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夾鉗試驗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8:56:26 2

本發明屬於軌道車輛制動試驗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動夾鉗試驗臺。
背景技術:
制動夾鉗單元包括制動夾鉗和制動盤,其一般應用於速度較高的鐵路機車、城市軌道車輛、普通鐵路客車、高速動車組等採用盤形制動的軌道機車車輛,以實現軌道機車車輛的常用制動(包括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方式)及停放制動。上述盤形制動即是在車軸上或在車輪輻板側面安裝制動盤,用制動夾鉗的兩個由合成材料製成的閘片緊壓制動盤側面,從而通過摩擦產生制動力,以使列車停止前進。
制動夾鉗試驗臺是用於檢測出廠或經維修後的制動夾鉗單元性能(包括制動壓力、制動行程及制動時的密封性等),以確保制動夾鉗單元性能穩定的試驗設備。通過制動夾鉗單元制動試驗能夠發現設計存在的問題,以給系統的改進提供可靠的依據。
中國發明專利CN105043791A公開了一種氣動夾鉗試驗臺,包括基座、氣動夾鉗固定機構、兩自由度運動平臺、夾緊力檢測機構和位移檢測機構;氣動夾鉗固定機構和兩自由度運動平臺均固定在基座上;夾緊力檢測機構安裝在兩自由度運動平臺上,氣動夾鉗固定在氣動夾鉗固定機構上;假盤(即模擬制動盤)安裝於夾緊力檢測機構上;所述兩自由度運動平臺驅動夾緊力檢測機構在X軸和Z軸方向上移動。該夾鉗試驗臺能夠模擬軌道車輛盤形制動過程,並能夠檢測出制動夾鉗處於制動盤多個位置時制動夾鉗單元的性能。
然而,由於上述夾鉗試驗臺不能真實模擬機車制動過程,因此導致試驗所得結果不準確,此外,上述夾鉗試驗臺對制動夾鉗的裝配效率低,從而影響了整個試驗的檢測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夾鉗試驗臺試驗過程與機車實際制動過程不匹配,以及對制動夾鉗的裝配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試驗結果準確,並且對制動夾鉗裝配效率高的制動夾鉗試驗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制動夾鉗試驗臺,包括可固定制動夾鉗的支架,以及可在垂直於支架方向上直線往復運動的轉盤單元,支架頂部安裝有兩個可吊裝制動夾鉗的限位單元,限位單元上開設有可與制動夾鉗沿夾緊方向的兩端套接的第一通孔,支架設置有可驅動制動夾鉗繞第一通孔軸線轉動的第一驅動單元,轉盤單元包括兩側面可同時被制動夾鉗夾緊的轉盤,以及可支撐轉盤兩側的第二滑動座,第二滑動座連接有可帶動第二滑動座直線運動的第二驅動單元。
作為優選,支架包括立柱,以及可拆卸地安裝於立柱頂部的橫梁,立柱頂部開設有可調節橫梁高度的第一調節部,橫梁端部與第一調節部連接。
作為優選,限位單元包括可相互拼接的下限位件及上限位件,下限位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設置於支架的頂部,下限位件的另一端頂部開設有第一通槽,上限位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裝於下限位件的上方,上限位件的另一端底部開設有第二通槽,第一通孔由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組成。
作為優選,支架的頂部設置有可調節限位單元於平行於轉盤軸向方向上位置的第二調節部,限位單元通過第二調節部與支架連接。
作為優選,第一驅動單元設置於限位單元的下方,第一驅動單元包括可帶動制動夾鉗轉動的推拉杆,可推拉推拉杆的第一滑動座,與第一滑動座連接的第一導軌,以及可驅動第一滑動座沿第一導軌直線運動的第一驅動件,推拉杆的一端為可與制動夾鉗鉸接的鉸接端,推拉杆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動座鉸接。
作為優選,第二驅動單元包括連接於第二滑動座底部的第二導軌,以及可驅動第二滑動座沿第二導軌直線運動的第二驅動件。
作為優選,轉盤設置為相互同軸的兩個,兩個轉盤側部分別連接有可帶動轉盤沿軸向直線運動的兩個第三驅動單元,第三驅動單元包括連接於轉盤側部的連接件,以及可驅動連接件直線運動的第三驅動件。
