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手搖聯動式無級調厚切面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6:21:26 1
專利名稱:家用手搖聯動式無級調厚切面機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家用手搖式切面機。
目前,家用切面機的一種類型是家用手搖分動式無級調厚的切面機,該種切面機是通過手搖柄帶動主、從動壓面輥轉動把和好的麵團碾壓成面片,面片通過主、從動壓面輥後層狀疊在底盤上,將其攤開,然後把手搖柄換到切面輥上,再轉動切面輥將面片切成麵條。另外,該切面機是利用在與壓面輥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裝配的兩個螺釘的旋轉來頂推壓面輥從而實現無級調節主動壓面輥與從動壓面輥之間的間距。
上述的切面機缺點在於,首先由於壓面片和切麵條分兩步完成,增加了操作的時間和複雜性,同時如果壓面片與切麵條之間時間間隔過長,而不用手把面片攤開,那麼在底盤上所壓成的層狀疊在一起的面片就會粘合在一起,從而造成返工;其次,由於主、從動壓面輥間距是依靠兩個螺釘的旋轉實現的,這樣操作比較麻煩,必須分二次旋動螺釘,很難實現平行同步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設計出一種家用手搖式切面機僅僅用手搖柄轉動該機的主動壓面輥就可以實現壓面切面一次連續完成,從而避免壓面片時面片的層狀重疊粘合現象,使操作更為簡單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設計出一種無級調節系統,可以一次做到平行同步調節主、從動壓面輥間隙。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切面機包括一對主、從動壓面輥,該從動壓面輥是由一個偏心軸外套壓面輥構成;切面輥;支承上述軸輥的機座;傳動齒輪;一個可帶動主動壓面輥轉動的手搖柄;一個偏心軸定位盤和無級調節裝置。其特點在於在從動壓面輥中的偏心軸上設置彈簧的壓緊力加大了偏心軸定位盤對機座的摩擦力,從而實現無級連續調節主、從動壓面輥間隙。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特點在於該主動壓面輥通過一個聯動機構來帶動切面輥轉動以實現壓面片切麵條一次連續完成。
本實用新型與前面所述的已有的家用手搖式無級調厚切面機比較,其優點在於只須用手搖柄轉動主動壓面輥即可把面片切成麵條,操作簡便、節省時間,避免了已有那種切面機壓面片時面片相互重疊粘合的現象,不至造成返工。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還在於厚切面機的無級調厚是靠螺釘旋轉頂推壓面輥來完成,操作複雜,必須分二次旋動螺釘,很難做到平行同步調節,而本實用新型採用在偏心軸上設置彈簧,靠彈簧的壓緊力加大偏心軸定位盤對機座的摩擦力來實現無級調節,可以一次做到平行同步調節主、從動壓面輥的間隙。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剖視圖。1、手搖柄 2、主動壓面輥 3、從動壓面輥 4-5、傳動齒輪 6-7、切面輥 8、偏心軸 9、偏心軸定位盤 10、彈簧 11、摩擦片 12、螺母 13、機座。
本實用新型的聯動機構設有兩個齒輪(4、5),它們之間相互嚙合,而左右兩側又分別與切面輥(6)和從動壓面輥(3)嚙合,從而實現聯動,全部齒輪呈一字形排列。本實用新型的無級調厚裝置為在偏心軸(8)上先套入彈簧(10),用螺母(12)壓緊彈簧旋在偏心軸上,彈簧的另一端頂緊偏心軸定位盤(9)並壓緊偏心軸定位盤與機座(13)間的摩擦片(11),使偏心軸定位盤固定在任意位置,從而實現無級連續調節主動壓面輥(2)與從動壓面輥的間隙。
在本切面機中為了達到切出不同寬度的麵條的目的,切面輥可以是一對,也可以是幾對,各自通過傳動齒輪相互嚙合,呈一字形排列。另外,達到此目的也可以採用把該切面輥裝配成固定式的或裝配成活動式的用以更換不同齒形的切面輥。
本切面機的全部零件可用鋼、鋁、塑料製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家用手搖切面機。它有一對主、從動壓面輥,該從動壓面輥是由一個偏心軸外套壓面輥構成;切面輥;支承上述軸輥的機座;傳動齒輪;一個可帶動主動壓面輥轉動的手搖柄;其特徵是a、在從動壓面輥中的偏心軸上安裝彈簧,彈簧的一端頂推偏心軸,另一端頂推偏心軸定位盤,不再另設定點固位機構。b、壓面輥通過一個聯動機構來帶動切面輥轉動。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切面機,其特徵在於壓面輥與切面輥之間僅有二個傳動齒輪,它們之間相互嚙合而左右兩邊又分別與切面輥和從動壓面輥嚙合,並呈一字形排列。
3.如權利要求
1的切面機,特徵是偏心軸定位盤與機座間可以有摩擦片。
4.如權利要求
1的切面機,特徵是其切面輥可以是一對也可以是幾對,固定地或可拆卸地裝配在機座上。
5.如權利要求
1的切面機,特徵是其零件可用鋼、鋁、塑料製作。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家用手搖切面機,它除了包括一對主、從動軋面輥、一對或幾對切面輥、支承上述軸輥的機座和一個可帶動主動軋面輥轉動的手搖柄之外,還包括聯動機構和偏心軸無級調厚裝置。其特點在於該主動軋面輥通過聯動機構帶動切面輥轉動,可以做到軋面片和切麵條一次連續完成,操作簡便,節省時間,此外,本切面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在從動軋面輥中的偏心軸上設置彈簧,依靠彈簧的壓緊力,增大偏心軸定位盤對機座的摩擦力,從而實現無級連續調節主、從動軋面輥間隙。
文檔編號A21C5/00GK85201956SQ85201956
公開日1986年7月9日 申請日期1985年5月28日
發明者張立民 申請人:張立民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