構造為根據所述檢測單元獲得的光斑檢測結果,控制用於調節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處的像素值的所述眼底圖像的校正處理;以及校正單元,其被構造為根據所述控制,進行所述眼底圖像的所述校正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檢測單元基於來自在拍攝所述眼底圖像之前照亮的所述眼底的光的光度值,檢測拍攝的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檢測單元基於在對所述眼底進行攝像之前照亮的所述眼底的紅外圖像,來獲得所述光度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所述眼科攝像裝置是非瞳孔放大型, 所述照亮單元利用可見光和實質上不含有可見光的紅外光中的一種對眼底進行照亮,並且基於利用紅外光照亮的所述眼底的紅外圖像,來在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檢測光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所述眼科攝像裝置還包括計算單元,所述計算單元被構造為通過測定所述攝像單元拍攝的所述眼底圖像的多個不同區域的各個區域, 來計算所述區域中的光度值,其中所述檢測單元通過比較所述計算單元計算出的光度值,檢測在測定了光度值的區域中是否存在光斑,所述控制單元基於所述檢測單元獲得的檢測結果,根據是處理所述眼底圖像上的具有光斑的區域還是處理所述眼底圖像上的不具有光斑的區域,來切換用於校正所述眼底圖像中的光量不足的校正處理,並且所述校正單元根據通過所述控制單元進行的切換而設置的所述校正處理,來對所述眼底圖像進行顯影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通過切換用於進行所述校正處理的校正參數,或者改變用於進行所述校正處理的校正函數值,來切換所述校正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通過切換所述眼底圖像上的具有光斑的區域而設置的所述校正處理所獲得的校正量,小於針對所述眼底圖像上的不具有光斑的區域的校正量。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所述計算單元生成覆蓋所述眼底圖像的內部區域的電子掩模,並計算所述眼底圖像的位於所述電子掩模內的區域和所述眼底圖像的位於所述電子掩模外的區域中的光度值,並且如果在所述計算單元的第N測定中所述眼底圖像的位於所述電子掩模外的區域中的光度值、大於所述眼底圖像的位於所述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光度值,並且所述第N測定時的所述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光度值、大於直到第N-I測定為止的測定中的所述電子掩模內的區域中的光度值平均,則所述檢測單元確定所述電子掩模外的區域是具有光斑的區域,其中N為不小於2的自然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攝像裝置,其中所述光度值是表示所述攝像單元拍攝的所述眼底圖像的明度的信息。
10.一種使用眼科攝像裝置的攝像方法,所述眼科裝置包括照亮單元,其被構造為照亮待檢眼的眼底,攝像單元,其被構造為通過拍攝所照亮的眼底來獲得眼底圖像,以及檢測單元,其被構造為基於來自所述眼底的光的光度值,檢測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所述攝像方法包括控制步驟,根據所述檢測單元獲得的光斑檢測結果,控制用以調節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像素值的所述眼底圖像的校正處理;以及校正步驟,根據所述控制,進行所述眼底圖像的所述校正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眼科攝像裝置及使用眼科攝像裝置的攝像方法。所述眼科攝像裝置包括照亮單元,其被構造為對待檢眼的眼底進行照亮;攝像單元,其被構造為通過拍攝所照亮的眼底來獲得眼底圖像;檢測單元,其被構造為基於來自所述眼底的光的光度值,檢測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中的光斑;控制單元,其被構造為根據所述檢測單元獲得的光斑檢測結果,控制用於調節所述眼底圖像的邊緣部分處的像素值的所述眼底圖像的校正處理;以及校正單元,其被構造為根據所述控制,進行所述眼底圖像的所述校正處理。
文檔編號A61B3/14GK102379682SQ20111025252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1日
發明者太田祐司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