作為優選,第三驅動件為直線電機、液壓缸或氣缸其中之一種。
作為優選,第二滑動座對應於轉盤的底部固定設置有配重塊。
作為優選,支架的數量設置為兩個,兩個支架分別設置於轉盤單元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
1、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通過設置限位單元及第一驅動單元,實現了對制動夾鉗的吊裝,同時,通過設置轉盤單元及第二驅動單元,實現了在夾鉗試驗過程中轉盤與制動夾鉗之間的快速定位,因此,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能夠得到準確的試驗結果,並且提高了對制動夾鉗的裝配及定位效率。
2、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通過設置第三驅動單元,使得轉盤在夾鉗試驗前能夠對不同制動夾鉗的動作間隙進行調整,並且能夠快速且準確地與制動夾鉗對中,進而提高了制動夾鉗試驗安裝及定位效率,以及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3、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通過設置支架為位於轉盤單元兩側的兩個,以此能夠實現同時裝載主動夾鉗及被動夾鉗,即可連續對主動夾鉗及被動夾鉗進行試驗,進而顯著地提高了制動夾鉗試驗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支架安裝制動夾鉗的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轉盤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的主視圖。
以上各圖中:1、支架;2、限位單元;3、轉盤單元;4、第一通孔;5、第一驅動單元;6、推拉杆;7、第一滑動座;8、第一導軌;9、第一驅動件;10、第二驅動單元;11、第二導軌;12、第二驅動件;13、轉盤;14、第二滑動座;15、下限位件;16、上限位件;17、第一調節部;18、第二調節部;19、第三驅動單元;20、配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示例性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然而應當理解,在沒有進一步敘述的情況下,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元件、結構和特徵也可以有益地結合到其他實施方式中。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5所示的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制動夾鉗試驗臺,包括可固定制動夾鉗的支架1,以及可在垂直於支架1方向上直線往復運動的轉盤單元3,支架1頂部(如圖5所示的頂部)安裝有兩個可吊裝制動夾鉗的限位單元2,限位單元2上開設有可與制動夾鉗沿夾緊方向的兩端套接的第一通孔4(如圖2所示),支架1設置有可驅動制動夾鉗繞第一通孔4軸線轉動的第一驅動單元5,轉盤單元3包括兩側面可同時被制動夾鉗夾緊的轉盤13(即模擬制動盤),以及可支撐轉盤13兩側的第二滑動座14,第二滑動座14連接有可帶動第二滑動座14直線運動的第二驅動單元10。
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通過設置限位單元2及第一驅動單元5,實現了對制動夾鉗的吊裝,即制動夾鉗固定方式與制動夾鉗裝車狀態一致,同時,通過設置轉盤單元3及第二驅動單元,實現了在夾鉗試驗過程中轉盤13與制動夾鉗之間的快速定位,因此,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能夠得到準確的試驗結果,並且提高了對制動夾鉗的裝配及定位效率。
進一步,支架1包括立柱,以及可拆卸地安裝於立柱頂部的橫梁,立柱頂部開設有可調節橫梁高度的第一調節部17,橫梁端部與第一調節部17連接。本發明設置橫梁及立柱的作用在於,便於支架1的拆卸;本發明設置第一調節部17的作用在於,可根據實際對制動夾鉗的裝配及定位需要調整制動夾鉗的高度。
進一步如圖2和圖3所示,針對上述第一調節部17的結構,其可以為在立柱側部沿豎直方向並排開設的多個第二通孔,此時,橫梁兩端固定於處於同一高度的兩個第二通孔處。
進一步如圖2和圖3所示,限位單元2包括可相互拼接的下限位件15及上限位件16,下限位件15的一端可拆卸地設置於支架的頂部,下限位件15的另一端頂部開設有第一通槽,上限位件16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裝於下限位件15的上方,上限位件16的另一端底部開設有第二通槽,第一通孔4由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組成。本發明對上述限位單元2結構設置的作用在於,能夠實現對制動夾鉗的快速安裝及拆卸,同時,保證了制動夾鉗的結構穩固性。
另外,支架1的頂部還可以設置有可調節限位單元2於平行於轉盤13軸向方向上位置的第二調節部18,限位單元2通過第二調節部18與支架1連接。本發明設置第二調節部18的作用在於,在制動夾鉗與轉盤13對中情況不良時,可以通過第二調節部18對制動夾鉗的位置進行調整,進一步保證了制動夾鉗與轉盤13準確的對中性。
針對上述第二調節部18的結構,其可以為長圓孔或並排開設的多個第三通孔。
針對上述第一驅動單元5的結構,具體為:如圖2、圖3及圖5所示,第一驅動單元5設置於限位單元2的下方,第一驅動單元5包括可帶動制動夾鉗轉動的推拉杆6,可推拉推拉杆6的第一滑動座7,與第一滑動座7連接的第一導軌8,以及可驅動第一滑動座7沿第一導軌8直線運動的第一驅動件9,推拉杆6的一端為可與制動夾鉗鉸接的鉸接端,推拉杆6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動座7鉸接。本發明上述設置的作用在於,節省了轉動制動夾鉗所需的力,以此實現對制動夾鉗的調整簡單且快捷,進而提高了制動夾鉗試驗的效率。
優選的,第一導軌8可以為直線導軌,此時第一驅動件9可以為直線電機、液壓缸或氣缸其中之一種。
另外,第一導軌8還可以為絲槓,此時,第一驅動件9可以為轉盤、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或液壓馬達其中之一種。
進一步如圖1和圖4所示,第二驅動單元10包括連接於第二滑動座14底部的第二導軌11,以及可驅動第二滑動座14沿第二導軌11直線運動的第二驅動件12。
優選的,第二驅動件12可以為直線電機、液壓缸或氣缸其中之一種。
進一步如圖1和圖4所示,轉盤13設置為相互同軸的兩個,兩個轉盤13側部分別連接有可帶動轉盤13沿軸向直線運動的兩個第三驅動單元19,第三驅動單元19包括連接於轉盤13側部的連接件,以及可驅動連接件直線運動的第三驅動件。
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通過設置第三驅動單元19,使得轉盤13在夾鉗試驗前能夠對不同制動夾鉗的動作間隙進行調整,並且能夠快速且準確地與制動夾鉗對中,進而提高了制動夾鉗試驗安裝及定位效率,以及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優選的,第三驅動件為直線電機、液壓缸或氣缸其中之一種。
第二滑動座14對應於轉盤13的底部固定設置有配重塊20。本發明設置配重塊20的作用在於,通過增加轉盤單元3自身重量來保持轉盤13運動的平衡性。
優選的,支架1的數量設置為兩個,兩個支架1分別設置於轉盤單元3的兩側。本發明制動夾鉗試驗臺通過設置支架1為位於轉盤單元兩側的兩個,以此能夠實現同時裝載主動夾鉗及被動夾鉗,即可連續對主動夾鉗及被動夾鉗進行試驗,進而顯著地提高了制動夾鉗試驗的效率。
進一步,轉盤13可拆卸地安裝有可檢測轉盤13沿軸向位移的第一傳感器,以及可檢測轉盤所受制動力的第二傳感器。本發明通過將第一傳感器及第二傳感器可拆卸地安裝於轉盤13上,以此使得第一傳感器及第二傳感器能夠及時反映轉盤13的位移動作及所受制動力,同時,通過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與轉盤13的同步運動,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